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武
歐公故裡,文韻悠長。近年來,永豐按照「揚優勢、補短板、創特色、爭一流」的工作要求,始終將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以延續歐公文脈、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不斷加大教育投入,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努力優化教育資源,完成教育投資12.6億餘元,發放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2592萬元,改造、新建校舍68萬平方米,完成241所村小學提升改造,重點解決了縣城學校大班額現象。今年,該縣中考、高考成績繼續保持全市第一方陣。山區縣辦出了精品教育,讓永豐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高位推動,尊師重教成氛圍
在永豐,不管是校內校外,一句話語、一個標語、一個細節,都能輕易地感覺到濃濃的尊師重教氛圍。
永豐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發展」的理念,把高位推動作為第一要求,把人民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齊抓共管作為第一保障,確立了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把發展教育納入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優先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出臺了教育教學獎勵辦法,高標準規範和發放教師津補貼,學校建設項目列入了全縣重點工程項目調度。
近幾年,該縣持續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切實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質量,促進了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和學前教育協調發展。還建立了縣領導聯繫學校制度,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掛點省市重點高中,經常深入學校檢查指導工作,現場解決實際問題,並大力維護教育發展環境,促使各單位部門關心支持教育的力度大大增強,從而在全縣上下形成了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
優化布局,資源整合出效率
按照「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的原則,該縣進一步調整了城鄉中小學布局,撤併了一批生源不足、辦學效益低的村完小、初小。隨後,一項項大刀闊斧的整合教學資源改革接踵而至:高標準興建永豐二中、恩江三小和改建恩江二中,緩解了縣城學校大班額問題;規劃新建的恩江四小、職業中專等城區學校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已實現每個鄉鎮建有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的目標,新建了19所山村幼兒園,加強校建資金保障,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融資6500萬元用於學前教育建設,採取城投融資平臺融資的方式,解決中小學校建設資金不足部分。該縣還規定,規劃人口達到5000人以上規模的新建住宅小區均須配套建設幼兒園。
不僅如此,該縣大力推進縣直學校教師分流調配工作,配優配強縣直學校校級班子和中層幹部;繼續推進農村學校教師進城跟班學習、縣城學校教師下鄉支教活動,提升農村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提高農村學校教學水平。
通過布局調整,進一步整合了全縣教育資源,做大了教育規模,提高了教育資源利用率。目前,該縣公辦高中新增招生46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畢業生升學率達100%;初中適齡學生入學率達100%。
規範運作,教學管理現生機
正確的辦學思路、持之以恆的規範管理,是教育事業爭一流、創佳績的前提和基礎。為此,該縣提出了「把教育環境做優,把義務教育做實,把高中教育做強,把職業教育做大,把教師隊伍做精,把安全工作做細」的工作思路,堅持以規範管理為中心,在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上下足功夫。出臺一系列管理制度,在常規教育、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校園建設等方面進行規範辦學,創新和優化了教學實踐。
教學改革,關鍵在人。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縣50多位中小學校校長全部擔任所學專業的課堂教學,更深層次地帶頭參與學校各項教研活動;教體局機關幹部深入基層學校聽課、評課;中小學教師爭相走出去、請進來,參加各類業務培訓,提升了教學技能,提高了教育質量,由此帶動了全縣校風、教風、學風全面提升。2016年,該縣獲得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省提前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市教育工作先進縣、全市高考綜合評價先進縣,2018年獲得全市縣(市、區)課堂教學改革先進單位,2019年恩江小學榮獲全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恩江中學曾小慧老師獲得2019年全省教育系統先進個人等榮譽,並提前兩年順利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