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想去上學,他在想什麼

2020-12-01 藍寧讀書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去幼兒園、小學,天天周而復始,對五六歲的小孩子來說,確實有點枯燥乏味。所以,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吧。一旦耍賴,任憑你怎麼說,就是不出門。你會不會好奇,這時候,孩子會想些什麼。

我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冬天尤其不想起床,每天早上都要費很多口舌才能叫起來。有一天,他不僅自己不起床,還抱著我的脖子不撒手。我哄他說:「你再這樣,媽媽就要遲到了,就會被扣錢,還會挨領導批評。」沒想到,他抱得更緊,大聲喊:「你去對你們領導說,就說我說的,以後上三天歇兩天!」喊完了,他反而鬆了手。可能,他自己也覺得這句話不夠權威。後來就在我連哄帶勸下起了床。

你看,很多孩子不想去上學,不是不知道應該去,而是遵循了想舒服的本能,不願意去。其實,也帶著試探的意思,看家長是否夠堅決。一旦看出你的猶豫,那就可以再糾纏一會,遂了在家的心願。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孩子的現身說法吧。

《如果我不去上學》的作者是羅謝慈,創作這本書時,他才七歲,正是上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他早上醒來,忽然就不想去上學。但又知道必須去,怎麼辦呢?於是,他想著讓別人代替他去。讓誰去好呢?蝸牛吧,不行,太慢了,還沒到學校就放學了;讓大猩猩去?不行,太鬧了;讓小蛇去?不行,連個手也沒有,寫作業只能畫圈……一個個否定下來的結果就是,上學這件事,還真得親自去才行!

小作者腦洞大開,充分發揮想像力,把能想到的動物都拉出來溜了一遍,覺得誰都不能勝任。故事在不想上學中開始,到來到教室結束,中間的想像部分,在一片忙亂中透出童心的俏皮和幽默,以及對代替自己上學這個想法的否定。孩子在提出一種動物的時候,幾乎立刻就提出了反對意見,這與其說是在否定動物,不如說是在否定自己不去上學的想法。當他來到學校的時候看到同學們,他才恍然大悟,原來大家都曾經過內心的掙扎,但最後都戰勝了那個懶惰的自己,來到了學校。

其實,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雖然小主人公一直在給自己找替身,但內心深處是知道怎麼做的。所以,從故事一開始,小孩子一醒來,他就在慢慢地起床。他想像的過程,也是他起床的過程,先是醒過來在床上趴著,然後坐起身打哈欠,再穿褲子,穿上衣,和小狗玩,在床上翻跟頭,最後下床吃飯。對於家長來說這個過程可能是舒緩的,漫長的,可對於孩子來說,這何嘗不是他們說服自己,戰勝自己的過程呢。

有意思的是,繪者充分利用影子來拓展孩子的想像,暗示並推動著情節的發展。孩子蓋著被子,趴在床上的影子就像個蝸牛。這時候,他應該還沒完全清醒,所以腦子是木木的,很遲緩,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蝸牛。等他坐起身,精神點了,打個哈欠,牆上的影子就變成了大猩猩;等他躺下來,伸著一條腿穿褲子的時候,影子就像一條大蛇;舉起小狗的影子,就像一個長頸鹿……孩子的思維直觀而簡單,他看到什麼就想到什麼,他的那些想像並不是天馬行空毫無依據,而是他根據牆上的影子想到的!這樣的預設給了讀者充分的提示,也為後文發展做好了鋪墊。

書中用色彩斑斕的畫面來表現想像的豐富多彩,用黑白畫面來表現小主人公不想去學校的無奈,兩種顏色互相交叉,讓讀者在每種想法中迅速切換,鮮明而有趣。

除此之外,書中還有很多彩蛋埋伏。小主人公上的學校是森林魚小學,森林魚小學旁邊有個森林魚書屋。這個森林魚到底是個啥?哈哈,森林魚是這本書的出版策劃機構。不仔細看或者不注意,你可能會忽略掉這個隱形廣告喲。書中還有一個地方是小主人公去吃早飯的時候,小狗推開了一扇虛掩的門,門上訂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司令部」。再往後翻,小主人公背著書包去上學,推開門和床上那個鼓鼓囊囊的人形被子說再見的時候,你會發現門邊有個小黑板,上面寫著「羅司令周一任務:下班後買菜、做飯、洗碗、拖地」。你有沒有好奇,這個羅司令是誰?嘿嘿,羅司令就是羅謝慈的爸爸,江湖人稱「羅司令」。這個人物在前面也有友情出鏡喲,他還和小朋友一起在教室的水池裡玩水來著。同時,,他還作為壓軸人物出現在了封底。原來,小主人公都去上學了,羅司令卻還沒起床。他的枕邊放著一張紙,一支筆,上面寫著:如果我不去上班……看來,不只小孩子不想上學,大人也會有不想上班的時候。故事就這樣在我們微微上翹的嘴角中結束了。這時候,你會想,哎呀,小孩子不想去上學也是可以原諒的吧。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所以,對於小孩子偶爾的賴床,家長們要寬容以待,千萬不要一看見孩子不起床就大聲嚷嚷,連聲催促,這只會讓他覺得很煩,很刺耳,造成的結果就是心裡更加牴觸,更不想起床。每天告訴他起床的時間, 允許他有個緩衝的過程,讓他可以從夢中懵懂轉換成清醒。科學證明,人睡醒後,由抑制狀態轉入興奮狀態需要一個過程。如果立即起身穿衣、洗漱,身體沒適應過來,血流也比較慢,不能及時將氧氣輸送到大腦,就容易出現頭暈、眼花等不適症狀。最好的辦法是把鬧鈴設置的比預定起床時間早幾分鐘,鈴聲響起後在床上緩一緩,等腦子慢慢清醒過來,在被窩裡活動一下手腳再起床。這點時間足夠他慢慢回神,只要不再睡過去就行啦。

但寬容並不等於縱容,等孩子已經足夠清醒,也不是因為病痛或者受欺負等外在原因不想去上學,只是想偷懶,那家長一定要溫柔但堅定地告訴他:上學不是一件討價還價的事,耍賴是行不通的。你的態度堅決了,孩子就會充分認識到哭鬧是沒用的,以後就不會再用這招。

再有,從這本書中,我們還可以看出,家長對於孩子所謂的「胡思亂想」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鼓勵孩子想像,有興趣的還可以把孩子的想像記錄下來,既可以作為回憶保存,還可以像這位小作者的爸爸一樣幫孩子整理出來,說不定能成就另一本有意思的童書。

所以,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就會發現,孩子的想法雖然有時候很幼稚,卻真實有趣,對家長理解孩子有很大的幫助。從這個意義上說,繪本不僅是孩子的讀物,也是家長重新認識孩子的一個途徑。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想去上學該怎麼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孩子不想去學校的經歷。這次就為大家介紹下遇到這種情況的處理方法。遇到孩子說不想去學校的情況聽到孩子不想去學校之後,從驚訝、擔心、焦躁等情緒最後轉為疑問,「到底是為什麼「沒有不舒服啊,快去上學!」父母們很容易會帶著這樣的感情處理,但這時我們最好深呼一口氣放平心態稍稍忍耐一會兒。建議這個時候這麼說:「嗯、這樣啊...不想上學的情況我也有過。」先認可孩子的話之後關心的問道:「那是為什麼呢?發生了什麼嗎?」
  • 孩子不想去學校不想上學怎麼辦
    現在孩子確實學習壓力很大,很多的孩子因為學習壓力大,跟不上課,學習成績差,被老師和同學歧視,或者因為自己的自控能力差,上網玩,不去學校了,可正在上學的年齡,孩子不去學校了,該怎麼辦呢?,了解一下孩子不去學校的原因,看看孩子有沒有提出什麼條件和要求等。
  •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
    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後,正確的處理方式是耐心地和孩子進行溝通,這樣才能找到合適的處理方法。 1、父母要真正尊重接納自己的孩子,承認孩子不想上學,內心一定有難言之隱,並真誠地表達看到了孩子內心的苦楚,希望能和孩子一起來分擔; 2、和孩子一起探討,不想上學的背後到底是對什麼事情不滿或者在什麼事情上需要幫助,內心有什麼需求,看清自己,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和希望;
  • 如果你的孩子不想去上學,請把這封信讀給他聽
    孩子在到了該去上學的年紀時,卻不想去上學,這是很正常的。就像很多大人,在到了該去上班的年紀時,卻不想去上班一樣。那孩子不想去上學,也不能就不讓他去上了,那該怎麼辦?如果你的孩子不想去上學,請把這封信讀給他聽。
  • 男孩不想上學,媽媽帶他去撿了一天垃圾!結果意想不到……
    前一段時間,泰國一位媽媽碰到了令她頭疼的事情:兒子一大早就鬧著不想上學,而且她和丈夫怎麼勸都沒用……這場面是不是有點熟悉?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可是,這位泰國媽媽的處理方式很不一樣!她乾脆幫孩子請假一天,帶他去撿垃圾!他們沿著馬路去撿塑料瓶。開始時,孩子挺興奮,可是沒過多久就喊累了。
  •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每天都開開心心得去上學,我們家的孩子每次一到上學時間就開始哭呢?每天為了送孩子上學,都得和他鬥智鬥勇!很多媽媽都會有這樣的困擾吧!寶寶為什麼不想上學呢?父母只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他的世界,就能了解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了。原因一:不習慣學校的作息沒上學前,孩子待在家裡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要玩、要吃、看電視或休息,都可以照著自己的時間表去做,做父母的通常都比較順著孩子。
  • 馬上要開學了,孩子卻不想去上學?|厭學的6個原因
    11歲的小麗並不知道她在經歷什麼「低頭就想哭,渾身不舒服,只盼著回家,哪怕回家沒有網絡沒有人,在自己床上躺著真的是最安心的事。不知道是叫厭學還是怎麼樣,但我一步都不想跨出家門。爸媽著急,我好像也沒有那麼著急。」
  • 孩子不想上學,媽媽一招搞定,罰他去撿泔水桶麵條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改變命運的機會的,不要跌跌撞撞一生的時間去換經驗和教訓。有的父母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想不出什麼大道理可以說服孩子聽話,就擔心自己的孩子也像自己一樣吃虧,以後長大了只能做一些體力活兒
  • 「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你的態度,改變孩子一生
    孩子不想去上學,似乎是所有父母都頭疼不已的「老大難」,他們撒潑打滾,裝病賣萌,為了不去上學,使出了渾身的解數。明知道爸爸媽媽不會同意,依然樂此不疲的嘗試,前兩天不就有「小男孩不想去上學坐在樓頂天台,最終被消防員抱回」的事件發生。
  • 開學了,你的孩子為何不想上學?
    一些學生在回到學校後慢慢緩解過來,但一些學生仍舊焦慮、不想上學。孩子不想去學校,是為了逃避學校給他帶來的不良情緒和負性事件。,如果平時家長工作太忙無暇顧及孩子,沒有給予足夠的陪伴和關心,有的孩子就會通過裝病來獲得父母更多的注意力,而有的孩子則會通過不想去上學的方式來獲得更多關注。
  •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如果只是強行讓孩子去學校,並不能解決問題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從小到大,我想每個人都會遇到和接觸到很多不想上學的孩子,當然最悲哀的就是,這個不想上學的正好是自己的孩子。其實孩子不想去上學,很可能是因為在學校裡受到了挫折傷害,學習成績差、壓力大,在班級裡總是落後生,總是缺乏自信、感到自卑。有些老師本身不太喜歡某些學生,有些班級本身也存在著校園欺凌的現象,這些原因都會造成孩子對學校生活感到疑惑和抗拒,甚至不願去上學的狀況。也有些孩子是因為性格原因。
  • 那些不想去學校的孩子究竟想啥子??
    每學期開學後都會有孩子不想上學,不願意去學校。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都特著急,「不去上學怎麼可以!學習那麼緊張,耽誤了怎麼跟得上!」
  • 哈佛校長支招: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三個地方,比打罵更管用
    但是孩子的眼界沒有家長長遠,他只能看到現在讀書很苦,不願意用現在的辛苦換取今後的好生活。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幫孩子看清現實,吃下學習的苦。 哈佛大學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校長吉爾平就曾為家長們支招,她認為孩子不想上學、不想學習是因為眼界太窄,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到外面去看看,開闊視野。
  • 5歲孩子耍賴不想上學,媽媽帶他上街半天,哭著求上學
    在泰國,有一名5歲的小男孩就因為不想去上學,與爸爸媽媽反抗到底。於是這個男孩的媽媽特意請假一天,帶著這個孩子去街上撿垃圾,結果是,小男孩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最終同意乖乖上學。這位小男孩的媽媽在網上發文傳授經驗:「我的5歲兒子,一大早不想去上學,我與老公怎樣勸都沒用,於是我請假一天,帶他去體驗生活,撿瓶子。」
  • 孩子不想上學了,泰國一位媽媽的舉動,立馬讓孩子回心轉意
    如果孩子說「我不想上學」,大多數父母會立刻生氣,認為孩子是沒有價值的,浪費他們的用心良苦。然而,有一位外國母親聽到她的孩子平靜地說「我不想上學」。她沒有打她,也沒有罵她,而是讓她的孩子改變了主意,自願回到學校。泰國媽媽帶著孩子去撿垃圾,體驗著賺錢的勞累和艱辛,喚起孩子們重返校園的念頭。
  • 孩子不想上學,聰明家長不吼不叫,輕鬆解決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
    每個家長都想讓孩子好好學習,有一個好的成績,將來考上好的大學。但是這樣的想法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在孩子上學階段,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來阻止孩子好好上學的步伐。而不是用批評和打罵來強迫孩子上學,家長一定要知道,用錯方法,真的有可能毀了孩子的學業!那麼,孩子不想上學,家長應該怎麼辦?
  • 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打罵更管用
    媽媽:孩子你昨天跟我說,你不想上學,今天早上外婆也抱怨,說孩子每天上學就像上戰場一樣,非得軟硬兼施才肯去上學。媽媽當然也知道讀書的辛苦,要聽課、要寫作業、要背書,對於愛玩的你來說,上學讀書確實是很煎熬的事情,但是媽媽還是希望你上學,因為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來自衡水中學演講:帶他去4個地方看看
    以前在老家生活的時候,我看到過很多小學、初中就輟學了的孩子。也許是因為家境貧困,也許是不願意讀書,這些孩子早早就在讀書這條路上止步。如今九年義務比之前更加普及,但現實是,有些孩子明明有讀書的條件,卻不想上學。
  • 孩子不想去上學?警惕學校焦慮症的可能
    「我不想去學校!」孩子們經常出現這樣的「賴皮」行為。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這可能預示著更深層次的問題:學校焦慮症。美國焦慮症協會(ADAA)的數據顯示,有2%到5%的學齡兒童有學校焦慮症。家長們該如何知道孩子「不想去學校」的行為是為了避免出現不舒服的情況,還是為求助而哭泣?
  • 「媽媽,我不想上學了」我們應該怎麼回答孩子
    孩子說:「我爸幾乎沒有耐心聽我說任何話,只管自己長篇大論。我成績不好,他覺得丟盡了臉面。感覺他看著我,就像看著一團垃圾,我現在一聽他說話就煩。」厭學這種情況初中的孩子比較多見。很多孩子細細溝通之後你會發現,他說,我從小到大都是爸爸媽媽說了算,什麼都是他們做主。這次我想自己做主,我不想上學,我就想在家裡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