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著迷的幾種歐式建築風格,奢華的洛可可竟導致法國皇室的覆滅

2020-12-16 江南銅屋

本期帶大家了解幾種歐式建築,滿滿的乾貨哦。由於歐洲中世紀建築風格的特點不能一概而論,不同區域、不同時間、不同宗教、不同用途的建築的風格均有很大差異,卻又互相影響、交融而產生新的風格。由於種類太多就不一一詳述了,這裡主要介紹布拉格流行的六種風格:羅曼式、拜佔庭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

一、羅曼式(Romanesque)

德國施派爾主教座堂

中世紀的建築可分為兩個時期,前期為羅曼式建築,後期發展為哥德式建築。

羅曼式教堂繼承了古羅馬建築中的巴西利卡形式,採用半圓拱承重結構,但是應用不成熟,施工質量也不如古羅馬時期。為了使建築長期堅固不倒,以及抵抗拱結構產生的側推力,牆體一般都很厚重,窗戶被擠壓的很小,內部昏暗。

十字拱

羅馬式風格經法、德傳到捷克,布拉格從10世紀到13世紀開始興起和建造羅馬式建築。

布拉格最著名的羅曼式建築是布拉格城堡內的聖喬治大殿(bazilika sv. Jií/Basilica of St George)

聖喬治大殿

在維希赫拉德高堡上的聖馬丁圓頂教堂(rotunda sv. Martina)

聖馬丁圓頂教堂

在新城的聖隆基納教堂(rotunda sv. Longina)

在許多老城的樓房地下室裡保存有羅馬式建築的拱頂和牆壁。保存最好的羅馬式民居是在老城的宮希達特樓(dm pán z Kuntátu),在這座樓的地下有帶3個支柱的拱形羅馬式宮殿建築。

二、拜佔庭式

瓦西裡升天大教堂

拜佔庭(東羅馬)在古羅馬巴西利卡式的基礎上,融合了東方(主要是波斯、兩河流域、敘利亞等)藝術,形成了新的風格。對後來的東歐建築和伊斯蘭教建築有很大影響。

聖索菲亞大教堂

拜佔庭建築的主要特徵是圓形穹頂。穹隅是指拱頂之間形成的三角形球面。穹隅的發明使得方形基座上可以搭建巨大的圓形穹頂,因而建築高大寬闊,採光充分。

穹隅

三 、哥德式

法國亞眠大教堂

哥德式 Gothic 是中世紀歐洲形成的建築風格,發源於12世紀的法國,持續至16世紀。中世紀最重要的就是宗教活動,教堂成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

哥德式建築從古羅馬建築、羅曼式建築依靠拱和穹頂等各種塊面的整體受力體系,轉變為接近框架的受力體系。

建築的整體風格高聳削瘦,以尖拱/尖券、肋骨拱頂、天窗、飛扶璧/飛券/飛拱、撐牆等為特徵。內部儘可能減少牆體的寬度,可以填充大面積花窗玻璃,使整體建築得以瘦身且室內空間明亮。室外部分通常密布著支撐部件,仿佛是沒有拆卸的腳手架,給人一種瘦骨嶙峋的感覺。

法國亞眠大教堂雙層飛扶壁

隨著時間的延續,拱肋變得越來越複雜和裝飾性越強。

米蘭大教堂

蘭斯主教堂

在布拉格,哥德式代表作有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聖維特大教堂(Staroměstská mostecká vě)

聖維特大教堂

哥德式教堂有著美到令人髮指的窗花,只因為他們想要營造出'天堂'的感覺

這是羅馬天主教布拉格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布拉格城堡內,其中有許多波希米亞國王的墳墓。建於925年,在1060年擴建為羅曼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在原教堂的基礎上建造一座哥德式教堂,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20世紀教堂更換的彩色玻璃窗為阿爾豐斯·慕夏作品。

還有查理大橋(Karlv most)和迪恩教堂(Tnsk chrám )

查理大橋

迪恩教堂

在布拉格還可以找到一系列小型哥德式教堂,如老城的聖杜哈教堂(kostel sv. Ducha),新城的聖彼得教堂(kostel sv. Petra)和聖母瑪利亞·斯涅日娜教堂(kostel Panny Marie Sněnékostel Panny Marie Sněné)。哥德式民居宮殿式的代表建築是老城廣場上的石鐘屋(U kamenného zvonu)。

四、 文藝復興式 Renaissance

聖彼得大教堂

14世紀在義大利隨著文藝復興而誕生的建築風格。文藝復興式風格把眼光投向探求人類本身和人的生活,描述世俗生活的樂趣。基於對中世紀神權至上的批判,和對人道主義的肯定,建築師希望藉助古典的比例來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會的協調秩序。

強調建築的比例如同人的比例,講究秩序與規律,擁有嚴謹的立面和平面構圖使用對稱的形狀,集中式,顯得有條理性、整齊並穩定繼承古希臘古羅馬風格和柱式系統建築輕快和透氣,常常有敞開式的拱形長廊和修長的廊柱恢復「自然」,以尺規製圖,以圓形和正方形為主

維也納藝術歷史博物館

晚期的文藝復興建築走向了兩個極端:一邊是教條的崇拜古代建築,將文藝復興建築講究的比例與條理發展的過於繁瑣與僵化,變成了注重理性的古典主義建築;另一邊則向柱式嚴謹而完整的規則挑戰,追求新穎,堆砌裝飾與雕塑,玩弄手法,發展為了巴洛克式建築。

布拉格最著名的文藝復興式建築是皇家夏宮(Královsk letohrádek)

白山上的星星夏宮(letohrádek Hvězda)

星星夏宮

老城廣場上的迪恩學校的門徽就是威尼斯文藝復興風格在民宅建築上的體現。布拉格最漂亮的文藝復興式大門是克日娜街475號的雙金熊。

五、巴洛克 Baroque

四噴泉聖卡羅教堂

17世紀歐洲強權擴張,掠奪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華享受,因此對建築、音樂、美術也要求豪華生動、富於熱情的情調。

巴洛克藝術風格從17世紀初到18世紀流行歐洲。巴洛克源於葡萄牙語,意為不規則的珍珠,或指非同一般的,怪異的東西。巴洛克建築的成因錯綜複雜(比如,是天主教會炫耀財富的產物),其風格本身也褒貶不一,可以算是建築界的一朵奇葩。

主要特徵可以歸納為:

炫富,大量使用貴重材料,充滿裝飾,一身珠光寶氣繁複,空間組合複雜,裝飾複雜,充滿各種繁瑣的形狀圖案標新立異,外形自由,用不完整構圖代替完整形象,如斷山花、巨型曲線等,以突出個性視覺衝擊,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凹凸感、流動感極強在巴洛克教堂中,透視被用來造成空間的幻覺。最明顯的就是屋頂內部,壁畫會接著四壁的透視線再畫上一兩層,然後在簷口之上畫更高遠的天空,使得內部空間好像延伸到了空中。幻覺,就是巴洛克教堂想要帶給參觀者的感覺。

聖彼得廣場

巴洛克風格是在布拉格得到廣泛運用和流行的、最有特色的風格。「布拉格的巴洛克」風格聞名於世。

數得上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瑰寶的是聖米古拉斯大教堂(chrám sv. Mikuláe),它是小城廣場最顯著的象徵之一。

聖米古拉斯大教堂

還有城堡區的切爾寧宮(ernínsk palác),老城區的克拉姆-伽拉斯宮(Clam-Gallasv palác),還有特洛亞貴族莊園( Trojsk zámek)。

巴洛克式的民居住宅牆飾可以在小城廣場的聶魯達大街(Nerudova ulice)上觀賞到。布拉格最漂亮的巴洛克式的群雕是查理大橋上由瑪蒂阿斯·貝爾納爾特·布洛納(Matyáe Bernarda Brauna)創作的聖魯伊特嘎爾特的夢群雕(Sen sv. Luitgardy)

最後,來個超級巴洛克晃瞎你

聖地牙哥·德·貢波斯代拉教堂

六、洛可可式 Rococo

洛可可式建築是巴洛克末期建築風格的代表。洛可可風格其實更應該算是一種室內裝飾風格。

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以歐洲封建貴族文化的衰敗為背景,表現了沒落貴族階層頹喪、浮華的審美理想和思想情緒。他們受不了古典主義的嚴肅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囂放肆,追求華美和閒適。主要應用與室內設計,一開始是為了反對宮廷的繁文縟節藝術而興起的。'洛可可'已經完全不在乎建築,創造力都放在'裝飾'上。幾乎容不得室內有一處空白,一定要全部鋪上花邊才滿意,正是這種極具奢華的裝飾風,掏空了法國國庫,導致了大革命的爆發。

洛可可風格的基本特點是纖弱嬌媚、華麗精巧、甜膩溫柔、紛繁瑣細。將貝類、樹葉以極其豐富、半抽象的裝飾形式表現出來,並充滿了曲線花紋或漩渦花紋的裝飾。室內用色明快(嫩綠、粉紅、玫瑰紅等鮮豔的淺色調),以優美纖巧的家具、小雕塑、裝飾鏡、繪畫作品和掛毯對建築物、浮雕和壁畫進行補充,使得整個建築猶如一件藝術品一般。

金斯基宮

洛可可風格在18世紀後半葉從法國流傳到捷克,布拉格洛可可風格的代表作是老城廣場上的金斯基宮(palác Kinskch)

歐洲古典建築風格,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恢弘典雅的背後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文化和經濟水平。下期我們將會帶你了解中國古典建築的風格和歷史,喜歡可以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洛可可」不是一種建築裝飾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一個時期
    這個18世紀時代通常被稱為「洛可可式」時代,大致從1715年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去世開始,直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洛可可的定義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主要起源於法國,代表18世紀中葉巴洛克時期的最後階段。具有豐富的特徵,通常是半抽象的裝飾,顏色,重量較輕。
  • 洛可可藝術:「路易十五式」的奢華細膩展現,糜爛的時代風格縮影
    此時,洛可可風格就此在巴洛克風格中衍生了。洛可可藝術風格的萌芽十七世紀的法國,路易十四執政期間的男性穿著就體現出了洛可可風格的早期萌芽,現代的高跟鞋在那時候來說,是男人們展現體態美的專利。蓬皮杜夫人在政治地位上主導了整個洛可可風格在法國發展,成為了歷史上洛可可風格歷史意義上的教母,先是在服裝繪畫的藝術風格上的改動,到後來幾乎所有的領域都有洛可可風格的身影,都得益於這位帝皇的「情婦」。
  • 《絕代艷后》:奢華的洛可可風格裝修絕對讓你驚豔!
    洛可可時代,是一個歐洲文化和藝術史上絕不會被忽視的時代。洛可可主義誕生在法國,這個繼承著古希臘羅馬最母體的藝術精華、又開拓了歐洲全盛時代藝術的國家,18世紀的法國經濟達到了全盛時代,之後由盛轉衰,洛可可藝術也隨之達到了一個鼎盛的發展。它的藝術風格與影響力,至今也仍在時尚圈流行。
  • 嬌豔不過洛可可!
    沒錯,上期咱聊到了男性化的巴洛克,今天咱講講女性化的洛可可。風格歷史洛可可風格反映了法國路易十五時代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纖巧、精美又浮華、繁瑣,別稱為「路易十五式」,一度風靡歐洲。洛可可風格的裝飾多用自然題材作曲線,如卷渦、波狀和渾圓體;色彩嬌豔、光澤閃爍,象牙白和金黃是其流行色;經常使用玻璃鏡、水晶燈強化效果。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倡導者是蓬帕杜夫人,她不僅參與軍事外交事務,還以「文化保護人」身份,左右著當時的藝術風格。
  • 藝術風格簡析:發現沒?巴洛克風格和洛可可風格其實離你很近
    《絕代艷后》中的宮廷服飾風格是對洛可可風格的極好詮釋,瑪麗皇后嫁給路易十六之後極盡奢華的生活,奢華的生活當然對服飾就是過分的講究了,我們先一起來看一波瑪麗皇后的華麗麗宮廷生活照。相比巴洛克風格,洛可可在建築上的體現更少,洛可可風格主要體現在室內裝飾以及服飾上。洛可可風格更多的像是一種室內裝飾風格。典型的洛可可室內裝飾風格,女性化元素很多,從窗簾到地毯,還有座椅,沙發都用繁複的圖案。
  • 《絕代艷后》,探索法國的洛可可風格,就連英國王室也都開始學習
    前幾天給大家將了英國的珠寶,那麼今天就來說說法國的珠寶吧。說起法國,小編對它產生興趣是通過一部名叫<<絕代艷后>>的電影。女主角瑪麗王后是非常傳奇的一個女性,她非常喜歡洛可可風格,不管是建築還是珠寶,都是如此。
  • 如何區別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的建築?
    答|百度派 @Chandler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巴洛克風格建築的特點:第一,炫耀財富;大量使用貴重的材料,充滿了裝飾,色彩豔麗,一身珠光寶氣。第二,追求新奇;建築師們標新立異,前所未見的建築形象和手法層出不窮。
  • 洛可可風格裝修效果圖 繁文縟節藝術代表
    洛可可風格是1701-1800年起源於法國。本來是以反對宮中的過度繁瑣的禮節才出現的,但是它卻一不小心就火了。使洛可可風格流行與當時整個法國的上層社會中。今天嗨裝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洛可可風格裝修特點,繁文縟節藝術代表。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活潑纖巧:十八世紀歐洲之魂,現代服飾中流淌的「洛可可」風格
    引言「洛可可」藝術是17世紀末到18世紀中葉,流行於法國等西歐國家的一種藝術形式。它的風格以華麗活潑著稱。當時法國主流的古典主義,並沒有對可風格產生太多影響,它的內涵表現出的,更多的是後來居上的浪漫主義。
  • 家裝的洛可可風格到底是什麼?看了這個你就明白了
    起源於18世紀法國的洛可可風格,洛可可Rococo從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併而來,是一種混合貝殼與小石子的室內裝飾物。洛可可最先出現於裝飾藝術和室內設計中,路易十五給宮廷藝術家和一般藝術時尚帶來變化,最初只是在皇宮,後擴展到整個法國上層社會。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婦、社交名媛蓬帕杜夫人,憑藉才色,影響到路易十五的統治和法國的藝術20餘年。她是洛可可風格當之無愧的主導者和推動者。她對凡爾賽宮進行了洛可可式的裝飾。洛可可反映出當時社會享樂、奢華及愛欲交織的風氣。
  • 把家裝修的華麗、大氣,洛可可風格是很好的選擇,這才是與眾不同
    現在洛可可風格逐漸流行,主要表現在建築方面,對於許多家庭富裕的人來說,喜歡把家裡裝修的華麗、大氣,洛可可風格是很好的選擇,洛可可風格在多方面都有巨大的影響,比如服飾,但很多人不了解,那麼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洛可可風格影響,洛可可風格的起源。洛可可風格影響?
  • 美術中的巴洛克與洛可可
    本期教你區分巴洛克與洛可可,這兩種風格類型可以說是歐洲古典主義風格中非常重要的陣容了,話不多說往下看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其實是一脈相承的。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華麗和更華麗,繁富與更繁富。左:路易十四 右:路易十五產生的地點上來看,巴洛克風格產生在義大利,洛可可風格產生於法國。
  • 波旁王朝的享樂主義,洛可可藝術為何會在奢靡的社會風氣中誕生?
    國力強盛下的法國貴族開始享受國家帶來的安逸,在這樣的背景下,洛可可藝術開始出現。洛可可風格廣泛在建築、裝潢、服裝、音樂等方面應用,具有精緻細膩輕快的特點。  一、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統治下的法國社會經濟繁榮,宮廷享樂主義形成,藝術風格隨時代變遷發生變化  「一旦人們認識到某種藝術風格不再適應它們所期望達到的目的,那麼斷裂就會產生。」  路易十四即位時,由紅衣主教馬扎然親政,馬扎然作為義大利人在執政期間整個皇室的風格為古典主義風格。
  • 洛可可藝術風格的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分析
    洛可可風格畫作種風格所展現的就是對情感的一種表現,它是比較細膩的,是比較能夠吸引人的一種感官的,同時也是是符合貴族的一種享樂精神的。但是風格畫出來以後,可以看到與神聖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所以它只適合於在宮廷的貴族的房子裡面自己進行欣賞的,所以也把18世紀的洛可可風格稱為閨房藝術或者稱為一種言情藝術,這就是洛克克風格,但是洛克克風格與巴洛克風格一樣,也主要是體現在建築裝飾上面的,在繪畫上面也有表現但不是主體。
  • 美式與歐式的愛恨情仇,如何區別美式風格和歐式風格
    尖頂,飛扶壁,典型的教堂式風格讓建築和家具看上去不是那麼的平易近人。雄偉瑰麗的哥德式風格緊接著文藝復新席捲了歐洲,也讓歐洲文化站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文藝復新時期,最為人們所稱道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先後誕生。
  • 900㎡洛可可風別墅裝修設計欣賞
    洛可可風格是歐式古典的衍生版,比歐式古典更加優雅,這是對新時尚的一種追求。今天觀唐君帶大家看一套900平的一套別墅裝修作品,是洛可可與海派風格的結合,在優雅中追求自由。洛可可風格中,水晶吊燈、金箔、鐵藝、牆布、地毯、天然石材等元素,都是十分精緻細美的。藝術雕刻、豔麗華貴的純金箔貼、雕著精美暗紋的大壁爐,賦予空間濃厚的歐陸風情和藝術氣息。復古唯美的樓梯扶手、華麗絲織品包裹的臥床、這些設計要素的有機整合,讓整體更具有復古風情。
  • 花49萬元裝修這套193平米的四居室,歐式風格,給大家曬曬!-天地源...
    業主需求:歐式新古典風格設計說明:古典歐式風格是追求華麗、高雅的古典,設計風格直接對歐洲建築、家具、文學、繪畫甚至音樂藝術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具體可以分為六種風格來簡述:羅馬風格、哥德式風格、文藝復興、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新古典主義風格。其中代表風格是: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
  • 歐式沙發圖片大全之特點?歐式家具分類?
    歐式家具分類1.歐式古典家具歐式古典主義風格作為一個重要的家居流派延續了17世紀至19世紀皇室貴族家具的特點,對每個細節精益求精,在莊嚴氣派中追求奢華優雅,而融入現代設計手法後,則更貼近於實用性,透露出歐洲傳統的歷史痕跡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歐式家具風格可以說是現在流行的一種家具風格。
  • 希臘式、哥德式、巴洛克、洛可可……西方建築風格一覽
    科林斯代表建築:雅典宙斯神廟古羅馬時期古羅馬建築風格是古希臘建築風格的延續和發展,建築類型也逐步增多,有宗教建築、皇宮、劇場、角鬥場、浴場、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築。還有普通住宅、公寓等居住建築。在公元一~三世紀為極盛時期,達到西方古代建築的高峰。
  • 人人都愛歐式風格 但你知道什麼是歐式風格嗎?
    說到居家裝修,很多人都喜歡歐式風格,但具體什麼是歐式風格,大部分人都說不出所以然,言辭不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其實,「歐式風格」這個詞組本身就是籠統的概念,所謂風格,是一種長久以來隨著文化的潮流形成的一種持續不斷、內容統一、有強烈的獨特性的文化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