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8歲前出現以下信號,將來多半是高智商,得益於父母正確培養

2020-12-13 母嬰參考

美國心理學教授埃倫·溫納指出:「兒童智商在童年時期就有跡可循」。

執筆:毛寧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作為父母,最渴望的事情肯定就是自家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擁有高智商不僅能夠在學業上傲視他人,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也必定是更加坦蕩。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飛飛今年才6歲多,但按照他媽媽的話來講,就是已經達到了「七歲八歲狗子嫌」的地步,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娃問題實在是太多了,簡直是家中「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看個電視,上面有人坐火車,飛飛就開始了

「媽媽,你說為什麼火車都往前面開啊,它會倒退嗎?」「媽媽,為什麼蘋果是從上面掉下來,不是從地裡長出來呢?」「爸爸,你的鬍子為什麼這麼多,媽媽就沒有」……

等等一系列「煩不勝煩」的問題,每天都在飛飛一家上演,導致現在爸爸和爺爺們都「躲著」飛飛走了,而飛飛媽則只能每天承受這「甜蜜的暴擊」。

後來在一次同學聚會中,飛飛媽遇到一位從事兒童心理研究的同學,忍不住諮詢了一下飛飛的問題,發愁的不得了,但同學聽完反而露出羨慕的表情:「你家娃這不僅沒有任何問題,反而是屬於智力發育較高的人群,你可偷著樂吧。」

原來飛飛之所以總是有這麼多天馬行空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他的獨立思考能力強,對事物擁有絕對的好奇心,並且能不斷地通過提問來豐富自己的想像,恰恰就是高智商發育的「信號」啊。

高智商兒童在8歲前就有這些「信號」,寶媽可別錯過

關於兒童智商的問題,其實美國的心理專家溫納就曾經提出過類似結論,他認為兒童智商在童年時期就有跡可循,而通常會在8歲以前展現出這些信號。

1、性格急躁但愛閱讀

高智商兒童和普通兒童最大的區別就是其思維方式的差異,智商越高的孩子越喜歡採取多維度的思維方式,因為普通的事物單一維度下無法滿足他們的認知與思考需要,而這種落差在年紀稍低的兒童身上,就會表現出一定的急躁性格。

但實際上,孩子的注意力比較集中,能夠很好地專注於閱讀,因為這是一個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僅可以滿足內心的思考需求,還能夠增加其大腦內知識儲備,求知慾越高,其對知識的渴望就越強烈。

2、特別愛提問

不管是哪一個階段的高智商兒童,最多見的特徵就是——愛提問。在有些時候甚至顯得有些話癆,不僅總是纏著寶媽寶爸,還喜歡和不同類型的人搭訕聊天,因為內心的求知慾會驅使他們去搞明白這些不解背後的真相。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類孩子腦子轉的特別快,而身邊大多都是讓他好奇的點,因此他會經常性地跳躍性思維和提問,尤其是在8歲之前,大部分孩子還沒能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一特徵會更加突出。

3、記憶力和觀察力強

之前有位英國的3歲小女孩被檢測出智商高達171,是世界上最突出的0.03%的高智商群體,而從小她的拼寫能力、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非常出色,連1歲前的記憶都異常清晰。

記憶力越強,大腦裡面的知識儲備就越高,提升記憶的深度和廣度,因此記憶力超群的孩子,往往是大腦發育就超於常人。

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智力?

1、記憶訓練

從孩子能夠接受對話開始,就針對性的做一些記憶訓練,例如睡前故事就可以通過一些連貫性的事情第二天來考驗孩子應該從哪裡繼續講。

用科學的方法開發其海馬體功能,用增加知識儲備的開發大腦智力。

2、耐心對待

孩子的創造力,很多時候都是被父母抹殺掉的,比如「十萬個為什麼」,如果孩子經常問,父母可能會覺得煩,甚至忽略或者敷衍孩子的提問,這就是會扼殺其思考力度。

寶媽寶爸們最好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回答問題,對於自身的盲區,也應該嚴謹地查閱資料之後解答,為孩子樹立獨立思考和科學參照的榜樣。

怎樣開放孩子的智力空間?

很多時候,孩子的學習都伴隨著枯燥無味的應試體驗,家長雖然想讓孩子提高學習興趣,開發智力空間,但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這套《趣味數學》、《趣味語文》和,通過有趣又益智的彩繪,能夠充分地調動孩子的興趣。

一套融合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小學生最佳課外書,能夠讓孩子在趣味遊戲中感受學習樂趣,有名師講解、趣味故事和趣味漫畫將孩子代入學習;還有閱讀心得、課後習題和益智遊戲讓孩子鞏固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8歲前出現以下信號,將來多半是高智商,得益於父母正確培養
    執筆:毛寧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作為父母,最渴望的事情肯定就是自家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擁有高智商不僅能夠在學業上傲視他人,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也必定是更加坦蕩。8歲前就有這些「信號」,寶媽可別錯過關於兒童智商的問題,其實美國的心理專家溫納就曾經提出過類似結論,他認為兒童智商在童年時期就有跡可循,而通常會在8歲以前展現出這些信號。
  • 高情商的孩子,8歲前大多有這3種表現,得益於父母的正確培養
    8歲前,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多半是高智商的信號,得益於父母的正確培養【好奇心強】大多數孩子好奇心是非常強的,對周圍的一切都有興趣。不管這件事物危不危險,他都想用手去碰一些,甚至躍躍欲試。實際上,孩子好奇心強也並非壞事。根據科學家研究,孩子好奇心強是聰明和高智商的一種表現,通常探索欲望強烈、動手能力出色的孩子,創造力都非常高,將來也會更出色。【特別愛提問】仿佛小孩子們都特別喜歡提問,喜歡不停地追著父母問「為什麼」。
  • 孩子8歲前出現這些「信號」,長大後智商不會低,家長要正確培養
    如果我們沒有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的話,就算孩子智商再高,將來也可能會被埋沒。案例:我的表妹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印象中,表妹在小的時候還是非常淘氣的,那個時候的她非常不乖,所以走到哪裡都很「討人厭」。她總是會問各種各樣的為什麼,總是會闖禍,雖然大家都說表妹很聰明,可她的媽媽為此還是苦惱不已。
  • 孩子8歲前出現這些「信號」,長大後智商不會低,家長要正確培養
    文/小熊育兒日記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擁有高智商,可以成龍成鳳。可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高智商的人,我們就要會教育孩子。如果我們沒有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的話,就算孩子智商再高,將來也可能會被埋沒。
  • 哈佛教授:高智商的孩子,擁有這3個「怪癖」,將來多半有出息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個天才!」這句話相信不少關注孩子智商的父母都曾聽到過。科學家們曾對此做出一項調查發現:孩子是否會把天才基因一直持續保留,取決於其兒童啟蒙時期的環境。簡單來說,孩子的智商多半取決於父母后天的教育。
  • 心理學教授:高智商的孩子5歲前就會出現端倪,主要體現在5方面
    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下來就智商超群,擁有著高智商,這樣不但對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對將來的工作更是有益處。而高智商的孩子一般五歲前就會出現端倪,比起普通人,智商較高的父母生出高智商的孩子概率會更加高。
  • 研究表明,高智商孩子6歲前會出現「超前能力」,媽媽要善於發現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望子成龍」是全天下父母共同的心願,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那麼智商高低就是其中很關鍵的決定性因素。很多家長或許跟阿嫻一樣的糊塗,將孩子「不同於尋常」的行為習慣,歸結為孩子頑皮、難帶,不如別人家孩子乖巧。殊不知孩子的「超前能力」正是高智商的體現,聰明的媽媽要善於抓住其中的信號,好好培養孩子,別把天才扼殺在搖籃中。
  • 孩子三歲前有以下特徵,說明有高智商底子,值得家長好好培養
    將此思路運用在早教上,若能在早期發現孩子在這七方面表現出的能力,會將為孩子將來的成才添磚加瓦。而這個「早期」,指的是孩子三歲前。 為什麼是三歲前?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沒有被社會化,也沒有被過多地教授技能和灌輸知識,反而更能表現出本真的天性。就連教育專家都說,孩子的先天氣質類型,也是三歲前展現得最充分,等孩子學會按照成人意願去展現自己,反而不好判斷。
  • 美國心理學研究發現:5歲前,「高智商」的孩子會顯露出3大信號
    父母們總是本能地對孩子的智商水平抱有高度的「期待感」,於是他們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熱衷於搜尋孩子比他人更聰明的證明。與此同時,有很多家長想當然地認為,「孩子學習好就智商高的表現!」於是這部分家長很樂意給孩子報名早教班,希望能夠讓孩子「智力發育贏在學齡前」。
  • 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會有這5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每個父母都想自家孩子將來有出息,有成就,但孩子到底能不能有出息,也都是十幾年後的事,誰也說不好,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3歲看到老」,意思是從孩子3歲的性格特徵,就知道其長大後會不會有出息,北大教授: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種表現,長大更容易成功。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多半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尤其是和兒時玩伴的相聚,總是讓人驚喜滿滿,曾經被家長說一身「臭毛病」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有出息! 我研究了心理學多年,才明白很多看似是「臭毛病」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表示,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的孩子,暗示情商高!看看是你家娃嗎?
  • 代表高智商的4個「怪癖」,孩子如果常做,父母可別傻傻地抹殺了
    2、對陌生變化比較敏感有的孩子初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常常會出現哭鬧等反應,看到陌生人會下意識躲到父母身後,不少人認為這是膽小、怕人的表現,需要多帶出來玩玩,其實這個想法並不是完全正確。,如撕紙、鑽洞、摳洞、拆遙控器、拆玩具車等,很多家長為此暴跳如雷,但孩子的這些「怪異行為」也可能是高智商的信號。
  • 寶寶這4個壞習慣,多半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糾正!
    3歲可以說是孩子成長的「分界線」。3歲以後,寶寶將逐漸進入學校生活。3歲以前,寶寶的思維和語言能力較弱。許多家長認為照顧孩子最困難的地方就是,他們根本不懂得如何正確地表達。尤其是當父母看到孩子有一些壞習慣時,家長想要教育,但孩子卻聽不懂,讓他們自己說也說不明白。
  • 哈佛最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將來更有出息,為的不是他能給自己的養老,而是他能生活得更好,不再吃缺錢的苦,但想讓孩子有出息談何容易?那些有出息的孩子,哪一個不是高智商的?但卻又都是別人家孩子。都覺得自己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簡直沒法比,但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的,影響孩子智力的有兩種原因,第1種就是遺傳,第2種是後天培養,那些出生就有高智商的孩子少之又少,多數都是家長從小培養才讓孩子如此聰明的。
  • 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都有以下特點,看看你家娃中了幾個?
    家長別著急,有研究發現,那些高智商兒童都有以下特點:①具有超高的創造力什麼樣的孩子智商高?各國的研究人員從來沒有放棄探索的腳步。美國的心理學家威特曼做過一個調研,他和團隊專門找到1千多名高智商的孩子,對於有的孩子從11歲開始就進行跟蹤調研,一直等到他們步入晚年60歲左右的時候,還在進行智商測試和研究,最終發現高智商的孩子,創造力非常高。創造力,即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創造力強的孩子,對很多事情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並且積極地運用實驗檢驗自己的想法。
  • 怎麼培養高智商的孩子?學齡前,家長要抓住機會,從這三方面入手
    這些影響世界的傑出人物毫無疑問屬於高智商人才。那麼,為適應時代的變化,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智商呢?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這樣做:在孩子1-3歲通過感官認識世界的時期,讓孩子充分探索,並用語言幫助他儲存這些知識;到孩子3-7歲學齡前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儘可能地幫助孩子擴大認知和聯想範圍,擴充世界認知「地圖」。
  • 孩子3歲前培養這3種能力,長大後不僅智商高,情商也高
    鄰居家一個4歲的孩子非常招人喜歡,性格非常活潑熱情,當然在為人處事方面做得也是非常好。這就和父母平時的教育方式有著很大的關係,家長特別重視孩子的問題,從小就給孩子一些高質量的培養。父母也是情商非常高的人,在平常的生活中,給孩子起到了一個正確的榜樣,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逐漸也養成了很多良好的習慣。他們知道,培養孩子的最佳時機就是在孩子3歲左右,大腦超強度的記憶力,是養成各種習慣的關鍵。他們就很好地抓住了這個機會,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培養。
  • 孩子3歲前培養這3種能力,長大後不僅智商高,情商也高
    這就和父母平時的教育方式有著很大的關係,家長特別重視孩子的問題,從小就給孩子一些高質量的培養。父母也是情商非常高的人,在平常的生活中,給孩子起到了一個正確的榜樣,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逐漸也養成了很多良好的習慣。
  • 孩子幼年有「三個小毛病」,將來多半聰明有出息,父母好好培養
    應該有很多的人在懷孕的時候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可以健康又可以聰明吧,確實,這是很多人的願望。但是,孩子的智商除了先天的遺傳之外,後天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培養得當,也能彌補先天的不足。如果後天不好好培養,那麼先天的優勢再好也會埋沒。
  • 孩子有以下行為,證明被培養得很好,父母將來只等享福了
    文|秘籍君父母都想把孩子培養得很優秀,但怎樣的孩子算優秀?什麼是優秀的標準呢?後來才知,優秀與否和學習成績沒關係。擁有以下行為的孩子,才算是真的優秀。周末去看電影的時候,有小孩子特別坐不住。一會說去廁所,一會又要喝水,一會又看父母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