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自帶安全光環 築未來網絡防禦體系

2020-12-16 中關村在線

當前,網絡攻擊快速增長,威脅並阻礙了各行業向數字世界的轉型步伐。而量子通信技術作為近二十年發展起來的新型交叉學科,逐步從理論走向實驗,並向實用化發展。而其自帶的諸多安全屬性,正成為捍衛我國高級別安全通信的重要手段。

傳統加密均可被破解

信息技術經過多年發展正面臨著兩大嚴峻挑戰。首先,就是信息安全瓶頸的問題。由於所有依賴計算複雜度的傳統加密算法,原則上都可能被破解,已變成通信技術方面的一大瓶頸。

傳統加密算法原則上都可能被破解

目前廣泛使用的RSA 512位加密算法已在1999年被破解,RSA 768位於2009年被破解,RSA 1024位呢?也就是說隨著計算能力的發展,原來安全的加密算法都可能變得不安全。

無法完成2的80次/年搜索

其次,是現階段的計算能力非常有限。因為基於摩爾定律的傳統計算能力發展模式正表現出受到嚴重製約性。甚至有科學家舉例道,即使將全世界所有的計算能力包括人們的手機全部加起來,全球計算能力的總和目前還沒有辦法在一年裡完成2的80次方或者90次方的數據窮舉搜索。

現階段的計算能力非常有限

而上述瓶頸問題,顯然已為當下的通信安全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威脅。

量子是非常小的顆粒,是構成物質最基本的單位,也是能量最基本的攜帶者,具有一種不可分割性。而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則導致量子沒辦法被精確複製,正是這個原因,也令其無法通過測量將量子複製出來,這就構成量子加密技術安全性的一個前提。

量子具有不可分割性,亦不可複製

而由於量子的上述特性,讓它可以被用來進行更加前衛的通信加密。其中顯著的安全屬性包括:

第一,利用量子的不可分割性進行量子密鑰分發。假如有竊聽者竊聽的話,就會將承載量子密鑰的光拿走,而接收者就收不到這個密鑰了,竊聽行為就會被暴露。

第二,利用量子不可克隆特性防止測量。一旦有攻擊者想對量子密鑰進行拍照,術語叫測量,量子密鑰即會發生變化。最後密鑰發送者與接收者進行比對就會知道密鑰是否被看過,而不能用了。

以上都可以有效防止竊聽攻擊的方式,通過這些方式還可丟掉存在確定風險的密鑰。如果線路始終被人家幹擾,就可以利用網絡切換線路把密鑰很好送到終端,保證密鑰安全目的。而讓量子通信堪稱為一種無法被破譯的加密方式。

第三,量子密鑰產生速率遠遠大於傳統密鑰的更換頻率。利用此點特性,可以使用簡單算法對數據密鑰加密可以實現數據論證,這樣可以提高安全性和減少數據的延時等等。

第四,量子通信安全性可超目前專網。量子通信安全網關通過密鑰分配、密鑰管理、數據加解密,可令其安全性超越現有專網。量子密鑰在遠距離的時候,存碼量還是比較低,可以用它做密鑰分配的手段,可以和目前非常好的對稱加密系統結合在一起,對稱加密優點是破解比較困難,加密效率比較高,缺點是密鑰傳輸的安全性難以保障,多用戶密鑰管理困難,密鑰更新速率慢。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曾表示,「希望通過10-15年努力,經過嚴密論證,能夠與經典網絡實現無線連接的通信一體的保密通信網絡體系,加強網絡安全、通信安全,數據認證和身份認證的安全。同時這樣的網絡本身,可以用來構造一個新的高精度的全球化的頻率標準傳遞。」

結語

量子力學催生出新的信息技術,在近百年發展過程中,為了解決重大問題已經做好了準備。現在量子通信更提供了一種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說,量子計算是和平年代的核武器,由於我國重視較早,雖然各國均處於並跑階段,只要中國持續發力,發展前景還是可期的。

相關焦點

  • 量子通信打造網絡信息安全
    由於量子信道的非理想化,還需要採用經典信道來配合進行量子態測量方法的協商和碼序列的驗證。假定竊聽者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無法竊聽量子信道的信息,然而能夠在不篡改數據的前提下竊聽經典信道的信息,此時可以證明密鑰傳輸的安全性。利用量子密鑰對通信信息進行逐比特加密後在經典信道上傳輸,理論證明可以達成無條件安全通信(也稱之為絕對安全通信)。1991年,牛津大學的Ekert提出了E91協議。
  • 關注量子保密通信,兩個熱點問題了解一下
    量子密鑰分發通過對光子或光場正則分量的量子疊加態製備、傳輸和測量,首先在收發雙方間實現資訊理論可證明安全性的密鑰共享,之後與傳統保密通信技術相結合完成經典信息的加解密和安全傳輸,基於量子密鑰分發的保密通信稱為量子保密通信,目前已進入初步實用化階段,並有一定數量的試點應用和網絡建設。
  • 前沿科技 | 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量子密鑰分發(QuantumKeyDistribution,QKD),也稱量子密碼,是量子通信的應用之一,藉助量子疊加態的傳輸測量實現通信雙方安全的量子密鑰共享,再通過一次一密的對稱加密體制,即通信雙方均使用與明文等長的密碼進行逐比特加解密操作,實現無條件絕對安全的保密通信。以量子密鑰分發為基礎的量子保密通信,是未來保障網絡信息安全的一種非常有潛力的技術手段。
  • 網絡安全實踐案例丨「縱深防禦」下的醫療機構等保體系建設
    當前,醫療機構在網絡安全方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需求:● 防禦來自外部的威脅,提高醫療機構網絡的整體抗攻擊能力● 防禦來自內部的威脅,阻止對醫院內部伺服器和網絡的破壞,保障業務系統的正常運行● 全面把握安全狀態,及時發現潛在威脅,防止安全事件的發生
  • 建設「全球首條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海南準備這樣幹
    如美國正在建設覆蓋全美的量子網絡;英國建成了連接布裡斯託、劍橋等地的量子網絡,並聯合新加坡啟動了量子衛星項目;德國、法國等19個歐盟成員國籤署了未來十年開發和部署歐盟範圍內量子通信基礎設施的聲明。我國對量子信息技術研究和應用方面也加大支持力度,突破瓶頸障礙,聚力加快發展。
  • 浙江九州量子:用量子「盔甲」打造量子通信商業化標杆!
    在應用示範上,《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1月10日 第 05 版 中國量子科技加快實現天地一體化)報導時提到的:蕭山區量子應用「盔甲」,蕭清大道超載治理項目便體現出融合基礎設施的亮點,打造了量子通信的商業化標杆!該項目在智慧交通建設的開展過程中,保障了交通大數據的安全。最近,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用上了量子「盔甲」。
  • 國家量子通信網絡 「成渝幹線」骨幹網將建設
    目前,「成渝幹線」骨幹網及璧山量子城域網一期工程已完成現場勘察和規劃設計工作。  國家量子通信網絡 「成渝幹線」由國科量子承建,璧山骨幹站正是 「成渝幹線」的重慶起點。依託 「成渝幹線」,國科量子將在璧山區建設量子城域網,打造量子安全託管支撐平臺,通過重慶國科量子提供相應業務,全面提升政企信息安全管控能力。  今年 6 月 19 日,國科量子與璧山區政府籤署合作協議,在該區共同打造量子信息安全託管業務的全國運營中心,並成立了重慶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支撐運營中心的業務開展。
  • 前沿|潘建偉:量子通信不會取代現有通信方式 量子計算正從「玩具...
    視覺中國供圖不會取代現有通信方式,量子通信將大幅提升信息安全水平科技日報記者: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後,我國科學家已經利用它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並成功將量子通信發展到了實用階段,這是否意味著,一種顛覆傳統的通信方式即將誕生?
  • 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到來,「量子密話」開始試商用
    此前,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勇在2020年底召開的中國電信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明確,未來5年將為1000萬+移動終端用戶提供量子安全通話服務。 從「墨子號」升空到「九章量子計算機原型」問世,雖然量子技術已是熱度不斷的「網紅」,但對很多人來說,它仍處神秘之地,包括量子通信。
  • 通信技術以及5G和AI保障電網安全與網絡安全
    當然未來量子計算出來有可能需要256位密鑰。  另外,電網的安全保護有著多道防線,通信設備本身會有雙電源、雙主控、雙接口等設備級保護,而通信系統還會有環網或鏈路保護,當一條通信鏈路故障時,會自動倒換到另一條鏈路上。此外,電力系統除了遠程通信保護外,還有本地保護裝置,包括電流、電壓、距離保護以及差動保護等。在極端情況下,即使所有電子設備都不可控,還可以切到手動操作保障電網安全。
  • 量子通信,毫無疑問中國就是第一
    你可能不會再為信息安全、數據洩露而犯難,也不會抱怨預測不準確的天氣預報。一沙一世界。你可以從一粒沙中窺見整個世界,你也可以從物理世界的最小能量單位——量子中感受未來全球科技的變遷。量子時代正在走近。據悉,我國計劃2030年左右率先建成全球化的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信息充分安全的「量子網際網路」。目前國家廣域量子骨幹網、山東「齊魯幹線」、廣東粵港澳量子通信骨幹網、江淮量子網、國防領域量子通信項目、量子通信衛星等多個重大工程仍處於在建狀態。
  • 國盾量子:以實用化技術鑄造信息安全之「盾」
    有這樣一家公司,一「出世」就自帶光環令人無法忽視,從高校走出後就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卻在產業化「拓荒」路上嘗遍苦辣酸甜。這家公司就是國盾量子。近日,國盾量子董事長彭承志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一家從高校走出來的公司,國盾量子致力於開闢一個戰略新興產業,更希望蹚出一條「產學研」合作創新的好路子。
  • 我國科學家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中國科學家利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和「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組建了世界上首個集成700多條地面光纖量子密鑰分發鏈路和兩條衛星對地自由空間高速量子密鑰分發鏈路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實現地面跨度4600公裡、天地一體的大範圍、多用戶量子密鑰分發
  • 新加坡科學家用立方星演示量子糾纏,向全球量子通信網絡邁進!
    基於量子糾纏,研究人員有望開發出適合遠距離即時通信的安全量子通信網絡。無論處於糾纏狀態的光子之間相隔多遠,只要測量了其中一個光子的狀態,另一個光子的狀態也會相應確定,這一特性可以用來在遙遠兩地的用戶間直接產生密鑰。
  • 國盾量子上市首日暴漲10倍,量子通信憑什麼這麼「牛」?
    據介紹,國盾量子公司主要從事量子保密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等,為各類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以及「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設提供軟硬體產品。目前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核心設備、量子安全應用產品、核心組件以及管理與控制軟四大門類。
  • 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發展及應用前沿報告2020
    量子計算在帶來強大算力的同時,也將引發全新信息安全挑戰。現有公鑰體系的安全性基於單向計算複雜度的數學難題,即便增加算法複雜度和密鑰長度,也將難於抵禦量子計算攻擊,經典加密通信面臨嚴重威脅。當前信息社會和數位化經濟時代,信息安全形勢日益複雜,量子保密通信技術應運而生,將以「吾盾之堅,莫之能陷也」構建信息安全關鍵屏障。
  • 我國成功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科技日報合肥1月7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合作,構建了世界上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並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測試、標準化研究以及政務金融電力等不同領域的應用示範。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國際期刊《自然》以「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為題發表了成果論文。
  • 中國科研人員成功驗證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消息,經過兩年多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測試、標準化研究以及政務金融電力等不同領域的應用示範,該校潘建偉及其同事與合作者成功驗證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目前該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已經接入包括金融、電力、政務等150多家行業用戶。本工作發展的相關技術也為量子通信系統小型化、低成本、國產化奠定了基礎。
  • 好消息,經兩年穩定測試,我國成功組建全球首個廣域量子通信網絡
    近年來,量子通信的話題很火,許多國家都在研發量子通信技術,想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在發展量子通信的事情上,這次我國就走在了世界的前頭,成為了該領域的開創者。據國內媒體1月8日報導,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與「墨子號」量子衛星對接的基礎上,我國又進行了2年的穩定測試,終於成功組建了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大家都知道,量子通信擁有很多的特點,而它最大的優勢就是絕對安全和高效率性。傳統的通信方式存在很多安全性的缺陷,這是後期技術修改,也無法解決的事情。
  • ...量子網下半年交付 量子衛星7月升空 中國將率先應用量子通信技術
    此外,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於今年7月擇機發射,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中國將成為國際上率先實現高速星地量子通信的國家。 利用這一廣域光纖量子通信網絡,京滬兩地的金融、政務等機構能進行保密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