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式建築、羅馬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如何分辨歐洲建築風格?

2020-12-19 維京遊輪

歐洲建築式樣繁雜,什麼哥德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羅馬式建築……一堆沒聽過的名詞擺在眼前,卻也成了提升審美旨趣的一大難題。今天,維京遊輪和你一起探訪歐洲建築精粹,並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帶你入門歐洲建築史!

哥德式建築

關鍵詞: 高聳入雲 尖頂 飛扶壁

神權時代,「升天」是全民的追逐,想要升天自然是因為離上帝越近越好。因此,哥德式建築也要造的越高越好,畢竟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為了讓建築變高,羅馬式那些沉重的大圓頂自然不能要。塔頂越變越尖,像利劍直插雲霄,並且為了讓建築夠高,飛扶壁也因此被創造出來,用來支撐奇高的建築。

義大利 | 米蘭大教堂

坐鎮米蘭中心,米蘭大教堂是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一。135個尖塔,像濃密的塔林刺向天空,更為驚奇的是每個尖塔上雕刻的神像。塔頂上的聖母像金光燦燦,配上燦爛的陽光,更是璀璨奪目。

@ Conde Nast Traverler

法國 |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也是早期哥德式建築的典範。聖母院正面的三道尖頂拱門飾以繁雜雕塑,富麗堂皇的彩色玻璃窗鑲嵌其中,哥德式建築風格鮮明。

文豪雨果曾形容巴黎聖母院是"用石頭譜寫而成的交響樂章"。顫巍巍的鐘樓、纖瘦的梅花拱廊、無數的浮雕、雕塑有條不紊地綻放於面前。

@雪泡兒

德國 | 科隆大教堂

不得不提的哥德式建築典範,還有科隆榮光——科隆大教堂。耗時600餘年的科隆大教堂集細膩與宏偉,典雅與輕盈於一身。在科隆教堂內,人類期望臨近上帝的渴求將直達你心。

@笑妍日記

難以想像,中世紀的工匠是如何建造出44米高的雙頂;更加難以想像的是,在現代幾何學和力學知識缺失的前提下,他們又是如何將石料掏空,鑲嵌入近萬平方米彩色玻璃,讓殿內明耀似火焰。

@笑妍日記

哥德式建築巡禮 | 航線推薦:

12日 萊茵河時尚之旅:巴黎 米蘭

羅馬式建築

關鍵詞: 圓拱 厚重牆體 堅固墩柱 塔樓

由名及意,羅馬式與古羅馬遺蹟有著密不可分的紐帶,卻比單純翻版古羅馬藝術更加豐富。

圓形的拱頂、厚實的石壁牆、堅固粗重的墩柱、窄小的窗戶」是一眼認出羅馬式建築的關鍵。相比其它建築流派,不加多餘潤飾的羅馬式建築更顯嚴肅。

巡遊萊茵河,很多羅馬式建築分布在兩岸。在德國名城美因茨、班貝格、特裡爾,都有著典型的羅馬式建築。

德國 | 特裡爾黑門和主教教堂

在德國最古老城市——特裡爾的北角矗立著尼格拉城門,是全世界遺留的最大古羅馬城門。石沙壘砌的城門因風雨洗刷而通體黑色,成為名副其實的「黑門」,滄桑中莊嚴不減。

@Alex Tihonovs

自羅馬帝國時期,特裡爾主教教堂幾經翻修,糅雜多個時期的建築風格,成為羅馬式大教堂的傑作。教堂有著鮮明的羅馬式建築風格——拱頂和厚實的墩柱營造出教會牢不可破的氛圍;陽光只能透過狹窄的窗戶照得內部影影綽綽,傳達著神秘與超世的意境。

@Barry Mangham

德國 | 美因茨大教堂

作為德國三大教堂之一的美因茨大教堂,華麗壯美。美因茨大教堂巧妙融合了羅馬式和哥德式的建築美學。羅馬式的半圓拱頂、鐘樓和哥德式的尖頂相映成輝;教堂內部以宗教為主題的雕塑更是精緻無比。

@mengmeng

羅馬式建築巡禮 | 航線推薦:

14日 歐洲文化名城之旅:巴黎 布拉格

文藝復興式建築

關鍵詞:比例均衡 古典柱式

文藝復興式風格講求工整、古典的比例,另一大特點就是從古典建築中繼承下來的柱式系統

德國 | 海德堡城堡

歌德曾形容海德堡是「將心遺留的城市」。而坐落於國王寶座山頂上的海德堡城堡,經過歷史上幾次擴建,最終集合哥德式、巴洛克式及文藝復興三種風格,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代表作。

@J調de華麗

即使城堡由於風雨和戰火侵蝕已有破敗,卻仍能看到工整的立柱矗立其中;整個城堡包裹在紅褐色磚石中,比例和諧,氣魄依舊。

@instagram:sandrosebelin

文藝復興式建築巡禮 | 航線推薦:

8日 萊茵河經典之旅:阿姆斯特丹 巴塞爾

巴洛克式風格

關鍵詞: 透視法 曲線 色彩

文藝復興式建築添上了華麗、誇張的姿態,就形成了巴洛克式風格。

假如你看到一樣古建築裝飾綺麗,甚至有些金光閃閃,很可能就是巴洛克式風格。巴洛克時期的建築師們喜好炫技,追求形體的不穩定性,最愛用畫家常用的透視法誇大空間比例,讓整個室內空間充滿跳動感和曲線感

德國 | 「萬宮之宮」維爾茨堡宮

在法蘭克福和紐倫堡之間的河谷盆地裡,坐落著德國最宏大、壯麗的巴洛克式宮殿——維爾茨堡宮殿。

維爾茨堡宮是德國南部巴洛克時期最為宏偉精美的城堡建築,早在1981年便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南側的宮廷禮拜堂,穹頂之上有著600平方米壁畫,栩栩如生;橢圓與三角形等幾何圖形結合巧妙,再配上富麗堂皇的立柱,令人讚嘆;東側的宮廷花園,噴泉、瀑布、臺階、植物、林蔭小道散布其中,大大小小的雕塑引人入勝;

最有巴洛克式富麗堂皇特點的便是鏡廳。抬頭望上,大量金飾和鍍金裝飾金光閃耀;環繞四周,附有繪畫的鏡面光澤閃爍,光怪陸離。

巴洛克式建築巡禮 | 航線推薦:

15日 歐洲古今風情之旅:維也納 阿姆斯特丹

建築是流動的詩歌,不同的建築風格也吸引著不同個性的看客。以上不同風格的歐式建築,你最欣賞哪種呢?

相關焦點

  • 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分分鐘搞清歐洲各種建築風格!
    在被諸多建築風格充斥著的歐洲,作為遊客的我們常常會迷失自己。一座又一座不同時期的教堂、城堡,真是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啊…今天就為大家簡單普及一下歐洲5大建築風格: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
  • 希臘式、哥德式、巴洛克、洛可可……西方建築風格一覽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它們環繞在我們周圍,並以一種深遠微妙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模式。當我們走進或經過建築時,它能深深地喚起我們的記憶、感觸、心聲和聯想。由於西方建築尤其是一些大教堂過於宏偉,外表雕飾的也極其美麗,並且有許多雕塑精品的裝飾,給許多人的直覺是西方古建築的風格好像有點相似又分辨不出來。今天我們對西方的建築風格做一下整理。
  • 哥德式建築如何在中世紀取代羅馬式建築
    哥德式教堂與之前的羅馬式教堂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 :肋拱拱頂 ,尖頂拱門 ,圓形花窗 ,簇柱 ,以及高聳向上的線條。哥德式教堂的整個外形和布局都較之前發生明顯的改變 ,從臥式的變成了高聳直立的。這種曾經風靡西歐三個 多世紀之久的建築風格 ,直至今日仍是許多設計師的靈感沃土。
  • 哥德式建築風格是什麼,帶你一口氣看懂哥德式建築
    之前有講過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本期泥巴王將要和大家分享的詞彙解析內容是哥德式(Gothic architecture)建築(Gothicarchitecture)。哥德式這個詞彙出現在12世紀的法國。盛行於13世紀,主要用來形容建築風格(當然不止是建築還會用來形容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在眾多的歐洲建築風格中,要區分哥德式風格的關鍵詞可以稱之為「直衝雲霄」又高又尖,可以戳瞎雙眼的那種尖。
  • 哥德式建築的簡介
    哥德式建築,或譯作歌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歐洲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是由羅馬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它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德式建築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但是,目前哥德式建築物最多的國家卻是德國、義大利及德語系國家,法國反而是巴洛克式建築比較多。「哥德式」一詞則於文藝復興後期出現,帶有貶義。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門、肋狀拱頂(從羅馬式建築的接合拱頂演變而來)與飛扶壁。哥德式建築最常見於歐洲的主教座堂、修道院與教堂。
  • 歐洲建築風格劃分及代表建築
    歐洲建築風格分類:古羅馬建築、哥德式建築,巴洛克建築、文藝復興建築、法國古典主義建築、折衷主義建築、浪漫主義建築、功能主義建築、羅曼建築、洛克克風格、現代主義建築、後現代主義建築。
  • 西歐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風格
    上回我們講到西歐中世紀的羅馬式建築,這次我們來講哥德式建築。在之前,羅馬式在西歐盛行一時,但從羅馬式到哥德式是一次偉大的創新,它那驚人的成就把中世紀建築藝術推向了最高峰。「中世紀盛期教堂建築風格的演進,是由中世紀文明的兩種基本趨勢決定的。第一,大教堂是城市革命的產物,也是增長的財富、市民的自豪感、以及城市狂熱的宗教信誠的產物。
  • 外國建築你了解多少?
    (以下內容全都是從課堂筆記或者網頁資料搬運) 好啦,言歸正傳今天給大家分享幾類外國的建築類型 羅曼式(Romanik)建築風格 羅曼式建築也叫羅馬式建築,是自羅馬帝國之後的第一種遍及歐洲的獨特建築風格。主要用於教會建築居多,世俗建築居少。
  • 唯美║捷克:布拉格,活在當下的建築博物館
    哥德式的聖維特大教堂融匯了羅馬風格的哥德式教堂建築羅馬式的建築曾經在10至12世紀風靡歐洲,是早期波西米亞國王統治時期的標準建築風格,在布拉格有相當數量保存完好。世紀到13世紀開始,羅馬式風格的建築在布拉格開始興建。
  • 西方建築,什麼是哥德式建築?
    藝術與建築(哥特藝術,中世紀藝術運動;哥德式建築;哥特復興式建築(新哥德式);大學哥德式;高維多利亞哥德式)。上圖-《亞琛祭壇》由晚期哥德式匿名畫家大師創作浪漫主義(英國文學體裁的哥德式小說或哥德式浪漫主義)。
  • 令人著迷的幾種歐式建築風格,奢華的洛可可竟導致法國皇室的覆滅
    本期帶大家了解幾種歐式建築,滿滿的乾貨哦。由於歐洲中世紀建築風格的特點不能一概而論,不同區域、不同時間、不同宗教、不同用途的建築的風格均有很大差異,卻又互相影響、交融而產生新的風格。由於種類太多就不一一詳述了,這裡主要介紹布拉格流行的六種風格:羅曼式、拜佔庭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
  • 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性建築,哥德式和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
    海德堡始建於公元13世紀,工期也非常坎坷,歷時400年,因而建築風格也不斷變化,形成了歐洲多種傳統建築風格的奇妙混合。海德堡老城內最大的教堂——聖靈大教堂基本上與古城堡同時期建造,就位於老城集市廣場上,從老橋走過去不過百米。教堂用紅磚砌成,高聳的塔尖格外引人注意。
  • 建築風格分類大全 建築風格有哪些
    常用一個地區概括,如:歐陸風格、歐美風格、地中海式風格、澳洲風格、非洲風格、拉丁美洲風格等。2、按建築物的類型分住宅建築風格、別墅建築風格、寫字樓建築風格、商業建築風格、宗教建築風格、其他公共(如學校、博物館、政府辦公大樓)建築風格等。
  • 秒懂歐洲建築史 這是一個洋蔥包子和玉米棒子之間的故事
    如果是出國遊,歐洲一定是個大熱門。而去歐洲的話,一類必看的主題就是歐洲建築。然而古堡、教堂、神殿,羅馬式、希臘式、哥德式讓人眼花繚亂,到底應該怎麼看?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帶來一篇純裝逼乾貨,帶你一口氣讀懂歐洲建築。
  • 歐洲經典的哥德式建築,你見過幾個?
    城市集中了各行各業的匠人和技師,開始孕育資本主義的一些基本因素,歐洲尤其是西歐開始進入了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經濟上的富裕,城市的繁榮,宗教理論的發展,這些都促成了新的藝術風格的出現。而哥特藝術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它以建築為主體,同時也包含了雕刻和裝飾繪畫。特別是建築,非常突出、典型地代表了哥特藝術的風格,如果你到歐洲沒有欣賞到這些建築,那真的是非常遺憾的一件事。
  • 繼巴黎聖母院大火已過去180天,哥德式建築應當被更多人所熟知
    著火位置位於聖母院頂部塔樓,大火迅速將聖母院塔樓的尖頂吞噬,很快,尖頂如被攔腰折斷一般倒下巴黎聖母院作為哥德式建築的代表,發生了大火,這無疑是哥德式建築的一次浩劫哥德式建築的起源哥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歐洲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
  • 二戰後德國文化溯源,哥德式建築審美是一枝獨秀,還是孤芳自賞?
    但是這種傳統觀點是歐洲普遍的民族主義的反應,法國和英國也自認為是哥德式的家園。在這期間,威特和梅騰斯都做出了貢獻,威特擅長分析哥德式建築的動態結構,梅騰斯對於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源頭進行了確認——法國的聖德尼修道院。所以對於哥德式建築的起源給予了肯定,也說明了哥德式建築在法國就已經都有一定的範本進行修建,並且迅速的在歐洲開始流行了。
  • 如何區別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的建築?
    答|百度派 @Chandler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巴洛克風格建築的特點:第一,炫耀財富;大量使用貴重的材料,充滿了裝飾,色彩豔麗,一身珠光寶氣。第二,追求新奇;建築師們標新立異,前所未見的建築形象和手法層出不窮。
  • 哥德式建築藝術被稱作歐洲中世紀藝術的高峰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哥德式藝術特點,它是歐洲中世紀藝術的高峰流行於12到15世紀。哥德式的藝術最早產生於法國,它有幾個特徵:首先它有隆重的宗教色彩,哥德式的教堂非常強調「高」是天堂,「光」是神靈,以此來淨化人們的靈魂;它比羅馬式的建築輕巧的多,使用「失狀券拱」。
  • 濟南的「巴黎聖母院」,老城也有西方建築,感受哥德式建築的魅力
    洪家樓教堂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東西走向的拉丁十字布局,高聳入雲的尖頂,修長的束柱、飛扶壁,尖形拱門、拱窗,這些都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的特徵。洪家樓教堂為雙塔哥德式建築,與聞名世界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巴黎聖母院、夏特爾大教堂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極為相像,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