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藝術:「路易十五式」的奢華細膩展現,糜爛的時代風格縮影

2020-12-16 清風南岡

人們常說藝術是時代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映襯出來的倒影,同時期的藝術也是研究歷史背景的重要素材。在歐洲的藝術美術歷史上,歐洲的藝術的發展,就好像一個相互交替的過程,古希臘時期對神權的敬仰,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天馬行空,歐洲的美術歷史發展也在各代藝術家的不斷探索中前進,上層藝術反映下層經濟結構,藝術的展現也如同時代的縮影一般照應著生活

洛可可風格服裝

談論起18世紀的歐洲,對歐洲藝術歷史稍微有了解的人,可能會想到藝術風格天馬行空的義大利,從綜合實力來說,部分人可能會想起法國。人們常說藝術是時代的鏡子,鏡子中有時代的縮影,而在18世紀,號稱歐洲「最強」的法國,就在這強盛的國度下,對生活藝術有了進一步的追求。此時,洛可可風格就此在巴洛克風格中衍生了

洛可可藝術風格的萌芽

十七世紀的法國,路易十四執政期間的男性穿著就體現出了洛可可風格的早期萌芽,現代的高跟鞋在那時候來說,是男人們展現體態美的專利。上身華麗惹人眼目,下身緊身褲修飾體形,修飾下半身的同時加上漂亮的護膝,還不忘搭配一雙中等高度的高跟鞋來展現自己的體態美,還有美麗的緞帶裝飾,這樣在現代可能格格不入的風格,在當時可是貴族們的標配,就這樣洛可可風格就此慢慢萌發了

路易十四身著高跟鞋和緊身褲

作為法國歷史上最出色的帝王,路易十四在因病去世時候,曾孫路易十五就繼承了路易十四的王位,從小在富麗堂皇,巴洛克風格濃鬱的凡爾賽宮居住的路易十五就開始了自己的執政生涯。路易十四在政期間,法國的光輝照耀了整個歐洲大陸,而經濟方面開始下滑的時期,執政能力不足的路易十五卻沒有能力去彌補,對於逐漸敗壞的政治無心打理,為今後的法國大革命埋下了一個深遠的未萌發的種子,但是,腐敗無能的路易十五卻在潛移默化的推進了藝術風格的發展

假如把路易十五時期的藝術風格發展寫成一本書,期間的畫作都能成立好幾刊的娛樂雜誌,路易十五時期,坐吃山空,依靠路易十四打拼下來的江山,一生都處於榮華富貴之中,這單純的享樂式的藝術風格,不帶半點的沉重和政治,便是洛可可風格的展現

路易十五

不顧底層農民的窮苦,上層的貴族們開始奔放的生活,當時的路易十五可是一個花花公子,公開養情婦,這一舉動讓貴族們之間炸開了鍋。此時的法國貴族生活開始奔放,油畫方面更是沒有一絲絲的底線,一絲不掛儘量的展現出人的體態美是當時的風格,貴族們間流行為自己的情婦作畫,天馬行空的奔放思想,雖然糜爛讓法國的強盛下滑,但是卻無意間促進了藝術風格的誕生和發展

洛可可藝術風格的興起

國王的情婦-蓬皮杜夫人

蓬皮杜夫人

畫作上站位優雅的女性便是路易十五公開的愛妃-蓬皮杜夫人,充當畫作的模特卻並非蓬皮杜夫人本人,而是一名名叫瑪麗的清秀少女,搭配洛可可風格長裙的他,很快讓路易十五注意到了他的清秀魅力,想要「青睞」這名漂亮的女子,而此時的蓬皮杜夫人感覺到地位的不保,用盡手段將瑪麗遠離路易十五。

在歷史上的歐洲人眼中,洛可可風格雖然代表貴族風格,卻不是高尚的,但這種風格也展現了貴族的姿態美,寬闊的長裙,精緻的面容和富麗堂皇的臥具都在宣告:我是一名貴族,盡顯高貴的姿態。而這名不甘於做帝皇「情婦」的女人,上位之後開始將自己的洛可可風格開始在貴族間宣傳,雖然政治上建設不多,但是藝術發展方面卻貢獻不少。

蓬皮杜夫人

在此之前,貴族們流行帶假髮來裝飾自己的風格,而蓬皮杜夫人開設了美髮沙龍,從自身方面來展現出真實的美,還經常開茶話會,跟貴族們交流服裝藝術上的見解。文學迸發的年代,也贊助了不少藝術作家,甚至給了不少藝術家特權,她開始庇護這群藝術創作者們,讓他們得以安心創作,也正是因為政策的改動,這個時期的藝術風格才得以天馬行空,奔放人們對自然的渴望。

蓬皮杜夫人在政治地位上主導了整個洛可可風格在法國發展,成為了歷史上洛可可風格歷史意義上的教母,先是在服裝繪畫的藝術風格上的改動,到後來幾乎所有的領域都有洛可可風格的身影,都得益於這位帝皇的「情婦」

弗拉戈納爾-《鞦韆》

弗拉戈納爾《鞦韆》

對於洛可可風格的繪畫風格來說,彰顯的是貴族們的糜爛的生活,這幅《鞦韆》,在不裸露女性的身材特徵的條件下,卻「挑逗」貴族們對情婦的追求,是洛可可風格巔峰的畫作

畫中的這名女子,穿著貴族華麗的蓬蓬裙蕩鞦韆,而晃動鞦韆的人不知道是丈夫還是管家,女子蕩漾在鞦韆上,裙擺高高揚起,鞋子都蕩飛了一隻,鞦韆底下的這名貴族卻看得津津有味,甚至還伸出了「勾引」的帽子,旁邊愛神丘比特的雕塑正在旁邊,還有兩名孩童,各種細節上都能不斷體現出當時的法國貴族間的混亂關係。

洛可可風格畫作《熱爾桑的畫店》

這便是造就了這樣一個時代的路易十五和蓬皮杜夫人共同統治下的結果。畫裡挑刺,那個時期的畫作都是展現貴族間和情婦的糜爛生活,儘管諷刺,但我們也能從畫作中感受到濃鬱的洛可可風格,一個充滿對娛樂的追求,拋開道德理念,這純粹的追求,沒有摻雜著半點的沉悶和嚴肅。

是的,這也許就是洛可可代表的風格,在鄉村田園主題中,動作服裝的細節刻畫,豐富的色彩畫面,畫中展現當時貴族的生活,而凸顯出貴族的富豪氣息的還缺少不了洛可可的服裝,在「奔放」的畫作中,我們也能看到當時的女性服裝是如此的洛可可風。

追求華麗展現的洛可可服飾當時的人們開始厭倦西班牙時裝風格的幾何整體感覺,加上時代的背景,人們對蓬勃生命力的追求,為了彰顯出貴族的服飾貴重,服飾上也開始大動幹戈,就如同畫作一般,對整體的服飾輪廓開始下功夫,整體的輪廓寬大,追求服裝上的細節

洛可可風格服飾

曾經就有服裝設計師研究過,洛可可風格的服飾在看似一樣的裙褶上都下足了細節上的功夫,展現出一種類似大自然的花開自然的蓬勃美,與之前的僵硬下垂有著很大的改善,裙褶既成花邊,保留了西班牙服飾寬大的髖部(軀幹和腿連接的部位),和緊身的內衣,在寬大的蓬裙下,體態的內在美也在不斷追求,洛可可的女裝也體現出女性的風情萬種,整個人都呈現出一種圓錐形的美態。

這種華麗的花紋裝飾,卻源於法國和中國的建交,路易十四和乾隆有著不錯的「關係」,兩人相互交換飾物,因此,中國的瓷器開始進入法國的宮廷,而中國瓷器的自然元素,大自然的花花草草都讓被大量使用洛可可的裝飾上。

洛可可風格中的中國元素

彰顯國王財力的洛可可建築之前的凡爾賽宮對於採用巴洛克的風格,打造一個反古典風格的豪華宮殿,而執政期間的路易十五不在乎民眾的生死存活,開始裝飾自己的凡爾賽宮,試圖用豪華的裝飾物來人們感受到法國的強盛。

凡爾賽宮的建設是巴洛克風格和其他風格的交加,而洛可可風格源自於巴洛克風格但是卻又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同樣在法國有著發展歷程的兩種風格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就如同比喻王國的公主和王子一樣,巴洛克風格是浪漫紳士,而洛可可風格則是風度翩翩,教養高貴的貴族淑女。

風格的介紹能幫助我們更容易了解歷史,當時的路易十四通過建造凡爾賽宮殿來管理貴族,但是路易十五建造的建築,則是為了自己享樂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畢竟是路易十四的地盤,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體驗,路易十五開始住進巴黎的皇家宮殿,而巴黎也逐漸發展成熟,而當時的法國外債欠的實在太多,導致貴族們沒有經濟水平去建造新的建築物,而是開始對建築的裝修大動幹戈,也正是因為財力不足的原因,導致洛可可風格的建築形成外觀樸素,內飾富麗堂皇,而且夢幻爛漫,情調十足

華麗的家具路易十四和中國的建交,使得東方元素與經典的西方元素相結合,形成了洛可可風格式的家具風格。中國極柔軟的曲線,中國的瓷器,都是法國巴洛克風格向洛可可風格的蛻變。大航海時代的歐洲,航海業發達,最常見的家具裝飾有開始加入了貝殼,海洋和陸地的交匯,西方和東方的元素交織,在牆面的曲線中展現出了「富含東方花鳥紋路的生命氣息」。

航海時代帶回來的貝殼,裝飾城了海洋漩渦式的花紋,牆面也布滿富饒的花朵,使人感覺到步入仙境,感覺整個牆面都有一股流水般一氣呵成的曲線美。

洛可可風格家具

路易十五秉承路易十四通過豪華的建築來聚攏貴族集中統治集權的統治理念,在國庫虧空的情況下,依然修建室內的豪華,秉承了巴洛克式風格的豪華、極致奢華的法國情懷,加上蓬皮杜夫人的藝術風標,路易十五執政期間的建築風格也一目明了,追求極致的奢華、色彩鮮明,玫瑰色和粉紅色的濫用,自然氣息豐盛的家具,大航海時代激發的貝殼工藝品,高聳纖細的風格體現的淋漓盡致

伏爾泰《大小人》對法國名著有了解的人可能會知道,伏爾泰在法國歷史上有著意義深遠的地位,作為自然法學說的擁護者,伏爾泰對於自然法論的追求可謂到了極致。在這位嚴肅的創作家的創作生涯中,也曾用洛可可式的創作方式來創作了一本名為《大小人》的著作。

伏爾泰

用輕鬆接近自然的文體方式,來展現人的情感,穿插的優美愛情故事,將現實世界真實的描寫,都體現出了對美好生活的幻想,用鏡像的方式來折射現實,引發意味深長的了解,這也是洛可可映射到各個領域的反應

文學方面的洛可可風格,能強烈刺激人們的感官和心智,現實和理想的反差,冷嘲暗諷的方式成為了新的寫作手法,打破了當時的「創作」秩序和規範,追求自然而發、充滿理性和感官平衡的世界展現在了文學的方面。

路易十五雖然對於政治建樹方面沒有太大的成就,但是也算是開創了一種以法國貴族起源的奢華風格,也在當時引領了不少領域的發展。也在當時建設了法國的家具城,讓法國的家具設計方面有了進一步發展,甚至到了卓越的地步。

結語

雖然路易十五將路易十四嘔心瀝血打造起來的宮殿走向沒落,但是也在潛移默化中幫助法國的藝術文化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也能從側面看出當時法國上層貴族的腐敗。

但洛可可風格也展現了那個時期的人們,對奔放的自然美的追求,而這種風格依靠法國的影響力也在歐洲廣為流傳,在拿破崙時期開始停止發展,但到今天洛可可風格依然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藝術是時代的影子,時代下的藝術有著生活的縮影,洛可可藝術風格也不例外,路易十五也從藝術角度方面,向我們詮釋了他在任期間,為數不多的「建樹」。

相關焦點

  • 家裝的洛可可風格到底是什麼?看了這個你就明白了
    起源於18世紀法國的洛可可風格,洛可可Rococo從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併而來,是一種混合貝殼與小石子的室內裝飾物。洛可可最先出現於裝飾藝術和室內設計中,路易十五給宮廷藝術家和一般藝術時尚帶來變化,最初只是在皇宮,後擴展到整個法國上層社會。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婦、社交名媛蓬帕杜夫人,憑藉才色,影響到路易十五的統治和法國的藝術20餘年。她是洛可可風格當之無愧的主導者和推動者。她對凡爾賽宮進行了洛可可式的裝飾。洛可可反映出當時社會享樂、奢華及愛欲交織的風氣。
  • 波旁王朝的享樂主義,洛可可藝術為何會在奢靡的社會風氣中誕生?
    1715年8月路易十四去世,路易十五成為新國王。他執政早期深受法國人民喜愛,但執政後期生活糜爛,路易十四留下的財政混亂問題也沒有解決,逐漸失去了民心。  對財政的無能管理與私人生活混亂破壞了法國制度,他死後成為了法國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之一。  路易十五在嬰兒時期便失去了母親,所以他渴望母愛,設法讓更多的女性陪伴他。
  • 藝術風格簡析:發現沒?巴洛克風格和洛可可風格其實離你很近
    而服裝的話,則極盡華麗,富麗堂皇,充分展現貴族氣質,我們也可以來看一波圖:在現代服飾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巴洛克風格的體現:洛可可風格百度百科的定義如下:關於洛可可風格,我們可以抓住幾個關鍵詞,繁複的華麗,小巧精緻,極度講究細節
  • 嬌豔不過洛可可!
    沒錯,上期咱聊到了男性化的巴洛克,今天咱講講女性化的洛可可。風格歷史洛可可風格反映了法國路易十五時代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纖巧、精美又浮華、繁瑣,別稱為「路易十五式」,一度風靡歐洲。洛可可風格的裝飾多用自然題材作曲線,如卷渦、波狀和渾圓體;色彩嬌豔、光澤閃爍,象牙白和金黃是其流行色;經常使用玻璃鏡、水晶燈強化效果。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倡導者是蓬帕杜夫人,她不僅參與軍事外交事務,還以「文化保護人」身份,左右著當時的藝術風格。
  • 「洛可可」不是一種建築裝飾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一個時期
    洛可可(Rococo)描述了一種藝術和建築風格,它的特點是精緻而清新,始於18世紀中期的法國。洛可可式的裝飾藝術通常被歸類為「晚期巴洛克式」,在新古典主義席捲西方世界之前蓬勃發展。洛可可式是一個時期,而不是一種特定的風格。
  • 洛可可藝術風格的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分析
    洛可可風格畫作種風格所展現的就是對情感的一種表現,它是比較細膩的,是比較能夠吸引人的一種感官的,同時也是是符合貴族的一種享樂精神的。洛可可風格的來源「洛可可」是從法語轉換而來的,原意是貝殼裝飾,一開始是指室內裝飾以及建築中的一種裝飾風格,後來廣泛的說是指18世紀路易十五時期的藝術風格,他首先從建築裝飾開始後來一直影響到服裝繪畫,雕塑,和音樂。代表人物有華託、布歇以及弗拉格拉爾。在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洛克克風格的畫家就是布歇。
  • 《絕代艷后》:奢華的洛可可風格裝修絕對讓你驚豔!
    她玩轉假髮cosplay,對洛可可風格的詮釋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直到現在,時尚界的很多設計靈感都來源於她當時的時尚創新。絕代艷后短短的一生是洛可可藝術最為繁榮的時間,其中華麗的場景,無論是凡爾賽宮,還是嫻靜美好的農舍莊園,都是最具代表的洛可可風格,本案設計沿襲其中精髓,細微之處無不顯示出空間的精緻和華麗。
  • 洛可可風格裝修效果圖 繁文縟節藝術代表
    洛可可風格是1701-1800年起源於法國。本來是以反對宮中的過度繁瑣的禮節才出現的,但是它卻一不小心就火了。使洛可可風格流行與當時整個法國的上層社會中。今天嗨裝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洛可可風格裝修特點,繁文縟節藝術代表。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風」在十七世紀就吹過了歐洲,影響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
    17—18 世紀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發生過一段插曲,就是歐洲產生了一種東方情調的裝飾藝術風格,這種風格被稱作中國風格或中國風,持續了一百餘年,很多中國的元素融匯在巴洛克、洛可可風格中,展現了中國藝術獨特的魅力,為歐洲上層社會奢華的生活增添了幾分異國情調。
  • 活潑纖巧:十八世紀歐洲之魂,現代服飾中流淌的「洛可可」風格
    追求形態上的自然,在設計圖案的選擇上,充分發揮了設計師自我的意願,不拘泥於古典範本,這便是洛可可藝術,在當時的法國成為時尚風尚關鍵所在。當時的法國社會,剛剛從封閉的的路易十四時代解脫出來的貴族們,開始追求更為奢侈的生活,在藝術選擇上崇尚輕浮華麗。
  • 法式高級審美產物洛可可服飾,盡顯貴族的奢靡與繁華
    01洛可可藝術的起源洛可可藝術,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以及後來遍及歐洲的一種藝術形式或藝術風格,盛行於路易十五的統治時期,因而又稱作「路易十五式」。那個時候人們擺脫了路易十四的嚴肅統治,寬鬆的社會環境讓洛可可產生有了基礎。在路易十五修繕了一些宮廷藝術後,本來的巴洛克風格逐漸被這種輕快、精緻、細膩的藝術風格替代。
  • 把家裝修的華麗、大氣,洛可可風格是很好的選擇,這才是與眾不同
    現在洛可可風格逐漸流行,主要表現在建築方面,對於許多家庭富裕的人來說,喜歡把家裡裝修的華麗、大氣,洛可可風格是很好的選擇,洛可可風格在多方面都有巨大的影響,比如服飾,但很多人不了解,那麼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洛可可風格影響,洛可可風格的起源。洛可可風格影響?
  • 「國王選情人,情人挑裁縫」法國宮廷秘聞錄——《洛可可豪華版》
    不僅是建築裝飾和繪畫風格變了,當時上流社會貴婦和少女們的日常服飾和髮型風格,也在蓬巴杜夫人的帶動下颳起了一陣「洛可可風」——堆疊的高聳假髮、輕盈俏麗的羽毛,假花裝飾的帽子、繁複蕾絲綴飾的面具和袖子,古典精緻的摺扇,無一不襯託出女性的細膩與柔美。
  • 在洛可可服飾裡發現繁冗的魅力,展現出無盡女性魅力
    但是在復古大潮流裡發現了那個非常華麗時髦的存在,它就是洛可可風格。洛可可風格的服飾會讓我們感受到一場絕妙的視覺盛宴,無論是從設計上還是從顏色上,都是非常讓人賞心悅目的,但在那個時代的奢靡,也是小編不敢苟同。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洛可可風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洛可可服飾都有著怎樣的魅力吧!
  • 伏爾泰的紅顏知己,布歇的畫中麗人——「洛可可女王」蓬帕杜夫人
    文| 大雨798洛可可藝術18世紀產生於法國,盛行歐洲的洛可可藝術(Rococo)風格,其藝術形式具有輕快、精緻、細膩、繁複等特點。布歇作品洛可可藝術形成過程中受到東亞藝術的影響。洛可可藝術風格被廣泛應用在建築、裝潢、繪畫、文學、雕塑、音樂等藝術領域。
  • 輕綃風月俏佳人——洛可可時期的女裝風格演變(下)
    洛可可時期的女裝又有三個流行期:一、奧爾良公爵攝政時代(1715~1730)這時的人們反對路易十四那拘泥虛偽的宮廷生活,追求人生的歡樂,喜好輕快的衣裝,甚至流行使用中國的色彩和中國產的絲綢。二、路易十五時代洛可可風格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女服中帕尼埃越來越大,1740年,帕尼埃逐漸變成前後扁平左右橫寬的橢圓形,有的誇張到長軸4米,出門時,貴婦人們甚至要側身走,否則無法通過。劇院為此非常頭痛,1742年某報為劇院登了一則通知:敬請各位夫人小姐光臨時不要穿裙撐。同樣也給馬車的乘坐帶來了進出問題。
  • 兩種歐洲古典主義經典風格,巴洛克和洛可可,真的了解了嗎?
    ,更清晰他們的風格特點『 歐洲古典主義風格分為多塊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兩種風格類型如果我們將巴洛克風格比作是極具傳奇色彩的霸道總裁那麼洛可可風格就是天真浪漫的貴族小姐同樣作為風靡歐洲一時的兩位
  • 法式風格的起源、特徵和裝飾要素,非常值得研究一番
    到了法國路易十五時代,歐洲的貴族藝術發展到頂峰,並形成了以法國為發源地的洛可可風格,一種以追求秀雅輕盈,顯示出嫵媚纖細特徵的法國家居風格形成了。此後,洛可可藝術在法國高速發展並逐步受到中國藝術的影響。這種風格從建築、室內擴展到家具、油畫和雕塑領域。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風格複雜的形象和精細的圖紋,並逐步與大量其他的特徵和元素相融合,其中就包括東方藝術和不對稱組合等等。
  • 淺談:歐洲古典四大藝術風格對女裝風格的影響
    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藝術風格流派,它們表現在建築、美術、音樂、文學及染織藝術等各個藝術領域,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精神生活產生影響。在歐洲的藝術史上哥德式藝術風格、巴洛克藝術風格、洛可可藝術風格、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樣地影響到同時期的服裝風格。
  • 美術中的巴洛克與洛可可
    巴洛克出現的早一些,一般指的是路易十四統治時期(1643 - 1715)。而洛可可緊隨巴洛克,出現在路易十五統治時期(1723 - 1774)。左:路易十四 右:路易十五產生的地點上來看,巴洛克風格產生在義大利,洛可可風格產生於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