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FutureLab 藝術與設計FutureLab
FutureLab 畢業季
「FutureLab 畢業季"是 FutureLab 教博會於今夏推出的特別欄目,介紹全球藝術學院應屆畢業生的最新畢業展作品。在這樣一個實體展覽被取消、線上展示成為新流行的時刻,我們希望能以此記錄學生們當下最即時的回應,觀察他們的思考和創作。
卡耐基梅隆大學藝術學院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BFA 2020: No Tutorial
由 Miller 當代藝術研究所 (Miiler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呈現的線上展覽「No Tutorial 」,集合卡耐基梅隆大學藝術學院的 40 位本科畢業生作品,在新冠病毒肺炎造成全球恐慌之時,共同反思這一現狀,對社會體制的缺陷進行批判性思考,同時對新冠之後的世界投射以新的想像。
這場線上展覽由學生們自發組織策劃,在面對居家隔離無法獲得任何材料、設備的情況下,他們迅速考慮了如何充分利用網絡的特質,遠程設計了一個線上展示。學生們根據每件作品的主題和媒介,在網站首頁下方設計了一系列標籤分類,使得展覽的瀏覽方式不再受牆體的限制,可隨意選擇想要查看的對象。在這段特殊的時期裡,年輕藝術家們的幽默、才華、能量和創造力,或許會帶來一些不同的視角以及更為深入的思考。
本期,我們選擇了其中 7 位年輕藝術家的創作並與他們進行了簡短的交流與問答。更多作品可點擊本次展覽的線上網址:https://notutorial.art/
1.
Selina Lee
Basement Terminal
Charcoal, conte crayon, and graphite on paper
Web: https://selinamlee.com/
Instagram: @slee17.studio
關鍵詞:賽博朋克、數據、個人陳述
在疫情期間,Selina Lee 將自己的生活記錄成了一系列數據,並將這些數據繪製成彭博終端(實時金融市場數據和相關分析的金融交易軟體)的格式。隨著記錄工作的進行,這些視覺圖像也會隨之變化,每個新的圖像都是對隔離生活下一個個體生活的記錄和形象反映。
"我參加了高中的大學預科課程後,就著手準備申請 CMU 的建築學院。學校的課程比較偏向觀念性,令人興奮也富有挑戰性,而且也很符合我對藝術及跨學科學習的興趣。我在藝術學院中擁有非常全方位的體驗,包括跨學科課程的靈活性、研究機會、Contexual Practice 課程的兼容並蓄、對建立積極的藝術社區的承諾。"
—— Selina Lee
2.
Keegan Barone
Versatile Online Store
Website, Photography, Digital, Wearable Sculpture
Web: https://keeganbarone.com/
關鍵詞:身體、性別、身份政治、互動
滑動查看更多
Keegan Barone 的畢業作品虛擬了鞋子品牌 VERSATILE,將鞋子設計為了全球最為多功能的運動鞋款,一如廣告圖中的男女模特穿著帶有高跟鞋跟的運動鞋(鞋面帶有 Nike、Under Armour 等眾多真實運動品牌的標誌),進行著籃球、橄欖球等各項運動。Keegan 為此做了全套的品牌設計,包括產品的理念、標語、推廣照片、款式名稱等,並為其設計了一個品牌網站。
VERSATILE 網站:
https://versatilestore.wixsite.com/versatilestore
「 學校吸引我的地方是有很多機會探索所有我感興趣的事。我從藝術學院獲得純藝本科學位的同時,也從 CMU 的 Tepper 商學院取得了商科學士學位。CMU 藝術學院對觀念藝術作品的高度關注,讓我選擇了它。我希望創作具有深度又有意義的作品,而 CMU 也確實幫助我成為了一個觀念藝術家:教授們會花時間來理解我作品中的想法,而且也會營造一個能讓我既充滿熱情又能成功創作出作品的環境。」
—— Keegan Barone
3.
Coco Allred
52:17 Workstation
Plywood, steel, fiberglass, aqua resin, paint, projected clock with 52:17 timer sections, 12' circular rotation, standing desk height for a 5'5'' standing woman
Web: cocoallred.com
關鍵詞:語言、合成、組織、藝術設計
滑動查看更多
Coco Allred 設計的 「朝九晚五」 工作檯,讓觀眾有機會體驗到現場社會中前 10% 工作者的時間作息。藝術家調查了這些人的工作時間,並總結出在 8 小時工作日裡每工作 52 分鐘休息 17 分鐘是最合理的工作狀態。因此,互動裝置《52:17 Workstation》 模擬了這樣的工作狀態,被分成了工作和休息兩個部分。體驗者會在兩個場景間轉換,而藝術家則扮演了顧問的角色來監督體驗者的工作。作品在實體空間展出時,參觀者可以預約並體驗在工作檯上工作的體驗。
「 我在準備申請學校時,參觀了 CMU,旁聽了一些課。學校的嚴謹、創造力、溫暖以及藝術學院的整個氛圍都讓我印象深刻。學生和老師們都會採取非傳統的手法來拓展作品的深度。我在這裡從學生變成了一個藝術家,過程中我得到了很棒的指導,也和同學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我很感激有這樣的機會和陪伴。」
—— Coco Allred
4.
Hannah Kim
Cave Dream
2D Animation, 1920 x 1080 px
Web: https://hannahkimart.com
關鍵詞:數字繪畫、神話、民俗、故事
Hannah Kim 的動畫作品《 Cave Dream 》 中,性格容易被操控、順從又平凡的主角被困在了一個強勢而殘暴的山洞裡,山洞經常會給他下達指令。於是主人公被迫了開始每天照料山洞裡面的一顆水果的生活。Hannah 在做動畫前期對場景及人物進行了不同角度的設計,使得作品的故事和場景顯得豐滿細緻。
「 我最初選擇 CMU 藝術學院是相較於其他學校只專注於某一行業的專業訓練,這裡的項目會提供更多、更廣泛地了解藝術創作的機會。所以,我在學校探索了關於藝術和動畫製作的不同方面,這裡提供的教育也使我能夠得到全方位的支持,朝著獨立藝術家的方向前進。CMU 藝術學院的課程除了專注於純藝創作訓練外,也讓我學會了動畫和視覺效果行業的標準技能。總體來說,你在這裡學到的是如何思考、如何創作,而不是學會某一特別的技能。」
—— Hannah Kim
5.
Miranda Miller
Story Quilt
Donated family clothing, sheets, toys, curtains, wedding dresses, blankets, belts, costumes & other fabric
Web: https://millermiranda.com
關鍵詞:家庭、互動、記憶、民俗
Miranda Miller 採訪了她的朋友和家人並記錄了他們家族中流傳的小故事。接著,她收集了一些舊衣服、婚紗、床單和窗簾等布料,然後用這些布料縫製描繪了這些故事。這些記錄著一個個故事的布片最後被匯聚為一張大毯子,成為了一張記錄了家族歷史、人物命運的故事毯。細節處的人物和場景體現了 Miranda 對於色塊的巧妙運用和她高超的縫製手工。
「我選擇 CMU 主要是因為我對這裡非常熟悉,我的祖父、阿姨都從這個專業畢業,而且我之前每個周末都會參加他們的預科項目,一共有四年的時間。不過 CMU 一開始並不是我的首選,我更想去注重材料和手工創作的學校,但我還是很高興最後來了 CMU,能在繼續學習手工製作的同時,更好地了解(藝術創作的)觀念、語境。」
—— Miranda Miller
6.
Sophia Qin
A Silicon Valley Horror Story
Stop Motion Animation, Modified Dolls, Paper Mache
Web: sophiayqin.com
關鍵詞:諷刺、實驗動畫、故事、藝術設計
Sophia Qin 的這件作品使用定格動畫的手法,講述了一個架空在矽谷郊區的故事。故事中的矽谷聚集了大量的社交媒體網紅和美妝博主,他們為了自己的美貌在小白鼠和一些其他的小動物做傷害他們的實驗。然而意料之外的是,社交媒體最終幫助了小白鼠創造了屬於他們的烏託邦。
Sophia 還為這件作品設計了一個四英尺高的頭像的雕塑,而動畫會從頭像張開的血盆大口中展出。圖片中展示了 Sohpia 的設想和她 3D 列印的雕塑模型。但由於疫情的關係,雕塑還未能完成。
我選擇 CMU 藝術課程是因為它的排名、學校歷史(安迪·沃霍爾也是校友之一)以及對於技術的看重。我一開始並不確定是否要主修藝術,所以課程選擇的靈活性使得我也探索發掘了一下自己其他的興趣。學校的建築、設施以及導師都很吸引我並最終選擇了這裡。
CMU 藝術學院的課程比我想像地更概念化,但我也很享受能夠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創作作品。此外,我還主修了學校人機互動(HCI)專業,也讓我從批判性的角度來思考設計和技術的關係。對計算機科學文化的深入學習和對人機互動的了解也很大程度上激發了我的藝術創作。我認為 CMU 最棒的地方就是能夠幫助學生全方位的發展,既有創造力又有分析能力。
—— Sophia Qin
7.
Sydney Crantz
Cataclysm
Oil on panel
Web: sydneycrantz.com
Instagram: @sydney_krantz
關鍵詞:抽象、色彩理論、靜謐
Sydney 這一系列油畫的靈感,來源於理察·費曼的一句名言:
如果,在某次大災難裡,所有的科學知識都要被毀滅,只有一句話可以留存給新世代的生物,哪句話可以用最少的字包含最多的訊息呢?我相信那會是原子假說:宇宙萬物由原子構成……
她希望通過這一系列油畫來體現 「濃縮」 的精神,從而反映出世界萬物歸根結底都是同樣的組成。
卡耐基梅隆大學藝術學院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
卡耐基梅隆大學藝術學院是一間全美知名藝術院校,其基於時間的媒體藝術及新媒體專業排名全美第一。教學中,學院注重把基礎藝術創作課程與新媒體、物理計算等實驗結合在一起。學院在為本科生提供 BFA 學位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選擇修讀 BXA 學位,X 代表人文、科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等非藝術類專業學科,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結合選擇。學院的傑出校友包括 Andy Warhol、Mel Bochner、Joyce Kozloff、Philip Pearlstein 和 John Currin 等。
原標題:《畢業季 #1 | 卡耐基梅隆大學藝術學院 2020 畢業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