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科技 | 研發量子計算技術元器件,Oxford HighQ想將傳感器靈敏度...

2020-12-13 36氪

編者按:本文是36氪「邊界計劃」的轉載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MEMS」(ID:MEMSensor),作者麥姆斯諮詢殷飛,原文題目《Oxford HighQ採用量子技術,開創醫療傳感器新時代》;36氪經授權轉載。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誕生於牛津大學的一家初創公司Oxford HighQ有望實現量子計算技術元器件的商業化,這種技術最終可以改善現有下遊診斷設備。

Oxford HighQ是一家從牛津大學孵化的量子技術初創公司,已獲得250多萬美元(合計210萬英鎊)的種子資金,用於商業化牛津大學開發的量子計算技術元器件,該技術可用於開發更先進的化學和納米粒子傳感技術。

Oxford HighQ團隊核心成員

這家初創公司正在開發的傳感器靈敏度相比市場上採用現有光學傳感技術的傳感器可高出一萬倍。該公司旨在將新技術用於眾多不同領域,但目標應用是醫學診斷和納米醫學。Oxford HighQ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Jeremy Warren說:「我們的傳感器基於微型光學諧振器,能夠在化學傳感過程中利用各種常用光學方法放大信號。雖然在傳感過程中使用微型光學諧振器不是新概念,但我們團隊已經開創了製造和使用諧振器的方法,這將使增強型微型諧振器傳感器商用首次成為現實。」Warren談到「我們一直相信微型光學諧振器提供的靈敏度相比比色法將增加幾個數量級,接近單分子靈敏度。換言之,新技術允許只使用微小體積的液體樣品進行測量,從而簡化樣品收集過程。這項新技術賦予了傳感器以低成本、大批量生產的可能,同時滿足微米級尺寸、與微流控系統兼容、可用於晶片級裝置中等要求。「用微型諧振器取代現有的檢測器,是改善現有診斷設備下遊端的最佳機會。」Warren還談到,「Oxford HighQ推出的傳感器利用了微流控這種常見的診斷醫療設備,利用已驗證的診斷方式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的靈敏度,這樣的方式非常合理。」這款傳感器技術的核心則是微型光學傳感器,由牛津大學材料系和化學系的教授們設計。微型諧振器在設計時獨具匠心地採用了量子技術,對微觀尺度上的物質與光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精細控制。有了資金資助,團隊能夠證明這些元器件可以從概念付諸於設計、製造、組裝,控制微型諧振器在核心鏡像表面之間進行微米級的分離以提供信號。展望未來,Oxford HighQ計劃繼續與牛津大學合作,以期在檢測流體中的納米顆粒和化學物質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早期應用在實驗室儀器中,最終應用於緊湊型設備。Warren說:「我們資金充足,與牛津大學保持緊密合作,獲得優秀的技術。我們還擁有在市場上獲得新技術的專業知識。我們預計在2019年第二季度進行器件測試,並竭盡全力在2020年底推出面向市場的產品。當然這不需要五年時間。」

相關焦點

  • 90後科學家回國創業,開發光量子極限傳感器,性能提升數萬倍!
    2013 年本科生階段,他作為交換生去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SB)學習,期間,恰逢行業中一件重磅大事件,UCSB 的知名物理學家約翰馬蒂尼斯(John Martinis)教授被 Google 高薪聘用,幫助谷歌 Quantum AI Lab 展開在量子計算機和量子科技應用方面的相關研究。
  • 騰訊大腳踏入量子計算領域,未來會成為科技之星嗎?
    量子計算是一種基於量子力學的、顛覆式的計算模式,基本原理是以量子位作為信息編碼和存儲的基本單元,通過大量量子位的受控演化來完成計算任務。在當今任何一家公司,誰掌握的量子計算技術,誰就掌握了未來!晶片與量子計算據36氪報導,近日,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新添了多條專利信息,其中包括「量子晶片、量子處理器及量子計算機」。
  • 「九章」問世 量子計算將如何影響區塊鏈技術
    12月14日,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在2020年年會上表示,量子科學是未來十年最大的變量,量子技術是數字時代的基石,量子科學決定未來經濟。「人類全方位進入到科技主宰經濟,科技資本整合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新時代。」
  • 量子科技將成為數字科技的核心力量之一
    與科學界的一些改良性技術相比,量子科技具有顛覆性作用,它顛覆的是目前佔據主流地位的電子計算,即傳統、主流的計算機還是以電子作為基本的載體,以馮·諾依曼結構為主的計算機,同時主流計算機的電子元器件——晶片,也是基於電子,按照摩爾定律的經濟規律來發展,讓計算機晶片的工藝製成從14納米、7納米發展到5納米。
  • 全國首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籌)落地濟南
    &nbsp&nbsp&nbsp&nbsp5日上午,全國首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籌)在濟南揭牌,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新址同時啟用。&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籌)是目前國內首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組織,對於提高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國際標準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對於確保全省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 量子傳感新技術可實現高解析度核磁共振光譜
    由於NMR通常依賴於小的熱核自旋極化產生的弱磁場,因此NMR與其他分析技術相比,靈敏度較差。傳統的NMR設備通常使用大約一毫升的大樣本體積(足以容納大約一百萬個生物細胞)進行分析。為了提高NMR設備的靈敏度,馬裡蘭大學量子技術中心(QTC)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新的量子傳感技術,該技術可以對10皮升(微微升,pL)樣品中的稀溶液中的小分子進行高解析度NMR光譜分析。
  • 我國研發出世界最高解析度CMOS圖像傳感器
    人民網深圳11月17日電(趙竹青)長久以來,我國用於高端光學成像的核心元器件一直受制於人。然而,在16日召開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高交會)上,記者看到了世界上像素解析度最高、靶面最大的CMOS傳感器GMAX3005,以其1.5億像素的超高解析度,打破了我國一直以來都不具備高解析度和高靈敏度CMOS圖像傳感器研發能力的窘境。
  • 中國科大實現PT對稱增強型量子傳感器
    而在量子領域,受限於量子系統的操控難度,PT對稱動力學的多種量子物理性質仍缺乏深入的實驗研究和應用。  那麼,「能否在量子系統中實現這些現象和應用,尤其是能否利用PT對稱來增強量子傳感器的靈敏度?」   經理論研究表明這是可行的,難點在於構建破缺的量子PT對稱系統。
  • 量子計算技術的研究現狀與趨勢
    量子信息技術突破了經典技術的物理極限,開闢了信息技術發展的新方向。一旦量子技術獲得廣泛的實際應用,人類社會生產力將邁進到新階段。因此,我們將量子信息的誕生稱為第二次量子革命,而基於量子力學研製出的經典技術,稱之為第一次量子革命。量子信息技術就是未來人類社會的新一代技術。量子信息技術最終的發展目標就是研製成功量子網絡。
  •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棋」?
    進入21世紀,量子科技革命的第二次浪潮即將來臨。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將催生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等一批新興技術,將極大地改變和提升人類獲取、傳輸和處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量子糾纏:兩個量子糾纏在一起時,其中一個會影響另一個,並且與距離等因素沒有關係。簡而言之,兩個量子無論離得多遠,都能產生一種關聯性的互動。03多重要?量子技術研究已成為當前世界科技研究的一大熱點。國際社會紛紛加大研發力度和投入,力爭搶佔技術制高點。
  • 新技術:高靈敏度鈣離子傳感器
    新技術:高靈敏度鈣離子傳感器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生物通 2010-11-05 11:49:48 摘要:來自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北海道大學電子科學研究所等處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鈣離子傳感器
  • 國盾量子今日登陸科創板!中國量子中心誕生「量子通信第一股」
    其中,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7,是國內第一家從事量子計算行業的初創型公司。總部位於合肥高新區,並在合肥市經開區和深圳設有分支機構。本源量子技術起源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的量子計算研究團隊,以量子計算機的研發、推廣和應用為核心,專注量子計算全棧開發,圍繞量子計算機的量子晶片、量子計算測控一體機、量子作業系統、量子軟體和量子云平臺的開發研製及量子計算教育培訓開展業務。本源量子自主研發出多種類量子計算軟、硬體產品,技術指標國內領先,已申請專利200餘項。
  • 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發布中國量子計算首家創企名列第七
    「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是對截至2020年9月30日,在全球公開的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數量進行統計和排名。入榜企業主要來自全球1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佔比12%、日本佔比14%、美國佔比43%。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國平領銜創辦了國內首個量子計算公司——本源量子,並擔任首席科學家。「要提倡用戶自己投錢,國家可以資助但不能大包大攬。」
  • 量子科技是新的技術革命,微美全息科學院有望開啟新的量子全息技術
    量子科技將是新的技術革命上世紀五十年代電晶體和半導體等技術的發展催生了資訊時代。如今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和傳感技術的興起和發展,也正在推動信息技術向量子信息技術跨越,將可能導致新的技術革命。
  • 政治局集體學習的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這次集體學習的目的是了解世界量子科技發展態勢,分析我國量子科技發展形勢,更好推進我國量子科技發展。 這個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樣的「棋」? 是什麼? 量子信息技術是量子物理與信息科學交叉的新生學科,其物理基礎是量子力學。而量子力學則是在1920年由愛因斯坦等科學家首次創立。
  • 200秒解決6億年的計算!這些企業站上量子科技風口
    有學者打過比方,如果將來量子存儲技術能夠突破的話,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量子存儲晶片,就可以把人類社會的所有數據都儲存下來。 當前量子科技主要包括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三大領域,其中計算與通信是業界關注的重點。量子計算具有經典計算無法比擬的巨大信息攜帶和超強並行處理能力;量子通信無法被竊聽,較傳統加密算法具有優勢。
  • 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 中國企業佔比12%
    7月23日,美國能源部公布了在美國創建量子網際網路的藍圖,提出要確保美國處於全球量子競賽的前列,預計在10年內創建出一個全國性的量子網際網路。追溯到今年2月份,美國白宮網站發布了《美國量子網絡戰略構想》,提出美國將開闢量子網際網路,確保量子信息科學惠及大眾。
  • 世界矚目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核心部件嘉善歸谷造
    「看到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面世的新聞登上了央視的新聞聯播,別提我們是有多興奮了。」今天,說起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面世的消息,位於嘉善歸谷園區的浙江賦同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負責人蔣燕陽博士依舊難掩興奮之情。
  • 下好量子計算先手棋,本源量子積極布局
    量子計算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調控量子信息單元進行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與傳統計算理論不同,它基於量子比特,利用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等獨特的量子效應進行信息處理,可以極大提高計算效率。在特定問題上可全面超越當前的超級計算機,有望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密碼破解、新藥研發等領域產生顛覆性的影響。近年來,量子計算成為全球主要國家爭相布局的前沿科技領域。
  • 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發展量子科技如何把握大...
    對於量子科技的重要意義,薛其坤解釋:「量子科技在未來不但使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提高,通信更快,(還有)傳感技術更靈敏,信息的精度越來越精確,這方面都會有大幅提高,也就是說對整個未來的數位技術,(量子技術)它是起到一個真正革命性的支撐作用,其他技術都是漸進性發展。」量子力學是人類探究微觀世界的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