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體腔最大的恐龍化石落戶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亞洲體腔最大的恐龍化石落戶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2008年04月27日 00: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鄭州四月二十六日電 (記者 朱曉娟)今日上午,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在鄭州正式開館迎賓。亞洲體腔最大的恐龍化石、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化石、中國唯一的結節龍化石、目前世界上最大一窩恐龍蛋化石均落戶於此館。

  據悉,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是一個具有現代化、高科技、獨具河南特色的國內省級一流的地質專業博物館;是河南省資源、環境、省情展示交流的「窗口」;珍稀地質礦產標本收藏、研究中心;國土資源知識普及與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該博物館還是中國第一家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地質專業博物館。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坐落在鄭東新區,建築面積五千八百平方米,布展面積四千一百平方米。建築外觀新穎別致,獨具風格。館內設有地球廳、恐龍廳、生物演化廳、古象廳、礦產資源廳、地質環境廳、多功能廳和地震海嘯感受劇場,館外有礦石林、科普廣場、恐龍雕塑等。館內收藏了省內外地質礦產、古生物、礦物標本五萬多件。

  展館內展示有亞洲體腔最大的恐龍、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中國唯一的結節龍、目前世界上最大一窩恐龍蛋化石等,還有數十件珍貴的早期哺乳動物和長羽毛恐龍,以及世界上最早的銀杏果化石、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中華古果等大批動植物化石標本,典藏和展示了河南幾乎所有種類的礦石、巖石標本,以及來自國內和部分國家精美絕倫的礦物晶體和觀賞標示。其中有多件國寶級和數百件珍稀實體精品標本。完

編輯:邱觀史】

相關焦點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四站——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豫見中國龍
    截止至2019年12月,我國已經根據骨骼化石發現命名了322種各類恐龍! 我們曾經有一個49天的約定 還記得這些中國恐龍麼? 將告訴你誰是亞洲體腔最大的恐龍、 已經成功裝架的世界最大的恐龍是誰?
  • 中國是發現恐龍最多的國家,「巨型汝陽龍」竟是世界最大恐龍化石
    河南省汝陽縣劉店鄉有座「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這裡發現的生活於晚白堊紀早期(距今約1億年至8500萬年間)的汝陽恐龍動物群,是中國乃至世界晚白堊紀早期的一個重要恐龍物證,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晚白堊紀早期恐龍研究上的空白,對研究大型蜥腳類和結節類恐龍的分布、遷徙、演化以及揭示恐龍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和最終的突然滅絕等具有重大價值
  • 來這 漫步「侏羅紀公園」——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下)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恐龍廳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恐龍廳,作為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最大的一個展廳,也是最受歡迎的展廳。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最小的竊蛋龍,亞洲體腔最大的黃河巨龍,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霸王龍,還有「萌萌噠」銀郊中國肯氏獸。
  • 省地質博物館開館 常年免費看恐龍
    體格龐大的恐龍、璀璨奪目的礦石、神奇奧妙的生物演化進程……4月26日上午,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在鄭東新區舉行了開館典禮,正式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右圖)。據悉,這也是目前全國第一個免費對社會開放的省級地質博物館。   省地質博物館建築面積5800平方米,布展面積4100平方米。裝飾一新的博物館內設有地球廳、恐龍廳、生物演化廳、古象廳、礦產資源廳、地質環境廳、礦物廳、4D動感影院(多功能廳)和地震海嘯感受劇場等,館外有礦石林、科普廣場、恐龍雕塑等,是現代化的省級一流地質專業博物館。
  • 「世界地球日」來臨 河南鄭州這裡的恐龍化石免費看
    4月22日,在這春意盎然的四月,第49個 「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在河南省地質博物館開幕,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惜自然資源,呵護美麗國土——講好我們的地球故事」。省地質博物館推出金牌講解員免費講解活動,並準備了「我在博物館裡修化石」、「我要動手裝恐龍」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迎來了現場小朋友和市民的讚揚。
  • 河南巨型汝陽龍超越阿根廷龍 一舉成為世界最大的恐龍
    河南汝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汝陽縣中南部,屬於伏牛山北麓,汝河上遊,由恐龍化石園區和西泰山園區構成,總面積71.17平方公裡,是一座以恐龍化石、花崗巖地貌為主的綜合型地質公園。(攝影:清風視界/盧清國)河南省古生物研究人員在汝陽對汝陽恐龍化石地質遺蹟點進行了詳細普查,在汝陽境內已發現恐龍屬種10大類、化石點達130多個,並建立了地質遺蹟保護檔案。
  • 汝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景區成功入選首批「洛陽市研學旅行基地」
    我縣汝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也在首批「洛陽市研學旅行基地」之列。右一汝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代表接受授牌據了解,被授牌後,這些研學旅行基地將進一步挖掘研學旅遊資源,深化打造主題品牌,擴大對青少年人群的政策優惠,加強接待配套設施建設,提升研學旅行的品牌認知度
  • 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亞洲恐龍足跡化石
    新疆網訊(記者 梁樂)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古脊椎所)汪筱林團隊近日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新發現了兩類獸腳類恐龍足跡化石。其中一類恐龍足跡命名為牛氏亞洲足跡,其大小是之前發現最大化石足跡的1.5倍,成為目前世界最大的亞洲恐龍足跡化石。
  • 【組圖】暑假 帶孩子來合肥地質博物館看恐龍化石啦!
    【組圖】暑假 帶孩子來合肥地質博物館看恐龍化石啦! 逛博物館不失為一種降溫避暑的好選擇。對於熱愛自然科學的孩子們來說,暑假的來臨意味著有更多的課外時間,在博物館的展廳內觀賞恐龍骨架、穿越遠古時空不失為度夏的理想方式。8月4日,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裡,一群熱愛生物和地質科學的孩子或跟隨家長、或結伴而行,穿梭在博物館涼爽寬敞的大廳內,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
  • 這裡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國家地質博物館,館內的恐龍化石壯觀無比
    中國地質博物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作為我國最早成立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如今也是國家AAA級旅遊景點。(圖片來自 IC photo)該博物館的佔地面積也非常大,收藏了眾多非常珍貴的地質標本,是地質研究愛好者的天堂。
  • 亞洲最原始鐮刀龍類化石出土
    義縣建昌龍復原圖 近日,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研究員呂君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蒲含勇以及日本北海道大學小林快次博士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在中國遼西發現了一種新的基幹鐮刀龍類恐龍化石研究顯示,該新恐龍可能是迄今發現的亞洲最原始的鐮刀龍類,相關成果5月29日發表在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 「由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於2009年徵集的標本產自約1.25億年的遼西建昌義縣組,化石骨架基本完整。」呂君昌表示,通過近3年的研究,研究人員確認,該標本屬於獸腳類恐龍中的鐮刀龍類恐龍新屬種,並命名為義縣建昌龍,其獨特性在於它具有鳥臀類恐龍齒式。
  •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又添新「寶貝」 重達36噸的巨型石膏晶洞亮相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又添新「寶貝」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駿通訊員張永強文圖 本報訊以各類恐龍化石、恐龍模型,吸引了無數小朋友前來參觀的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又添新「寶貝」。
  • 重返侏羅紀「恐龍收藏館」,沒錯,是真化石
    7000㎡+沉浸式空間500+國寶級恐龍化石真品最大規模國寶級恐龍化石展來啦一開始以為是恐龍模型堆砌的玩具展,沒想到,全都是億萬年前的真化石,瞬間有種時光交錯的感覺這裡有亞洲最大和世界最小的恐龍,恐龍化石,恐龍骨架,恐龍蛋,植物化石,以前在電影裡看到的,全部真實地展現在眼前!
  • 來恐龍之鄉 找尋埋藏在化石中的秘密
    令人振奮的是,在這片神奇的恐龍墓地裡,人們還發現了亞洲最大的暴龍骨骼化石,這也是中國第一次確切無疑地發現暴龍科恐龍。作為著名的"恐龍之鄉",諸城擁有極為豐富的恐龍化石資源,先後發現了世界最大恐龍化石群等六個世界之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認定為"世所罕見的世界地質奇觀"。1995年,諸城市恐龍博物館開始建設。
  • 我國第一塊恐龍化石出土地:黑龍江邊嘉蔭國家恐龍地質公園
    如今這裡已建成以恐龍為主題,以恐龍化石為基礎,結合恐龍科普知識,發掘現場和聲光電控制的原始場景為一體的恐龍主題公園,並升級到國家級恐龍地質公園。1902年由原住民提供線索,俄國人在這裡發現了恐龍遺骸,並進行了發掘。用挖出來的恐龍遺骨化石,組裝成一具完整的恐龍骨架——黑龍江滿州龍骨架。
  • 它是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我國專業恐龍博物館!
    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地球是目前太陽系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已走過了近46億年的歷程。
  • 近十年河南發現了哪些恐龍化石? 這本書告訴你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悅生 文圖近日,由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蒲含勇等編著的系統介紹河南省古生物化石精品的文獻《河南古生物圖鑑》,由地質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讀者可從這本書上了解到在河南發現的眾多恐龍化石,還能看到一些巨型恐龍和古生物的復原圖。
  • 中國十大最著名的恐龍,一起過來了解下在中國地區的恐龍
    1、黃河巨龍黃河巨龍是亞洲壯的恐龍,等於10頭大象。2006年,在河南省汝陽縣三屯-劉店一帶數十平方公裡範圍內,發現了恐龍化石點30餘處。其中一具恐龍化石,長度有18米,光一根腳趾就有20釐米長,前肢較長,肩部高度為6米,肩寬達3米;臀部高度為5.1米,臀寬達2.8米,而頭部高度則有8米左右。它是目前已知亞洲體腔大,即高大、外形肥胖的恐龍,堪稱「亞洲龍王」。
  • 遊記:中國地質博物館
    創建於1916年,在與中國現代科學同步發展的歷程中,積澱了豐厚的自然精華和無形資產,以典藏系統、成果豐碩、陳列精美稱雄於亞洲同類博物館,並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
  • 重慶自然博物館90歲了!我國首具恐龍化石在這裡首次站立
    在這裡,不僅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生物化石,而且專門的恐龍展廳,還能讓大家一睹各種重慶出產恐龍化石的風貌。 從1930年重慶自然博物館的前身中國西部科學院對外開放以來,重慶自然博物館已經陪伴重慶市民走過了90年的時光。12月25日,重慶自然博物館迎來了90歲的生日。 90年的歲月並不短暫,但說起這個陳列館的故事,大家又知道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