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暗訪醫院新生兒護理:餵奶時戳眼塞鼻

2020-12-22 央視網

記者暗訪醫院新生兒護理:餵奶時戳眼塞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19日 10:00 來源:

  國際在線消息:日前記者接到讀者陳先生的投訴,稱其剛出生不到20天的早產寶寶在省婦幼保健院住院,由於護士照顧不周,致使嬰兒感冒,結果多住了十幾天院,又多花了幾千元。錢是一回事,但他很擔心小孩會因此落後遺症。

  記者就此連日對省婦幼保健院住院部六樓的新生兒區進行了暗訪,結果發現,20多名新生兒喝奶時,只有一名護士護理。護士忙前忙後,顧此失彼,有的嬰兒被奶嘴戳著眼睛、有的被墊奶瓶的毛巾堵著口鼻、有的臉朝下睡著了也沒被發現,嬰兒父母怨聲載道。

  6月9日下午 嬰兒臉朝下睡著護士不知

  6月9日下午3時許,省婦幼保健院住院部六樓的新生兒區,一名護士正推著奶瓶車挨個給病床上及保溫箱中的新生兒口中塞奶嘴,另一名護士則在病房內的寫字檯上寫東西。

  3時30分,25床的嬰兒突然將嘴一扭,奶嘴直朝其眼睛戳去。小嬰兒掙扎了一下,奶嘴則頂住了鼻子。過了十幾分鐘,護士仍毫無察覺,繼續給其他嬰兒餵奶,記者只好拍窗示意,護士這才走過來將奶嘴重新放進嬰兒的嘴裡。

  3時38分,記者突然聽到旁邊一對父母在用力拍窗,過去一看,原來是36號保溫箱中的新生兒臉朝下睡著了,父母前來探視大吃一驚,趕緊拍窗提醒,護士這才急急忙忙跑過來將嬰兒的姿勢調整好。36號嬰兒的母親張女士說:「真是的,這樣照顧嬰兒,我們怎能放心,一天還要花一百多呢。」她又指著95號床上的嬰兒對記者說:「你看,那小孩的腳都露出來了,很容易著涼的。」

  6月10日下午 毛巾蓋住寶寶臉無人理睬

  6月10日下午3時,記者來到新生兒區探視處窗口前,裡面的護士問記者要看哪一床嬰兒,記者隨口說了一個號。該床嬰兒正躺在保溫箱內,護士就把保溫箱的燈打開了讓記者看。之前記者了解到,該院明文規定,探視嬰兒一定要出示探視卡或者連心卡,但當時記者沒有出示任何證明。

  記者觀察發現,看護房內共有25名嬰兒,一直只有一名護士在做記錄。53床嬰兒的臉被毛巾蓋住了,呼吸有些急促,一直在掙扎,但離嬰兒僅一米距離的護士竟毫無覺察。

  3時21分,另一名護士推著奶瓶進來餵奶,由於嬰兒太多,兩名護士非常忙碌。一名嬰兒奶嘴掉了,奶水流了出來,大約過了十分鐘,護士才發現,於是直接將奶嘴塞進嬰兒的嘴裡,弄溼的毛巾和被子根本不作處理,就又給其他的孩子餵奶去了。

  記者觀察發現,53床嬰兒喝完了奶,一個勁地掙扎想把奶瓶弄走,結果踢走了被子,整條腿都露了出來;57床的嬰兒,奶瓶壓到了頭上;45床和26床的寶寶喝完了奶,奶瓶滑到了肚子上。一直忙碌的護士,經記者多次提醒才發現嬰兒的異樣,這才逐一將嬰兒的奶瓶挪開或調整好姿勢。

  記者還發現,看護房內開了空調,室內溫度明顯低於室外。在護士餵奶的20多分鐘裡,奶瓶一直敞開擱著,相信最後喝上奶的嬰兒,奶瓶裡的奶已經冷了。

  在六樓的值班告示牌上,記者看到,嬰兒看護房分重症區和普通區,普通區裡有53個床,只有兩名主管護士、兩名夜班護士和兩名醫生負責。

  6月11日下午 奶嘴弄溼毛巾也不作處理

  6月11日下午3時,記者再次來到新生兒區探視處。可能是餓了,很多寶寶都在哭。一名護士正在做記錄,沒有理睬正在哭鬧的嬰兒。

  3時15分,護士開始餵奶。一名嬰兒將奶嘴咬癟了,奶水吸不進去,護士發現後,用手捏了一下奶嘴,想再塞進嬰兒的嘴裡,可是嬰兒的嘴緊閉著,塞不進去,護士就直接把奶瓶放在嬰兒的嘴邊,徑直去餵別的嬰兒了,奶水從奶瓶裡流了出來,流得寶寶的嘴角和毛巾上到處都是。過了一會,嬰兒開始掙扎哭鬧,護士忙著記錄相鄰一名嬰兒的資料,沒有理睬。

  另一個寶寶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連之前喝進去的奶都嘔了出來,護士也沒有留意到,直到記者提醒,護士才走過來,把奶瓶拿掉。

  餵奶的過程中,大部分嬰兒的奶瓶都從嘴裡掉了出來,但是護士來不及處理,有些嬰兒的被子、毛巾全被奶水弄溼了,但她們也沒辦法一一進行處理。

  6月12日下午 奶涼了照餵不誤

  6月12日下午3時20分,記者第四次來到新生兒區探視處。記者發現,今天的初生嬰兒增多,共有32個,護士們正在給嬰兒餵藥。

  50床嬰兒的父親陳先生正在探視窗外探視,他突然叫了起來,原來剛才護士給嬰兒餵藥後,不小心藥水流到嬰兒的脖子及衣服上,溼了一大片。在陳先生的要求下,護士才走過來將嬰兒的脖子擦乾淨。

  餵藥過後,護士才開始給嬰兒餵奶。4時10分,離餵奶的時間已經過了將近半小時,一些嬰兒的奶還幾乎沒有動,護士也不管奶是不是已經涼了,仍把奶往嬰兒嘴裡塞。

  家長說法 這樣對待寶寶很心疼

  記者在省婦幼保健院住院部六樓的新生兒區暗訪的幾天,每天都看到一名父親準時在探視口看望自己的孩子。據其介紹,他是一名清遠農民,孩子因為早產,在看護房的保溫箱裡已經住了20多天了,到目前花掉了兩萬多元。「這裡那麼多孩子,護士也管不過來。而且一些護士很粗魯,直接就把奶瓶從孩子嘴裡使勁地抽出來,看著就心疼。好多孩子的奶瓶掉了也沒人理。」

  一位剛生產三天的謝媽媽在探視處看自己的孩子時,看到那麼多嬰兒在哭,她說:「看到就心疼,護士才兩個人,忙不過來啊。」謝媽媽也表示了對護士的理解,「可能是工作久了,聽慣了小孩子的哭聲,要是我天天看著這麼多孩子也會煩的。」

  在記者的調查過程中,大多數家長對護士的態度不滿意。「她們小孩見多了,哭鬧都不管,時間到了才做事,可是我們家長心疼啊,就這麼個寶貝。」第一次升級做奶奶的李阿姨很激動,「我自己也是帶過小孩的,看到護士這樣餵小孩,我晚上擔心得睡不著覺,一個人餵這麼多小孩,怎麼會照顧得好呢。」

  一位產婦指著自家寶寶住院費用前12日的清單對記者說:「需要護士操勞的項目繁瑣且收費不低,如人工餵養6.9元/天,床上浴17.25元/次,手法全身按摩43.13元/半小時,靜脈注射2.3元/次,還有餵藥等其他服務。護士根本都忙不過來,更別說細心照顧嬰兒了。」這位產婦的寶寶當日住院花費近2000元,其中光護理費就有130多元。

  在六樓的電梯口,記者碰到剛生產完的黃女士。她告訴記者:「我的小孩患肺炎在這裡住院,但是我覺得醫院的護士不是很負責,很擔心,但醫院又不願我們把小孩抱回去,我在家坐月子都不安心,天天都要跑來看。」

  醫院說法 確有照顧不周將加強巡視

  6月12日下午4時,記者在探視走廊門口碰到了新生兒科住院部的葉副主任,記者以嬰兒家長的身份將這幾天的暗訪情況向她一一進行了反映。

  葉主任說:「我們一般是兩個護士為嬰兒餵奶,有時可能有其他事,護士會走開一會,所以有時你看到只有一個護士在為嬰兒餵奶也是可能的。我們為嬰兒餵奶,的確是一圈圈餵下去的。你們所看到的奶嘴戳著眼睛、墊奶瓶的毛巾堵著嘴鼻、露出小腿等情況是會出現的,因為嬰兒那麼多,護士一下子照顧不過來,再說也不可能24小時都盯著他們吧。不過,我們會加大巡視次數,儘量照顧好點,希望你們能夠理解。」

  業界說法 新生兒護理難有書面規範

  醫院給住院新生嬰兒餵奶及護理有沒有規範做法呢?據廣州另一婦嬰醫院有關負責人介紹,一到兩個護士照顧幾十個新生嬰兒在許多醫院都普遍存在,只有特護才有可能一個護士護理一個嬰兒。至於規範做法應該如何,各醫院有各自的醫療流程,很難說怎樣才算規範。

  而市衛生部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新生嬰兒護理很難有書面上的規範,一般都是根據病情進行判斷,如果是重症需要專人24小時看護的,那當然要一個人專門護理,這就是特護。如果是普通情況,一個護士護理幾個嬰兒是可以的。一般來說,醫院護理有規定的流程,比如特護要怎樣護理,一級護理怎樣,二級護理又是怎樣,都是很明確的。

  專家說法 早產兒應由專人抱起餵奶

  據解放軍421醫院婦產科周主任介紹,一到兩個護士照顧幾十個新生嬰兒,那是指護理上的。給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嬰兒餵奶則要一對一,也就是說,要抱起來餵奶。早產兒胃賁門括約肌鬆弛、容量小,易溢乳,同時早產兒吞咽反射弱,容易嗆乳而發生乳汁吸入,如果沒有專人進行餵奶,讓新生兒躺在床上吸奶嘴,很容易嗆到肺而導致肺炎甚至更嚴重的後果。正確的做法是:抱起來餵奶,且一定要餵母乳,餵好奶後,將嬰兒豎起來,輕輕拍拍嬰兒後背然後再放回床上,一圈圈給嬰兒餵奶的做法明顯是不對的,也是不允許的。

  據了解,香港及其他歐美國家對此有嚴格要求:護士給新生兒餵奶時,要一對一抱起來喂,就算是母嬰同床也必須在護士的指導下進行正確姿勢的餵奶,這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

  新快報記者 保羅 楊英傑 楊黛清 實習生 潘藝 攝影記者 鼎子 楊英傑

責編:張麗

相關焦點

  • 記者暗訪粵婦幼保健院發現 護士餵奶奶嘴戳嬰兒眼睛(組圖)
    記者近日對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住院部六樓的新生兒區進行了暗訪,結果發現,20多名新生兒需要喝奶時,只有一名護士護理。  發現1  奶嘴直戳嬰兒眼睛  6月9日15時許,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住院部六樓的新生兒區,一名護士正推著奶瓶車挨個給病床上及保溫箱中的新生兒口中塞奶嘴,另一名護士則在病房內的寫字檯上寫東西。  15時30分,25床的嬰兒突然將嘴一扭,奶嘴直朝其眼睛戳去。小嬰兒掙扎了一下,奶嘴則頂住了其鼻子。
  • 新生兒眼、耳、鼻、臍部護理指南!新手爸媽該人手一份,收藏!
    新生兒剛剛掙脫媽媽子宮的懷抱,來到陌生的世界,對未知的一切充滿了好奇,但是寶寶也是十分嬌貴柔弱的,媽媽在護理時一定要十分小心。媽媽越耐心,寶寶越安全。具體有哪些護理小細節呢?重點護理寶寶的臍部新生兒出生後7~10天,臍帶會自動脫落。
  • 新生兒保健與護理技巧
    母乳餵養相關問題       吐奶   餵奶次數、餵奶量均不要過多,餵奶前避免哭鬧,餵奶後不要馬上換尿布,餵奶後輕拍背幫助打嗝,墊高床頭,右側臥位預防窒息。若嘔吐頻繁、量多,應及時就醫。   新生兒胃呈水平位,食管較鬆弛,賁門括約肌發育較差,容易發生嘔吐。   有飢餓表現時再餵奶,吃奶過程中入睡或有時吃奶時間較短,不要強迫新生兒繼續吃,否則也容易引起吐奶。   餵奶前哭鬧會吸入較多的空氣而導致吐奶,餵奶後換尿布等使新生兒腹部受壓的動作會引起吐奶,均應儘量避免。
  • 新生兒護理中,餵奶、拍嗝、睡覺等問題,一篇文章講清楚
    寶寶出生後如何做好早期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餵奶、拍嗝、睡覺等,這些問題都是新手媽媽們所關注的。由於我做過育嬰師,再加上自己帶兩個孩子的經驗,做了以下的總結,希望對新手媽媽們有幫助。新生兒如何餵奶?在給新生兒餵奶時,你是躺著餵還是抱著餵呢?有不少媽媽會直接選擇——躺著喂,這樣可以讓身體更舒服一些,減輕身體的負擔。但如果出月子後,還是建議抱著餵奶,這樣寶寶吃奶比較方便,也不容易因為衣服、身體覆蓋到口鼻,加大窒息的風險。如果是混合餵養的寶寶,按照需求餵養即可。
  • 新生寶寶的五官護理手冊,新手寶媽一定要收藏
    如發現眼屎多或結膜充血,最好到醫院看醫生。3.如果寶寶眼睛總是淚汪汪的,看看下眼瞼的睫毛是不是倒插眼內,觸到眼球,刺激了角膜。如果不及時清理,鼻屎會越來越幹硬,從而刺激寶寶鼻黏膜,出現鼻癢、呼吸不暢等症狀,因此家長應適時給寶寶清理鼻腔。位置較淺的鼻屎:可用蘸生理鹽水、橄欖油或香油的消毒棉籤潤溼後,輕輕將其卷出;鼻腔深處的鼻屎:可先往鼻孔內滴1-2滴生理鹽水、橄欖油、香油或母乳,讓鼻屎慢慢溼潤軟化後,輕輕擠壓鼻翼,鼻屎會逐漸鬆脫,再用消毒棉籤將其卷出來。
  • 新生兒出生護理知識點
    眼部護理如何給新生兒滴眼藥水?消毒棉棒與眼平行,輕輕橫放在上眼瞼接近眼睫毛處,平行上推眼皮,新生兒眼險就可順利扒開,向眼內滴一滴眼藥水。即使分娩過程未受感染,出生後,新生兒也可罹患結膜炎、淚囊炎。因此常規為新生兒滴上幾天眼藥水是必要的。醫院一般會在出生寶寶袋中放入眼藥水,媽媽可按說明,給寶寶滴眼藥水。
  • 出生一周的新生兒身體都有哪些特徵,新生爸媽如何正確護理
    走進病房他就一個勁的闡述寶寶太小,哪裡都軟,不敢碰之類的話,我想很多新生爸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今天齊麗娟就幫助新生爸媽們了解以下新生兒身體部位到底都有哪些特徵,如何正確護理新生兒。  1、 頭顱:正常足月出生的新生兒頭顱呈橢圓形,相對較大,頭長大約佔身長的1/4;顱縫尚未閉合,如果分娩時受過產道擠壓會發生邊緣重疊,這時用眼看或者用手摸時有條線狀突起的骨邊緣,若重疊程度不嚴重,則隨著新生兒頭部的生長均能重新長平。儘管出生時頭顱骨已較硬,但如果護理不當或睡眠姿勢不恰當仍會造成偏頭、扁頭等頭顱畸形。  2、頭髮和頭皮:新生兒的頭髮稀鬆細軟、條紋清晰。
  • 新生兒出生48小時護理指南:從一開始就不出錯,才是最好的護理
    你知道新生兒出生48小時內,都要做哪些護理嗎?餵奶?新生兒黃疸觀察?做撫觸操?這些都沒錯,但不是最主要的。下面我們就來系統說說新生兒出生後48小時該如何護理。需要注意的是,洗澡時一定要動作輕柔敏捷,避免弄傷弄痛小寶寶嬌嫩的肌膚。
  • 新生兒寶寶耳鼻口怎麼護理?寶媽媽你知道嗎?
    新生兒是那麼嬌嫩,好像稍稍碰一下都會受傷一樣。很多媽媽不知道該怎麼呵護新生兒,尤其是孩子的耳、鼻、口。而且面對並不適應的新環境,孩子難免會出點小麻煩,僅僅心疼是不夠的,此時小寶寶需要的是媽媽的精心照料。
  • 深圳橫崗斯達克助聽器告訴您——新生兒耳朵護理的三大要點
    然而,新手爸媽們缺乏育兒的經驗,對嬰兒耳朵的護理也是一知半解,下面我們就來系統學習一下新生寶寶耳朵護理的注意事項吧!一、清潔新生兒外耳道和耳背洗澡後若發現寶寶耳部有水,媽媽可以用乾燥的棉籤輕輕擦拭寶寶的外耳道和耳廓。動作一定要小心輕柔,千萬不要深入耳道內部,避免戳傷寶寶的耳膜。
  • 新生兒出生48小時護理指南:從一開始就不出錯才是最好的護理
    你知道新生兒出生48小時內,都要做哪些護理嗎?餵奶?新生兒黃疸觀察?做撫觸操?這些都沒錯,但不是最主要的。下面我們就來系統說說新生兒出生後48小時該如何護理。需要注意的是,洗澡時一定要動作輕柔敏捷,避免弄傷弄痛小寶寶嬌嫩的肌膚。2、臍帶護理給新生寶寶洗完澡,要馬上擦乾肚臍。因為臍帶部位是寶寶裸露在外最大的傷口,很容易染上細菌。所以,臍帶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溼,要馬上應用幹棉球或乾淨柔軟的紗布擦乾,然後用酒精棉籤消毒。
  • 記者暗訪9家整形醫院,無一主動告知風險
    記者暗訪時發現,有醫院並不主動公開價目表,而是按照客戶的需求進行推薦介紹,從而縮減客戶的自主選擇空間。折扣:7成醫院明示或暗示」現在做有優惠」記者的前期調研中,不少前期整形失敗的受訪者明確表示「就是因為醫院提到了可觀的折扣,才下定決定要整容」,在暗訪中記者也發現,有佔比高達7成的醫院暗示或明示「有福利折扣,而且很難得」。設置折扣,確實成為院方招攬消費者的最慣常手段。
  • 新生兒月子護理九要點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新生兒出生後的第一個月需要特別護理。別以為這麼一個小人丁照顧起來沒難度,其實,新生兒月子期間的護理要點多著呢!今天直接進入我們的重點課題吧!1.睡眠與睡姿睡姿影響呼吸,且新生兒頭顱比較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頭顱的發育。建議有個舒適、厚度為1~2公分的小枕頭,中間稍微下陷,兩頭微起。
  • 新生兒的鼻腔護理
    三、鼻腔護理新生兒鼻內分泌物要及時清理,以免結痂。簡便有效的方法是:把消毒紗布的一角按順時針方向捻成布捻,輕輕放入新生兒鼻腔內,再逆時針方向邊捻動邊向外拉,就可把鼻腔內分泌物帶出,重複幾次,不會損傷鼻腔黏膜。
  • 新生兒護理有講究,這幾方面要注意?新生兒護理12大禁忌也要記
    從出生後臍帶結紮開始到28天的這段時間定為新生兒期,新生兒期是胎兒的繼續,需要好好的護理以保證新生兒的健康成長。新生兒剛出生時醫生會對他進行一些護理,那麼出院後在家我們對新生兒的護理又要注意哪些呢?新生兒護理需要寶爸寶媽們特別細心的照料,如果初為人母的寶媽沒有太多經驗,可以聽聽身邊老人說的,自己也可以在網上多學學,取益舍弊。
  • 新生兒怎麼護理?這份護理手冊,新手媽媽請收藏
    新生兒之常規護理1、臍帶護理一般情況下,寶寶臍帶的脫落時間在三到七天左右,而從未脫落到完全脫落的這個階段,家長都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護理,首先應保證臍帶的乾爽,避免被水浸溼,在其脫落後,則要加強對寶寶臍部的衛生護理,適當用70%的棉籤進行清潔,每日三到四次左右即可。
  • 10個新生兒日常護理小妙招,快Get起來~
    很多新手爸媽由於沒有經驗,在寶寶出現吐奶、紅屁屁等問題時手足無措,今天小編就和家長們分享一些新生兒護理的實用小妙招,照顧寶寶事半功倍,妥妥滴~ 給新生兒包襁褓新生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神經管還沒有被完全包裹住,當外界有刺激時,新生兒就會突然受驚或者哭鬧。
  • 新生兒怎麼護理?這份護理手冊,新手媽媽請收藏
    剛出生的小寶寶是極其脆弱的,面對又小又軟的小寶貝,對於很多新手家長來講,可就犯了難,面對給寶寶換尿布、清理衛生、洗澡什麼的,完全無從下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下,那些新生兒護理的知識重點吧!新生兒之常規護理1、臍帶護理一般情況下
  • 新生兒打嗝究竟咋回事?
    新生兒打嗝是困擾很多寶爸寶媽的問題,特別是初為人父母者,碰到新生兒打嗝時很焦慮,不知怎麼辦?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新生兒打嗝到底是怎麼回事? 新生兒打嗝多數是正常現象 記者從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了解到,因為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未完善,調節膈肌運動的植物神經功能較弱
  • 新生兒小小身體的基礎護理,你都學會了嗎?
    作者:寶寶知道 準爸大本營寶寶的基礎護理1、口腔護理喝完奶後,最好讓寶寶喝口水,以衝淨口中殘留的奶液。新生兒口腔黏膜細嫩,唾液少,易受損傷,不能擦拭。2、鼻腔護理新生兒鼻內分泌物會堵塞鼻孔影響呼吸,可用棉布捻兒或小毛巾蘸水後溼潤鼻腔內幹痂,再輕壓鼻根部,然後用棉籤將分泌物取出。3、眼睛護理新生兒眼睛如有分泌物,可用乾淨的小毛巾或棉球蘸溫水從眼內角向眼外角擦拭。有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3~7天會感染結膜炎,眼睛出現黃色分泌物。如果眼睛分泌物很多而且濃稠,就需要帶寶寶到醫院醫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