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寫給兒子的信說: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看到不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5個地方看看,比你打罵更管用!
在現代都市生活的孩子,他們身邊有數不清的玩具,吃不完的零食,完全不能體會到父輩或者祖輩生活的艱辛。
所以,不妨帶他來農村老家看看,親眼看看農民伯伯是如何辛勤勞作的。孩子年齡大一點的,還可以親自體驗插秧、灌溉、收割等農活,體會到生活點點滴滴都來之不易,才會懂得珍惜當下,好好學習。
我們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話是一點沒錯。在貧困落後的山區裡,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遊樂場,沒有購物廣場……孩子不僅要餵豬餵牛,還要跋山涉水去上學。
但他們從不會抱怨,因為他們知道讀書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式。
帶孩子去看看這些努力求學的孩子,在對比自己所擁有的生活,還不想去上學應該麼?
帶孩子去看看求職的人群和招聘的學歷要求,讓他可以直觀的感受到高學歷的重要性。
考研名師張雪峰也曾說:
「在中國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在世界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是他們不會去普通大學招聘!他們說的都是假話!」
沒錯,沒有高學歷,連入場通行證都沒有!
讓您帶孩子來這裡,可不是讓您帶他們去旅遊的,而是要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穿什麼樣的衣服,選擇什麼樣的的交通方式。
讓孩子知道,社會上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公平,你現在的努力,都是未來更好的生活。
凌晨三四點,在幾乎所有人陷入沉睡的時候,有些人卻已經開始為了生計開始奔波。
孩子看到這些,就會明白,當自己抱怨學習又累又苦時,可總有人比你要累十倍,百倍,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學習呢?
除了孩子不知道學習重要性的原因外,一直努力認真學習,成績不能提高,也是孩子厭學的一大原因之一。
要知道想要學習好,光熱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名師的開導,家長和名師缺一不可。
好的老師,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事倍功半,但好老師都集中在名校,家長想要給孩子報名校老師的輔導班,又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接送孩子,價格也不便宜。其實也可以給孩子試試優質網課。
讀書可能確實不能改變什麼,但會讓你知道到底有多少種選擇,而不是只知道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