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說教更管用

2021-01-10 趙趙的期待

老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哈佛唯一的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提出:世界上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的東西有太多,而這些東西絕不僅僅局限於對他國語言的學習,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他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國文化和歷史、人文和生活。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親身經歷才能體會。

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校長每年都會堅持帶孩子到處旅行,讓孩子領略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和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她認為:對於孩子的學習,不僅僅只是停留在書本上,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多帶孩子到處旅行,是拓寬孩子眼界、格局最簡單的方式。

孩子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了解更多自己不知道的東西、結識更多不同種族的朋友,多帶孩子旅行,既有利於孩子自身綜合素養的提高,又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哈佛女校長曾說過:若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說教更管用。

1、火車站

火車站可以說是魚龍混雜的地方,來這裡的乘客什麼階級的都有,但大多以工薪階層群體為主,父母帶孩子來火車站,並不是諷刺這些社會地位低下的群體,而是變相的教育孩子學習的重要性。

在火車站內可以看到有很多肩扛麻袋、渾身泥土的勞苦群眾。通過一些直觀的景象,更能夠讓孩子產生共鳴,通過對火車站行色匆匆人群的了解,讓孩子知道學習對於命運改變的重要性。

父母可以向孩子說明一下學習的重要性:這些人大多都是因為年少時不好好學習、不想讀書,所以早早的就步入了社會,但因為沒有學歷、沒有文憑,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因此為了維持生計,只能做一些又髒又累的活。

2、高鐵站

高鐵站的人群大多都要比火車站的人群生活層次高一些,你很容易看到許多西裝革履甚至手提公文包的人,父母可以將高鐵站與火車站來為孩子作對比。

可以告訴孩子:這裡的人從衣著打扮就更光鮮一點,正是因為他們的知識水平要高一些,所以生活質量也要高一點,重點是「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讓孩子明白只要努力學習,時間自會回報我們,這個社會需要會發光的「金子」。

3、飛機場

飛機內分頭等艙和經濟艙,一般地位很高的或者十分有錢的人,基本都會選擇頭等艙,自然頭等艙無論是座椅還是服務再到吃食都是星級標準的;

而經濟艙則稍顯落後,經濟艙的座位相對擁擠,而服務等一系列其他事宜,都要等空姐服務完頭等艙客人後,才會輪到經濟艙的客人。

不過即便是這樣,乘飛機的客人也是有地位的,帶孩子來飛機場,向其講述飛機上的「三六九等」,不是隨便說說,而是要告誡孩子: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可言,如今的社會,是一個講學歷、講文憑的社會。

俗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讀書是通往成功最便捷的途徑,沒有之一,孩子若不想讀書,父母就帶他來這3個地方,讓孩子從自己幼稚的幻想中脫離出來,讓孩子了解這個社會是殘酷的,唯有努力、刻苦的學習,才能改變自己、改變生活。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作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說教更管用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而孩子不想讀書時,父母應該採取一些讓孩子能接受的方法,從而激起孩子的興趣,而哈佛女校長就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很寶貴的建議。這位女校長就是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校長,她每年都會堅持帶孩子到處旅行,讓孩子領略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和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說教更管用
    如果孩子在讀書的期間忽然向你說「我不想讀書了」,那麼你會用哪種方式去說服孩子呢?哈佛唯一的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說:世界上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的東西有太多,而這些東西絕不僅僅局限於對他國語言的學習,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他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國文化和歷史、人文和生活。
  • 哈佛女校長:孩子若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比如對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讀書幾乎是唯一的出路。哈佛校長直言: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管用!前哈佛校長吉爾平,是哈佛曆史上唯一的女校長,她認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們需要熟悉和探索,而不僅僅局限於學習其他國家的語言,語言僅僅是一種工具,更重要的是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化歷史、人文和生活。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管用
    哈佛唯一的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提出:世界上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的東西有太多,而這些東西絕不僅僅局限於對他國語言的學習,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國文化和歷史、人文和生活。身為過來人家長知道孩子不學習是不行的,畢竟在未來的社會真正能夠打拼出一條路來的將會是有知識的人。可是孩子還小,不懂得這些道理,與他說很多時候又講不通。一位哈佛的女校長對此曾發表過言論,說如果孩子不想讀書的話,那就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一看,比你打罵更管用。
  • 哈佛校長: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去這三個地方比說教更有效
    「為什麼要讀書?」每次孩子不想學習,他總是生氣地問。儘管有人說成績並不決定孩子是否優秀關鍵因素,但在當今社會,成績是最公平的。只有拿出成績讓別人認可你的實力,比如對於一些家庭條件很困難的孩子來說,讀書幾乎是唯一的出路。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講道理管用
    哈佛300年來唯一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就曾說過:世界上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我們去探索去學習。孩子在各地學習到了不一樣的文化,結交到了不同種族不同語言的朋友,既能培養孩子的綜合素養,還對孩子的身心健康、語言能力、性格都有很大的好處。可是有的孩子天生就對學習充滿渴望,而有的孩子則厭惡學習,壓根不想讀書,很多父母面對這一問題都很難解決。
  • 哈佛校長支招: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三個地方,比打罵更管用
    讀書苦,但不讀書會苦一輩子!但是孩子的眼界沒有家長長遠,他只能看到現在讀書很苦,不願意用現在的辛苦換取今後的好生活。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幫孩子看清現實,吃下學習的苦。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哈佛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經說過她又繼續說道:「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第一個是火車站、第二個是地鐵站、第三個是飛機場!」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1、火車站在眾多的交通工具中,火車站是人最多的地方了,尤其是過春節的時候,你就會見到很多農民工背著大大的行李包,手裡端著泡麵,高興的坐上了火車。
  • 李玫瑾: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但是也有很多不自覺的孩子,他們對學習就是不感興趣。特別是疫情在家的這段期間,很多孩子就好像回歸到小時候,又解放了玩耍的天性,你給他提到學習,他就不願意搭理你了怎麼辦?,建議咱們家長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比我們苦口婆心的說教管用的多李玫瑾: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1、公交站現在人們上班一般選擇的交通工具無非就是這幾種,公交車,地鐵,私家車,自行車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哈佛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東西等著我們去探索、發現,不僅僅是別國的語言和風景,最重要的是了解他國的文化、歷史和生活。她又繼續說道:「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第一個是火車站、第二個是地鐵站、第三個是飛機場!」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她的回答,讓很多家長都反思,自己平時孩子教育的方式。她這樣回答: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她去3個地方看一看。第一是機場,第二是圖書館,第三是火車站。為什麼是這三個地方呢?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提高孩子的格局
    老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哈佛大學300多年來唯一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也曾在演講中提到:了解世界,是孩子們的必修課。她曾說過:"世界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絕對不僅僅局限於學習他國的語言。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學習陌生的文化與歷史,他國的人文與生活。她每年都會帶孩子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以學習的方式旅行。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李玫瑾:比打罵更管用
    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吃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曾經在網上做出的講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同時,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在這個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在你的孩子不想認真讀書的時候,你應該怎麼弄他?」隨後,李玫瑾教授的回答也讓很多家長萬分佩服,她說:「如果你的孩子不想再認真讀書了,請你帶著孩子到這4個地方去看看,可能會比你的任何說教都管用,這4個地方就是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站、飛機場」。為什麼呢?
  • 當孩子說「不想讀書」,帶他去這4個地方看看,比不停地說教管用
    如果孩子說「不想讀書」,那麼父母們可以帶他去這4個地方看一看,說不定能有額外的收穫。一般孩子不想讀書的理由是對學習不感興趣,覺得從學習中沒有收穫感。或者是學習給他們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讓他們感覺自己喘不過氣來。所以父母們根據孩子不想讀書的原因,就可以幫助孩子做出一些改變。
  • 李玫瑾:孩子不喜歡學習,就帶他去這5個地方看看,比說教更管用
    對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說到:如果孩子不願意讀書,那就帶他去這5個地方看看,比你的說教更管用。特別是對於獨生的孩子,接觸到好的朋友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如果孩子不想學習,就帶他去圖書館看看,可以從那些努力的背影裡找到奮進的力量。
  • 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打罵更管用
    媽媽:孩子你昨天跟我說,你不想上學,今天早上外婆也抱怨,說孩子每天上學就像上戰場一樣,非得軟硬兼施才肯去上學。媽媽當然也知道讀書的辛苦,要聽課、要寫作業、要背書,對於愛玩的你來說,上學讀書確實是很煎熬的事情,但是媽媽還是希望你上學,因為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地方看看,李玫瑾:比任何方式都管用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地方看看,李玫瑾:比任何方式都管用李玫瑾教授這樣說: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4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汽車客運站第二個地方:火車站第三個地方:高鐵站第四個地方:飛機場帶孩子去看看這4個地方的人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抽什麼煙、是什麼樣的素質。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講任何道理都管用
    有一天,媽媽都為孩子收拾好書包,正要準備送孩子上學,可這時候孩子突然問道:「媽媽,我不想去讀書了,上學太辛苦了!」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緒呢?,很多情況是因為他們不懂讀書有多麼重要,更不知道讀書能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生活和影響,我國著名的育兒教授李玫瑾,曾經在講壇上表示過:「當孩子不想讀書時,父母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摸講任何道理都管用!」
  • 清華大學校長演講:孩子不想讀書的時候,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
    清華大學校長演講:孩子不想讀書的時候,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很多孩子都有這樣一種心理:不愛學習。比如,有的孩子明確告訴父母自己不喜歡上課。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看一看1、火車站天下行人來來往往,火車站是一個社會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