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東西不可以外借?律師提醒:這5件東西概不外借,要注意

2020-09-03 盈信刑辯律師團隊

「你是不是還信不過我,這都不肯借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這些問題,遇到有朋友問自己借東西。其實不只是借錢,有些東西也是不能隨便借出的。

向他人借東西或者被借,可以說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事情,殊不知有有些東西借出去是有風險的,比如說借錢就可能要不回來。而借其他的東西大家也是一樣要注意的。那麼,具體是哪些東西不能外借呢?



1.身份證。它是每一位公民身份的象徵,在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辦貸款、置房產、乘飛機、炒股票等都需要它,可以說人人都離不開它。但是有些人對這張「卡片」認識遠遠不夠,隨意出借或將身份證亂丟亂扔,一旦麻煩找上門,才恍然大悟。

根據居民身份證法第十六條規定,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所以,出借身份證屬於違法行為,可能會為他人從事不當或違法行為提供條件,導致利害關係人權益受損,從而可能會導致本人承擔賠償責任,並會遭受治安處罰。



2.醫保卡。即社保卡,借用醫保卡是用來做什麼都不言而喻了,到制指定藥房刷卡買藥、到醫院看病就醫報銷。沒有醫保卡的人才知道醫保報銷的作用,很多沒有醫保卡的人,都想要找有醫保卡的親戚朋友「借卡一用」。

但要明確,這是違反《社會保險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出借人不僅會被追回減免的費用,還會被停卡處理,嚴重影響到自己今後的權益。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八條規定: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3.房產證。借不動產權證的情況有多種,可能是朋友想要拿去註冊一個公司,或者是租戶說借來申請住房補貼等。如果你的不動產權證被借去抵押貸款,而相關人員到期又沒有還上貸款,那你就要負連帶賠償的責任。

4.私家車。侵權責任法明確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

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面4種情況,借車人也得承擔法律責任:

(1)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的;

(2) 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3) 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

(4) 其它應當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

5.手機。如今,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手機已經成了很多人的電子錢包,切記保護好隱私,不要輕易借給他人使用。大多數人的手機軟體常常捆綁銀行卡、開通支付寶等跟錢有關的業務,如果他人借用手機,請一定要小心,謹防「丟錢」。

相關焦點

  • 「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
    ;3、《家中有這個生肖的孩子,無論男女,命裡藏金,未來必定是人上人》;4、《這5個生肖的孩子,從小是孝子,長大後更是貴氣逼人!》想看這些文章嗎?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點擊「前往圖中包含的公眾號」選擇關注,即可收到文章。《非常媽媽》輔助寶寶成長,協助媽媽育娃,寶寶健康,媽媽安康。有的東西可以外借,有的東西千萬不能外借。
  • 過去老人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四樣東西?
    在過去農村老人常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原來過去農村人日子過得很緊吧,沒有掙錢的道,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種地靠天吃飯,一年到頭來能餵飽肚子就不錯了,因此家裡也置不上什麼家當。
  • 法律提醒:這5樣東西要慎借,否則可能擔責!
    法律提醒: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有朋友問自己借東西。但是,無論你們之間關係再好,這五件東西都要慎借,否則出了什麼事後悔就晚了。朋友借車,應該怎樣防範風險呢?一是查「車」。檢查自己的車輛是否存在剎車制動不靈、車燈不亮、胎壓不均衡等等影響安全行駛的故障,不要讓愛車帶病出工。如果你的車輛長時間未維護保養,存在隱患可能,也是不能出借的!二是查「照」。查驗朋友有沒有合法駕照,駕照的準駕車型與車輛是否符合,拿著摩託車照想借小轎車開,那是不可以的!三是查「人」。
  • 話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你知道具體是指什麼嗎?
    「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在農村人身上發揮到了極致。鄰居之間互相借東西那是非常普遍的事,幹農活的農具、出行的自行車、還有紅白喜事的時候去借個鍋碗瓢盆、桌子凳子等等,這些都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並不是什麼東西都能改,有些東西不能向人家借,也不能借給別人,就像這句話所說的「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是哪4樣東西不能借呢,為什麼這麼說?
  •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哪四樣?為啥不能借?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哪四樣?為啥不能借?在農村生活過的都知道,家家戶戶相互借點東西用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大到機動車小到針線板凳都可能被借。其實這也是鄰裡之間增進聯繫和感情的一種方式,只有大家相互依靠才能更加團結。
  •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是哪四樣?為什麼
    例如,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這句話顧名思義就是說家裡有四件東西不能外借,不然可能會讓你家破人亡。1、小孩「坐床」小孩的「坐床」都是以前民間的木匠師傅做的嬰兒搖籃,代表著主家的人丁興旺問題。如果借出去的話就代表著不吉利,怕以後人丁稀薄,後代不旺。2、殺豬刀其實不僅僅是殺豬刀,而是所有鋒利的刀具,它們象徵著兇器。
  • 心理測試:在家的時候這四件東西不能借,不然以後家裡財運不好
    但是,隨著生活的發展,人際關係的改變也實屬正常,尤其是有些東西借不到,借出很容易造成嚴重後果。至於借東西,人們總是遵循有借有還的原則。儘管一般人都不富裕,但心地熱心,奉行能幫就幫的原則,即使把一些小東西借出去,心也當給出去,不必再要回來;或者是自己借了一些一次性的東西,下次再送出去,有來有到,反而促進了感情的升溫。但並非每件事都能如此衡量。
  • 特別注意!身份證和這4樣東西外借,法律後果嚴重!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有朋友問自己借東西。但是,無論你們之間關係再好,這五件東西都要慎借,否則出了什麼事後悔就晚了。011.私家車借給他人四種情況車主需承擔法律責任!01相信有車一族一定經歷過「借車」窘境。朋友向你開口借車,你是借還是不借呢?借吧,怕刮著蹭著,不借吧,又覺得面子上掛不住。
  • 俗語東西三不借,借了準敗家,是哪三不借?看完心裡有底了
    有一句俗語叫東西三不借,借了準敗家,現在的三不借,一般是指錢不外借,車不外借,老婆不外借。汽車不外借,這樣的例子應該數不勝數,借出去的車子很可能就會多幾個罰單,或者車子出現了一些小問題,還或者埋下了隱患。老婆不外借,借了自己就可能多了一頂帽子,這可是堅決不能借的。但是以前的人們有哪三樣不外借呢?
  • 戶外旅行時,這3樣東西不要向他人借,老驢友:聰明人都自己帶!
    這類旅行愛好者早已不滿足跟團遊這種簡單的出行方式,他們大都偏愛自駕遊、戶外徒步和極限挑戰等。而在準備旅行物品時,經驗豐富的老驢友都會特意帶上三件東西,基本上都是概不外借,如果有人再三索取的話,甚至會分道揚鑣。
  • 農村俗語:「東西三不借,借了準敗家」,為啥不能借?
    但是老祖宗認為,「人心是隔肚皮的」,從借東西這方面來說,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借出去的。一些重要的東西如果不好好考慮而借出去,損失只是小事,嚴重的可能會敗家。因此老祖宗的俗語「東西三不借,借了準敗家」也由此而來。那麼這三不借都是那些呢,為啥有些東西是不能借呢,李子來回答。
  • 初中公認「最不想」借的5種東西,第4種很奇怪,借了就不還
    在一切生活、學習難免要互相幫助,除了學習上的幫助探討,更多的是同學之間借東西,小到橡皮,大到筆記本,大家肯定都和同學借過東西。面對同學的請求,很少會有人拒絕,但在這5件東西,卻是初中生「最不想」借,但又不得不借的,其中第四種超級奇怪,同學借了之後就不會還。
  • 朋友之間,這三件東西別輕易「借」出,尤其是第二件,要學會拒絕
    生活中有些東西不能隨意借給別人,就算關係很好的朋友也不可以,輕易借出之後,後果很嚴重。你的好心,碰上不負責任的人,就是給自己找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保護好自己財產,別輕易把這些東西借出去。有些人和你相處時,你沒有發現他有壞心眼,有些東西一旦借了,煩惱就會出現。所以說有時候需要無情一點,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借給別人使用。別輕易答應,別太爽快。
  • 東西能隨便借嗎?古人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些?
    尤其是一些小事,比如借個東西什麼的,就更沒理由不幫了。不過中國人向來比較講究,借東西也是如此,有些東西卻是不能隨便外借的,否則容易給自己家裡惹來災禍。古人所說的「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就是這個道理。那麼到底哪四種東西是不能隨便外借的呢?
  • 鄰裡關係再好,這三樣東西也不能外借,借了容易惹麻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在這個時候遠水救不了近火,親戚們即使再親也不能像周圍的鄰居那樣第一時間趕過來幫你。所以平時和街坊四鄰處好關係十分重要,但是跟鄰居們關係再好,也不能把這3樣東西借給他們,借了不僅對你們的關係沒有任何好處,而且還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 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借東西也有門道?年輕人不妨學學
    可在農村就不一樣了,要是你遇到什麼困難,鄰居一定會來幫忙的,要是家裡缺什麼東西了,鄰居一般也會借給的。但是借東西也是有門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關於借東西的俗語,要是有不知道的朋友不妨看一下。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 俗語「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什麼意思?看看你家借過沒
    民間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聽起來似乎太過於誇張了,但確實是涉及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非常現實的問題,那這裡的「三不借」到底指的是哪「三不借」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一探討一下。第一, 不借錢。
  • 古人講「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是哪四樣?不妨來看看
    借東西在現代很常見,一般都是親戚、朋友、鄰居等一些人,你欠我,我欠你,可是你知道嗎?借東西也有禁忌。古代農村人特別重視這幾樣東西,連專家都認可,是萬萬不能借的,它們分別是坐床、拐杖、殺豬刀和藥罐,到底是為什麼呢?跟著我一起來看。
  • 老話說:「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你知道哪四樣嗎?要牢記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也逐漸富裕了起來,各種東西應有盡有。人們在生活上的必需品,也是隨處都可以買得到。所以也避免了向他人借用東西的尷尬。但在古時候鄰裡之間相互借東西是十分平常的事,古代老百姓普遍生活困難,生活物資匱乏難免會有向他人借東西的時候,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
  • 俗話說:「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敗亡」,你知道是哪三樣嗎?
    在家庭觀念根深蒂固的古代,人們對於家庭的禁忌可以說是最多的,因為只有家庭興旺,身處在家庭中的個體才能興旺,擁有大好的前程,在古代家庭和個體是密不可分、相互成就的關係,所以所自然而然也就有許多老一輩的說法,就像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東西有三不借,借了家敗亡」,就讓我們來看看在古代一個家庭裡有那三樣東西是不能借出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