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涉及的知識都是基礎知識,其難度並不大,具備中等以上智商的孩子都能學得會,如果老師多用些心或者家長稍微懂些指導方法,大多數小學生都能把數學這門課學好。
我家有一個在讀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下學期就是五年級了),數學成績一直不錯,基本都穩定在100分,或者第一名的位置。前一些學期,她的平時月考都常常是滿分,期末基本考滿分。這個學期我有意讓她適當降速,對於平時的成績不做要求,月考和期中考主張裸考,不複習不準備,無論學什麼樣就直接考。累計六次考試,成績分別為四次月考96、95、96、93,兩次模擬考分別為99分和沒有成績(第二次模擬考因為記錯時間,晚到幾分鐘沒有參加考試)。期末考試成績100分。
一些家長紛紛問我,為什麼平時考試都沒有滿分的,期末就滿分?穩定優秀的數學是怎麼學習的?我對此也進行了認真思考,終究有一些心得。
不上任何數學補習班、提高班、培訓班、培優班,給孩子一個認識,就是數學並不難學,只要課堂上認真聽講聽懂了,數學就能學好。如果在聽懂的基礎上適當做些題目鞏固一下,可以保證好成績。孩子在學習數學時,信心很足,有信心是做好一件事很重要的心理暗示。班級裡也有些孩子本來數學也不錯,但是家長想讓他們學得更好,就給他們報一些培訓機構的培優,事與願違,不僅成績沒有提高,甚至因為總是提前學,刷難題,讓孩子的信心受到了打擊,也打亂了正常學習的節奏:在培訓機構提前學了高深的,在課堂上就不願意聽老師講課了。有一些就把培訓機構的培訓像是有了癮一樣,不去就怕更學不好,雖然學校裡老師課上的也很好,但就是要花錢去培訓。
平時在考試前儘量裸考,這樣固然經常有拿不到滿分現象,但是通過考試孩子能接受任何成績,從此考試起來心理壓力幾乎為零,每次考試都是檢驗當階段學習的成效。考得好,堅持這樣學,考得不好就找找原因,把丟分的地方暴露出來,那麼下次有意識地加強,漏洞就算是補上了。其實,平時的時候都要求考滿分,對於年齡這麼小的孩子來說是有壓力的,因為孩子的注意力總難做到很集中。一些小問題在平時出現過,那麼到了期末基本就沒什麼大問題了。如果平時靠前都突擊準備,可能一些薄弱的地方被掩蓋了。
建立錯題集是一個有效的學習手段。給孩子買上一個小本子,不幹別的,專門讓孩子把平時做作業包括考試時出現的錯題,在錯題本子上做出訂正與總結。在複習階段讓孩子再翻看一下錯題本子上的錯題,那麼孩子們就能明白什麼地方需要特別留心,這時複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家長平時無論多忙,都要找一些時間翻看一下小孩子的數學教材,找一些自己懂的問題裝作不懂問問孩子。如果他回答正確就藉機表揚一下,如果回答不出來或者不準確,也不要批評更不要打罵,要跟孩子一起翻書到相關章節尋找答案,讓孩子明白書上的知識就是解決各種問題的答案或者關鍵。那麼當孩子以後在學習中或者做題時有問題會去主動看書。
好了,一個小小心得分享。各位家長、讀者,如有什麼經驗心得,歡迎留言分享交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