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式復興、古典式復興和折衷主義,關於英國的建築了解多少?

2020-12-12 單排暖氣片

儘管英國建築師在19世紀上半葉嘗試了每一種想得到的復興風格,但哥德式復興和古典式復興顯然是他們的最愛。在數量上超過哥德式復興建築的恐怕只有古典式復興建築了。不過,浪漫主義時期英國建築的最大特點是折衷主義。在英國,崇高類型建築的鼎盛時期是18世紀90年代。哥德式復興建築包括詹姆斯.懷亞特的方特希爾修道院,位於威爾特郡的方特希爾.吉福德。其主人威廉.貝克福德想要搶走草莓山的風頭,於是建造一座體現哥德式傳奇小說的恐怖和陰鬱的中世紀住宅。這所宅子高達驚人的36米,不僅外觀極像哥德式大教堂,規模也與之相似。

宅子內部到處可見中世紀風格的細節和無盡的陰暗、狹窄的走廊,加上巨大而高聳的塔樓,讓人產生柏克所謂「無限崇高」的感覺。室內不僅大膽地融合了多種元素,而且還因各部分不規則的整合而顯得別具一格。大多數復興者並不追求崇高,而是通過歷史主義、異國情調、如畫和聯想主義特質來滿足自己對浪漫主義的渴望。最著名的哥德式復興建築是由查爾斯.巴裡爵士和A.W.N.普金設計的議會大廈。它是在老樓被燒毀後政府於1836年下令重建的,競賽要求新樓用兩種「英式」風格中的一種進行設計,而97件參賽作品中有91件用的是哥德式。巴裡是建築師總長,其最著名的是古典式或文藝復興式復興風格的作品。不出預料,他把建築設計成一種對稱、整齊的樣子。

他還明智地聘請了英國一流的哥特專家普金來設計出樓內外的每一個哥德式細節。普金憑藉縝密的歷史準確性,用華麗的垂直風格來設計這些細節。一般認為如畫的塔樓也是普金的貢獻。哥德式復興風格非但沒有變得崇高,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走向了如畫和聯想,專門用於喚起民族自豪感。19世紀的古典式復興建築中,絕大部分實際上是對古代建築直截了當的模仿,比如格拉斯哥和愛丁堡這樣的城市,幾乎全部是以新古典主義風格修建的。在古典式復興方面,崇高類型建築的最佳代表人物可能是約翰.索恩,他所設計的英格蘭銀行可謂這方面的典範。1788年,索恩被任命為銀行總監,此後一直擔任這個職務直至去世前不久。在此期間,銀行不斷擴建,最終成為由幾十座大樓組成的複雜建築群,這些大樓全部由索恩設計。正如統一公債部所表現的,索恩受到皮拉內西的影響,把建築設計得十分巨大,但建築內部卻樸素無華,這也反映了勞吉爾對他的影響。

統一公債部內部的設計意圖是喚起古羅馬的崇高、偉大,所以將巨大的中央大廳擴展成帶有稜拱和筒拱的跨間,讓人想起戴克里先浴場。公共浴室所用的那種弓形窗增強了這種聯想,為了顯得樸素和突出幾何形狀,這些窗戶並沒有安裝窗框。約翰.納什是這個時期最傾向折衷主義的建築師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正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人物。索恩的折衷主義傾向同樣很突出,二人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納什可以靈活、快速地在不同風格之間切換,往往有驚人的大膽設計。他並不拘泥於風格,其特點就是奇巧、多樣,而大多數建築也是多種元素不對稱的組合,令它們看上去仿佛附加結構的堆積。他今天可能設計一個帶有茅草屋頂的小村莊,明天就可能會設計一棟義大利風格的別墅,隨後也許是一座帶有中世紀雉堞的宅邸。

1815年,納什將流行的「東方」樣式用在布賴頓的攝政王皇家亭閣之中。他接手時,這座建築已按照帕拉第奧風格建起了一部分,造成了一些障礙。但他迅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在整個帕拉第奧式正立面上安裝鐵架,以支撐生鐵鑄造的洋蔥形穹頂和尖塔。在亭閣內外則使用哥德式、中國、伊斯蘭和印度的建築元素,創造出一個美輪美奐的奇幻世界,迎合了時人對異國他鄉和遙遠過去的浪漫主義渴望。

相關焦點

  • 暢遊上海外灘52幢古典復興大樓,這裡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
    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是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上海重要的地標之一。1996年11月,國務院將其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灘位於上海市中部、黃浦區東部,東面與陸家嘴隔黃浦江相望,西距上海人民廣場2公裡,北臨蘇州河河口。
  • 極簡現代設計史|1分鐘了解哥德式復興
    對古典的懷念,對哥特風格的鐘愛的一派人,想要復興這一風格,他們認為工業時代的亂世,更需要更多這種可以上天的建築。隨著英格蘭教會的發展壯大,教堂就像雨後春筍大量湧現。喬治·吉爾伯特·斯科特爵士(1811年7月13日- 1878年3月27日),一位復興哥德式的建造家就建造了許多哥特復興教堂,多分不清自己的作品(可能這就是優秀吧)。
  • 歐洲建築風格劃分及代表建築
    歐洲建築風格分類:古羅馬建築、哥德式建築,巴洛克建築、文藝復興建築、法國古典主義建築、折衷主義建築、浪漫主義建築、功能主義建築、羅曼建築、洛克克風格、現代主義建築、後現代主義建築。
  • 地緣性與美術史:以「哥德式」為例
    但在英國,並未受到像大陸國家那麼大的文藝復興建築的影響,那裡,從中世紀以來,一天都沒有停止過哥德式建築的建造。「哥德式」這一壞建築的符號,到了18世紀中葉之後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它將變成一個象徵北方民族國家身份的符號,以此與南方的古典傳統相對峙。早在1717年,英國就成立了古物研究者協會,致力於調查英國的早期哥德式建築,編制詳細的建築編年表。
  • 從文藝復興後期到當代:西方歷代建築風格欣賞之二
    第一階段的思潮持續了一百來年,這一時期主要強調繼承文藝復興諸經典建築師們的理念和理論,如阿爾柏蒂、維尼奧拉,尤其是帕拉提奧。他們從「唯理性」出發,認為建築和一切藝術均須有像數學一樣明確的規則和規範。法國古典主義建築理論家布隆代爾認為「美產生於度量和比例」「古典柱式給予其他一切以度量規則」。這是古典主義建築綱領性的指南。
  • 哥德式建築的簡介
    它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德式建築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但是,目前哥德式建築物最多的國家卻是德國、義大利及德語系國家,法國反而是巴洛克式建築比較多。「哥德式」一詞則於文藝復興後期出現,帶有貶義。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門、肋狀拱頂(從羅馬式建築的接合拱頂演變而來)與飛扶壁。哥德式建築最常見於歐洲的主教座堂、修道院與教堂。
  • 接近上帝的藝術,英國最美的10座哥德式地標建築
    哥德式建築起源於12世紀的法國,中世紀後期開始在歐洲各地盛行。哥德式風格多用於大教堂的建築設計,主要特點是尖拱、高拱頂、大窗戶、垂直的線條、飛簷和尖塔。建築按照時間可以分成三個時期,即早期英國哥德式(1180年-1250年),裝飾哥德式(1250年-1350年)和垂直哥德式(1350年-1520年)。以下是英國最美的10座哥德式建築。1、索爾茲伯裡大教堂索爾茲伯裡大教堂建於1220年至1258年,是英國公認的最優秀的哥德式建築之一。
  • 二戰後德國文化溯源,哥德式建築審美是一枝獨秀,還是孤芳自賞?
    一、美學和藝術的偉大藝術價值,落腳在古典和哥德式的理想上,尋根之舉如何開始?德意志地區的「文化民族」尋根行為是在十八世紀末期就開始了,表現在哥德式建築和文藝復興時期北方藝術的復興上,文學批評和藝術創作在政治領域也一度流行。最典型的文學家就是歌德、福斯特和斯萊格爾兄弟。
  • 當哥德式建築與莊園文化相結合,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上圖-十八世紀草莓山美國哥德式建築是從英國進口的。1700年代中期,英國政治家和作家霍勒斯·沃波爾爵士決定重做其鄉間別墅,其細節受到中世紀教堂和大教堂的啟發,其房屋位於倫敦特威克納姆附近草莓山附近,成為哥德式復興建築的典範。
  • 汾陽路有"小白宮" 免費開放的優秀歷史建築介紹
    陸謙受和公和洋行設計,陶桂記營造廠總承包。東部建築17層,框架式鋼結構;西部建築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大樓外牆用金山石飾面,最大特徵是頂部巨大的中國傳統的藍色琉璃瓦四方攥尖頂,並在簷下飾以石質鬥拱。1996年11月20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西方歷代建築風格欣賞:從文藝復興後期到當代
    第一階段的思潮持續了一百來年,這一時期主要強調繼承文藝復興諸經典建築師們的理念和理論,如阿爾柏蒂、維尼奧拉,尤其是帕拉提奧。他們從「唯理性」出發,認為建築和一切藝術均須有像數學一樣明確的規則和規範。法國古典主義建築理論家布隆代爾認為「美產生於度量和比例」「古典柱式給予其他一切以度量規則」。這是古典主義建築綱領性的指南。
  • 設計流派 | 什麼是「新古典設計運動」?
    18世紀下半葉和19世紀上半葉,歐洲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出現了建築和設計史上的復古主義現象,其中以法國的古典主義復興,英國的新哥特主義復興以及在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包括英法)產生的折中主義古典復興英國人則由於其清教徒的國民性,對於法國式的宏大奢華頗不以為然,轉而從中世紀尋找靈感,因此在19世紀初發展出模仿中世紀風格,特別是哥特風格的建築、產品、平面設計,為後來的「工藝美術」運動奠定了思想和形式的基礎。美國作為一個新興國家,剛擺脫英國統治而缺乏統一的民族傳統,因此便融會歐洲各國的傳統,形成古典復興的折中主義。
  • 哥德式建築風格是什麼,帶你一口氣看懂哥德式建築
    之前有講過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本期泥巴王將要和大家分享的詞彙解析內容是哥德式(Gothic architecture)建築(Gothicarchitecture)。德國科隆大教堂(Klner Dom)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形成從時間上來講,遠遠早於我們上次講到的巴洛克建築風格,但是哥德式建築斷斷續續持續了8個多世紀的時間。為什麼哥德式的建築會出現呢?我們來捋一捋當時法國的背景,12世紀的法國已經不是領主割據一方沒事兒就打仗的年代了。
  • 哥德式建築、羅馬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如何分辨歐洲建築風格?
    歐洲建築式樣繁雜,什麼哥德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羅馬式建築……一堆沒聽過的名詞擺在眼前,卻也成了提升審美旨趣的一大難題。今天,維京遊輪和你一起探訪歐洲建築精粹,並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帶你入門歐洲建築史!美因茨大教堂巧妙融合了羅馬式和哥德式的建築美學。羅馬式的半圓拱頂、鐘樓和哥德式的尖頂相映成輝;教堂內部以宗教為主題的雕塑更是精緻無比。
  • 建築風格分類詳解,這回整理全了……
    從歷史發展潮流角度,分為一下幾種: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現代主義風格、後現代主義風格。 1 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指在古希臘建築和古羅馬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巴洛克建築和古典復興建築,其共同特點是採用古典柱式。
  • 五國椅子造型告訴你哥德式風格家具特點有哪些
    哥德式風格家具特點有哪些二、西班牙哥德式這一套西班牙哥德式古典風格家具。穩重的體態是整個造型的特點,同時散發出貴氣的神韻和典雅的氣息。還看可以看到細節部分和主題元素是經過考究的提煉,流露出優雅的熱情。獨特而有立體造型散發出永恆奪目的魅力,再現西班牙式的熱情流動以及其中積澱的深厚文化。
  • 建築風格分類大全 建築風格有哪些
    1、按國家(民族)和地區分中國風格、日本風格、新加坡風格、英國風格、法國風格、美國風格等。3、按建築方式來分(1) 哥德式建築風格:盛行於眾世紀1050-1550,以宗教建築為多,主要的特點是高聳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繁縟的裝飾,形成統一向上的旋律。
  • 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分分鐘搞清歐洲各種建築風格!
    在被諸多建築風格充斥著的歐洲,作為遊客的我們常常會迷失自己。一座又一座不同時期的教堂、城堡,真是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啊…今天就為大家簡單普及一下歐洲5大建築風格: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
  • 唯美║捷克:布拉格,活在當下的建築博物館
    其中,由斐迪南一世王后安娜修建的夏宮,更是「波希米亞文藝復興」風格建築的翹楚。文藝復興的說法源於法語「Renaissance」一詞,本意為復興文藝。藝術家們更多地把眼光投向人類本身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描述世俗生活的樂趣,充分體現出自然界和人體的魅力。文藝復興的建築是輕快和透氣的,常常有敞開式的拱形長廊和修長的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