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於18世紀法國的洛可可風格,洛可可Rococo從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併而來,是一種混合貝殼與小石子的室內裝飾物。
洛可可最先出現於裝飾藝術和室內設計中,路易十五給宮廷藝術家和一般藝術時尚帶來變化,最初只是在皇宮,後擴展到整個法國上層社會。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婦、社交名媛蓬帕杜夫人,憑藉才色,影響到路易十五的統治和法國的藝術20餘年。她是洛可可風格當之無愧的主導者和推動者。她對凡爾賽宮進行了洛可可式的裝飾。洛可可反映出當時社會享樂、奢華及愛欲交織的風氣。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風格複雜的形像和細節。洛可可風格一直被視為「法國品味」。代表畫家有華託、布歇和弗拉戈納爾。弗拉戈納爾的作品《鞦韆》,也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描繪的是一對貴族夫婦在叢林中嬉戲的場景。年輕的貴婦人正在蕩鞦韆,眼光中充滿挑逗,故意把鞋踢進樹林中,其夫被引得四處忙亂地尋找。作品輕佻俗豔,很符合當時貴族的口味,是典型的洛可可風格。
鮮豔淺色調華麗洛可可風格,反映了法國路易十五時代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纖巧、精美又浮華、繁瑣,又稱為「路易十五式」,一度風靡歐洲。享樂、奢華、繁複、陳腐糜爛、甜俗的洛可可後來被更積極的新古典主義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