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格平
本科鄭州大學美術學院,平面設計專業
編者的話:跟格平2年多相處的時間裡,對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沉穩,低調,踏實。記得第一年格平的初試成績與分數線差了10分,專業課成績拖了後腿,當時都覺得非常遺憾,夢清的所有老師還有顏學長都鼓勵他二戰,因為我們評估過他各方面能力,覺得他有更大的可能性..他也認同我們的建議選擇二戰。在接下來的一年裡總結一戰的不足,發揮自己的優勢,順利考上清華美院交叉學科-互動設計方向研究生。再次祝賀!
————————————(初試成績)————————————
第一年初試成績:英語55、政治66、上機117、手繪112
第二年初試成績:英語65、政治57、上機120、手繪134
—————————————(雞湯)—————————————
得知進入擬錄取名單的那晚,我在鄭州正駛向回家的路上,手機裡不時傳來朋友祝福的鈴聲。沒有欣喜若狂,沒有感慨萬千,在一种放空的狀態下我回想起遠哥兩年前說過的話:「腳踏實地,路會送你一程」。
我自幼學習美術,但文化課成績一直不溫不火,和許多藝術生一樣,曾是老師眼中擾亂課堂的差生。可無論是「差生」還是「好學生」,我們的命運都跟隨著教育體制下的幾場考試,悄悄發生了變化。
高考時,清華美院是每個藝術生嚮往的殿堂,從某種意義上講,清華這兩個字在很多中國孩子的心中就等同於優秀。帶著對優秀的渴望,我報考了清華美院,雖未能開花結果,但卻在心底埋下了種子。
在統考成績的幫助下,我順利進入鄭大美院學習平面設計,在自己熱愛的領域找到了自我價值,也找到了一份體面的實習工作。如果不出意外,我可能就這樣日復一日地生活。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篇關於清華美院交叉學科的報導。
我完全被那種學習氛圍所吸引:一個房間裡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大家一起致力於解決相關項目的設計問題。比起擁有同樣的學科背景,這樣混合背景的人才合作將帶來更有趣的結果,催生出各種瘋狂的想法!
於是,我辭去了工作,離開了生活二十多年的城市,踏上了考研這條漫漫長路,這一考,就是兩年…
第一年的複習過程就如同摸著石頭過河,費力而不出成效,因為文化課底子薄弱,專業課學習存在著依賴性,所以複習效率低、效果差,儘管吃了不少的苦頭,但是結果並不盡如人意。
在完成畢業設計,短暫的休整後,我選擇了二戰。吸取了第一年的經驗教訓,我根據自身情況,分別制定了四門科目的複習計劃,從7月到12月,每個月的每一天都有計劃地進行複習。
除此之外,在魚龍混雜的考研市場中,獨立思考的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有別於第一年的盲目跟風,我選擇了適合自己的考研教輔,摸索出不同的手繪風格,也漸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複習節奏。
就這樣,念念不忘的心事,終於有了迴響,在半年穩紮穩打的複習過後,我成功進入了複試,也得以有了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來說出我的故事。
兩年的考研歷程在這裡終於有了一個總結,也讓我更加的相信,在這個不缺乏投機者的時代裡,腳踏實地,就是通往成功最快的捷徑。
—————————————(乾貨)—————————————
英語
一、單詞:
一定要背,而且要有方法的去背,我的方法是:把單詞書按單元撕開。例如你的單詞書有十二個list,你可以把書撕成十二份,分別裝訂好,每天去自習室只帶上當天所需要背的那個list。這樣一來,把厚厚的一本單詞書拆分成十二本小薄冊,不僅減輕了書包的重量,也減輕了心理的壓力。
每個人背單詞的方法不同,也有的同學喜歡用手機應用去背單詞,有的喜歡通過做題去背單詞,還需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此外,推薦參照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做好規劃,每天不斷鞏固背過的單詞,不要背著前面的,忘了後面的。
推薦書目:《考研單詞一笑而過》:很小眾的一本單詞書,適合對記單詞有牴觸情緒,基礎薄弱的同學。此書的每個單詞都有一個奇葩的記憶方法,有的根據諧音來記憶,有的根據詞根來記憶。不管用什麼方法,先把單詞記住,然後一遍遍的複習鞏固,相信重複的力量。
推薦APP:百詞斬、不背單詞、網易有道詞典
二、閱讀:
一定要重視真題,反覆練習真題,我第一年英語複習最大的問題就是做了大量的練習題而忽視了真題。
關於真題怎麼去用,我的方法是,預留出最近三年的真題作為考前模考,其餘近十年的真題拆分開來做專項訓練,一共做兩遍,第一遍重點解決真題中的單詞和長難句,第二遍重點把握真題中的出題思路和做題感覺。
推薦書目:《考研真相》:相較於張劍考研英語黃皮書,此書更適合英語基礎薄弱的同學,裡面會把每道真題拆分成一句一句來翻譯,把每句話的語法關係以結構圖的形式清晰呈現。
三、作文:
由於我的語法知識不牢固,造句容易出現錯誤,我採用的方式是大量背誦優秀範文,不僅會背還要一字不差的默寫出來。(小作文一共背默了十五篇左右,大作文一共背默了三篇)
可能這樣的方法看起來很笨拙,但卻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收穫,不僅節省了大量的做題時間,而且在複試口語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關於大作文的模板問題,我看了何凱文的網課,他將大作文分為有形社會問題、無形社會問題、個人能力和品質三大類,往年的所有作文真題都跑不出這三大類,我按照這三大類分別準備了三篇作文,在兩次考試中都證明了這個分類的正確性。
四、考試:
英語考試過程中我最大的經驗就是:合理有效的安排做題時間,基礎薄弱、做題速度慢、英語目標在60-65之間的同學可以參考我的時間安排:
1)小作文:20分鐘——————————14:00—14:20
2)大作文:30分鐘——————————14:20—14:50
3)閱讀理解:80分鐘—————————14:50—16:10
4)新題型:20分鐘——————————16:10—16:30
5)翻譯:20分鐘———————————16:30—16:50
6)完形:10分鐘———————————16:50—17:00
這樣的時間安排會把主要的得分精力放在閱讀理解、新題型以及作文上,最後根據翻譯和完型的難易程度,適當分配剩餘時間。
政治
一、基礎複習階段(7月、8月)
在基礎複習階段可以參加一些培訓課程,從宏觀的角度整體把握一下考研政治大綱的框架內容,同時對核心知識點進行第一遍梳理。
我採用的方法是:先自己看一章節的大綱,再做相對應章節的1000題,做完後再返回大綱看對應錯題的知識點,同時用本記錄下該知識點,便於日後歸納總結。
推薦書目:
《高教版考研政治大綱解析》:人手一本不多解釋。
《肖秀榮1000題》:結合著大綱配套練習,除真題外的最佳選擇。
《肖秀榮精講精練》:和考研大綱大同小異,可選擇性購買。
二、強化複習階段(9月、10月)
考研政治主要考察兩點:宏觀把握:主要是對大綱框架的理解,例如各個章節的構成,時間軸的分布等。細節記憶:主要是對知識點的記憶,例如哲學原理及方法論、歷史事件及意義等。
很多同學會省略掉基礎複習階段,直接進入強化複習階段開始考研政治的複習,這樣容易造成對大綱宏觀把握不足,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的情況。千萬不要在不理解的情況下死記硬背細枝末節。
在強化階段也不能把做題給丟掉,可以在做完1000題後就開始做歷年考研真題了。同時繼續記錄錯題,對重要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
推薦書目:
《風中勁草》:用不同字色對考點進行整理標記,便於記憶。
《肖秀榮知識點提要》:裡面的圖表有助於對考點進行梳理總結。
《歷年考研真題解析》:時政的選擇題可不做。
《才逸1000題》:跟肖類似,喜歡多做題的同學可選擇性購買。
三、衝刺複習階段(11月、12月)
到了衝刺複習階段,可以適當的買些押題捲來做一做,主要看一看大題的出題方向。
我是買了以下三個人的押題卷,匯總起來做了一個統計,三個人同時押到的話題一定是熱門考點,需要格外重視,認真背一下。石磊押到的肖秀榮和才逸沒有押到,說明是次熱門考點,但也不能略過,考前多看幾遍參考答案準沒壞處。
關於反押題,我個人的觀點是:不能因為熱門考點出現在押題卷中,就用逆向思維去繞開這些熱門考點,而偏向冷門考點的準備。
因為一年的熱門考點就那麼多,這是考研政治考察的重點,不會因為反押題去為難考生,這違背了考試的初衷,是本末倒置的事情。倒是有可能考察同一個熱門話題,換一種不同的問法,以防考生不會變通只會背死答案。
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該準備的熱門考點都覆蓋到,倘若真考察了冷門考點,那麼大部分考生都和你一樣,也沒準備。怕就怕人人都會的熱門考點沒準備好,背了一堆冷門考點,結果一個沒考。
推薦書目:
《肖秀榮八套卷》《四套卷》:比較權威。
《才逸八套卷》《四套卷》:跟肖的出題思路類似,可作為補充。
《石磊五套卷》《三套卷》:不同於肖的出題思路,可作為參考。
《石磊保命系列》:濃縮版考點總結,也有應試的答題技巧。
上機設計
一、軟體技能
因為我在本科學習期間已經掌握了部分平面設計軟體,所以為第一年的考試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由於考試要求的變動,自己沒能熟練掌握原型製作軟體,導致心態和選擇上出了些問題。
第二年我事先自學了Sketch、Flinto等高效的原型製作軟體,同時不丟掉AI(Adobe Illustrator)、PS等平面設計軟體。
準備了兩套方案:如果考試要求自帶電腦,我就使用Sketch+Flinto製作一套完整的APP原型、如果考試要求使用學校機房,我就使用AI+PS製作一個APP的演示文稿。
這樣兩手準備,就可以從容應對各種考試要求和突發情況。
二、專業知識
學習專業知識的渠道有很多,我第一年主要通過讀書和上課為主。第二年主要是通過實際操作體驗大量的APP,以及經常瀏覽一些眾籌網站,例如Indiegogo、Kickstarter等等,去學習成功的團隊是如何包裝展示產品的。
除了多看之外,還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鞏固。我在Collect UI等優質界面設計網站上收集了各種類型的界面進行臨摹研究,然後再做一些模擬項目去進一步吸收消化。
不管知識的獲取是來源於書本還是實踐,最終能運用到考試中就會為你加分。
推薦書目:
《用戶體驗的要素》(初級)
《Don’t Make Me Think》(初級)
《認知設計:理解UI設計準則》(中級)
《About Face4:互動設計精髓》(高級)
《互動設計沉思錄》(高級)
推薦網站:
Indiegogo( https://www.indiegogo.com/)
Kickstarter (https://www.kickstarter.com/)
Collect UI (http://collectui.com/designs)
Dribbble (https://dribbble.com/)
Behance (https://www.behance.net/)
UEDfans(http://uedfans.cn/)
三、應試技巧
應試技巧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準備的越充分就越有機會取得高分。例如考試前將設計規範和標準色號都熟記於心,在考場上就能為你節省大量的時間。
此外,我會把平日收集的素材和積累的練習作品都收集在一個Keynote裡,按照時間順序整理好。在考試前去回顧整個Keynote來達到瞬時記憶的效果。
專業手繪
一、關於風格
專業手繪這門考試主要考察考生的知識儲備和表達能力,這個表達不僅僅是文字語言,也包括視覺語言。因為每個人和表達方式都不盡相同,所以也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風格。
風格並沒有絕對的好壞,都是為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服務的,我考慮到手繪能力是自己的強項,就著重用圖形化表達的方式去完成考卷,這種方式更抓人眼球也更為直觀。此外,我汲取了大量工業設計的表達方式,來順應考題越來越偏向軟硬體結合的趨勢。
二、日常練習
我在專業手繪上的練習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模塊化練習:就是把一張考卷的各個組成部分拆分開來,單獨進行練習,例如:產品功能描述、用戶群體分析、流程圖、線框圖、產品圖、使用場景圖等等。
另一種是模擬考試:就是嚴格按照考試時間,把模塊化訓練的成果組合在一起,再整體調整卷面效果。
三、應試技巧
其實專業手繪是最考驗技巧的一門考試,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運用好技巧可以為你節省大量的時間。
我在考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把每個模塊的位置都數據化,以便於考試時能迅速精準的畫對位置。然後我通過大量練習,總結出一系列的繪製方法,都幫助我在短時間內完成了耗時費力的工作。
複試
一、作品展示
信息藝術交叉學科的複試只有面試的內容,一共20分鐘。首先是一個自述環節,5分鐘左右,主要內容為學習經歷、創作或設計經歷等,可自願準備作品集和PPT。
由於第一年考試失利後我就開始了作品集的準備工作,於是減輕了第二年的工作量。因為複試名單公布(3月7日)距離複試時間(3月12日)只有五天時間,所以千萬不要等知道自己進了複試才開始準備作品集,要提前著手準備。
PPT演示的時候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要分主次,著重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事先排練一下,把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
二、抽題回答
第二個環節就是抽題環節,一次抽取2道題目,選擇其中一道進行回答,如果2道都不滿意,可以再抽取一道進行回答。一共有2分鐘的思考時間,在3分鐘內完成答題。
我抽到的題目是「談一談對VR(虛擬實境)的認識」,題目大多與專業相關,可以提前查閱一些資料,關注一下行業熱點知識。
三、自由提問(含外語聽說能力考查)
最後一個環節是老師自由提問,一共會有6—10個左右的老師分別從不同方向輪番向你發問,在提問中間會穿插著英語口語的考查,不過時間很短,一般三到四句話就可以結束了。
從初試進入複試階段,除了硬實力的比拼之外,心態的比拼更為重要。要知道:作品只是你的第二面孔,而精神面貌、談吐舉止才是你的第一面孔。
—————————————(感謝)—————————————
我很幸運,在這兩年時間裡增長了見識、磨練了心智、結識了師友、收穫了愛情,在這一路上有太多太多的人要感謝!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和家人,是他們的愛與支持給了我前進的動力,其次我要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老師、學長、學姐,是他們的悉心指導給了我實現夢想的可能,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女朋友,感謝她的出現,讓艱苦的奮鬥故事增添了許多的浪漫。
最後,祝願每位認真備考的同學都能有所收穫,考出好的成績!
版權歸夢想清華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中國藝術設計考研網,
設計類、藝術類考研培訓領跑者!
陳老師:13426091817微信同號 QQ 1054309811
張老師:13120376602微信同號 QQ 2748087274
趙老師:13264133280微信同號 QQ 2248203920
掃一掃微信二維碼,獲取更多有價值的學習資料,為你考研添動力:
夢想清華個人微信諮詢號碼:mengxiangqinghua1
夢想清華清美考試王牌 官方微信公眾號碼: mengxiangqinghua
其他院校考研資訊請關注
中國藝術設計考研網官方微信公眾號碼:adkaoyan
2018年清美考研網絡課程QQ群:368172564
中國藝術設計考研網「夢想清華」清美考研培訓研究中心
清華美院考研官方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qingmeikaoyan
中國藝術設計考研網官網 www.adkaoyan.com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北四環保福寺橋南(清華東門南1000米)恆興大廈10層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