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剛剛掙脫媽媽子宮的懷抱,來到陌生的世界,對未知的一切充滿了好奇,但是寶寶也是十分嬌貴柔弱的,媽媽在護理時一定要十分小心。媽媽越耐心,寶寶越安全。具體有哪些護理小細節呢?
重點護理寶寶的臍部
新生兒出生後7~10天,臍帶會自動脫落。在臍帶脫落之前,為了避免臍部感染,一天至少要幫寶寶做2~3次臍帶護理。
▲臍帶護理的具體方法
1.洗淨雙手,將臍帶輕輕拉起。
2.用酒精將棉籤蘸溼,然後從臍帶根部開始消毒。
3.消毒完畢,覆蓋上幾層疊好的無菌紗布,然後將其用膠帶固定在臍周。
1、新生兒的臍帶一般多久才脫落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出生後臍帶在24~48小時內自然乾癟,3~4天脫落,並且會在10~15天裡癒合。但這不是絕對的,不同的新生兒有差異,臍帶殘留也有長、短、粗、細之分,只要寶寶的臍部保持乾燥,爸爸媽媽不要著急,耐心等待寶寶的臍帶自行脫落就行。
假如新生兒的臍帶2周後仍未脫落,要仔細觀察臍帶的情況,只要沒有感染跡象,如沒有紅腫或化膿,沒有大量液體從臍窩中滲出,就不用擔心。爸爸媽媽可以用酒精給寶寶擦拭護理,使臍帶殘端保持乾燥,加速臍帶殘端脫落和肚臍癒合。
2、要保持新生兒肚臍乾淨
每次給寶寶洗澡後,要記得肚臍部位的水分要擦乾淨,用棉棒蘸75%的酒精在肚臍處擦拭,不可把爽身粉撒在肚臍的周圍。每次給寶寶換尿布時,檢查肚臍是否乾燥,如果肚臍是潮溼的,可重複上面的動作,以75%的酒精再次擦拭。乾燥後的肚臍就容易脫落了。
怎樣護理寶寶的眼睛
新生兒的眼屎多可是個大問題,它可能意味著寶寶有先天性淚囊炎等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就會影響到寶寶將來的視力發育。
寶寶出生後,父母應特別注意觀察他眼屎的多少。如果出生1周後還有較多眼屎,應儘早帶他去醫院檢查。
▲寶寶眼睛的清潔方法:
1. 固定寶寶的頭部:為固定頭部,可以先支撐起頸部,再用手摁住額頭。
2. 使用一次性的消毒棉球或棉籤:用蘸溼的消毒棉球或棉籤按眼角到眼梢的順序擦洗眼部分泌物。每次使用過的棉球都要及時扔掉,以免寶寶抓取。
3. 向上拉眼瞼:媽媽可以用手指向上牽拉眼瞼,取下髒物。
向下拉眼瞼:換過消毒棉球或棉籤之後,媽媽用手指向下牽拉眼瞼,取下髒物。
媽媽在幫寶寶清理眼屎時,力氣不宜過大,只要輕輕擦拭就可以,以免傷害寶寶眼睛周圍的肌膚。清潔工具應選用消毒過的紗布或棉棒,且使用次數以一次為限。另外,應避免在眼睛四周反覆擦拭,以免造成寶寶眼睛細菌感染的概率大增。
如何護理寶寶的耳朵
新生兒是那麼嬌嫩,好像稍稍碰一下都會受傷一樣。很多媽媽不知道該怎麼呵護新生兒,尤其是寶寶的耳、鼻。
1.讓寶寶側臥:為了不讓寶寶感到緊張,要邊跟他說話,邊使其側臥。
2.清洗寶寶耳郭周圍:將塗有香皂的紗布或毛巾纏在手指上,仔細地擦洗寶寶的耳郭及周圍。
3.輕輕擦拭:用毛巾或者棉籤輕輕地清除殘留在寶寶耳部的水珠。
▲寶寶耳部護理注意事項
在洗澡的時候,要用起泡的香皂仔細地清洗耳後及耳周圍,用浸溼的紗布或者毛巾小心地擦拭。特別要注意用紗布或毛巾仔細地擦洗耳溝或耳孔。
正常來說,耳垢會隨著身體的移動,自行脫落出來,而寶寶的耳垢,即使不去清理,也不會對寶寶的聽力造成任何影響。
如何護理寶寶的鼻
▲清除寶寶的鼻屎
寶寶為什麼容易有鼻屎?
新生兒鼻腔分泌物一部分為羊水和胎脂;另一部分為常見的垢物,多半是因寶寶吐奶或溢乳時,乳液從鼻腔出來後遺留下來的奶垢。如果寶寶鼻子裡經常有少量的鼻涕流出,並在乾燥後結成痂皮形成淡黃色鼻屎,這屬於正常情況。
1.將寶寶置於燈光明亮之處,或者使用手電筒照射。
2.輕輕固定寶寶的頭。
3.用棉棒蘸一些開水(冷卻後)或生理鹽水。
4.將蘸了水的棉棒,輕輕地伸進寶寶鼻子內側順時針旋轉
小鼻子堵上了怎麼處理
寶寶鼻塞算不上什麼大毛病,但寶寶呼吸時老是出現呼啦的聲音,有時甚至影響睡眠和吃奶,父母還是有必要加以重視。如果寶寶出現鼻塞症狀,父母首先應設法弄清楚鼻塞的原因,不要急於使用藥物。
1. 若因鼻痂阻塞鼻腔,應設法將鼻痂去除使其通暢。
如果幹結的鼻痂就堵在鼻孔口,可用消毒棉籤輕輕將其卷除,如果鼻痂在鼻腔較深處,可輕輕擠壓鼻翼,必要時先在鼻孔內滴1~2滴生理鹽水或冷開水,將鼻痂溼潤軟化,再輕擠鼻翼,可使鼻痂逐漸鬆脫,再用消毒棉籤將鼻痂卷除。
2. 若鼻塞確實因鼻部炎症引起,且嚴重影響吃奶或休息,可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0.5%麻黃鹼呋喃西林滴劑,每側鼻孔滴1滴,一般10分鐘左右就能夠起作用。但麻黃鹼對寶寶有不良反應,不宜過多使用。
3. 若鼻腔分泌物較多,也可使用吸鼻器吸除分泌物。同時別忘了對感冒本身進行積極治療。
4. 寶寶的鼻黏膜非常敏感,早晚的涼風、氣溫的變化、灰塵的刺都可能導致寶寶流鼻涕。但都是暫時的,只要保暖措施得當,室內溫度適宜就會好。
但是如果寶寶一整天都持續流鼻涕、鼻塞,很可能是感冒引起的。鼻塞會對喝奶、睡眠產生影響,所以這時要經常給寶寶擦鼻涕。
另外還要注意保持室內溼度,防止乾燥。如果父母自己未能解決上述問題,應及時就診。明確引起寶寶鼻子堵塞的原因很重要,切記不要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盲目處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小貼士
如果父母自己未能解決上述問題,應及時就診。明確引起寶寶鼻子堵塞的原因很重要,切記不要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盲目處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如何呵護寶寶的小屁屁
剛出生的寶寶皮膚都很嫩,皮膚的散熱功能也很差, 所以一定不要老捂著。最好使用純棉的紗布做尿布。
▲勤換、勤洗
啼哭是寶寶用來表達願望的主要方式。聽見寶寶突然大哭,要想到尿布是否潮溼。發現尿布有糞便時要及時更換,以防糞便中的細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產生氨類刺激皮膚,引起尿布皮炎。
清洗尿布時應先用清水將尿布上的糞便洗乾淨,然後換水用肥皂搓洗,將殘留的尿液徹底洗淨,晾曬乾透後再用。
換尿布的同時,應認真觀察寶寶臀部及會陰部的皮膚有無發紅、皮疹、水皰、糜爛或滲液等症狀,一旦發現,應及時清洗,然後用3%鞣酸魚肝油軟膏或蛋黃油塗抹。症狀嚴重時,則要及時去醫院看醫生。
▲小貼士:
每個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都不同,媽媽應該根據自己寶寶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紙尿褲。大腿長得比較胖的,就應該選擇大一碼的紙尿褲;長得比較瘦的寶寶就要選擇小一碼的。紙尿褲過大或過小,寶寶戴著都會不舒服。
如何給寶寶換紙尿褲?
紙尿褲像小內褲一樣讓寶寶輕鬆自在,又有超強的吸水力,讓寶寶更乾爽適。市售的小內褲型紙尿褲採用柔棉材質,讓寶寶如同穿上了合身的棉質小內褲,可以輕鬆自如地活動,而且易穿易脫,對於活潑好動的寶寶更加適合,男、女寶寶均適合。
操作方法:
把褶皺展平:將新紙尿褲展開,把褶皺展平,以備使用。徹底地擦拭屁股:打開髒汙的紙尿褲,用浸溼的紗布擦拭屁股,不能有糞便殘留。取下髒紙尿褲:慢慢地將髒紙尿褲捲起,小心不要弄髒衣服、被褥或寶寶的身體。更換新紙尿褲:一隻手將寶寶的屁股抬起,另一隻手將新的紙尿褲放到下面。穿好新紙尿褲:將紙尿褲向腹部上方牽拉,注意左右的間隙粘好。粘住腰部的紙帶:在腰部留出兩指的間隙,目測左右的對稱性之後,將腰部的紙帶粘好即可。
給新生兒做尿布體操
利用換尿布的時機進行,讓寶寶記住身體運動的規律,這就是練習尿布體操的目的。主要讓寶寶了解換尿布是為了讓他舒服,並學習按照自己意志運動身體。
操作方法:
摘掉尿布,首先抓住寶寶的右腳,彎曲膝蓋。媽媽用手輕輕按壓寶寶的腳心,讓寶寶雙腿直挺。這個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要朝著寶寶蹬腿的方向用力。告訴寶寶「好了,伸伸腿吧」,從寶寶的肩膀到腰,再到腳尖,從上到下撫摸多次。特別是接觸到腿部的時候,要輕輕按壓寶寶的大腿。媽媽握住寶寶的右手,左右伸展。再把寶寶的雙手拿到胸前,讓寶寶伸伸手怎樣給寶寶洗澡
寶寶太小了,家人都不太敢給寶寶洗澡,生怕寶寶受到傷害。雖然寶寶沒那麼脆弱,但是給寶寶洗澡也要講求方法,一起來看一下怎樣給寶寶洗澡吧。
洗澡的注意事項
物品準備需要準備浴盆、沐浴椅、毛巾、浴棉、寶寶沐浴液、寶寶無淚洗髮露、爽身粉、護臀霜、浴巾、乾淨衣服和尿布。一定要把擦乾身體和穿衣服時的用品都準備好,放在手邊。
洗澡頻率:
新生的嬰兒一般建議1到3天洗一次,天熱的時候可以每天都洗澡,但是天冷了要減少洗澡的頻率,避免凍著寶寶。
洗浴時間:
不要在剛剛餵完奶之後給寶寶洗澡,易引起寶寶吐奶。可選擇在兩次餵奶的中間時段,也就是奶後1~2小時洗澡為宜。洗澡之前最好先行排便,並在清理好後再洗澡。洗澡的總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之內,否則寶寶會因體力消耗而感到疲倦。
室溫和水溫:
室溫應保持在26~28°C,適宜的水溫為42°C左右。一般以摸上去不燙手,或滴在大人的手背上感覺稍熱且不燙手為大概測量方法。
洗身體順序
往澡盆中先加涼水再加熱水,總的水量約佔澡盆的一半,再將寶寶的衣服脫去。先洗頸部和上半身,用浴盆中的水依次清洗頸部、腋下、前胸、後背、雙臂和雙手;然後洗下半身;最後給寶寶的身上塗些沐浴液,並衝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