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舉辦孔廟文化節傳承儒家文化

2020-12-20 搜狐網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 今年是孔子誕辰2556周年。臺灣省臺南市從24日起舉辦為期四天的孔廟文化節活動。島內媒體報導說,此舉是為了彰顯孔子精神、傳播儒學思想,並讓廣大中小學生認識孔廟。

  文化節活動由身著佾服的小學生們拉開序幕。他們沿著孔廟東大成坊行經明倫堂、禮門、義路到大成殿,行走具有象徵意義的「入學之路」。

  臺南孔廟建於明永曆19年(公元1665年),規模宏大,建築壯觀,有「全臺首學」之號。有關方面在文化節開幕式中因此特別舉行儀式,為「全臺首學」的牌匾揭匾。

  在臺南孔廟文化節期間,還將展演木工(魯班)、餐飲(伊尹)拜師禮,主辦者希望通過完整呈現神聖、莊重的古代拜師儀式,讓人們了解尊師重道的精神。此外,文化節中還有孔廟文物典藏展、孔廟相關知識問答、佾舞表演、讀經朗誦等活動,以期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孔廟文化遺存頗多。因年代久遠,孔廟明倫堂廊前壁堵的四幅寫意水墨花鳥畫,如今已斑駁難辨。有關方面此次重邀原作者、臺灣彩繪大師陳壽彝親筆修復,並於24日舉行了修護動筆儀式。

相關焦點

  • #臺南孔廟#(免費)
    #臺南孔廟#(免費)   臺南孔廟修建於1665年,為臺灣的第一座孔子廟,也是古代臺灣的最高學府,有「全臺首學」之稱。   進入孔廟只能走側門,也就是大成坊。  走進孔廟內,便看見古樸的廟堂建築,以及蒼翠的古樹。建築屋頂上高高翹起的屋簷,融合閩南民居風格,頗具特色。三百多年來,始終保持原樣,未曾經歷大型修繕。孔廟內還可以參觀舊時學生們研習儒學經典的場所「明倫堂」。每年孔子誕辰(9月28日)期間,臺南孔廟都舉辦孔廟文化節,表演六俏舞等節目。活動期間推出的周邊商品,也非常受民眾歡迎。
  • 【華廣報導】臺北孔廟與上海孔廟「 儒行雙城」 2020年上海孔子文化節19日在兩地同時開幕
    臺北市的兩位嘉賓在臺北孔廟分會場通過視頻在開幕儀式上致辭,上海市嘉定區負責人在嘉定孔廟主會場發表開幕致辭。開幕活動通過新浪現場直播的方式向臺北進行全程線上直播,並進行實時互動,發布兩地孔廟形象宣傳片,共同宣揚和傳承儒家文化。開幕式將分為序和三個篇章,序曲開場舞體現迎賓之意。
  • 求智慧、闖「六藝」 臺南孔廟文化節盛大登場
    華夏經緯網9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南孔廟文化節於28日至30日一連三天在孔廟文化園區熱鬧展開。    據報導,今年主題「秋之射禮」,以求智慧、闖六藝作為訴求。由「禮、樂、射、御、書、數」六藝衍生新六藝活動,融合今日生活教育、經典教育於遊戲中結合。
  • 上海嘉定孔廟「牽手」臺北孔廟,幹了這件大事
    此次孔子文化節,嘉定孔廟設主會場,臺北孔廟設分會場,全程線上直播,並進行實時互動,共同宣揚和傳承儒家文化。 ,展現儒家文化的觀點和影響。 嘉定區區長高香表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之所系、脈之所維,也是一個城市重要的軟實力和競爭力。本屆孔子文化節將進一步傳承傳統文化、展示禮樂文明、傳遞文化交流之音。
  • 臺灣最早孔廟整修過半 古法傳承中華文化
    參與臺南孔廟漆作工程的寺廟彩繪工藝第三代傳人陳文松說。臺南孔廟正經歷30年來最大整修,如今整修進度已經過半,孔廟主殿大成殿內部整修基本完成。臺南孔廟創建於300多年前,是臺灣最古老的文廟,被譽為「全臺首學」,同時也是臺南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因2016年2月6日強震受損,臺南孔廟從去年6月開始大修,計劃總經費約5000萬元新臺幣,範圍涵蓋整個孔廟園區。
  • 臺北孔廟舉行祭孔大典展現中華文化傳承
    28日清晨6時起,臺北孔廟舉行隆重的釋奠典禮,紀念孔子誕辰2569周年,緬懷這位受到中華民族世代尊崇的「至聖先師」。  臺北市民劉冠毅凌晨4點半就從家裡出發,5點半前趕到了孔廟。「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祭孔大典,很是震撼。」他說,典禮的每一個步驟都依循古禮,是中華文化流傳下來的歷史見證。
  • 臺北孔廟舉辦揮毫贈春聯活動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臺北孔廟舉辦揮毫贈春聯活動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2017-01-14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中新社臺北1月14日電 (記者 陳小願 陳林)農曆春節將至,臺北孔廟14日舉辦揮毫贈春聯活動,邀請近30位臺灣書法教學研究學會的書法老師現場揮毫,免費贈給民眾。
  • 古禮春祭緬懷先師 臺灣孔廟弘揚傳統
    中新社臺北3月22日電 題:古禮春祭緬懷先師 臺灣孔廟弘揚傳統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  「啟扉……」,伴隨著臺北孔廟內鼓樂齊鳴,在執事者抑揚頓挫的禮唱下,一身白衣黑褲傳統服飾的禮生,依序打開大成殿前三道正門,揭開一年一度春祭典禮序幕。
  • 臺灣孔廟:源流一脈中華情
    1666年,經諮議參軍陳永華倡議,臺灣首座孔廟在臺南建成。350年後,這裡仍是一派莊嚴景象。紅牆斑駁、古樹蒼鬱,引人思古幽情。臺南孔廟的入口設在東大成坊,上懸「全臺首學」金字橫匾。坊外立有清乾隆年間下馬碑,以滿漢文並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字樣。東望可見一座四柱三間、重簷雙脊仿木構石坊,這也是全臺唯一的泮宮石坊。
  • 孔子誕辰2556周年 臺南孔廟依康熙時制古禮祭孔
    25日,臺南孔廟有170年歷史的以成書院舉行了祭祀至聖先師孔子、五文昌帝君暨諸先達釋奠典禮。  臺南孔廟建廟已有340年,以成書院又系臺南孔廟的樂局。以成書院每年春秋兩次祭孔,院生們在孔廟舉行各界祭孔大典前先在書院內祭祀孔子、五文昌帝君和諸先達。據書院院生倪永震介紹,臺南孔廟以成書院釋奠典禮依循的是清康熙52年所頒制的儀式,為島內唯一。
  • 臺灣孔廟簡介(組圖)
    ,臺灣沒有任何比較正規的中國文化教育設施(比如私塾、學校之類的),因此,臺南孔廟的建立標誌著儒學正式進入了臺灣,成為臺灣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因儒學是地方政府的官辦學校,大多設於各府縣的文廟(即孔廟)內,所以孔廟就成為儒教的主要活動場所。在臺灣的孔廟中,最著名的就是臺南孔廟和臺北孔廟。
  • 臺北孔廟紀念孔子誕辰 隆重釋奠典禮雨中舉行
    28日上午,臺北市各界紀念孔子誕辰釋奠典禮在孔廟冒雨隆重舉行。9月28日上午,臺北市各界紀念孔子誕辰釋奠典禮在臺北孔廟冒雨隆重舉行。圖為典禮現場。邢利宇 攝據介紹,臺北市孔廟所傳承的釋奠典禮是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三獻古禮。當日典禮由臺北市長柯文哲擔任「正獻官」,孔子第79代嫡孫孔垂長擔任「奉祀官」。
  • 展示中華文化傳承,南寧孔廟拍攝跨年祈福微電影《月夜·孔廟》
    臨近元旦,南寧孔廟博物館要搞「新意思」。12月13日,由該館主辦的公益微電影項目《月夜·孔廟》拍攝活動,在南寧孔廟進行。微電影拍攝現場。據悉,南寧孔廟將首次在元旦舉行大型跨年祈福,而這一微電影則將在跨年祈福活動上正式與大家見面。與此同時,南寧孔廟還計劃與曲阜孔廟等進行聯合祈福。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在拍攝現場看到,導演組對場景進行了不同的設計,太極表演、漢服展示、詩書朗誦等與中華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都有體現。
  • 「中華老字號 孔府文化行」圓滿收官 儒家文化走進百姓生活
    掌門人祭孔致敬儒家文化 儒商精神回歸孔府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70周年紀念日。當日上午,曲阜孔廟內禮樂和鳴,莊嚴肅穆,己亥年祭孔大典在這裡舉行。老字號孔府行是老字號企業的儒商文化回歸之旅,一方面不少老字號企業在歷史上都曾結緣孔府,另一方面儒商精神正是由儒家文化衍生而來。參與祭孔大典的老字號掌門人一致認為:儒學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先人的精神信仰,老字號的金字牌匾正是在儒家文化的薰陶浸染下,逐漸形成「至誠至信」「以義取利」「博施濟眾」等儒商精神,才能百年傳承、發揚光大。
  • 臺北孔廟舉辦春祭典禮
    臺北孔廟春祭典禮現場。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新華社臺北3月22日電 (記者曹典、李寒芳)臺北孔廟春祭典禮22日在孔廟大成殿廣場隆重舉行,典禮依循29道儀程,以「禮、樂、藝、歌、饌」向孔子表達敬意,千餘名民眾前來觀禮。
  • 臺南孔廟
    臺南孔廟  大成殿前方是欞星門,欞星門東為節孝祠、孝子祠,西為名宦祠及鄉賢祠。另一古樸典雅、花木扶疏的殿堂即明倫堂,堂內正牆嵌有趙孟頫體書法「大學」全文,十分珍貴;文昌閣位於明倫堂後方,樓高三層塔形布局,為孔廟最高建物,奉祀文昌帝君,並作為藏書之所。
  • 尋訪臺灣首個高等學府:臺南孔廟
    尋訪臺灣首個高等學府:臺南孔廟 2014年08月04日 11:22:53  來源:人民網
  • 臺灣寫真:訪臺南,蔡武看見共同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蔡武一行8日深入探訪臺灣歷史最為悠久,保持較完整的臺南孔廟以及他久已嚮往的臺灣文學館、赤崁樓等文化景觀。臺南市是蔡武訪臺之行最後一站。7日晚抵達此間,他即對前來表示歡迎的臺南市市長許添財及臺灣南部各縣市文化行政部門主管表示,臺南是臺灣知名的文化之都,文化之旅不到臺南就不完整;孔廟、臺灣文學館都是他久已嚮往之地。
  • 臺北孔廟首次拍攝樂生紀錄片 推廣文化傳承
    新華社臺北9月10日電(記者許雪毅、王驍)臺北孔廟10日舉行樂生傳承紀錄片首映儀式,首次藉由影像將樂生訓練過程中的故事傳達給大家,以拉近祭孔大典與民眾的距離,更好推廣文化傳承。  每年9月28日,臺北孔廟都會舉辦「祭孔釋奠典禮」。這一典禮流傳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
  • 臺灣寫真:訪臺南,蔡武看見共同的中華文化(圖)
    中新社臺南9月8日電 題:訪臺南,蔡武看見共同的中華文化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路梅  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蔡武一行8日深入探訪臺灣歷史最為悠久,保持較完整的臺南孔廟以及他久已嚮往的臺灣文學館、赤崁樓等文化景觀。  臺南市是蔡武訪臺之行最後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