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盾量子今日登陸科創板!中國量子中心誕生「量子通信第一股」

2020-12-23 合肥高新發布

7月9日上午,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027)科創板上市儀式在安徽合肥中科大先研院舉行。經過11年的砥礪奮進,國盾量子正式鳴鑼上市,成為中國量子通信領域首家A股上市企業。而國盾量子所在的合肥高新區,也發展成為國內量子技術產業最為集聚的中國「量子中心」。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張濤遠程出席儀式,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凌雲,合肥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宋道軍出席儀式,安徽省直各有關單位、合肥市直各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儀式。

從「無人區」起步 壯大中國量子通信產業

2009年,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合肥高新區創立,主要從事量子保密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等,為各類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以及「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設提供軟硬體產品。

量子通信是中國領跑世界的高科技名片,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前沿科技和戰略新興領域。國盾量子的核心技術起源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的量子信息研究團隊,在安徽省鼓勵「科技成果轉化」的時代背景下成立,是國內最早探索量子信息技術產業化的公司。

國盾量子致力於以量子通信技術服務國家信息安全,實現量子信息技術的全面產業化。從合肥建設全球首個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絡「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試驗示範網」開始,國盾量子的產品已應用於建設「京滬幹線」、北京、上海、濟南、合肥、武漢等地的城域網,以及「墨子號」量子衛星地面站,為金融、電力、政務、國防等領域客戶提供安全服務。目前,國內總計7000 餘公裡實用化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中,超過6000公裡使用了國盾量子產品,並處於在線運行狀態。

據了解,國盾量子產品涵蓋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核心設備(QKD)、量子安全應用產品、核心組件以及管理與控制軟體四大門類。在一些「卡脖子」的關鍵元器件核心零部件上,打破了國外壟斷。同時,國盾量子也牽頭制定國內外標準項目8項,參與21項,在國際相關標準化機構制定量子通信標準方面發揮「中國力量」。

在量子通信的主營業務之外,國盾量子還與現有電信網絡融合,與傳統安全行業結合,支持下遊的應用接入及二次開發,為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以及5G等領域進行「量子安全賦能」。2019年,國盾量子營業收入達到2.58億元。

作為一家在合肥高新區創立並發展壯大的本土企業,國盾量子十一年來從產業「無人區」到科創板上市的徵途中,也得到了省市區各級政府的支持。

國盾量子相關負責人說,國盾量子前身是安徽量子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起步於合肥高新創業園。企業創立之初,中國量子通信產業還是一片「無人區」,「創業團隊要獨立走出一條路來,面臨著缺項目訂單、缺場地、缺人手、缺經驗等很多困難。」

合肥高創在了解到國盾量子的具體情況後,給予了多方面幫助,「為企業穩定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園區環境等,幫助國盾量子度過了艱難的起步期。」而在今年疫情期間,國盾量子復工復產也面臨著口罩、消毒用品緊缺難題,「合肥高創在得知情況後,積極為公司聯繫供貨渠道,還通過『一碼通』認證、『雲上辦』等方式,確保公司復產復工不受影響。」

國盾量子相關負責人說,從蹣跚起步到行業引領,國盾量子艱難爬坡的每個階段,都能感受到合肥高新區的關心、支持與陪伴,「未來,我們還會立足於這片創新創業的沃土,為中國量子通信和量子科技產業做出更大貢獻。」

「三駕馬車」領跑 中國「量子中心」漸露雛形

目前,量子信息技術主要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三大分支。除了量子通信領域孵育出國盾量子這樣的科創板上市企業外,合肥高新區在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領域,同樣開展技術產業化的探索和創新,並取得豐碩成果。

其中,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7,是國內第一家從事量子計算行業的初創型公司。總部位於合肥高新區,並在合肥市經開區和深圳設有分支機構。本源量子技術起源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的量子計算研究團隊,以量子計算機的研發、推廣和應用為核心,專注量子計算全棧開發,圍繞量子計算機的量子晶片、量子計算測控一體機、量子作業系統、量子軟體和量子云平臺的開發研製及量子計算教育培訓開展業務。本源量子自主研發出多種類量子計算軟、硬體產品,技術指標國內領先,已申請專利200餘項。預計在2020年底,本源量子將搭建完成國內首臺量子計算機原型機,搭載6比特超導量子晶片,並將通過本源量子計算雲平臺向公眾開放體驗。

同樣位於合肥高新區的國儀量子(合肥)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2月,是一家以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為核心,為全球範圍內客戶提供量子傳感器核心器件、高端科學儀器,以及面向科研、教育、醫療等行業應用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積累的十多年核心技術為基礎,開發了一系列基於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核心器件和高端科學儀器,填補國內產業空白。2018年10月,國儀量子發布了國內首臺脈衝式電子順磁共振(EPR)波譜儀,徹底打破國外的壟斷地位。四年來,國儀量子的業績和規模以「幾何級」速度增長,完成了多類高端科學儀器的工程化和產業化,其中絕大部分均為世界領先或國內首發。公司在2019年全年實現年銷售收入超過6000萬元,淨利潤達600萬元以上。員工人數超過180人,其中研發人員超過120人。公司成立至今已累計獲得風險投資超1億元人民幣,估值超15億元,被主管部門授予「潛在獨角獸」企業稱號。

在國盾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三駕馬車」的拉動下,近年來,合肥高新區量子信息技術產業蓬勃發展,並初步形成了在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量子產業集聚區。據統計,目前高新區擁有量子信息技術主營企業3家、運營企業1家(國科量子),關聯企業20餘家、科研人員600餘人,2018年,量子信息產業實現營業收入近4億元。「量子中心」已經成為合肥高新區最為矚目的區域品牌之一,在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上,也初步具備了技術優勢、資源優勢和先發優勢。

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科技創新的支撐。在量子信息技術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合肥高新區也正在成為世界量子信息技術創新策源地。

建設中的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

作為安徽我省科技創新「一號工程」和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平臺之一,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項目正在合肥高新區加速建設。據了解,量子創新院項目位於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望江西路、石蓮南路、燕子河路和高壓走廊圍合範圍,規劃淨用地面積744畝,總建築面積約6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70億元。預計在2020年底前建成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一期工程。

高新區:出臺支持政策 完善產業生態

量子信息技術產業是處於培育期的未來產業。下一步,合肥高新區將繼續打造量子品牌,建設量子信息產業園和孵化基地,形成物理空間集聚、關鍵要素集聚、創新人才集聚、創新氛圍濃鬱的產業集中區。同時擴大場景供給,完善產業生態,集聚更多的全球創新創業者前來「量子中心」,建設全球量子信息技術產業高地和創新策源地。

同時,合肥高新區也將對量子信息科技產業予以政策支持。根據7月4日正式發布的《合肥高新區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若干政策措施》,2020年,高新區將根據產業方向,重點支持量子信息、智能語音及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命健康、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重點發展產業,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打造一流產業發展生態。高新區將重點支持企業落戶、用房、人才、投資、研發、金融等各個方面,傾力打造涵蓋企業落戶初創、成長期、成熟期的全周期政策鏈,精準施策,帶動園區產業集群整體提檔升級,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相關焦點

  • 國盾量子上市首日暴漲10倍,量子通信憑什麼這麼「牛」?
    7月9日,國盾量子登陸科創板,上市首日盤中最高漲幅超過1000%。截至收盤,股價暴漲923.85%,報收370.45元/股,創下了科創板股票上市首日漲幅紀錄。國盾量子究竟是什麼樣的公司?為什麼能創造科創板漲幅神話?接下來它是否真正能夠成為長期牛股?量子通信的理想和現實究竟差多遠?國盾量子是什麼公司?
  • 中一籤一天賺18萬,「國盾量子」竟不是今年最賺錢新股
    昨日登陸科創板的「國盾量子」(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交出了一個讓投資者瞠目結舌的數字——18萬。首日狂漲10倍7月9日上午,伴隨著一聲清脆的鑼響,被稱為「量子通信第一股」,總部位於安徽合肥的國盾量子正式登陸科創板。當日,國盾量子開盤價280.00元,漲幅為673.91%。
  • 學術頭條:無創取腎結石「超聲鑷子」誕生,量子通信第一股登陸科創...
    中國主導的兩項智慧醫療國際標準成功立項6月22日-7月3日,國際電信聯盟第十六研究組(ITU-T SG16)召開全體會議,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日本、瑞士、加拿大、英國、韓國、巴西等國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組織的代表參加了此次線上會議。會上,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提出的兩項智慧醫療標準正式立項。
  • 國盾量子上市首日大漲924% 打破此前天智航創下紀錄
    【TechWeb】7月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科創板新股國盾量子上市首日大漲924%,打破了本周早些時候天智航創下的紀錄。國盾量子股價表現如圖所示,周四收盤,國盾量子股價大漲923.91%至370.45元,總市值約296.36億元。國盾量子盤中最高達399.00元。
  • 量子通信,毫無疑問中國就是第一
    30秒快讀1、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此前,中國發射了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並開通了世界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2、當量子技術大規模商用後,未來會怎樣?你可以從一粒沙中窺見整個世界,你也可以從物理世界的最小能量單位——量子中感受未來全球科技的變遷。量子時代正在走近。北京時間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
  • 國盾量子:以實用化技術鑄造信息安全之「盾」
    對於國盾量子的業務定位,彭承志告訴記者,沒有信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國盾量子即是為通信安全而生。量子保密通信是如何實現「通信安全」的呢?據介紹,量子保密通信傳輸的是一串密鑰,猶如諜戰片中的密碼本。在傳統通信中,密碼本在通過郵差傳輸的過程中有可能被截獲,但量子保密通信通過傳輸密鑰的載體——光量子的一些特性保證了通信的安全。
  • 國產量子通話手機 2020量子通信概念股有哪些?
    在不久前舉辦的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 中國電信展出了兩臺樣機,分別根據華為和中興現有手機改造而來。兩臺手機屏保為中國電信、國盾量子的標識,用戶可在通話過程中一鍵選擇兩種通話模式——「加密通話」或「普通通話」。
  • 晶片之後中美量子爭霸戰打響:中國團隊聲量大 美國成果都在幕後
    在中國,2013年,「京滬幹線」量子通信網絡立項,全長2000多公裡,連接北京和上海,貫穿濟南和合肥,也是世界上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這條幹線耗資5.6億元,由國家發改委和地方政府承擔。「建設京滬幹線,國家下了很大的決心。」國盾量子員工回憶,這也成為這一領域公司發展的轉折點。
  • 晶片之後中美量子爭霸戰打響,中國團隊聲量大,美國成果都在幕後
    相比中國投入的數億元真金白銀,美國政府和產業界曾長期認為「量子加密不過是一項科學實驗」,因此研究人員的精力一直集中在使用數學構建新的、可對抗量子計算機的方法,而沒有規劃建設新的基礎設施。在中國,2013年,「京滬幹線」量子通信網絡立項,全長2000多公裡,連接北京和上海,貫穿濟南和合肥,也是世界上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
  • The Quantum Daily評31家量子硬體公司,國盾量子入選
    上周,TQD列舉了31家為這個新興產業帶來量子計算硬體的公司(光子盒註:實際上還包括量子通信公司)。 可應用的量子計算硬體的競爭已經開始。目前,上市公司在這方面處於領先低位,但也有許多未上市的初創公司和資深的老牌公司表現不錯。TQD列舉了31家為這個新興產業帶來量子計算硬體的公司。
  • 中國電信推「量子密話」,量子通信邁出民用關鍵一步,這些廠商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表示,將擴大量子通信網絡的有效覆蓋範圍,包括實現量子通信網絡和經典通信網絡的無縫銜接、實現可支持千公裡量級的量子中繼、發展下一代可全天時工作的量子衛星網絡等。量子通信是一種加密通信,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量子狀態的不確定性產生隨機密鑰,一旦通信被竊聽則會改變量子的狀態,竊聽就會被察覺,進而使得密鑰無法被破解,實現了通信的保密性。
  • 一年6家企業登陸科創板 「合肥軍團」異軍突起!
    11月18日上午,隨著上市鐘聲的敲響,會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上交所科創板。這是今年合肥市第十家登陸資本市場的企業,也是第六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今年以來,合肥新增A股上市公司10家,數量居全國省會城市第2;其中新增科創板上市公司6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總數亦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2。
  • 這些企業站上量子科技風口
    據同花順數據,4日開盤後,量子科技概念指數一度漲逾1%,截至午間收盤迴落至0.24%,個股方面浩豐科技大漲9.47%,藍盾股份漲3.74%,國盾量子漲1.84%,科大國創漲1.71%
  • 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到來,「量子密話」開始試商用
    此前,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勇在2020年底召開的中國電信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明確,未來5年將為1000萬+移動終端用戶提供量子安全通話服務。 從「墨子號」升空到「九章量子計算機原型」問世,雖然量子技術已是熱度不斷的「網紅」,但對很多人來說,它仍處神秘之地,包括量子通信。
  • 量子科技又火了
    我國已有一批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到量子計算的產業發展中,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在相關領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從全球發表的SCI論文量來看,我國仍落後美國一大截。八個國家量子計算 SCI 論文數量
  • 全球量子競賽再加速:百億美元市場背後,角力量子霸權 | 年度行業研究
    國盾量子主要在量子通信領域發展,現為量子通信設備製造商和量子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今年7月,國盾量子(股票代碼:688027)在科創板正式上市,為中國量子通信領域首家A股上市企業。啟科量子於2019年完成基於單光子的量子秘鑰分發系統產品化階段,2020年實現基於糾纏態的量子信息傳輸,目前正在部署產品落地。
  • 光迅科技公司點評報告:與科大國盾聯手,布局量子通信上遊
    事件:17年11月3日,光迅科技以900萬自有現金,與科大國盾量子合資成立國迅公司(光迅科技參股45%,不合併財務報表)。  點評:布局上遊核心器件。實用化量子通信的系統實現需要藉助經典光通信網絡,產業鏈結構與光通信行業具有一定相似性。
  • 浙江九州量子:用量子「盔甲」打造量子通信商業化標杆!
    在應用示範上,《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1月10日 第 05 版 中國量子科技加快實現天地一體化)報導時提到的:蕭山區量子應用「盔甲」,蕭清大道超載治理項目便體現出融合基礎設施的亮點,打造了量子通信的商業化標杆!該項目在智慧交通建設的開展過程中,保障了交通大數據的安全。最近,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用上了量子「盔甲」。
  • 前沿|潘建偉:量子通信不會取代現有通信方式 量子計算正從「玩具...
    30多年前,在科學家們對量子疊加、量子糾纏等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研究過程中,精細的量子調控技術逐漸發展起來,使得人類從對量子規律的被動觀測跨越到對量子狀態的主動精確操縱,由此我們現在所說的「量子科技」便誕生了。量子科技是融合量子調控和信息技術而產生的新興學科。在這一領域,我國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並在部分方向實現國際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