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到來,「量子密話」開始試商用

2021-01-09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新年伊始,量子信息技術在安徽省邁出民用關鍵一步,中國電信開始在安徽省內招募「量子密話」友好體驗客戶。

此前,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勇在2020年底召開的中國電信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明確,未來5年將為1000萬+移動終端用戶提供量子安全通話服務。

從「墨子號」升空到「九章量子計算機原型」問世,雖然量子技術已是熱度不斷的「網紅」,但對很多人來說,它仍處神秘之地,包括量子通信。

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指出,量子通信本質上是量子密鑰的傳輸,利用量子糾纏可以將量子信息傳輸到另一個地點,而不是傳送信息載體本身,屬於被嚴格證明的「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

業內的共識是,當量子計算成功應用後,所有現存的加密算法都將不堪一擊,唯一能抵禦的即量子通信。

如知名通信行業專家張弛所言,量子通信解決的不是通信問題,而是通信加密問題。

記者從中國電信了解到,「量子密話」主要利用量子隨機數及量子密鑰分發機制生成認證密鑰及通話密鑰,可實現從主叫手機到被叫手機的端到端加密,通話的語音信息即使被其他人捕捉到也無法獲得真實內容。

當用戶發起「量子密話」時,通話會隨機抽取晶片內一個量子密鑰與後臺連接、校驗身份信息,認證通過後,再另外實時生成一個新密鑰作為會話密鑰,認證密鑰與會話密鑰分離,用後廢棄。即便手機丟失,亦可遠程註銷密鑰,避免密鑰信息被盜用。

目前安卓手機用戶不需要換號換手機即可嘗鮮「量子密話」,但需更換量子安全通話SIM卡、下載天翼量子安全通話App。

在量子通信產業化方面,中國電信一直走在全球電信運營商第一隊列,是推動我國量子通信逐步從研究走向應用的重要力量。作為國內首款將5G與量子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的移動通信產品,在背後默默為「量子密話」提供科技支撐的是中國電信與科大國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不久前合資成立的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量子密話」就是他們率先在通信行業啟動的量子通信安全產品創新。

中國電信表示,短期內量子安全通話產品的使用群體主要為政務、軍隊、金融、大中企業等追求絕對安全的用戶,相信公眾市場亦將在未來迎來廣闊需求。

雖然「量子密話」或許僅是「量子密鑰分發」的一種過渡方案,但隨著量子通信技術越來越多觸達消費者,量子通信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成本、商業模式、網絡部署等諸多挑戰也將迎刃而解。

科大國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承志認為,未來10年,量子通信將融入自主可控的新基建。

相關焦點

  • 換張SIM 卡就能用上「量子密話」?中國電信的新服務是黑科技還是...
    最近中國電信正式對外宣布,其推出的行業內首款量子安全通話產品「量子密話」,目前已在安徽成功試商用,廣東和上海也將很快開放試點。「量子密話」會是我們與量子科技的第一次接觸嗎?量子密話很安全,但也沒那麼神話自荒謬的「量子速讀」媒體被曝光後,公眾對於量子前綴的宣傳好感可謂是一落千丈。
  • 中國電信推「量子密話」,量子通信邁出民用關鍵一步,這些廠商已...
    文 | 財聯社 木森財聯社1月8日訊,中國電信近日在安徽省內招募「量子密話」友好體驗客戶,標誌著我國量子信息技術邁出民用關鍵一步。據報導,中國電信近日宣布推出行業內首款量子安全通話產品「量子密話」,使用量子信息技術保護通話安全,安徽首批嘗鮮。
  • ...地量子通信網,通信距離擴展1400多萬倍;首例MSTN基因編輯湖羊誕生
    (來源:一財) 02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通信距離擴展1400多萬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潘建偉等學者構建了4600公裡、從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戶量子通信網,將通信距離擴展了1400多萬倍。
  • 量子通信打造網絡信息安全
    由於量子信道的非理想化,還需要採用經典信道來配合進行量子態測量方法的協商和碼序列的驗證。假定竊聽者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無法竊聽量子信道的信息,然而能夠在不篡改數據的前提下竊聽經典信道的信息,此時可以證明密鑰傳輸的安全性。利用量子密鑰對通信信息進行逐比特加密後在經典信道上傳輸,理論證明可以達成無條件安全通信(也稱之為絕對安全通信)。1991年,牛津大學的Ekert提出了E91協議。
  • 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到來,「量子密話」開始試商用
    原標題: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到來,「量子密話」開始試商用   新年伊始,量子信息技術在安徽省邁出民用關鍵一步,中國電信開始在安徽省內招募「量子密話」友好體驗客戶。   此前,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勇在2020年底召開的中國電信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明確,未來5年將為1000萬+移動終端用戶提供量子安全通話服務。   從「墨子號」升空到「九章量子計算機原型」問世,雖然量子技術已是熱度不斷的「網紅」,但對很多人來說,它仍處神秘之地,包括量子通信。
  • 前沿科技 | 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量子密鑰分發(QuantumKeyDistribution,QKD),也稱量子密碼,是量子通信的應用之一,藉助量子疊加態的傳輸測量實現通信雙方安全的量子密鑰共享,再通過一次一密的對稱加密體制,即通信雙方均使用與明文等長的密碼進行逐比特加解密操作,實現無條件絕對安全的保密通信。以量子密鑰分發為基礎的量子保密通信,是未來保障網絡信息安全的一種非常有潛力的技術手段。
  • 量子通信,毫無疑問中國就是第一
    量子不可分割、不可複製、測不準的特性,構成了量子通信的基礎。「量子通信本質上是量子密鑰的傳輸,利用量子糾纏可以將量子信息傳輸到另一個地點,而不是傳送信息載體本身,一旦密鑰被竊聽,便會馬上被發現,屬於被嚴格證明的『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潘建偉公開表示。
  • 前沿|潘建偉:量子通信不會取代現有通信方式 量子計算正從「玩具...
    視覺中國供圖不會取代現有通信方式,量子通信將大幅提升信息安全水平科技日報記者: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後,我國科學家已經利用它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並成功將量子通信發展到了實用階段,這是否意味著,一種顛覆傳統的通信方式即將誕生?
  • 浙江九州量子:用量子「盔甲」打造量子通信商業化標杆!
    在應用示範上,《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1月10日 第 05 版 中國量子科技加快實現天地一體化)報導時提到的:蕭山區量子應用「盔甲」,蕭清大道超載治理項目便體現出融合基礎設施的亮點,打造了量子通信的商業化標杆!該項目在智慧交通建設的開展過程中,保障了交通大數據的安全。最近,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用上了量子「盔甲」。
  • 中科大提出多方量子通信新理論 密鑰分發距離提升兩個數量級
    日前,中科大陳增兵教授研究組結合誘騙態和測量設備無關的量子密鑰分發技術,提出一個可在百公裡量級分發後選擇多光子糾纏態,並進行多方量子通信的實用化方案。  基於量子糾纏特性而誕生的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但多方量子通信協議,均需要一個重要資源——完美關聯的多光子糾纏態。然而,缺乏高亮度多光子糾纏源、難以遠距離高保真地分發多光子糾纏態,極大制約了多方量子通信的實用化。目前,最遠的三光子糾纏態實驗分發距離僅為1公裡。
  • 量子通信自帶安全光環 築未來網絡防禦體系
    而量子通信技術作為近二十年發展起來的新型交叉學科,逐步從理論走向實驗,並向實用化發展。而其自帶的諸多安全屬性,正成為捍衛我國高級別安全通信的重要手段。傳統加密均可被破解信息技術經過多年發展正面臨著兩大嚴峻挑戰。首先,就是信息安全瓶頸的問題。
  • 好消息,經兩年穩定測試,我國成功組建全球首個廣域量子通信網絡
    近年來,量子通信的話題很火,許多國家都在研發量子通信技術,想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在發展量子通信的事情上,這次我國就走在了世界的前頭,成為了該領域的開創者。據國內媒體1月8日報導,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與「墨子號」量子衛星對接的基礎上,我國又進行了2年的穩定測試,終於成功組建了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大家都知道,量子通信擁有很多的特點,而它最大的優勢就是絕對安全和高效率性。傳統的通信方式存在很多安全性的缺陷,這是後期技術修改,也無法解決的事情。
  • 「萬事不決,量子力學」 量子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量子通信量子安全通話服務可以理解為「安全通話+量子密鑰」的服務,而安全通話與普通通話的區別在於:通過對通話語音進行加密後再傳送,從而實現通話內容的防洩漏功能,這樣以後可以使信息傳遞更加安全這已經不是「量子」第一次上熱搜了,早在2016年8月16日,被命名為「墨子號」的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開啟星際之旅,「量子」這個概念就進入了大家的視線。但好多人只知道,墨子號這種量子通信試驗衛星,目前就只有中國發射了,我們為此感到很驕傲!可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啥是量子通信,我剛開始也就是蒙圈了的。
  • 量子通信,又雙叒叕有重要進展啦!
    如今,信息的交流正變得愈加頻繁和複雜,身處這樣的時代,相信每一個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了: 安全通信實在太重要了 實際上,人們早就認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為了保證信息安全,在發送信息之前,人們會利用密鑰來加密信息,而後接收者再通過密鑰對加密信息進行解密。
  • 關注量子保密通信,兩個熱點問題了解一下
    量子密鑰分發通過對光子或光場正則分量的量子疊加態製備、傳輸和測量,首先在收發雙方間實現資訊理論可證明安全性的密鑰共享,之後與傳統保密通信技術相結合完成經典信息的加解密和安全傳輸,基於量子密鑰分發的保密通信稱為量子保密通信,目前已進入初步實用化階段,並有一定數量的試點應用和網絡建設。
  • 袁嵐峰:理解量子通信,從明白除法比乘法難開始
    在技術層面,量子通信是什麼,為什麼能實現物理原理層面的保密,量子衛星要做哪些實驗,已經有許多文章做了解釋,包括我也剛剛接受了《環球時報》的採訪,這裡就不再多談。本文打算採取宏觀的視角,從上往下看,升得越來越高,揭示量子衛星背後一重一重的大圖景。  第一重大圖景,人們為什麼需要量子通信?如果傳統的保密方式足夠可靠,那麼實際上是用不著這種「絕對保密」的通信方式的。
  • 潘建偉:量子通信面臨兩大挑戰—新聞—科學網
    量子通信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報告。 對信息的安全傳輸是數千年來人類一直追求的夢想。理論上,所有依賴於計算複雜度的經典加密方法原理上都可以被破解,因此在歷史發展中,經典密碼學的每一次進步都被破解技術的進步所擊敗。那麼人類能否發明一種密碼工具來確保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具體而言,該如何在相距遙遠的兩地實現安全的密鑰分配呢?
  • 量子安全通話 亮點不在可加密,而在加密方式
    原標題:量子安全通話 亮點不在可加密,而在加密方式   在競爭激烈的量子科技領域,我國科學家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樹起了一座舉世矚目的裡程碑,量子通信方面的研究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正在向我們走來。
  • 量子通信手機來了
    北大科技園創新研究院產業研究分析師李朕解釋說,量子通信手機是藉助量子秘鑰對通話過程進行加密,進而提高安全性的新型手機產品,該手機具有兩種不同的通話模式,即普通模式和安全通話模式。   在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電信與國盾量子宣布合資成立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在通信行業中率先啟動量子通信安全產品創新。
  • 杭州電力創新應用能源網際網路量子通信技術
    「量子數據加密轉化完成,密鑰成功生成!」10月22日,在國網杭州供電公司通信機房裡,來自該公司信通分公司的數據安全專職錢錦正忙碌地調試著設備。這是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在為杭州亞運會到來準備著「黑科技」,在原有的光纖通道上架設起專屬量子信道用於傳輸光量子信號。通過引入量子通信技術,將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與亞運主場館等重要城區電力系統數據緊密互聯,實時接受杭州電網數據中心、保電現場數據,為亞運會供電保障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