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加減到乘除,家長該如何指導?

2020-08-26 鹿說育兒

孩子進入二年級,會開始接觸乘除法。乘除是對某種特殊加減運算規律的提煉,以大人的眼光來看,從加減過渡到乘除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對於孩子,真的如此嗎?


網絡照片,侵權則刪

以下面這道題目為例:


小麗有小紅花6朵,小紅的數量是小麗的三倍,請問小紅有多少朵紅花?


有的孩子會這麼列式:


6+6+6=18(朵)


看到孩子這麼列式,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失笑:何必這麼麻煩,6*3=18,多麼明顯簡單的乘法口訣運用。


還有的家長不免加以發揮:兩個三個好加,一百一千一萬個,難道也這麼一個一個加上去嗎?或者又有些擔憂:這明顯是乘法題目,孩子卻還在用加法,是不是乘法沒有掌握好?


於是把孩子提過來,指著乘法口訣表讓孩子再背一遍,並告誡孩子再遇到這類題目要知道運用乘法。


網絡照片,侵權則刪

但是在這裡不得不說,家長遇到這類情況最好慢一步。


返回上面這道題目,題目的考點在哪裡?在孩子理不理解倍數的含義。


從上面的加法列式中,可以看出孩子顯然明白倍數是什麼意思。對這道題目而言,這就夠了。


有的家長也許仍然有擔憂:明明已經學到了乘法,孩子卻還使用加法,是不是說明孩子的乘法沒有掌握好?


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這麼說。


但即使這樣,也建議家長最好慢一步,不要急於讓孩子直接從乘法口表決裡尋找這類題目的答案。


我們都知道,乘除是某種特殊加減運算的規律提煉。從加減到乘除,在大人看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於孩子而言其實是一次抽象思維的提升。


網絡照片,侵權則刪

這個時候如果孩子不能熟練運用乘除法,不如就讓他們先採用熟悉的加法。時間到了,對加法和乘法的連結完全地構建起來了,孩子自然而然會主動採用運算更簡便的乘法。


但是如果家長忽略了這一點,要求孩子直接背誦乘法口訣表並從表中尋找這類題目的答案則會很大程度的破壞這種內在連結。強行要求孩子運用乘法口訣,雖然解決了眼下這道題目的答案,但是孩子也許沒有完全理解乘法含義的問題被掩蓋在了下面。


在低年級階段,建議最好不要讓孩子過早的接觸這類運算類技巧,而要注重於讓孩子理順數與數之間的聯繫。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如果沉溺於運用計算技巧解決問題,孩子的數學學習之路終究不踏實。


網絡照片,侵權則刪


再舉一個例子:


二年級的孩子會學到元角分的換算。


一元等於十角,


一角等於十分


很多孩子對這個換算口訣了熟於心,但是換個方式問一問:


九十分等於幾角?


這道題目屬於除法的運算,大人的解題方式很明了:既然相差十倍,那麼用九十除以十不就得出答案?


但可能孩子並不能理解除法的運用。如果家長不插手,孩子可能怎麼算?


他們可能會畫九十個一,然後十個一組十個一組,如此一直數下來,直到得到最後的答案。


這個方法在大人看來太笨拙了。但仍如上面所言,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家長不要直接教孩子 九十除以十這個算式,而是應該就著孩子畫的那九十個一來給孩子說一說除法的含義。



如果講過之後還是還是不理解呢?那就暫時先放下。家長要有信心:學習過程和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很類似,時間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很多此時不會的事情,也許過了十來天或一個月孩子突然就會了。


最後,關於低年級孩子的數學學習要說的一點是:寧願讓孩子慢一點,讓他們充分足夠的建立起數與數之間的聯繫,也不要急於求成,要求孩子掌握一些運算技巧。


不要急於讓他們跑起來,要讓他們充分學會掌握自己的身體和力量,這樣才能避免將來的跌倒。

相關焦點

  • 孩子問:為什麼要先乘除後加減?
    最近在給家長答疑時發現,孩子的一些錯題中,對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規則不了解,經常出現括號未加,或者計算的時候先加減再乘除。
  • 學習單||我們一起做學習單之《乘除與加減混合運算》
    《乘除與加減混合運算》的學習目標是掌握兩步計算式題(加減和乘除混合)的運算順序,能按照遞等式的格式正確計算兩步計算式題。初步學習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掌握數學問題的基本數量關係,初步學會利用兩步計算式題解決兩步計算應用問題。
  • 為什麼要規定先乘除後加減?
    本文節選自《十萬個為什麼》(第六版)大家都知道,在既有加減又有乘除的混合四則運算中,要按照 「
  • 為什麼先算乘除後算加減呢?
    在小學階段,混合運算的規則是:有括號,先計算括號中的算式;沒有括號,先乘除後加減。大家都知道這是基本法則,當有一個孩子問你為什麼要先算乘除後加減,你會怎麼幫助孩子呢?但對於把加減和乘除混合在一起計算,這是第一次,難度可想而知,它是對學生一種質的挑戰。理解運算順序需要一個知識形成的過程,單純地記憶不能追其根源,發現不了背後的本質,也就是沒有辦法知道「從哪裡來」和「到哪裡去」。如何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先乘除後加減」這一運算順序呢?運算順序的理解與生活中的購物最為密切,因此應該從生活實際中尋找。
  • 為什麼規定「先乘除,後加減」?
    在一個沒有括號的四則運算算式裡,正確的運算順序是先乘除,後加減。
  • 田老師語點234:為什麼先乘除後加減
    為什麼要規定先乘除後加減?        我們都知道一道數學題有先乘除後加減的規定,可是這是為什麼呢?
  • 上聯:加加減減有乘除
    數學在小學時就開始學習了,小學的數學不僅有加加減減的,而且還有乘除的算法需要學習。讀小學時最簡單的是加減法,學好加減法後就開始學習乘除法,一步一步打好基礎學好數學課。加加減減有乘除,邀請你來對下聯。
  • 顧志能與教學創新·感悟//我們這樣教「先乘除後加減」
    「先乘除後加減」,老師們大都認為,這是一種規定,課堂教學中沒什麼值得可研究的。為什麼要這麼規定?學生聽到這樣的規定,有沒有什麼疑惑?如何讓學生的疑惑暴露出來,並利用這種疑惑引導學生開展探究,使學生初步感受到規定背後的數學道理?在「學生提問,以問引學」的思路驅動下,我們作了一些嘗試。
  • 如何學好三年級數學—乘除法篇
    筆算乘除法的重要性,在加減運算後,是整個小學數學的又一重要基礎,如果不能完全準確掌握,搭建數學大廈將不切實際。現對這一階段學習做一些方法總結,和家長孩子們共同提高這部分學習成績。一、弄明白達標及所需要基礎知識:1.學習完乘除法後,作業的達標標準是什麼。請看下面兩幅圖:2.學習這部分課程需要牢固記憶的基礎知識有萬以內的加減法,乘法口訣表。
  • 二年級下冊數學:口算500題(加減運算、混合乘除),小同學請練
    二年級下冊數學:口算500題(加減運算、混合乘除),小同學請練在低年級數學的學習中,小王老師便宜,同學們一定要拿下數學運算這類題型。在二年級數學的學習中,同學們會遇到幾種運算,算是之前加減法的提升版本,運用的都是比較常見的方法。當然,小學數學運算雖然簡單,很多同學一看就會,但是最容易犯的小毛病就是,太粗心了,明明可以拿滿分,卻要丟分。因此,小王老師就整理了一套二年級下冊數學:口算500題(加減運算、混合乘除),就請小同學們多練練吧。
  • 為什麼要先乘除後加減?為什麼除數不能為0?
    為什麼要先乘除後加減小朋友開始學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的時候,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要先乘除後加減呢?這確實是我們四則混合運算的規定,我不建議直接回復小朋友:這是規定。而是我們需要把裡面的道理給小朋友講清楚。首先,我們看看什麼是乘法?乘法是表示相同的數字連加的意思,比如3*4什麼意思?
  • D,C班和乘除班課程介紹
    乘除班內容:從加法到乘法:乘法口訣表的推導。從一位數乘法到多位數乘法。從多位數乘法到一位數的除法。從一位數除法到多位數除法。(D班已經包括乘除班的內容)內容提綱:第一課:乘法口訣表的推導,如何背乘法口訣表。(介紹乘法交換律)第二課:從乘法口訣表到多位數的乘法。(介紹乘法分配律)第三課:從乘法到除數為一位數的除法。
  • ta說:「生活可不是加加減減,還有乘除。」
    你以為的生活是加加減減,其實裡邊也有著乘除。 大自然追求的是平衡,物種繁盛到頂峰也就意味著平衡被破壞,大自然會利用自己強大的力量再次平衡世界。我覺得這就是馬太效應產生的一個原因,其他原因也希望有緣讀到的讀者和我交流。 那麼,如果處於貧民階段,就沒可能翻身了嗎?不是,人不是機器,不能一味地單純計算得失,人之所以為人,很大原因是不能被完全計算。成為富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白手起家,可以靠機遇,可以靠技術,可以靠創新,可以靠眼界……作為奮鬥的一員,我認為不管是靠自己還是靠別人,首先要不斷提高自己,如何提高?
  • 二年級數學下冊,只有加減或只有乘除 計算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但是真正運用到做題當中,部分學生還是讓人頭痛的。總結起來有兩方面,一是習慣性地從左到右計算。二是關於加不加括號的問題。那麼什麼是混合運算?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過(都是直接加減乘除一步計算那種),但是舉例得當學生也是不陌生的。比如過年發壓歲錢,媽媽給了10元,買鞭炮花了5元,爸爸又給了10元,問現在還剩多少錢?學生在大腦中就會想到10-5+10=多少這種運算,這就是混合運算。
  • 混合運算為什麼要先算乘除法,後算加減法?
    在混合運算中,關於運算次序有兩個基本法則:有括號,先計算括號中的算式;沒有括號,先計算乘除後計算加減。用這樣的方法來解釋先乘除後加減是可以的,但是,這樣的解釋僅僅關注了計算方法,因此,這樣的解釋與上面的例子就沒有共同點了,就無法抽象出共性了。為了把問題分析清楚,我們還是思考一個具有實際背景的問題:操場上原來有3名同學,又來了一隊同學,這隊同學每排有2名同學,共有4排,問現在操場上有多少名同學?
  • 計組隨筆 —— 二進位乘除法運算
    計組隨筆 —— 二進位乘除法運算❝電子檔筆記整理,只是筆記,不是教程。
  • 用EXCEL製作一個乘除法的算術表,幫助小孩練習數學能力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如何用EXCEL製作加減法算術表的文章,這次來說下如何用EXCEL來做一個乘除法的算術表。家長自己動手製作一個簡單加減法算數表,幫助提高小孩的數學能力在做乘除法算數表之前,如果算數表是針對低年級的學生,我們需要明確兩點。
  • 為什麼要先乘除後加減?——四則運算順序和運算律的理解型學習
    很多時候,孩子們靠記憶來學習算術計算的規則,例如「先乘除後加減」、「加法乘法可以換順序,減法和除法不能」、「加法去括號不需要改變括號內加減法運算的符號
  • 分數加減,排名乘除
    對於畢業年級的同學來說,這樣的考試似乎已經稀鬆平常。而其他年級的同學來說這也是場對於自己開學以來學習的檢測。  不管怎樣說都逃脫不了兩個話題,分數和排名。分數總是加加減減的起伏不定,這和題目難度,複習程度甚至是你考試的時候早上吃的什麼都有關係。排名也是如此,有的同學進步,有的同學退步,也有的同學保持不動。進步的同學開心,退步的同學鬱悶。這些考後眾生相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
  • 家長自己動手製作一個簡單加減法算數表,幫助提高小孩的數學能力
    雖說現在新肺炎疫情還沒有結束,學校也推遲了開學,不過家長和老師們都還沒有閒著,老師們拿起了麥克風當起了主播,開始將課堂的內容搬到網課中,而家長們則要監督輔助自己的小孩學習。很多家長可能會去買一些算數本回來個小孩練習,其實這大可不必要,你只有有臺電腦有臺印表機,用EXCEL就可以製作一個加減法的算數表出來,然後列印出來給小孩練習算數,隨打隨用,關鍵題目難度還可以自己設定,家長有低年級小朋友的家長不妨學習一下,方法非常簡單,一學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