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現代設計史|1分鐘了解哥德式復興

2020-12-19 蒙哥說設計

說到中世紀時期,高聳的建築是人們想讓建築更高,更接近上帝而建造的。而到了19世紀,工業革命如火如荼地進行,建築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這個。

烏煙瘴氣的時期。對古典的懷念,對哥特風格的鐘愛的一派人,想要復興這一風格,他們認為工業時代的亂世,更需要更多這種可以上天的建築。隨著英格蘭教會的發展壯大,教堂就像雨後春筍大量湧現。喬治·吉爾伯特·斯科特爵士(1811年7月13日- 1878年3月27日),一位復興哥德式的建造家就建造了許多哥特復興教堂,多分不清自己的作品(可能這就是優秀吧)。

哥特復興建築風格特點,主要包括高斜頂。尖頂斜塔,尖拱。修長的束柱和四葉飾花式窗欞,重複的花紋以及十字架。甚至還有一些「妖魔鬼怪」混入其中(土豪的世界就是你不懂),越繁瑣越好。

哥特復興建築風格特點

這一時期的富人們大量購買哥德式建築。當時其中一位古怪的百萬富翁甚至建造了一座哥德式城堡,只是為了在這座宏偉的鄉村豪宅裡,教堂般高大的高塔上眺望遠方,以及吃飯時主人會坐在高塔裡邊享受美食邊眺望遠方。

當時哥特復興風格逐漸興起,並且影響了社會的各個階層,從衣著到報紙的設計,再到公園的座椅設計。如果沒有哥特復興設計,英國政府也沒有地方辦公的地方,(當時的議會大廈就是哥特復興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英國政府議會大廈

話外音,殺馬特騷年們也不可能會化上煙燻妝(煙燻妝也是哥特文化的衍生)也是哥特文化的一種演變,並變成為80後的非主流門。說到這我準備去畫煙燻妝了,你呢,準備好一起妖豔一把了嗎?

相關焦點

  • 哥德式復興、古典式復興和折衷主義,關於英國的建築了解多少?
    儘管英國建築師在19世紀上半葉嘗試了每一種想得到的復興風格,但哥德式復興和古典式復興顯然是他們的最愛。在數量上超過哥德式復興建築的恐怕只有古典式復興建築了。不過,浪漫主義時期英國建築的最大特點是折衷主義。在英國,崇高類型建築的鼎盛時期是18世紀90年代。
  • 地緣性與美術史:以「哥德式」為例
    建築師菲拉雷特(Filarete)對建築史也抱有類似的看法,他寫道,「那些人該詛咒,他們引進了『現代建築』」。他所謂的「現代建築」指的就是哥德式建築,說明那時這種風格還沒有名稱。在阿爾伯蒂的筆下,「哥特的」一詞具有「粗糙不堪的」含義。後來漸漸地「哥德式」不再指一般意義上的野蠻民族,而是專指一些特定的民族,如菲拉雷特詛咒這種「現代建築」的傳播,並指明這些是「德國人和法國人」的建築。
  • 2018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重點考點
    針對書目: 《世界現代設計史》,王受之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年版。
  • 哥德式是什麼意思 哥德式風格設計的要素
    哥德式其實部分人都是有了解過的,那麼該風格裝修也是來自歐洲教堂建築的設計,而它的設計需要具有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以前主要用於教堂的建築,現在其高超的設計風格被人們也運用於家庭等的裝修,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解有關於哥德式是什麼意思,以及哥德式風格設計的要素。
  • 《世界現代設計史》重點!
    對於設計類的考生來說,《世界現代設計史》真是本神書哇~好多學校都會考,因此對這科的學習,大家都會好好規劃一番。同學們,按照你們的規劃,現在複習到哪個階段了呢?那麼按照我們的建議,複習到現在應該進入強化階段了哦!今天就聊聊《世界現代設計史》應該怎麼複習才更高效!
  • 《世界現代設計史》重點
    對於設計類的考生來說,《世界現代設計史》真是本神書哇~好多學校都會考,因此對這科的學習,大家都會好好規劃一番。同學們,按照你們的規劃,現在複習到哪個階段了呢?那麼按照我們的建議,複習到現在應該進入強化階段了哦!今天就聊聊《世界現代設計史》應該怎麼複習才更高效!
  • 黑暗中的華麗夢境 哥德式裝修風格設計
    哥德式教堂的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現在其高超的設計風格被人們也運用於家庭等的裝修。家具和裝飾的選擇哥德式家具多用英國深色橡木製作,主要體現在層次豐富和精細的雕刻,最常見的雕刻有火焰、尖拱、三葉形、四葉形等圖案。
  • 《世界現代設計史》考點匯總
    那麼,今天就先給大家來講一下《世界現代設計史》在後期的備考計劃。01《世界現代設計史》100天複習計劃1.四點一定要做好(邏輯點、重難點、命題點)結合參考書目、筆記、講義建構知識框架體系;把握課本重點、難點以及命題點,學會理解記憶。
  • 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分分鐘搞清歐洲各種建築風格!
    幫你分分鐘搞清歐洲各種建築風格1/羅馬式這個得感謝羅馬人對建築工程做出的巨大貢獻——發明了一種可以支撐大跨度建築的混凝土,因此歐洲建築從全是頂梁柱支撐的古希臘建築進階到了大拱門、大圓頂、大拱頂的羅馬式建築。羅馬式建築說白了就是在希臘建築上加上個拱~
  • 簡約不簡單的《極簡歐洲史》
    但如果你讀了澳大利亞學者約翰 赫斯特的這本《極簡歐洲史》,會讓你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理清楚歐洲歷史的脈絡,了解歐洲歷史的主要文化和淵源。這是一本他寫給自己學生的教材,作者·赫斯特在序言中說,如果你看書有直接跳到最後去看結局的習慣,你一定會喜歡這本書,因為開頭沒多久,便已講到結局。這本書以不同的角度,總共把歐洲歷史述說了六遍。
  • 圖優設計考研帶你背完考研史論|《世界現代設計史》第三章重點
    工藝美術」運動的優點(1)在一派維多利亞的風氣之中,這些設計先驅能採用中世紀純樸風格,吸收日本的和自然的裝飾動機,創造出有聲有色的新設計風格來,而同時又完全與各種歷史復興的風格大相逕庭,的確難得可貴。因為他的探對威廉·莫裡斯的評價索重點恰恰是要取消工業化造成的「惡果」,恰恰是要否定現代設計賴以依存的基礎——大工業化和批量化機械生產。他一方面否定機械化、工業化風格;另一方面也否定裝飾過度的維多利亞風格。他認為只有哥德式、中世紀的設計才是真正「誠摯」的設計。其他的設計風格如果不是醜陋的,也是矯揉造作的、不真實的,因而應該否定,推翻。
  • 哥德式建築風格是什麼,帶你一口氣看懂哥德式建築
    那麼要怎麼區分哥德式建築的特點呢,我就給大家帶來一篇純裝X乾貨,帶你一口氣看懂哥德式建築。 巴黎聖母院這裡的特點說的是兩件事,一個是窗格設計,一個是彩色玻璃裝飾。13世紀,哥德式建築鼎盛時期的玫瑰窗框架纖細、排列緊密呈放射狀。巴黎聖母院教堂也是玫瑰花窗這一造型的最大規模與最高藝術水平的代表。玫瑰花窗the rose window的窗格設計也是哥德式建築的特色之一。
  • 【璞悅灣】現代極簡,極致時尚範!
    現代極簡以極簡的設計手法, 融合現代風的溫情, 1 璞悅灣 現代極簡 | 一秒鳳凰設計
  • 一對夫婦的極簡現代雅宅,不失品味的格調設計!
    業主是一對年輕的夫妻,與現在大多的年輕人一樣追求時尚與潮流,卻又注重居室空間的布局、使用功能的完美結合,於是設計師選擇了現代極簡風格。 極簡主義強調功能至上 化繁為簡 儘可能地摒棄多餘而浮誇的修飾 讓一切回歸最純粹的樣子 從而到達至真、至純、至靜的境界
  • 五國椅子造型告訴你哥德式風格家具特點有哪些
    而這種華麗而不拘於過去的哥德式風格則深受人們喜愛。這種表現特別地反映在了家具的選擇上。那就讓小編和大家一起探討哥德式風格家具特點有哪些吧。英國現在還有些老建築依然保持哥德式室內裝飾,而且哥德式復興風格裝飾性強,常用深色木牆圍,繪有獨特的圖案,比如獅子皇冠和花卉,而且家具中明顯都傳承了這些特點。
  • 126㎡現代極簡風格設計,舒適小資,裝修效果盡顯藏不住的美感
    01前言以現代極簡為基底,舒適自然為核心,融合別出心裁的考量#極簡風格#02設計風格解讀空間素淨簡約的色調,高檔細膩的材質激發非凡大氣的視覺觸感,靈動的小擺件與部分色彩局部告別平靜氣氛,傾注一份輕快的美感
  •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娛樂式閱讀,其實是一本嚴謹的極簡中國史
    文| 影劇書賞心《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其實是一本嚴謹的極簡中國史。如果要了解一些寫作素材,又頭疼於教科書式的老套句子。對於那些不能用數學公式計算的歷史時間,不能用12345序列標記的地點、戰役名稱,還有不能用圖表繪製出來的各種意義,直接能把理工科的腦子搞爆炸。時間過去了很多年後,我突然遇到了這個系列的書,感覺我這種白到透明的人被拯救了。二混子的半小時漫畫歷史系列。
  • 《殭屍新娘》與哥德式文化
    比如在2005年上映的人偶動畫電影《殭屍新娘》,就是以哥德式藝術的風格和形式來表現和敘事的。哥德式,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分中世紀時期的藝術風格,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頹廢、巫術、古堡、深淵、黑夜、詛咒、吸血鬼等為標誌性元素。哥德式風格用黑暗、恐懼、孤獨、絕望的藝術主題,來往於內心世界神聖與邪惡的邊緣,描繪在愛與絕望之間的掙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
  • 神秘又富有文化底蘊的建築風格——哥德式建築
    哥德式(Goth)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分中世紀時期(公元5-15世紀)的藝術風格,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頹廢、巫術、古堡、深淵、黑夜、詛咒、吸血鬼等為標誌性元素。哥德式風格史於歌特復興時期,最早起源於日耳曼部族,它是以貴族奢侈糜爛的生活為原型,將各種極盡奢侈的小裝飾品用於打造整個建築。建築多以流暢的線條,瑰麗的圖案,精緻的雕刻等為主要設計手法,從而打造出一種頗受歡迎的建築。哥德式建築的特點是尖塔高聳、尖形拱門、大窗戶及繪有聖經故事的花窗玻璃。
  • 現在人們口中的哥德式,竟然是起源於一個古代民族
    在羅馬解體後,一群哥特人搬到了高盧現代法國和伊比利亞,形成了西哥特王國。這個王國最終將包括天主教基督教、羅馬藝術傳統和羅馬文化的其他方面。最後的哥德式王國在公元711年墜入荒原。今天,哥特這個詞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古哥特人的任何直接關係。中世紀晚期,出現了一種建築風格,以大教堂和城堡為特色。哥德式一詞被應用於文體批評中,這個詞甚至是野蠻的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