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的問題,我想父母最為關心無非是三點:健康、快樂、學習
在這三點中,健康是我們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注意一些習慣和培養,就能夠做到的。快樂,平常的時候咱們多多注意孩子的情緒,一般也是沒有問題
最令家長頭疼的便是這個學習,有的孩子比較自覺,家長們也就相對輕鬆一些。但是也有很多不自覺的孩子,他們對學習就是不感興趣。特別是疫情在家的這段期間,很多孩子就好像回歸到小時候,又解放了玩耍的天性,你給他提到學習,他就不願意搭理你了
怎麼辦?不妨來聽聽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老師的一番話
神奇爸爸記得李玫瑾教授在某一中學演講中提到: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建議咱們家長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比我們苦口婆心的說教管用的多
現在人們上班一般選擇的交通工具無非就是這幾種,公交車,地鐵,私家車,自行車
每種交通工具對人們來說共同的地方就在於方便,另外一種就是財富的不同。但凡是條件好的,能夠開得起私家車的基本不會選擇自行車
而且看著人來人往的忙碌的上班族,是希望孩子能夠感受大家的緊張的感,現在可能孩子還感覺不到生活的不容易,但是你可以看看擠在公交車上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看看為了趕上下一趟地鐵奔跑的人們,他們都是在為自己的生活打拼著
而開私家車的人,則是他的奮鬥肯定是要有成就或者已經很成功了,他們不必為了趕公交地鐵著急
帶孩子去菜市場是希望孩子看看,有很多人會為了雞毛蒜皮的菜價爭來爭去,但是在超市裡卻沒有這種情況
因為人們的環境不同,自然生活方式就會有不同。條件好的可能想吃什麼,就直接進入超市去了,不會為了這些菜價而爭過來爭過去
在菜市場也可以讓孩子們看到,這些賣菜的叔叔阿姨們也都是為了自己家的孩子過上好的生活,所以才會這麼的拼命和辛苦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如果有一天你不好好讀書,可能也要做著辛苦的工作,為計算菜價而氣的抓耳撓腮。可能你因為沒有好好讀書,連算幾斤菜怎麼賣也不懂
孩子,生活就是這麼的現實,你的努力有多高,你的生活就會有好
醫院是一個讓人悲傷也讓人喜悅的地方,有人歡喜是因為醫治好疾病,有人憂愁是因為昂貴的醫療費可能成為整個家庭的負擔
可能我們現實中碰不到幾個看病之前先問醫藥費是多少的,但是在電視劇中應該見過,因為家裡條件不好,他們首先就會問醫藥費貴不貴 ,如果貴的話,可能就會為了省下錢來,放棄治療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不讀書,可能就沒有知識,沒有知識就沒辦法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也許有一天你也可能會為了一點點醫藥費而猶豫不決
我們不是說坐公交車坐地鐵,騎自行車不好,也不是說去菜市場買菜是為了便宜和討價還價,可能你也會覺得去醫院沒什麼用
但是我們想要表達的是,明明只要我們努努力就可以過得更好,為什麼不為了過的好一些而堅持奮鬥一下呢?
神奇爸爸想說:孩子比你優秀的人有很多,你所看到的不過是這一個城市的一角,在其他城市裡還有更多奔波勞碌的人,沒有誰不過想好的生活。爸爸媽媽也想過,所以我們才會努力上班,但是爸爸媽媽的工作也是靠自己努力換來的
你現在不讀書,等到以後你想要利用你學的東西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不會。爸爸媽媽不圖你能夠成為一個學霸,只要你在學,就一定有收穫。而你不學,那你可肯定是顆粒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