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當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5個地方看看,比打罵強太多

2020-11-27 沭陽快報

龍應臺寫給兒子的信說: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看到不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5個地方看看,比你打罵更管用!

1.農村老家

在現代都市生活的孩子,他們身邊有數不清的玩具,吃不完的零食,完全不能體會到父輩或者祖輩生活的艱辛。

所以,不妨帶他來農村老家看看,親眼看看農民伯伯是如何辛勤勞作的。孩子年齡大一點的,還可以親自體驗插秧、灌溉、收割等農活,體會到生活點點滴滴都來之不易,才會懂得珍惜當下,好好學習。

2.貧困山區

我們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話是一點沒錯。在貧困落後的山區裡,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遊樂場,沒有購物廣場……孩子不僅要餵豬餵牛,還要跋山涉水去上學。

但他們從不會抱怨,因為他們知道讀書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式。

帶孩子去看看這些努力求學的孩子,在對比自己所擁有的生活,還不想去上學應該麼?

3.招聘市場

帶孩子去看看求職的人群和招聘的學歷要求,讓他可以直觀的感受到高學歷的重要性。

考研名師張雪峰也曾說:

「在中國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在世界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是他們不會去普通大學招聘!他們說的都是假話!」

沒錯,沒有高學歷,連入場通行證都沒有!


4.火車站和飛機場

讓您帶孩子來這裡,可不是讓您帶他們去旅遊的,而是要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穿什麼樣的衣服,選擇什麼樣的的交通方式。

讓孩子知道,社會上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公平,你現在的努力,都是未來更好的生活。

5.凌晨三四點的街道

凌晨三四點,在幾乎所有人陷入沉睡的時候,有些人卻已經開始為了生計開始奔波。

孩子看到這些,就會明白,當自己抱怨學習又累又苦時,可總有人比你要累十倍,百倍,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學習呢?

提高學習興趣也要掌握方法

除了孩子不知道學習重要性的原因外,一直努力認真學習,成績不能提高,也是孩子厭學的一大原因之一。

要知道想要學習好,光熱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名師的開導,家長和名師缺一不可。

好的老師,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事倍功半,但好老師都集中在名校,家長想要給孩子報名校老師的輔導班,又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接送孩子,價格也不便宜。其實也可以給孩子試試優質網課。


讀書可能確實不能改變什麼,但會讓你知道到底有多少種選擇,而不是只知道一種!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5個地方看看,比打罵強太多
    龍應臺寫給兒子的信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看到不讀書的苦。
  • 李玫瑾:若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打罵更管用
    但是,讓孩子讀書僅僅是父母的一廂情願,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你是真的拿他沒有辦法,就算你批評他跟他講道理,孩子都是不會理解的,他更不會理解你的煞費苦心。與其跟孩子浪費口舌,我們不要帶孩子去感受一下真實的生活,只有孩子經歷才會知道讀書有多重要。
  • 李玫瑾:若娃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作為成年人,作為家長,大多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明白學習所能帶給以後人生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都特別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但是家長重視沒用,孩子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很難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父母就是在給孩子苦口婆心,說一千道一萬,說你不好好學習,今後要吃苦等等,孩子是不能理解的,他不能感同身受家長的想法。與其家長苦口婆心的給孩子說這麼多,不如帶孩子設身處地的去感受一下,只有他親身經歷經歷的一切,還會變成他人生刻骨銘心的印記。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幾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
    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不愛讀書,你會選擇什麼方法讓他改正呢?很多家長的做法就是查閱資料或者向別人吸取經驗;還有的家長甚至會對他們進行打罵,以求達到他們改正的目的。但是有些孩子真的對學習毫不感興趣,這樣影響的不止是他們的學習成績,還有他們的情緒和未來的價值觀。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探討過關於孩子不愛讀書的問題,使得很多家長都從中得到領悟。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看到不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些地方看看,比你打罵更管用!2、招聘市場現在孩子都能夠去接受教育,都能夠去上學讀書,但是有的孩子恰恰確實不想讀書,認為讀書是沒有用的——低學歷的人不是照樣可以創業,當老闆?甚至提出讀書無用論的理論來反駁父母。帶孩子去看看求職的人群和招聘的學歷要求,讓他可以直觀的感受到高學歷的重要性。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
    作為成年人,作為家長,大多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明白學習所能帶給以後人生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都特別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但是家長重視沒用,孩子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很難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父母就是在給孩子苦口婆心,說一千道一萬,說你不好好學習,今後要吃苦等等,孩子是不能理解的,他不能感同身受家長的想法。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李玫瑾:比打罵更管用
    最近,經常會有家長向我反映,自己家孩子不想讀書怎麼辦?甚至還說過自己討厭學習,這讓家長感到十分頭疼,並向我諮詢有沒有正確的處理方法。其實,現在有很多家長都喜歡以歐美教育為典範,學習人家如何「快樂」教育,給孩子尊重和一定的自由,這樣他們能夠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 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比打罵教育更管用
    經常會有家長苦惱於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不想讀書,不願意努力了。這個時候,有的家長就會採用打罵教育,但是好像只能管一陣子,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又原形畢露了。面對這樣的問題,知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提出了不一樣的解決辦法。李教授建議孩子不願意學習的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去機場、大學校園和圖書館看一看,這樣一圈走下來,孩子或許就自己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到這幾個地方轉轉,可比打罵有效多了
    這些名人名言無一不是在說讀書有多重要,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歷經一生滄桑自然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能給今後人生帶來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家長都要求孩子努力學習的原因。 其實,與其和孩子在這苦口婆心的這些,不如帶孩子到一些地方讓他自己感受一下知識的重要性,只有讓他親身經歷過,他們才會明白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她的回答,讓很多家長都反思,自己平時孩子教育的方式。她這樣回答: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她去3個地方看一看。第一是機場,第二是圖書館,第三是火車站。為什麼是這三個地方呢?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地方看看,李玫瑾:比任何方式都管用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地方看看,李玫瑾:比任何方式都管用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在對於育兒上她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關於孩子不想讀書或者不想學習時,應該採取怎樣的手段?李玫瑾教授這樣說: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4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
  • 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打罵更管用
    媽媽:孩子你昨天跟我說,你不想上學,今天早上外婆也抱怨,說孩子每天上學就像上戰場一樣,非得軟硬兼施才肯去上學。媽媽當然也知道讀書的辛苦,要聽課、要寫作業、要背書,對於愛玩的你來說,上學讀書確實是很煎熬的事情,但是媽媽還是希望你上學,因為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 李玫瑾: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快樂,平常的時候咱們多多注意孩子的情緒,一般也是沒有問題最令家長頭疼的便是這個學習,有的孩子比較自覺,家長們也就相對輕鬆一些但是也有很多不自覺的孩子,他們對學習就是不感興趣。特別是疫情在家的這段期間,很多孩子就好像回歸到小時候,又解放了玩耍的天性,你給他提到學習,他就不願意搭理你了怎麼辦?
  • 孩子不願意讀書?李玫瑾:帶他去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用
    劉女士是一個5歲男孩的寶媽,結婚生子之前也是一個甜美溫柔的女孩。自從有了兒子,劉女士感覺自己的耐心不斷受到挑戰,總是忍不住想吼上幾句。尤其是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看著兒子一臉抗拒,不想讀書的樣子,劉女士真的非常崩潰。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很多的孩子在上學期間,都有這樣的想法:我不想學習了,學習太辛苦了!面對這樣的孩子,相信家長都會焦頭爛額,尤其是在再三勸誡之後,孩子對於學習依然是三分鐘熱度的時候,家長們更是煩惱,那麼在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麼應對 呢?
  • 孩子不想讀書,李玫瑾: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講任何大道理管用
    文/鵬爸育兒經最近挺多家長都說孩子不想念書,當家長勸他的時候,剛開始還能聽一聽,可轉頭就把你說的話拋在腦後,這樣的孩子,我們該如何管教呢?演講中,李玫瑾提出一個問題:「當孩子不想念書的時候,如何處理呢?」她的回答,讓很多家長都反思,自己平時孩子教育的方式。她這樣回答:孩子不想念書,你就帶她去3個地方看一看。第一是公交車站,第二是菜市場,第三是醫院。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講任何道理都管用
    ,很多情況是因為他們不懂讀書有多麼重要,更不知道讀書能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生活和影響,我國著名的育兒教授李玫瑾,曾經在講壇上表示過:「當孩子不想讀書時,父母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摸講任何道理都管用!」,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1、火車站去過火車站的都知道,這裡算是所有交通工具中人流最大的地方,而且大多數都是為了生活到處奔波的人,他們衣著樸素,行色匆匆,還有的邊吃泡麵邊趕車,每個人都很著急似的,尤其是在春節期間,外出打工的人都忙碌的回家過年
  • 孩子不想讀書,這4個地方帶他來看看,李玫瑾:比棍棒教育更管用
    ,而遺憾當初沒有在學校好好的讀書,這才是最可悲的,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若不想讀書,帶他到這4個地方看看,比棍棒教育更加的管用。當孩子不願意學習和讀書時,帶他來機場看看,機場也是個小型的社會縮影,也會有分消費的等級,讓孩子知道只有努力讀書,才能夠在以後的生活有選擇的權利。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她又繼續說道:「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第一個是火車站、第二個是地鐵站、第三個是飛機場!」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1、火車站在眾多的交通工具中,火車站是人最多的地方了,尤其是過春節的時候,你就會見到很多農民工背著大大的行李包,手裡端著泡麵,高興的坐上了火車。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她又繼續說道:「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第一個是火車站、第二個是地鐵站、第三個是飛機場!」你帶著孩子來到火車站,你看看坐在火車上的人有什麼樣的打扮、說什麼話、是什麼樣的素質,然後再去地鐵站、飛機場看看,最後反思自己,孩子你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