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陝西網
1
張珂出生於1981年,目前已經安全飛行了一萬四千多個小時,從未發生過任何事故徵候和人為差錯,28歲便被聘為東航A320機型機長,這對於還不到40歲的飛行員來說,是了不起的成就。
2
張珂的工作開始於每次飛行前的例行體檢。「飛行員對於自我身體的了解不亞於對飛機的了解。」張珂說。每次飛行前,都需要對飛行員的各項生理指標做統一監控,並上傳系統。如果不達標的話,是無法執行飛行任務的。
3
「遇到非天氣狀況的延誤,有一部分就是因為機組成員的身體指標無法通過而不能飛行,指標異常一點點都不能飛。很多旅客不太理解,但這確實是機組為旅客負責的表現。」張珂解釋道。
4
例行完體檢之後,張珂需要拿到當天執飛航班的計劃書,並和空管仔細核對飛行路線。屏幕上的一條條字母和數據,在張珂的腦海裡就變成了一張立體的航行地圖。
5
「長時間都在同一條航線上飛行,經歷過的天氣都會刻在我的腦子裡,今天是否會遇到極端天氣、是否會出現劇烈顛簸,我都要根據氣象條件事先有大概的預測。」張珂說。
6
進入機場的張珂有點興奮,西安已經連續下了一周的雨,難得在日出時見到陽光。他四處打量著機場裡的飛機和設備,仿佛一切都是那麼新鮮,臉上滿是興奮和激情。
7
他拿出了自己的平板電腦,熟練地調整著各種數據。被大眾用作看電影、玩遊戲的iPad在飛行員手裡卻變成了保證飛行安全的利器。「這裡面存著大量的航圖,本身比較方便攜帶,修改時也非常簡單,比之前紙質的地圖不知道方便多少倍。」張珂說。
8
從機務人員的手裡接過檢查單,張珂特意與機務人員多聊了兩句,說了聲謝謝之後,張珂進入了駕駛艙。
9
駕駛艙比較狹窄,但一米八左右的他卻顯得異常熟練,他坐定之後立刻把座椅調整到合適的位置開始飛行前的最後準備。
10
起飛之前張珂需要核對飛機的各種數據,必須按照標準操作程序(SOP)對飛機的每一個開關進行檢查。步驟儘管繁雜,但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1
1
「還有一個就是飛機的操作杆,A320也是最早採用這種側操縱杆的民航飛機,是不是很像戰鬥機啊。」張珂繼續介紹,每次握著它都會有特別的感覺,感覺自己與飛機融為一體,感覺自己手中有千鈞的責任。
1
2
「這是我最喜歡的兩個部件。」張珂介紹說,一個是HUD抬頭顯示系統,這個系統最早出現在戰鬥機上,它本身透明並且可以把飛機的各種飛行數據疊加在一起,在瞄準射擊時可以不用低頭看儀表就能掌握飛機的狀態,民航飛機的使用則可以幫助飛行員在飛行時更加專注,提高安全性。
1
3
一次起飛,一次降落,一段航程,數百公裡,這對於每位旅客,尤其是對「坐飛機」已經不是一件稀罕事的中國旅客來說,每次航班都代表著高效、安全,城市A與城市B的距離甚至都變得不那麼真實。
1
4
但每一次飛行對於每位飛行員來說,永遠是嚴肅、嚴苛、高壓的事業。
1
5
每次起飛之前,機長還需要對飛機的外部構造做統一的檢查,隨後張珂走下了飛機。「每位機長都是機務、修理工、檢察員,這一點都不誇張」。
1
6
起落架、發動機、各種油料加注口是重點檢查的部分。
1
7
雖然機務已經做了全面的檢查和維修,但是機長仍需做最後的檢查。
1
8
「希望以後不要出現旅客往發動機裡扔硬幣的事了,這會給很多人帶來不必要的危險和麻煩」張珂說。
1
9
飛行前,張珂都會跟團隊的其他同事開一個準備會,即使這樣的航線已經重複了幾十次上百次再熟悉不過了,他都會耐心的把可能遇到的問題和狀況與乘務員們分享。「我們是一家人,每次乘客們下機之前的微笑都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的肯定,這是所有同事一起努力的結果」張珂說。
20
當問起飛行對於張珂有什麼意義時,他說這很難表達,因為這裡面有著自己的青春和夢想,有著太多的感情投入。在雲端之上,他非常享受在飛機上的自由與靜謐,每一片雲、每一座山都像是朋友一樣在與你交流,並且每天都會有新的朋友。「我希望永遠能像個少年一樣飛行,永遠懷揣著最初的激情和熱愛,面對每次的挑戰。」張珂深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