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失業貧窮的美國人吃什麼?餐桌上千奇百怪

2020-12-20 照見古今

1929年10月29日,美國人心中一個揮不去的日子,當日股市大崩盤,隨即帶來了若干股民破產。然後,美國進入到一個經濟快速下降的可怕時期,工廠關門,工人失業,銀行破產……美國人在這種痛苦的經歷中掙扎了十年,期間還遇上了南部地區嚴重的乾旱及沙塵暴。要工作沒有,要吃沒有,就算是想要跳樓都得排除,因為樓頂之上的人根本就站不下。

經濟蕭條時期,美國人的餐桌上常見的就是這些食物

面對著生活無法保障的日子,美國人最為頭疼的就是如何讓餐桌上有東西吃。為了能活下去,一天幾餐飯已經不重要,吃什麼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肚子可以吃飽,進門可以有食物。所以,很多人不得不將昔日無法下咽的東西端上餐桌。

餐桌排名第一的食物:蒲公英。

今天如果讓美國人吃蒲公英,他們恐怕會說這是野蠻人才會食用的東西,但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它就是美國很多人餐桌上的主食。他們將蒲公英清洗乾淨之後,放點鹽,放點油,再加點檸檬汁,攪拌之後便是一餐蔬菜沙拉

這口感肯定不好,畢竟蒲公英的葉子有些苦,而且也嚼起來不那麼嫩。最主要的是,一頓兩頓吃它沒關係,若一段時間裡總以它為食,心理上的陰影面積還是蠻大的。但這對於當時的有些美國家庭來說,卻已經是非常不錯的食物,因為到了蒲公英不再生長的季節,他們連綠色的蔬菜都吃不起。

餐桌排名第二的儲備糧:風滾草。

當時,美國經濟大後退,又加之乾旱引起了沙塵暴,如此一來,多數地區都看不到地上的草植,想吃蔬菜什麼的實在太奢侈了。而風滾草作為生命力極強的植物,它隨著風向到處蔓延。最早的時候,美國人為了清除它是大傷腦筋的,可沒食物時候,它又成了"香餑餑"。

有些美國人就此看到了生意經,他們將這些風滾草的葉子摘下來,通過鹽水浸泡之後,做成罐裝食物,到了冬天便能當成儲備糧來食用了。

據說,當時美國曾有四千多家這樣專門生產風滾草葉子罐頭的廚房,他們專門對外售賣製作風滾草葉子罐頭的設備。

餐桌排名第三的營養劑:長耳大野兔。

美國人的食物鏈中,有一種野生兔子,長著大大的長耳朵,它喜歡吃土裡的農作物。這對於沒有飯吃的美國人來說,絕對是可惡至極的一種動物。而且,當時美國人認為,經濟出現這樣的大倒退完全是總統胡佛的不作為,所以又將此兔稱為"胡佛豬"。

最早,美國人不會吃這種動物的,但沒有糧食,沒有肉,他們要生存,也要營養。於是,將大野兔獵回家,殺掉之後吃肉就成了最讓人欣慰的事情。可以這樣說,長耳大野兔當年為不少美國民眾提供了熱量與營養。

餐桌排名第四的上等食物:明膠牛肉。

牛肉當然是任何時候人們都熱衷的食物,但是當食物短缺,經濟不允許的時候,牛肉就成了奢侈品。美國人為了保證營養,總會不遺餘力地去弄一點奢侈的牛肉來吃吃。而這個時候,就出現了明膠牛肉。

所謂明膠牛肉就是將牛肉罐頭加一點醃豌豆,以及醋和檸檬汁,再加上明膠,將它們混合壓縮成整塊的牛肉狀食物。這頂多算是做成牛肉口感的食物,但在當時也是美國家庭不可多得的食物之一,能吃一塊明膠牛肉已經非常奢侈。

餐桌排名第五的必備口糧:豆湯。

當沙塵暴深刻影響一些美國家庭之後,他們的食物儲存以及食用都發生了改變。新鮮的蔬菜、肉類不再是自己考慮的食物範疇,而這種豆類、罐頭類食物則被不斷翻著花樣端上餐桌。

而豆湯作為豆類食物,是最易保存,且只能抗餓的一種食物,很多家庭將各類幹豆與水、野菜、麵粉加在一起,放在爐子上反覆燉煮,直到可以食用。據說,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很多美國家庭的爐子上會一直放著這樣一口不斷煮著豆湯的鍋子。

餐桌排名第六的美國亂燉:大雜燴。

如今的美國人早已經習慣食物分盤食用,而且,不同食物要有不同餐具。但在經濟蕭條時期,這種吃法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他們家裡根本就沒有東西來裝滿盤子。

為此,美國人也吃起了大雜燴:最便宜的通心粉、胡蘿蔔、白醬等食物扔到一起,然後來一個美國亂燉。當時,美國人將這種食物稱為"胡佛燉菜",總而言之一句話,只要是可以買得到的,又能買得起的食物,放在一起燉一燉就是一餐飯。

餐桌排名第七的美國"饅頭":麵包。

美國人吃麵包是傳統,他們做麵包是很講究的,什麼黃油、雞蛋、牛奶等比例,那都要有說法。可是,這只限於經濟允許,而且市場有料的情況下。當經濟大蕭條來臨,這種美味的麵包便不再是家庭必備食物了,相反,一種"饅頭"式的麵包橫空出世。

為何是饅頭式的麵包呢?很簡單,沒有黃油、沒有雞蛋,也沒有牛奶,在麵粉中放了酵母粉,再加一點植物油、糖,然後攪在一起烤出來的"麵包"。這麵包說白了就是我們蒸饅頭的步驟,但在美國卻是叫麵包的。很多家庭會吃這種麵包,然後還會塗一點自己製作的胡蘿蔔醬之類來佐味。

美國最難回味的餐食,有些食物雖難吃但還吃不飽

除了以上這種種食物,美國人還會將爆米花當成麥片來吃,因為爆米花在當時算是最便宜的一種食物了。它一度只是一種零食,但在沒有食物吃的年代,美國人便自己發明了爆米花式麥片粥。將這些爆米花泡在牛奶中,當成早餐食用,也是非常美味的東西。

美國人最困難的時期應該是經濟大蕭條的前三年,後面會慢慢有所改善。比如當羅斯福上臺之後,他特別為學校的學生們推出了一個兒童午餐計劃,也就是讓當時六百萬兒童不至於挨餓,且午餐能吃到一餐肉及水果、蔬菜、麵包、牛奶。這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是真的大大改善了孩子的營養問題,保證了孩子們的正常成長。

但這只是孩子們生活的改善,畢竟大人還是食物需求量最大的人群,他們需要工作,卻實在沒什麼可吃。

當時裝卸工是非常多人的選擇,而他們往往工作一天,只夠一家人吃一餐通心粉加肉末。可失業的人數,在1933年依舊有超過3000萬的人數。這樣的家庭,他們吃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什麼可以讓他們吃進嘴裡。

有的地方,一個家庭是不會一起安排到餐桌進食的,他們採取輪班制:就是早餐一部分人吃得到,午餐也是一部分人才有。當時在明尼蘇達州埃菲地區,那些伐木工人就是這樣生活的,一家人很難一起坐上餐桌進餐。

而有些特別困難的家庭,則是讓挨餓變成最小的傷害,即保持家裡沒有人被餓死。所以,他們通常將家裡成員分成兩隊,一隊每周在一、三、五吃飯,而另一隊則是二、四、六進食。只有到了周日這一天,才全家人都有食物吃。這種辛酸的生活必定深深刻入了一部分美國人的心底,那些老年人是沒辦法忘懷的。

一直到1936年,美國的經濟雖然已經開始有點緩和,但食物依舊處於緊缺狀態。過聖誕節的時候,一般家庭都是用土豆、白菜來做餡餅。而家長還不能與孩子們一起食用,要等到孩子們吃剩下,父母才能吃一點。

美國經濟大蕭條歷時十年,這一段時間之內的生活物資都是緊缺的。至1940年,羅斯福新政讓美國經濟慢慢回暖。而這一年的美國民眾,真正又有了食物豐富的人生。當時,有資料表明,一些地區的人們開始熱衷於派對以及對食物的大量準備。

整個大蕭條時期,美國人到底生活得有多慘?

民以食為天,食物作為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風向標雖然反映了當時民眾生活的窘境,但卻不是唯一彰顯美國民眾生活困難的標準。因為面對經濟的突然大滑坡,美國人幾乎經歷了斷崖式人生,所以其悲慘現實遠比挨餓更恐怖。

不過,美國人最慘的時間應該是在1929年至1932年這三年時間裡,因為經濟的迅速貶值,很多人,特別是老弱病殘群體出現大面積的死亡現象。甚至有人這樣總結:美國在經濟大蕭條之前人均壽命為52歲,而這三年的蕭條期間,人均壽命只有39歲。

當時,美國股市剛崩盤之際,有一大波的資本家一夜破產,而更多的股民則為自己的衝動投資買單:自殺。大多數人選擇站到當時美國最高的樓頂上去跳樓,為此,甚至有出現樓頂人口爆滿,想要自殺都無處插足的現象。

華爾街新聞報導,美國當時有5000多家銀行倒閉,而企業破產的則有80000多家,失業人數保持在1400萬人。可這個數字只是最初開始的階段,後期帶來的影響還在持續。以至於有人說:我會三國語言,可我找不到一份保潔員的工作。

就當時計程車司機的收入來說吧,他們之前平均每天可收入7美元,但經濟蕭條之後就變成了不到3美元。而那些律師、醫生類的高收入人群,其收入直接縮水40%。至於餓死的,就實在太多了,只是1931年一年,就有20000多人因餓死街頭而記錄進美國的檔案。

美國的作家託馬斯·沃爾夫這樣記錄:"無家可歸的人在飯館附近來回躑躅,把泔水桶的蓋子掀開找腐爛的東西吃"。而一位叫弗朗西斯·埃弗雷特的內科醫生則這樣在日記裡寫道:"三個乾瘦憔悴、老態龍鐘的婦女趴在垃圾桶上從裡邊掏東西來啃。因為蛆蟲多,撿東西吃時總是先把眼鏡摘掉,眼不見為淨。"

當然,在這些挨餓的人群當中,孩子、老人是弱者,公立學校的小學生超過50%的人患有營養不良,而那些礦區的,比如俄亥俄州、西維吉尼亞、肯塔基等地,90%的孩子營養不良,飢餓讓他們思睡、發懶、智力發展受阻……

至於租不起房子、領不到工資、找不到工作的人口,幾乎可以用不計其數來形容。只是芝加哥市的教師工資拖欠就達到2000萬,而其中超過1000名教員失業。當然,失學的人就更多的了,有些女童為著幫助家裡餬口,不得不冒著懷孕的風險去街頭,而她們一次只能得到10美分的收入。

經濟大蕭條為美國帶來的是怎麼樣的感受,可能用語言沒有辦法說清。但那種挨餓的滋味卻是深鐫於心底的回憶。美國知名的歷史學家威廉·曼徹斯特這樣寫道:"千百萬人因像畜生那樣生活,才免於死亡"。

是的,悲慘不是因為死亡,而是你明明還活著,卻被像死人一樣對待。也正因為如此,美國這一年代的兒童被永遠地打上了烙印:蕭條的一代,只因他們的身材不可逆地矮小。

相關焦點

  • 美國大蕭條時期:豪華汽車只要100元,失業的人遍布大街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上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上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1929年10月29日,美國股市突然崩盤,由於股災的影像消費者開始勒緊口袋,市場持續低迷,經濟下滑極其嚴重,實體工業開始倒閉、銀行入不敷出也開始破產,美國在整個大蕭條時期失業人口高達830萬。
  • 上色老照片:直擊大蕭條時期的美國 上千萬人失業吃不飽穿不暖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代美國平民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於1939年,一個失去工作美國男性成為了流浪漢,他躺在一個木製椅子上睡覺,在睡夢中他暫時忘記了飢餓。這張照片拍攝於1939年,一名失業工人運動的成員用鐵鏈將自己綁在斯特普內職業介紹所的欄杆上,以抗議政府拒絕提供冬季特別救濟金。警察趕來後,正在嘗試鋸斷鐵鏈,在大蕭條時期,人們失去工作,為了不忍受飢餓而失去了尊嚴。
  • 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舊照,貧窮家庭的孩子都在當童工
    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舊照,貧窮家庭的孩子都在當童工1929年10月29日華爾街淪陷後,美國陷入了持續十多年的大蕭條。從農村到城市,許多家庭在這一時期陷入極度的貧困。許多美國兒童此時都是無法讀書,紛紛成為童工。圖為1932年至1933年,美國農村發生饑荒後的美國家庭,這些孩子都被餓的骨瘦如柴。
  • 失業率達近15%,趕上大蕭條時期,美國有多慘?百萬人流離失所
    受疫情影響,美國四月份失業率已經達到近15%,是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普通人的生活會受到多大程度的影響,一時難以估量。在將近一百年前的大蕭條時期,當時美國人的生活慘到什麼程度?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經歷了一次大繁榮。
  • 美國大蕭條時期的倒牛奶一幕重演,美國經濟真的不行了?
    同樣在英國,在法國,在荷蘭,在丹麥,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魚,整袋的咖啡豆被倒進大海,無數的奶牛、小羊被殺死……美國農場主把大量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成為了那場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蕭條時期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 曾經的大蕭條時期,成功把桌遊大富翁,風靡整個美國!
    當經濟大蕭條時期日子變得艱難時,人們玩棋盤遊戲——尤其是關於賺錢的遊戲。當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襲來時,人們至少玩了30年的壟斷遊戲。但事實證明,對房地產行業而言,經濟低迷不太可能是一個黃金時代——而且充滿了諷刺意味。
  • 在大蕭條時期,為什麼美國農場主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給窮人喝?
    上世紀三十年代是美國歷史上經歷時間最長,影響最遠,也是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這一次經濟危機的起因是1929年美國股市大跌,隨後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結果導致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工廠關門,工人失業,大量的人口沒有收入來源。
  • 疫情可能讓12萬人失業 上世紀「大蕭條」對好萊塢的凌虐重現?
    近日《好萊塢報導者》網站的特約撰稿人斯科特·范伯格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疫情對美國娛樂業的打擊已可以和」大蕭條」時期相提並論,「那是好萊塢之前唯一一次面臨非罷工而停工的時刻。」該網站還有一篇報導披露,近段時間,好萊塢影院、劇院和各種娛樂設施因疫情停擺,有可能會導致12萬從業者面臨失業危機。
  • 美國將公布大蕭條時期人口普查資料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上世紀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深陷其中,數百萬美國人經歷了大規模的失業來襲和社會動亂,而且從全球來看,一戰的陰霾還在持續。如今,生活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期間的1.32億人的私密詳情將被公開。
  • 美國失業率或達25% 達經濟大蕭條時期水平
    央視網消息: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10號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的失業率可能進一步惡化。可能會達到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接近25%的失業率。美國勞工部本月8號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4月份美國失業率環比飆升10.3個百分點至14.7%,為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高值。
  • 美國一個月2000萬人失業,創大蕭條以來歷史最高,美國還有救嗎?
    根據美國勞動部5月8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疫情,4月一個月內美國超過2000萬人失去工作。失業率飆升至14.7%,同比飆升10.3個百分點,創下自上世紀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高水平。要知道,這僅僅是美國4月份失業的人口,如果按照以首次申請失業金救助的人口統計來看,截止到5月2日,在短短的7周內,美國申請失業金的人數已經超過3350萬。3350萬是個什麼概念,如今美國的總人口不過3億多,這樣平均每十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失業人群,這裡還未包括美國14歲以下的兒童和老人。
  • 《三隻小豬》竟暗指美國經濟大蕭條,一部動畫短片鼓舞了一代人
    《三隻小豬》究竟代表著什麼?其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精神與寓意呢?這一切的謎團,我們還是要首先回到動畫創作的年代——1933年,那個剛剛經歷過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年代。閃耀的二十年代,正如前兩隻豬那樣悠哉1928年,剛上任的胡佛總統意氣風發地宣布:「徵服貧窮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幻想,把貧窮從這個國家驅逐的日子就在前頭。」
  • 英文外刊,冠狀病毒拖累美國經濟,數百萬人失業
    在過去五周裡,大概有2650萬失業的美國人向政府尋求幫助。他還說,失業的人數已經比大蕭條時期的人數多。The federal government reported Thursday that in the week ending April 18, more than benefits from the government.
  • 專家解讀:每十人就有一個失業,高失業率對美國意味著什麼?
    高失業率對美國來說意味著什麼?高失業率將持續多久?「對於川普政府來說,疫情防控當然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但面對不斷暴增的失業人數,我相信川普政府會更加緊張。」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失業率歷來是美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變量。可以說,如果失業率過高失業人數過多的話,那一定會帶來社會危機。
  • 美國經濟衰退程度恐甚於大蕭條 今年晚些時候黃金將更加閃耀
    來源:圖表家Sunshine Profits的Arkadiusz Sieron認為,近期發布的美國經濟報告顯示,當前的新冠病毒造成的經濟危機將比大蕭條更加嚴重。首先,截至4月11日的一周,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為520萬,低於前一周的660萬。儘管這個數字沒有上升,但短短一周內仍有超過500萬美國人申請了失業救濟,是新冠病毒大流行前的25倍。過去四周,有2200萬美國人失業,比2月份的580萬近乎翻了兩番。
  • 美國失業人數超3000萬!究竟說明了什麼?
    現在國內很多媒體都把美國失業人數、疫情嚴重的責任都怪在川普一個人身上,並且聲稱現在美國的失業堪比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更嚴重。但實際上,當時美國人口約1億多人,現在3.3億,現在美國要失業4200萬才能與大蕭條相提並論。此外,經濟大蕭條的失業因為全球經濟危機,而因為全球疫情出現的經濟倒退,各國民眾會對政府相對會寬容一些的。
  • 在大蕭條最嚴重的時期,一個明智的想法救濟了人們
    大蕭條給經歷大蕭條的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大蕭條後留下的貧困和社會不穩定的景象至今仍讓人想起這場危機。大蕭條時期最不可磨滅的標誌之一就是蘋果銷售商。在經濟危機期間,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銳減近一半,一些社區高達50%的居民陷入失業。但是蘋果的銷售並不是對大蕭條痛苦的一種自發的反應,他們是有組織地試圖讓失業的人重返工作崗位。
  • 2020美國失業率峰值或達25% 堪比大蕭條時期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5月14日電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根據投資銀行高盛12日公布的報告,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失業率峰值或將達到25%,這一數據相當於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的最高失業率。
  • 面對1929大蕭條催生的革命紅花,美國資本如何撐過91年延續至今?
    1929年,這是美國近代史上一個災難性的年份,無數失業者用一輛嶄新的汽車卻無法換來一份飽餐。在危機到來之前,美國工業蓬勃發展,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但民眾盲目進行超前消費和股票投機,加上美國政府對危機的忽視,最終發生了一場蔓延全世界的經濟危機——大蕭條。
  • ...顧問承認:美國經濟面臨歷史性衝擊,失業率可能接近大蕭條時期水平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4月26日,白宮經濟顧問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表示,由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美國經濟停滯是一次歷史性的打擊,可能會將美國本月的失業率推高至16%或者更高,需要更多的刺激措施來確保經濟出現強勁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