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打罵更管用

2020-10-10 秀麗聊育兒

媽媽:孩子你昨天跟我說,你不想上學,今天早上外婆也抱怨,說孩子每天上學就像上戰場一樣,非得軟硬兼施才肯去上學。

媽媽當然也知道讀書的辛苦,要聽課、要寫作業、要背書,對於愛玩的你來說,上學讀書確實是很煎熬的事情,但是媽媽還是希望你上學,因為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在學習的問題上,家長似乎比孩子還要著急,畢竟,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好好學習,長大後能有出息,而學習本身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他們沒有辦法沉下心來,家長無論怎麼做都不管用,就算你非常打罵批評也不會有效果。

當孩子每天都心不在焉的,不好好學習的時候,家長們總是感覺很生氣,但在這個時候我們不要做過激的行為,李玫瑾教授表示:一味的批評孩子並沒有用,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打罵更有效。

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

1.、火車站

火車站算是人流最大的地方了,同時在這裡你還能看盡人生百態,社會上各個階層的人都會在這裡,他們每天趕時間穿梭在人群當中,去往自己的目的地。

帶孩子到這裡都是想讓孩子知道生活的辛苦,在火車站我們最常見的就是為生活奔波的人,他們每個人穿著樸素,背著麻袋為了生活奔波,在這裡還能讓孩子看到無家可歸的乞丐,這些都會給孩子全新的認識。

現在的孩子普遍都在家長的寵愛下長大的,他們是不懂得生活的艱辛,家長也不用過多去解釋,當孩子真正認識到這個地方,他們自然知道讀書是有多麼重要了。

2、機場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大部分的人都過上的小康生活,但是在普通人眼中,飛機都是有錢人才喜歡乘坐的交通工具。當你帶孩子來機場之後,你就會發現很大的差別。

尤其是候車室有VIP區域和普通區域,等級高的會享受更好的服務,而且乘坐飛機也是如此,頭等艙的乘客遠遠要比經濟艙高一頭。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不努力讀書的話,將來就沒有選擇的權利,會一直幫助別人打工看別人的眼色形式。

3、圖書館

當孩子對於學校的知識不感興趣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抽出時間帶孩子去圖書館看一看!

圖書館中有著學習的氛圍,一排排書籍整齊的擺放,讓孩子沉浸在書籍的海洋中,家長平時可以去挖掘孩子的興趣,並在圖書館看感興趣的書籍,提升孩子學習情趣,

我們還可以告訴孩子,圖書館是人類的大腦,在這裡能夠回答你所有的難題,你在學校中所學到的知識在這裡知識皮毛。

相關焦點

  • 李玫瑾:若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打罵更管用
    但是,讓孩子讀書僅僅是父母的一廂情願,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你是真的拿他沒有辦法,就算你批評他跟他講道理,孩子都是不會理解的,他更不會理解你的煞費苦心。與其跟孩子浪費口舌,我們不要帶孩子去感受一下真實的生活,只有孩子經歷才會知道讀書有多重要。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李玫瑾:比打罵更管用
    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吃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曾經在網上做出的講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同時,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看到不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些地方看看,比你打罵更管用!2、招聘市場現在孩子都能夠去接受教育,都能夠去上學讀書,但是有的孩子恰恰確實不想讀書,認為讀書是沒有用的——低學歷的人不是照樣可以創業,當老闆?甚至提出讀書無用論的理論來反駁父母。帶孩子去看看求職的人群和招聘的學歷要求,讓他可以直觀的感受到高學歷的重要性。
  • 李玫瑾:當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5個地方看看,比打罵強太多
    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5個地方看看,比你打罵更管用!所以,不妨帶他來農村老家看看,親眼看看農民伯伯是如何辛勤勞作的。孩子年齡大一點的,還可以親自體驗插秧、灌溉、收割等農活,體會到生活點點滴滴都來之不易,才會懂得珍惜當下,好好學習。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管用
    身為過來人家長知道孩子不學習是不行的,畢竟在未來的社會真正能夠打拼出一條路來的將會是有知識的人。可是孩子還小,不懂得這些道理,與他說很多時候又講不通。一位哈佛的女校長對此曾發表過言論,說如果孩子不想讀書的話,那就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一看,比你打罵更管用。
  • 哈佛校長支招: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三個地方,比打罵更管用
    但是孩子的眼界沒有家長長遠,他只能看到現在讀書很苦,不願意用現在的辛苦換取今後的好生活。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幫孩子看清現實,吃下學習的苦。 哈佛大學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校長吉爾平就曾為家長們支招,她認為孩子不想上學、不想學習是因為眼界太窄,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到外面去看看,開闊視野。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講任何道理都管用
    有一天,媽媽都為孩子收拾好書包,正要準備送孩子上學,可這時候孩子突然問道:「媽媽,我不想去讀書了,上學太辛苦了!」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緒呢?,很多情況是因為他們不懂讀書有多麼重要,更不知道讀書能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生活和影響,我國著名的育兒教授李玫瑾,曾經在講壇上表示過:「當孩子不想讀書時,父母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摸講任何道理都管用!」
  • 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比打罵教育更管用
    經常會有家長苦惱於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不想讀書,不願意努力了。這個時候,有的家長就會採用打罵教育,但是好像只能管一陣子,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又原形畢露了。面對這樣的問題,知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提出了不一樣的解決辦法。李教授建議孩子不願意學習的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去機場、大學校園和圖書館看一看,這樣一圈走下來,孩子或許就自己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
  • 李玫瑾: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關於孩子的問題,我想父母最為關心無非是三點:健康、快樂、學習在這三點中,健康是我們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注意一些習慣和培養,就能夠做到的。但是也有很多不自覺的孩子,他們對學習就是不感興趣。特別是疫情在家的這段期間,很多孩子就好像回歸到小時候,又解放了玩耍的天性,你給他提到學習,他就不願意搭理你了怎麼辦?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5個地方看看,比打罵強太多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5個地方看看,比你打罵更管用!1.農村老家在現代城市生活的孩子們,周圍有數不清的玩具和吃不完的零食,完全感受不到父母和祖先生活的痛苦。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
    與其家長苦口婆心的給孩子說這麼多,不如帶孩子設身處地的去感受一下,只有他親身經歷經歷的一切,還會變成他人生刻骨銘心的印記。去帶孩子看看現在有很多家長都喜歡以歐美教育為典範,學習人家如何「快樂」教育,給孩子尊重和一定的自由,這樣他們能夠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曾經,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的一段育兒講座刷爆了朋友圈。在這個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在你的孩子不想認真讀書的時候,你應該怎麼弄他?」隨後,李玫瑾教授的回答也讓很多家長萬分佩服,她說:「如果你的孩子不想再認真讀書了,請你帶著孩子到這4個地方去看看,可能會比你的任何說教都管用,這4個地方就是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站、飛機場」。為什麼呢?
  • 李玫瑾:若娃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作為成年人,作為家長,大多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明白學習所能帶給以後人生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都特別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但是家長重視沒用,孩子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很難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父母就是在給孩子苦口婆心,說一千道一萬,說你不好好學習,今後要吃苦等等,孩子是不能理解的,他不能感同身受家長的想法。與其家長苦口婆心的給孩子說這麼多,不如帶孩子設身處地的去感受一下,只有他親身經歷經歷的一切,還會變成他人生刻骨銘心的印記。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她的回答,讓很多家長都反思,自己平時孩子教育的方式。她這樣回答: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她去3個地方看一看。第一是機場,第二是圖書館,第三是火車站。為什麼是這三個地方呢?第二個地方:圖書館大家都知道圖書館是看書的地方,學習氛圍很濃,裡面有很多人都在看書,能夠帶給人一種「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感覺,感染孩子,讓孩子不自覺的就陷入到學習的氛圍中,並且從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去的次數多了,自然而然的就喜歡上了學習,有了興趣,那就不怕學不好了。
  • 李玫瑾:孩子不喜歡學習,就帶他去這5個地方看看,比說教更管用
    對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說到:如果孩子不願意讀書,那就帶他去這5個地方看看,比你的說教更管用。特別是對於獨生的孩子,接觸到好的朋友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如果孩子不想學習,就帶他去圖書館看看,可以從那些努力的背影裡找到奮進的力量。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地方看看,李玫瑾:比任何方式都管用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地方看看,李玫瑾:比任何方式都管用李玫瑾教授這樣說: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4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汽車客運站第二個地方:火車站第三個地方:高鐵站第四個地方:飛機場帶孩子去看看這4個地方的人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抽什麼煙、是什麼樣的素質。
  • 哈佛女校長:孩子若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比如對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讀書幾乎是唯一的出路。哈佛校長直言: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管用!她說:「如果一個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去這三個地方,比你無休止的說教更有效。」如果孩子不想讀書,我們可以帶他到這三個地方去1、地鐵站地鐵站大部分都是短途,而其中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學生和白領工作者,雖然社會地位稍高一點,但仍然不能保證完美的生活。
  • 孩子不想讀書,李玫瑾: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講任何大道理管用
    文/鵬爸育兒經最近挺多家長都說孩子不想念書,當家長勸他的時候,剛開始還能聽一聽,可轉頭就把你說的話拋在腦後,這樣的孩子,我們該如何管教呢?演講中,李玫瑾提出一個問題:「當孩子不想念書的時候,如何處理呢?」她的回答,讓很多家長都反思,自己平時孩子教育的方式。她這樣回答:孩子不想念書,你就帶她去3個地方看一看。第一是公交車站,第二是菜市場,第三是醫院。
  • 孩子不願意讀書?李玫瑾:帶他去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用
    尤其是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看著兒子一臉抗拒,不想讀書的樣子,劉女士真的非常崩潰。這讓劉女士非常苦惱,雖然每天在她的吼叫之下,孩子都不情願的完成了學習任務。可是考慮到以後長遠的學習生活,劉女士也深知,如果不想辦法讓兒子對學習產生興趣,一味的打罵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孩子不想讀書,這4個地方帶他來看看,李玫瑾:比棍棒教育更管用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成為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總說的一句話,但是現在的孩子能夠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的有多少呢?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學習上用心用功,以後走向社會會有一個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