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一個開始不想去,去了不想走,還想再去深度遊的地方

2020-12-17 東北那個東

01開始不想去

上月,去了趟陝西韓城。

說實話,開始不太想去。一是因為新冠疫情;二是因為韓城沒名。

孟子有云:「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所去之地,所經之途雖未發生疫情,但是去,不如不去。

提到陝西,即使你沒去過,估計也會對兵馬俑、華清池、乾陵、黃帝陵、壺口瀑布,還有「自古一條路」的華山耳熟能詳,心馳神往。

韓城,在哪裡?!,有什麼?!不知道,沒聽說,沒去過。

出發前,我自我寬慰:韓城,是未知的,或許正是因為她的未知,一切才可能成為可能。

帶著一份踟躇,也帶著些許的期待,我踏上了去往韓城之路……。

向著韓城——出發

02去了不想走

在淅淅瀝瀝的秋雨中去,在灰濛濛的暮靄裡裡回。短短兩個半天的韓城之行,仿佛經歷了一次穿越兩千多年歷史的時空旅行。

讓我感到時空扭曲的,是一個韓城人,是這位韓城人說出了三個字——少梁邑。

還記得最早的那部讓無數人血脈賁張,盪氣迴腸,最後又頓足捶胸,扼腕嘆息,豆瓣高達9.3分的《大秦帝國》嗎!那部電視劇的第一集說的就是——少梁之戰。

這部劇09年開播,至今十一年,我看了11遍,每年看一遍,每年遭一回罪。因為看著看著就會沉迷其中,吃飯睡覺無比混亂。

大秦帝國第一部

如今的韓城,曾經的少梁邑,一瞬間,我仿佛回到了那個凡有血氣必有爭心的大爭之世,那個華夏文明正源生成的戰國時代。

伴著有些清冷肅殺的秋雨和風中似有似無的金戈鐵馬之聲,看了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党家村、司馬遷祠和極少一部分的老城街巷。走馬觀花,記憶很散、很亂。

好在,我們邂逅了一位韓城通,一位能把韓城掰開來揉進泱泱華夏歷史和文化長河之中的韓城人。他用詩一樣的語言給我們勾勒出了跨越三千多年歷史的幾個點,雖然很淺,也很淡,但已經可以不讓我們迷失,也似乎是把一顆種子,種進了我的心田……。

韓城老城 ·

03去韓城深度遊的理由

韓城歸來月餘,那種恍如隔世的感覺一直縈繞在耳畔和眼前,久久不散,揮之不去。

閒暇時間,翻閱資料,盤桓沉思,由點及面,化絲成帛 ,頭腦中,慢慢地,韓城不再僅僅是我到過、看過的党家村、司馬遷祠、文廟等幾個點,而是「一入韓城夢千年」的世外桃源。

韓城老城

——神奇的「帶入感」

或許是我們去韓城那天下雨和霧霾的緣故,感覺在西安與韓城之間仿佛矗立著一道門。門這邊,是今世的喧囂與繁華;門那邊,是前世的厚重與蒼茫。

黃河西岸,西安東北240公裡,總面積1600平方公裡,人口不足40萬。韓城,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城」。

公元前2000多年,夏商稱「龍門」。西周稱韓(侯)國,後為梁(伯)國。春秋戰國為少梁邑。秦惠文王十一年置夏陽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稱韓城縣。經歷了4000多年的積澱,韓城,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歷史和文化「大城」。

韓城老城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裡觸龍門」。韓城,不僅有」山高水長人仰止「」的司馬遷祠,有「魂牽夢繞」的城區老城、有「一村盡顯中華文」的党家村、有充滿神秘色彩的古芮國和芮姜夫人,以及梁帶村古墓群,而且還有大禹治水、鯉魚躍龍門、趙氏孤兒、秦晉之好等等傳承於華夏文明之中的歷史故事和美好傳說……。

「關中文物最韓城」、「陝西唯一的一座可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小城」……。這就是韓城,一個到處都是歷史,無處沒有故事名城。

進入韓城,自然而然地就會把你帶入到歷史的長河之中,讓你產生隔世和穿越的感覺。

韓城,最大的魅力,不在「點」,而在「面」。遊韓城,不能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而是要融進去,撫摸,傾聽,追憶,與她水乳交融……。

韓城老城

——「一夢千年」:韓城老城

英國皇家建築學會查理教授曾經讚譽:「東方建築文化在中國,中國民居建築文化在韓城」。關於老城,韓城當地有一首流傳了悠久歲月的童謠:「隍廟巷,崇義巷,七十二巷古風顯;塔為頭,橋為尾,一條龍街文化深;北龍門,南司馬,中間待著小北京」。

韓城老城

明、清之際,特別是清乾隆年間,韓城在京城做官的人太多,故而出現了「朝半陝、陝半韓」之說。乾隆皇帝針對韓城獨特的風情,曾下過三道聖旨。簡要概括:一韓城百姓結婚可著龍袍鳳冠;二 韓城民宅可仿北京貴族四合院修建;三韓城人死後可沿襲北京貴族之制。故此,韓城也有「小北京」之說。

明代韓城總人口僅僅6萬,清代韓城總人口不過10餘萬。然而,兩個朝代,韓城科舉中試者共計1396人,其中進士119人,會員3人,解元11人、狀元1人,五品以上的官員多達130多人。那時候的韓城可謂——「戶盡可封。」

說說這位韓城狀元、大忠臣王傑:王傑(1725年-1805年),字偉人,號惺國,清乾隆年間狀元。初在南書房當值,後經多次升遷,官至內閣學士;乾隆三十九年任刑部侍郎,後轉調吏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出任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第二年又出任東閣大學士,總理禮部。嘉慶帝即位,仍為首輔。嘉慶十年(1805年),王傑去世,享年八十一歲,追贈為太子太師,諡號文端,祀於北京賢良祠。

相傳,王傑殿試本是一甲探花,乾隆皇帝惜才,加之特別反感歷年狀元都出自南方,於是就欽點他為狀元。史料記載,王傑在朝四十餘年,忠清勁直,老成端謹,不結黨營私,不趨炎附勢,被譽為清代陝西「第一名臣」。

韓城王傑狀元府邸

韓城老城有七十二道巷,取孔深人七十二弟子,賢人良士遍布其中的意思。巷道縱橫交錯,比照龍的形狀修建。主街南北走向略有彎曲如同龍身,北頭金塔如同龍頭,南頭毓秀橋如同龍尾,兩側的街巷如同龍爪。比較著名的節點是:

韓城老城示意圖

1、文廟

韓城文廟,在建築設計上強調中軸線相對稱的格局,利用層層遞進的院落,區分功能布置建築,主體建築坐北朝南,不設南門,共有四進院落。主要建築由照壁、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正誼明道門、明倫堂、尊經閣等構成。南北中軸線長200 米,軸線兩側設有牌樓、致齋所、更衣室、碑樓、碑亭、東西廡、東西碑林、掌酒司、典庫司、東西書齋等建築。同時,還建有名宦祠、文昌閣等附屬建築,並與廟內相通。

韓城文廟,是全國第三大孔廟,規模僅次於山東曲阜和北京國子監街的孔廟。按照建造年代,在國內排第五,早於北京國子監孔廟。

經歷代的重修擴建,韓城文廟建築風格集宋、元、明、清於一體,有「四代建築一廟收」的說法。廟學結合,是研究明初地方文廟建築的範例。

韓城文廟

2、「五子登科柏」

韓城文廟裡的一棵古柏,樹齡已達1500年,需五人牽手方能合圍。由於年代久遠,古柏樹枝長成了孔雀、仙鶴、鹿等動物造型,自然天成,形象逼真,妙趣橫生,尤其是樹幹自然均分成了五枝,俗稱「五指柏」,也有人稱之為「五子登科柏」。

韓城文廟「五子登科柏」請點擊輸入圖片

——「一村盡顯中華文」:韓城党家村

」我曾到過歐、亞、美、非四大洲十多個國家,從來沒有見過布局如此緊湊,做工如此精細、風貌如此古樸典雅,文化氣息如此濃厚,歷史悠久,而且保存如此完好的古代傳統居民村寨」。這是日本建築學會農村計劃委員會委員長,工學博士青木正夫對韓城古民居的讚譽。

「東方人類古代傳統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寶」、收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這就是——陝西韓城党家村。

民居瑰寶——党家村

就像我前面描述的那樣,進入党家村,帶給我的第一感覺,不是古老的建築和青石巷道,以及恬淡的鄉村生活氣息,而是——時光倒流,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另一個世界。

走進党家村,那古老的石砌巷道,精美奇巧的門楣、木雕、磚雕、形式多樣千姿百態的門樓,那考究的上馬石,莊嚴的祠堂,挺拔的文星閣、華美的節孝碑、布局合理的四合院……,所有的一切無不向人們訴說著党家村往日的興盛與輝煌。

當加粗的「四合院」

党家村現有建於600多年前的120多套「四合院」、「三合院」,11座祠堂,以及保存完整的城堡、暗道、風水塔、貞節牌坊、哨樓等建築。韓城在乾隆年間被稱為「小北京」,而党家村則被稱為「小韓城」, 可見當年党家村子的繁盛。

党家村民居

在党家村,無處不在的「壁刻家訓」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特色。

「言有教,動有法,晝有為,霄有得,息有養,瞬有存;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圓,行欲方,能欲多,事欲鮮」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動莫若敬,居莫若儉,德莫若讓,事莫若諮」、

「友貴淡交,須從淡中交得去;人原難做,乃自難處做將來。志欲光前,惟以詩書為先務;心存裕後,莫如勤儉作家風」……。

或許,這才是村子裡的家庭和人不斷興旺的根基吧。

——」山高水長人仰止「:司馬遷祠

東望黃河,西枕梁山,芝水縈迴,山環水抱,氣象萬千。這就是坐落在韓城市南10公裡芝川鎮韓奕坡懸崖上的司馬遷祠。

司馬遷祠,始建於西晉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以後,千餘年來屢經修繕,增建。其中,清康熙七年(公元1669年)進行了大規模擴建。

如今的司馬遷祠屬於古建築群,除了歷史積累形成的主體建築外,還包括1978年以後陸續遷入的彰耀寺、三聖廟、禹王廟、河瀆碑、興善寺山門等建築。

司馬遷祠

順著古道一路向上,路過清代重建,上書「漢太史司馬祠」的牌坊,經太公廟、禹王廟、彰耀寺、三聖廟等古建築,看到元明時期修建的牌坊,上書「高山仰止」,喻司馬遷德高如山,世人至為敬仰,從此迤邐而上,再見一處牌坊,上書「河山之陽」四字,語出《太史公自序》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走完九十九級臺階進入祠院,祠院大門上書「太史祠」寢宮,古柏參天,環境幽靜。

司馬遷祠

獻殿是祭祀時陳列祭器,致敬盡禮的地方。寢宮在獻殿之後,建於北宋年間。宮正中有一尊司馬遷全身坐像。祠內碑石林立,為宋、金、元、明、清各代名人憑弔吟詠之作,詩文雅健,書法挺秀。

祠後為司馬遷墓,築於西晉年間,經金、元、清數次修葺,至今完好。墓系磚砌,呈圓形,墓壁周圍嵌有磚雕八卦圖案和花卉圖案16幅,墓頂古柏一株,樹分五枝,枝幹蒼勁,盤若蛟龍。墓前豎立著一塊石碑,上刻「漢太史司馬公墓」,為清乾隆陝西巡撫畢沅題書。

一步一步拾階而上。半途停足小憩,轉身,撲面而來的就是這麼一幅圖畫:蒼茫的天空,大橋飛渡,亭臺樓榭、人文景觀、文物古蹟掩映在綠樹之中。似乎就是一恍惚間,時光就流轉了2100多年。

——「古芮尋微,故國韶光」:芮國

2004年以來,伴隨著韓城西莊鎮梁帶村兩周時期大型墓葬群的發現和發掘,一個距今三千多年的神秘國度——芮國,從微末的文字記載變成了真實文物,展現在了人們面前。

至今,先後共發現墓葬1300座,其中諸侯墓8座。通過對7 座大墓及百餘座中小型墓考古挖掘,出土金、玉、銅器等各類文物 2 萬餘件(組),僅珍貴文物就有 3 千餘件(組),取得了震驚世人的豐碩成果。其中,七鼎六簋、梯形牌組佩、玉劍金鞘、鑲金玉韘等多件一級珍貴文物最為引人注目。

2018 年 2 月 14日,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共計展出600 餘件(組)精品文物,再現了芮國燦爛的歷史文化。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

說到這個芮國,不能不說芮姜夫人。

大家可能都看過《羋月傳》,芮姜夫人不僅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奇女子,而且比羋月的故事還傳奇,還要早上七百多年。

公元前700多年,芮國國君芮桓公駕崩,夫人芮姜輔佑他們唯一的兒子芮伯萬登基,因兒子年幼,無執政經驗,芮姜夫人攝政。

其時,秦憲公乘芮國國君新亡,芮薑母子孤寡勢單,起兵發難,要吞併芮國領地。

經芮姜夫人苦苦哀求,秦憲公提出了三個不滅芮國的苛刻條件:一是留下城池和財物,只準帶走全部百姓;二是遷徙之地只能是大禹治水的龍門故地,並要保證年年向秦國納貢;三是把芮伯萬留在秦國做人質。

七鼎六簋

面對國破家亡,為了國家子民,芮姜夫人別無他法,忍辱、忍痛答應了秦國的條件。送走兒子後,率領百姓長途跋涉,歷盡艱辛,遷徙到現今的韓城梁帶村定居立國。

送兒子赴秦時,芮姜夫人反覆叮嚀兒子要想活命,必須牢記兩條:一是表面上要裝瘋賣傻,給秦國人造成玩世不恭,不堪大用的假象,也就是要示弱;二是暗地裡要勵精圖治,勤學苦練,為將來恢復和治理國家做準備。

遷徙到苦寒之地的芮姜夫人帶領子民開荒種地,種桑養蠶,捕魚放牧、冶銅煉鐵、發展貿易,承受了難以想像的困苦艱難。經過十年艱苦不懈努力,國家和百姓開始變得富強,甚至超過了遷徙之前的水平。同時,芮姜夫人以禮樂教化人心,國人尊禮循法,政通人和。

梯形牌組佩

再說被軟禁在秦國作人質的芮伯萬。雖然飽受欺凌,但他牢記母親的囑託,一方面,與一幫紈絝子弟吃喝玩賭,不學無術,使秦國上下都認為他就是一個浪蕩公子;另一方面,他又偷師學藝,而且文武兼修,一刻也沒有忘記復國雪恥。

得知遷徙後的芮國國強民富,秦憲公喜憂參半,喜的是可以獲得更多的貢品,憂的是強大的芮國會威脅到秦國。經過與謀士一道冥思苦想,謀劃出了一計:用芮伯萬換芮姜夫人,也就是用芮姜夫人作人質,從而削弱芮國。

鑲金玉韘

計謀已定,秦憲公親率五萬鐵騎奔赴龍門,兵臨芮國城下。面對芮姜夫人的犀利言辭和芮國百姓的同仇敵愾,秦憲公改變主意,要求芮姜夫人以死換芮伯萬,否則就攻城滅國。

聽到秦憲公提出的條件,深知無法與強大秦國抗衡的芮姜夫人,心裡不悲反喜,她知道自己讓芮伯萬以假示人的計謀瞞過了秦人,也知道秦憲公是要藉機逼死自己,扶他認為是「敗家子」的芮伯萬歸位,以便達到弱化和敗亡芮國的目的。

芮姜夫人不顧兒子的苦勸和國民的哀求,從城牆上縱身一躍,以死救國,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韓城老城

韓城歸來憶韓城,寫完韓城思韓城。碼字、折騰圖片,仿佛又遊歷了一遍韓城。在韓城厚重的歷史和文化積澱中穿行,再一次收穫韓城帶給我的喜悅……。

韓城,是一個充滿魅力,值得深度遊的好地方。

能看到這裡的朋友肯定是同道之人。首先,謝謝您的評論、轉發、點讚。祝您好人一生平安!

相關焦點

  • 當孩子不想去上學,他在想什麼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去幼兒園、小學,天天周而復始,對五六歲的小孩子來說,確實有點枯燥乏味。所以,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吧。一旦耍賴,任憑你怎麼說,就是不出門。你會不會好奇,這時候,孩子會想些什麼。我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冬天尤其不想起床,每天早上都要費很多口舌才能叫起來。有一天,他不僅自己不起床,還抱著我的脖子不撒手。
  • 怎麼說這個地方呢,風景是美的,空氣是好的,但是真不想再去了
    進景點了,就開始有人上來兜生意,坐牛車到山腳下,其實也沒幾步路的,幾百米吧,走走最多5分鐘。我們選擇走路進去,小孩子們沿著邊走上去,還可以走走水路。竹子,到處是竹子,來安吉就是來看竹子的,中國大竹海當然有很多竹子了。
  • 學校不是混日子的地方!當孩子不想讀書,請帶他去這5個地方走一走!
    孩子時常會說出「我不想讀書」這樣的話語。 而父母也習慣了用這樣的話語去回復孩子:「不讀書,你將來能幹什麼」「只有讀書,將來才能出人頭地」…… 然而這樣往往是治標不治本,孩子還小,無法從言語中理解到讀書的重要性。
  • 那些不想去學校的孩子究竟想啥子??
    每學期開學後都會有孩子不想上學,不願意去學校。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都特著急,「不去上學怎麼可以!學習那麼緊張,耽誤了怎麼跟得上!」
  • 東莞市資訊|東莞觀音山,情侶去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東莞觀音山,情侶去了就不想走的地方人生最浪漫的事情,莫過於和最愛的人去看最美的風景。初冬時節最美的當屬漫山遍野的鮮花了,沿著6.8公裡的吉祥路往上走,兩旁的山花競相開放,紅白相間,連綿數裡,極為壯觀。初冬時節,帶上相機,牽起你那個的她,到觀音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愛情旅程吧!還沒遇上心儀的她也沒關係,第33屆粵港澳萬人相親會,12月29日,在觀音山景區浪漫開啟。
  • 我很想你,但我不想再去打擾了;我還愛你,但我不會再去主動了
    最後終於學會了不動聲色地想著,不露聲色地愛著。慢慢地,享受痛並快樂著的感覺。我很想你,但我不想再去打擾了其實很想聯繫你,可是卻沒有了勇氣;其實很想見你,可是卻找不到相見的理由。我很想你,但我不想再費盡心機去讓你知道了;我很想你,但我不會再費心力去猜測你對我愛與不愛、想或不想了;我很想你,但我不想公之於眾了。因為想你,始終是我一個人的事情,始終是我心甘情願地一意孤行。
  • 第一次去男朋友家吃飯是什麼感受?網友:不想再回頭,不想再進門
    我真是不想再回頭,不想再進門了,現在才知道,他媽媽根本不會做飯,那天我看到的是他爸爸做飯他們吃剩下的,他媽媽不會熱就變成黑呼呼的,他家裡窮,條件不好,但是父母心好,善良,老公和他們一樣,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跟什麼人吃第一次去男朋友家吃飯是什麼感受?
  • 廈門,一個去了還想去的地方
    一個背包,一個單反,一張機票,一個旅伴,加上一顆說走就走的心,放鬆心情吧!之前就很想去廈門,可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耽擱了,這次,真是說走就走第一天我們就到了南普陀寺看了看,順便逛了一點廈大。寺廟沒有什麼特殊的。
  • 學校不是混日子的地方!當孩子不想讀書,請帶他去這5個地方走一走!(老師轉給家長)
    孩子時常會說出「我不想讀書」這樣的話語。而父母也習慣了用這樣的話語去回復孩子:「不讀書,你將來能幹什麼」「只有讀書,將來才能出人頭地」……然而這樣往往是治標不治本,孩子還小,無法從言語中理解到讀書的重要性。父母與其跟孩子講「讀書論」的道理,不如帶孩子去這5個地方走一走,比說教強百倍。
  • 如果不想工作了,就去這10個地方虛度幾天光陰
    看到一個段子:一星期總有那麼七天不想上班,一個月總有那麼三十天不想工作。其實,很多人只是一時的抱怨,畢竟生活太忙碌,不是加班就是見客戶,每天都覺得很累。不想工作的時候,不妨請個假,找個喜歡的地方,虛度幾天光陰,好好放鬆一下!
  • 不想出國,想去清新的地方看看,那麼就不要錯過臺灣
    如果不想忍受飛往國外長時間的飛機旅途,又想去看看美麗清新的景色,那麼臺灣算是一個理想地方。來臺灣,就能體驗到各式的交通工具,不論是單車還是電動車,BRT還是飛機輪船,在臺灣這座小島上都能體驗到,在這裡騎機車環繞著走,絕對是每個偶像劇中都出現過的片段,臺灣的植被還有動物資源豐富,沿途就能看到很多美麗的景色。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5個地方走一走!比你吼1000句都管用
    孩子時常會說出「我不想讀書」這樣的話語。而父母也習慣了用這樣的話語去回復孩子:「不讀書,你將來能幹什麼」、「只有讀書,將來才能出人頭地」......然而這樣往往是治標不治本,孩子還小,無法從言語中理解到讀書的重要性。
  • 媽媽,我今天不想去幼兒園
    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一、分離焦慮寶寶初次離開父母,要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心裡充滿了不安全感和對媽媽的依戀。一般寶寶去到學校也不會哭了。我們家寶寶第一天去幼兒園沒有哭,幼兒園有玩具有新奇的事物吸引。到了第三天晚上,跟個複讀機似的,「媽媽,我不要去幼兒園。」「不去幼兒園。」
  • 肯德基走下坡?網揭3主因:不想再去
    速食業三大龍頭,以麥當勞CP值最高,相較來說肯德基在路上似乎比較少見,近日就有鄉民在《批踢踢實業坊》以「什麼原因導致肯德基走下坡?」為題,表示自己很愛吃肯德基炸雞,媽媽也愛吃玉米及比司吉,不過可惜的是家裡附近的肯德基倒了,隔壁的麥當勞卻始終屹立不搖,究竟原因是什麼?
  • 一般去過雲南旅遊的人,一般不會再去第二次?
    我個人覺得雲南這個地方還是可以多去的,而且可以選擇不同的旅遊線路,在不同的季節尋找不同的玩法,反而,很少人說去雲南一次就夠了。在雲南,同一個地方不會再去第二次嗎?我倒是覺得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你可以多去幾次,甚至是留下來。
  • 我不想你這樣離我而去
    你我曾經是戀人,在時間的流逝,咱們就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了,好想念在那個雨夜的晚上,你擁抱著我的一個雨夜,是多麼的溫暖,是多麼的開心,那一次也是最後的次擁抱,你就從雨夜中轉身離我而去,留著我一個人冰冷冷的站在原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你遠去的背影,卻無能為力,無力去挽回。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了,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讀書了,就帶他去工廠轉轉。看看那些忙碌在生產線上的年輕人,看看那一排排待擰的螺絲,看看他們麻木的臉……然後告訴他,如果你現在不好好讀書,你偷過的每一個懶,生活都會在日後加倍奉還。特別是冬天的時候,他們要在凌晨5點就起床,天還沒亮,就打著手電筒走山路。山路漫長且崎嶇,有的地方又險又窄,冬天冰霜大,稍不留神就會摔倒,而這種路,他們通常一走就是一兩個小時。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了,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
    我建議她,與其講一大堆孩子聽不進去的道理,不如親自帶著他到這三個地方去看一看。特別是冬天的時候,他們要在凌晨5點就起床,天還沒亮,就打著手電筒走山路。山路漫長且崎嶇,有的地方又險又窄,冬天冰霜大,稍不留神就會摔倒,而這種路,他們通常一走就是一兩個小時。遇到冬天,更是讓上學的道路難上加難,只要一下雪,這些道路幾乎滿地冰霜,寒風像刀子在臉上割過,孩子們手上腳上,全是凍瘡。
  • 去姐姐家小住幾天,每天都是姐姐做飯,我不想走了
    美食人人都愛吃,每個人眼裡對於美食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有人認為美食不關乎價錢,只要對自己的胃口,讓人吃了有幸福感覺的就是美食;而有的人則注重食物的價格,認為越貴越好吃,山珍海味就是美食;對於許多普通家庭來說,山珍海味並不能經常去吃,因為價格貴,偶爾去吃一頓享受一下也是可以的,人嘛,就是吃家常便飯長大的
  • 去武漢怎麼玩,這些景點你去了就不想再回來,想去看看嘛
    武漢的東湖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中湖,這裡有生態風景區,很多遊客來這裡後,我覺得這裡比西湖美麗得多,湖的面積也很大,一眼看不見,5月的武漢各公園裡漂著很多柳絮,東湖也一樣,沿著東湖往東走,途中的湖很涼爽,景色也不一樣,所以每次去東湖都有不同的感覺,因為這裡四季都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