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長支招: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三個地方,比打罵更管用

2021-01-15 騰訊網

讀書苦,但不讀書會苦一輩子!但是孩子的眼界沒有家長長遠,他只能看到現在讀書很苦,不願意用現在的辛苦換取今後的好生活。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幫孩子看清現實,吃下學習的苦。

哈佛大學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校長吉爾平就曾為家長們支招,她認為孩子不想上學、不想學習是因為眼界太窄,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到外面去看看,開闊視野。

如果你的孩子不想上學,不妨就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比打罵更管用。

一、火車站

火車站是人流較多的地方,每天都充滿著形形色色的人。

特別在春節的時候,有很多農民工,拿著大包小包,匆忙地跑到了火車站。

當父母帶孩子去的時候,就要告訴孩子:如果現在不努力讀書,將來就只能從事體力勞動,雖然也值得被尊重,但卻很辛苦,而且容易被機器替代。

當孩子看到這些農民工的情況之後,他就會有所感受,就會明白不讀書的代價。

二、地鐵站

地鐵站也是人流較多的地方,而且乘坐地鐵的人大多是生活節奏比較快的。

尤其是早高峰時期,大量的白領都要乘地鐵上班。

有時候,在地鐵上還可以看到一些學生或白領在利用空餘時間看書、背英語單詞。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會意識到,自己浪費了多少時間,更會明白現在不好好學習,今後就要用更多的時間補上。

三、機場

機場中是階級劃分比較明顯的地方,同一架飛機經濟艙和商務艙的價格天差地別,普通乘客和VIP享受的待遇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我們不是說坐經濟艙、作為普通乘客有什麼不好,只是要讓孩子明白,真實的社會就是分三六九等的,學習不是為了應付家長,而是為了自己今後能過更好的生活,能更受人尊重。

讓孩子明白這兩點,願意學習

1、不讀書的代價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現在不吃學習上的苦,將來就會吃生活上的苦。

2、告訴他讀書的好處

當他不願意讀書、甚至想放棄學業的時候,父母不妨就給孩子一兩個月的時間讓他去試試。

讓他看看沒學歷、沒能力的他離開學校要經歷什麼,認清現實。

如果孩子有夢想,家長則可以從「實現夢想要靠學習」的角度,引導孩子努力學習實現夢想,激勵孩子發揮他的潛力。

相關焦點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管用
    哈佛唯一的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提出:世界上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的東西有太多,而這些東西絕不僅僅局限於對他國語言的學習,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國文化和歷史、人文和生活。身為過來人家長知道孩子不學習是不行的,畢竟在未來的社會真正能夠打拼出一條路來的將會是有知識的人。可是孩子還小,不懂得這些道理,與他說很多時候又講不通。一位哈佛的女校長對此曾發表過言論,說如果孩子不想讀書的話,那就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一看,比你打罵更管用。
  • 哈佛女校長:孩子若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比如對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讀書幾乎是唯一的出路。哈佛校長直言: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管用!前哈佛校長吉爾平,是哈佛曆史上唯一的女校長,她認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們需要熟悉和探索,而不僅僅局限於學習其他國家的語言,語言僅僅是一種工具,更重要的是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化歷史、人文和生活。
  • 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打罵更管用
    媽媽:孩子你昨天跟我說,你不想上學,今天早上外婆也抱怨,說孩子每天上學就像上戰場一樣,非得軟硬兼施才肯去上學。媽媽當然也知道讀書的辛苦,要聽課、要寫作業、要背書,對於愛玩的你來說,上學讀書確實是很煎熬的事情,但是媽媽還是希望你上學,因為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哈佛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經說過她又繼續說道:「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第一個是火車站、第二個是地鐵站、第三個是飛機場!」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1、火車站在眾多的交通工具中,火車站是人最多的地方了,尤其是過春節的時候,你就會見到很多農民工背著大大的行李包,手裡端著泡麵,高興的坐上了火車。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說教更管用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而孩子不想讀書時,父母應該採取一些讓孩子能接受的方法,從而激起孩子的興趣,而哈佛女校長就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很寶貴的建議。這位女校長就是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校長,她每年都會堅持帶孩子到處旅行,讓孩子領略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和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說教更管用
    老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哈佛唯一的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提出:世界上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的東西有太多,而這些東西絕不僅僅局限於對他國語言的學習,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他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國文化和歷史、人文和生活。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親身經歷才能體會。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哈佛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東西等著我們去探索、發現,不僅僅是別國的語言和風景,最重要的是了解他國的文化、歷史和生活。她又繼續說道:「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第一個是火車站、第二個是地鐵站、第三個是飛機場!」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提高孩子的格局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在前段時間可以說是風靡整個網絡,這句話說出了每個人的心聲。她曾說過:"世界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絕對不僅僅局限於學習他國的語言。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學習陌生的文化與歷史,他國的人文與生活。她每年都會帶孩子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以學習的方式旅行。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說教更管用
    有的家長可能脾氣比較暴躁,在聽到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立馬會跟孩子吵起來,或者是棍棒伺候。才不去管孩子有什麼理由,就覺得他這個年紀不讀書就是錯的。哈佛唯一的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說:世界上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的東西有太多,而這些東西絕不僅僅局限於對他國語言的學習,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他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國文化和歷史、人文和生活。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看到不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些地方看看,比你打罵更管用!上學的孩子都背著沉沉的書包,大多數是女孩,15個孩子在三個家長的保護下
  • 李玫瑾:若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打罵更管用
    但是,讓孩子讀書僅僅是父母的一廂情願,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你是真的拿他沒有辦法,就算你批評他跟他講道理,孩子都是不會理解的,他更不會理解你的煞費苦心。與其跟孩子浪費口舌,我們不要帶孩子去感受一下真實的生活,只有孩子經歷才會知道讀書有多重要。
  • 哈佛校長建議:多帶娃去陌生的地方,孩子將來的層次和格局不一般
    如果突然有一天,你的孩子跟你說:「媽媽,我不想上學了」,你會怎麼辦?你可能會詫異、會憤怒、甚至又打又罵,逼迫孩子去讀書、去學習,但這真的會管用嗎?孩子勉勉強強讀了下來,但「身在曹營,心在漢」,最終的結果無非是混日子罷了。
  • 哈佛校長: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去這三個地方比說教更有效
    每次孩子不想學習,他總是生氣地問。儘管有人說成績並不決定孩子是否優秀關鍵因素,但在當今社會,成績是最公平的。只有拿出成績讓別人認可你的實力,比如對於一些家庭條件很困難的孩子來說,讀書幾乎是唯一的出路。哈佛最後一任校長吉爾平也是哈佛大學歷史上唯一的女校長在世界上我們需要熟悉和探索的東西太多了,這些東西並不局限於學習其他國家的語言,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更重要的是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化和歷史、人文和生活。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講道理管用
    哈佛300年來唯一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就曾說過:世界上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我們去探索去學習。儘管德魯·吉爾平·福斯特平時工作比較忙碌,但會在有空的時候帶孩子去世界各地走走看看,她認為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課本上,有很多知識是課本上永遠學不到的,帶著孩子去旅遊可以讓孩子見見各地的風土人情,學習當地不一樣的歷史文化,讓孩子開闊視野。
  • 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比打罵教育更管用
    經常會有家長苦惱於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不想讀書,不願意努力了。這個時候,有的家長就會採用打罵教育,但是好像只能管一陣子,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又原形畢露了。面對這樣的問題,知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提出了不一樣的解決辦法。李教授建議孩子不願意學習的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去機場、大學校園和圖書館看一看,這樣一圈走下來,孩子或許就自己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
  • 李玫瑾:當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5個地方看看,比打罵強太多
    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5個地方看看,比你打罵更管用!所以,不妨帶他來農村老家看看,親眼看看農民伯伯是如何辛勤勞作的。孩子年齡大一點的,還可以親自體驗插秧、灌溉、收割等農活,體會到生活點點滴滴都來之不易,才會懂得珍惜當下,好好學習。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李玫瑾:比打罵更管用
    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吃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曾經在網上做出的講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同時,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
  • 孩子不想讀書怎麼辦?張雪峰:帶他去這4個地方,比講道理管用
    可是不知為何,孩子突然開始不斷逃學,甚至在網吧通宵一整夜不回家。孩子每一次被父親抓回來,都免不了遭到一頓毒打。兒子跟周女士說,他不想去學校,不想讀書了,讓父母不要逼自己。因為這件事,父子倆徹底鬧掰,父親每天回家就板著一張臉,兒子則是每天把自己鎖在房門。而周女士每天還要照顧正在上小學的二寶,以免二寶也受到影響。
  • ​哈佛女校長:多帶孩子去陌生環境,可以改變孩子未來格局
    ,告訴你他不想繼續上學了,你怎麼怎麼辦?批評、打罵、講道理、逼迫……如果這些有用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孩子堅決輟學了,這樣真的管用嗎?有個初中男生不願意讀書,一心想輟學,家長不同意,老師也苦口婆心。他主意已定,為了迫使他們同意,在學校打牌、燒書、打架、逃課……幾乎想盡了各種點子,最後老師沒有辦法,把家長請過來,在教室外監督著學習,但表面上在學習,其實心思已經飄出窗外了。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講任何道理都管用
    有一天,媽媽都為孩子收拾好書包,正要準備送孩子上學,可這時候孩子突然問道:「媽媽,我不想去讀書了,上學太辛苦了!」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緒呢?大多數父母聽到孩子說出這樣的話都會很生氣,然後以父母威壓命令孩子去上學,也許你只是覺得孩子鬧脾氣而已,等到學校就好了,其實則不然,當孩子內心中不滿的情緒達到峰點,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叛逆,逐漸的疏遠父母,認為爸爸媽媽根本就不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