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幾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

2021-01-07 好爸爸育兒日常

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不愛讀書,你會選擇什麼方法讓他改正呢?很多家長的做法就是查閱資料或者向別人吸取經驗;還有的家長甚至會對他們進行打罵,以求達到他們改正的目的。

但是有些孩子真的對學習毫不感興趣,這樣影響的不止是他們的學習成績,還有他們的情緒和未來的價值觀。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探討過關於孩子不愛讀書的問題,使得很多家長都從中得到領悟。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上闡述過關於孩子不愛讀書的問題,孩子之所以不愛讀書,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人生百態、因為他們處於學齡年紀,不懂得那些一直為生計而奔波的人有多艱難,如果不從底下基層來做全面的認識,那麼孩子永遠都不懂得在這個世界生存是多麼艱難……

如果發現孩子不愛學習了,就帶他們去這5個地方,效果會比打罵還明顯!

1、貧困落後的山區

我們在網上或電視上經常有看到關於貧困落後山區人民的艱難生活。單從視覺上看孩子可能不夠深刻,但如果我們帶他們去親歷體會,他們就會有所感、有所想。當他們親身處在貧困落後的山區,交通的不便利以及生活各種的不便。

他們會越來越想離開這個地方,而且讓他們住上一兩天,他們就知道不讀書會產生什麼的後果。只有讀書才有出路,所以多帶孩子去從貧困山區體驗對他們的未來和思想觀念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2、農村老家

像很多父母為了孩子能生活得好一點,也為了學習的便利,通常都會搬到城市裡生活。周末或者是假期的時候帶孩子回到農村老家,他們也會體驗到農民伯伯和親戚的日夜作勞會如此艱辛。

同時告訴孩子他們之所以能比老家親戚過得好,能擠上大城市完全是依靠父母的刻苦努力,才換得孩子們如今無憂無慮的生活,要知道擁有知識才能擺脫依靠農村耕作的命運。

3、天還沒亮的凌晨

天還沒亮的凌晨,特別是三四點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睡夢中未醒,但卻有一群美化城市的人拿起他們的工具在街頭打掃起來。

他們一樣是為了生計才如此努力、如此艱辛地工作,即使是嚴寒的冬天,他們仍然不能放棄,因為沒有文化,不懂得其他技能,從事環衛工作是他們唯一的出路,所以他們必須刻苦困難,才能生存。

4、火車客運站

火車站很少有不熱鬧的時候,因為每天的人都會在火車站裡來回奔波。他們為了節省車票錢,會大包小包地擠在車站過道,只為跟常年不見的家人團聚。各種形式來來往往的人,通常都是由於低層工作組成的打工者,他們顧不上享受生活,他們來回地奔波只為了自己和家人填飽肚子……

5、人才招聘市場

孩子常去人才招聘市場看看,就會知道裡面會有信心滿滿拿著優秀簡歷來回挑選工作的人,也會有低頭下氣地祈求工作的人。

通過強烈的對比,孩子就會知道只有擁有高學歷、好成績,才能去挑選工作,不然讀書不出色的人,他們不僅連挑選工作的沒有,而且還會連連受到招聘的拒絕。

如果孩子看到這些,試問他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讀書呢?其實孩子從小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就是要有很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觀念,這本《兒童情緒管理早教啟蒙繪本》有效地引導孩子養成端正的思想觀念,使他們有信心、有自律地愛上學習。

全書經過跨頁大圖的精心設置,通過科學的排版,通俗易懂的故事來闡述圖書中各個小動物的性格特點,可以讓孩子們越讀越愛,從而養成端正的思想觀念。

全書一共有十冊,全書150元,現價只需要69.9元,想讓你家的孩子重新愛上讀書嗎?那就快點下方連結進行搶購吧。

造成孩子不愛讀書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孩子因為自身的家庭環境或者本身特點的原因,他們對讀書都完全提不上興趣。如果家長不加以重視,就很容易造成他們放棄學業,影響的不止是他們的未來發展,還有個人情緒都有嚴重影響。

常帶孩子去以上五個地方看看,孩子他們自己心裡也會有所體會,會因為懂得父母的艱辛而體貼、也會更加珍惜生活、珍惜自己,從而變成一個愛讀書、愛學習、積極向上的人。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到這幾個地方轉轉,可比打罵有效多了
    這些名人名言無一不是在說讀書有多重要,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歷經一生滄桑自然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能給今後人生帶來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家長都要求孩子努力學習的原因。 其實,與其和孩子在這苦口婆心的這些,不如帶孩子到一些地方讓他自己感受一下知識的重要性,只有讓他親身經歷過,他們才會明白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 李玫瑾:若娃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作為成年人,作為家長,大多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明白學習所能帶給以後人生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都特別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但是家長重視沒用,孩子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很難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父母就是在給孩子苦口婆心,說一千道一萬,說你不好好學習,今後要吃苦等等,孩子是不能理解的,他不能感同身受家長的想法。與其家長苦口婆心的給孩子說這麼多,不如帶孩子設身處地的去感受一下,只有他親身經歷經歷的一切,還會變成他人生刻骨銘心的印記。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
    作為成年人,作為家長,大多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明白學習所能帶給以後人生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都特別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但是家長重視沒用,孩子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很難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父母就是在給孩子苦口婆心,說一千道一萬,說你不好好學習,今後要吃苦等等,孩子是不能理解的,他不能感同身受家長的想法。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李玫瑾:比打罵更管用
    最近,經常會有家長向我反映,自己家孩子不想讀書怎麼辦?甚至還說過自己討厭學習,這讓家長感到十分頭疼,並向我諮詢有沒有正確的處理方法。其實,現在有很多家長都喜歡以歐美教育為典範,學習人家如何「快樂」教育,給孩子尊重和一定的自由,這樣他們能夠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 李玫瑾:若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打罵更管用
    但是,讓孩子讀書僅僅是父母的一廂情願,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你是真的拿他沒有辦法,就算你批評他跟他講道理,孩子都是不會理解的,他更不會理解你的煞費苦心。與其跟孩子浪費口舌,我們不要帶孩子去感受一下真實的生活,只有孩子經歷才會知道讀書有多重要。
  • 李玫瑾:當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5個地方看看,比打罵強太多
    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看到不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5個地方看看,比你打罵更管用!所以,不妨帶他來農村老家看看,親眼看看農民伯伯是如何辛勤勞作的。孩子年齡大一點的,還可以親自體驗插秧、灌溉、收割等農活,體會到生活點點滴滴都來之不易,才會懂得珍惜當下,好好學習。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看到不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些地方看看,比你打罵更管用!2、招聘市場現在孩子都能夠去接受教育,都能夠去上學讀書,但是有的孩子恰恰確實不想讀書,認為讀書是沒有用的——低學歷的人不是照樣可以創業,當老闆?甚至提出讀書無用論的理論來反駁父母。帶孩子去看看求職的人群和招聘的學歷要求,讓他可以直觀的感受到高學歷的重要性。
  • 孩子不願意讀書?李玫瑾:帶他去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用
    尤其是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看著兒子一臉抗拒,不想讀書的樣子,劉女士真的非常崩潰。摸摸這個,看看那個,不拖到最後時刻,堅決不想坐在書桌前。這讓劉女士非常苦惱,雖然每天在她的吼叫之下,孩子都不情願的完成了學習任務。可是考慮到以後長遠的學習生活,劉女士也深知,如果不想辦法讓兒子對學習產生興趣,一味的打罵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打罵更管用
    媽媽:孩子你昨天跟我說,你不想上學,今天早上外婆也抱怨,說孩子每天上學就像上戰場一樣,非得軟硬兼施才肯去上學。媽媽當然也知道讀書的辛苦,要聽課、要寫作業、要背書,對於愛玩的你來說,上學讀書確實是很煎熬的事情,但是媽媽還是希望你上學,因為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5個地方看看,比打罵強太多
    龍應臺寫給兒子的信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看到不讀書的苦。
  • 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比打罵教育更管用
    經常會有家長苦惱於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不想讀書,不願意努力了。這個時候,有的家長就會採用打罵教育,但是好像只能管一陣子,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又原形畢露了。面對這樣的問題,知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提出了不一樣的解決辦法。李教授建議孩子不願意學習的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去機場、大學校園和圖書館看一看,這樣一圈走下來,孩子或許就自己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
  • 若娃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4個地方轉一轉,比打罵更有效
    很多家長總是吐槽說娃不想讀書,每次勸他的時候,可能剛開始還有一點兒用,3分鐘熱度後又是以前的老樣子了,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怎麼辦?,你就帶他去4個地方轉一轉。為什麼會是這4個地方?每逢節假日,人們總會步履匆忙地踏上旅途,而不同的人所選擇的交通工具也各不相同。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她又繼續說道:「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第一個是火車站、第二個是地鐵站、第三個是飛機場!」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1、火車站在眾多的交通工具中,火車站是人最多的地方了,尤其是過春節的時候,你就會見到很多農民工背著大大的行李包,手裡端著泡麵,高興的坐上了火車。
  • 孩子厭學不想讀書怎麼辦?李玫瑾:不妨常帶寶寶去這3個地方轉轉
    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寶:媽媽,我不想讀書了,聰明的寶媽這樣應對,勝過打罵十次寶寶哭著說,媽媽讀書好辛苦,我不想讀書了!你會如何應對呢?可能很多父母,都是打罵責備寶寶的吧!但是這樣真的有效果麼?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地方看看,李玫瑾:比任何方式都管用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地方看看,李玫瑾:比任何方式都管用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在對於育兒上她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關於孩子不想讀書或者不想學習時,應該採取怎樣的手段?李玫瑾教授這樣說: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4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她又繼續說道:「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第一個是火車站、第二個是地鐵站、第三個是飛機場!」你帶著孩子來到火車站,你看看坐在火車上的人有什麼樣的打扮、說什麼話、是什麼樣的素質,然後再去地鐵站、飛機場看看,最後反思自己,孩子你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哈佛女校長:孩子若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比如對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讀書幾乎是唯一的出路。哈佛校長直言: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管用!她說:「如果一個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去這三個地方,比你無休止的說教更有效。」如果孩子不想讀書,我們可以帶他到這三個地方去1、地鐵站地鐵站大部分都是短途,而其中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學生和白領工作者,雖然社會地位稍高一點,但仍然不能保證完美的生活。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她的回答,讓很多家長都反思,自己平時孩子教育的方式。她這樣回答: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她去3個地方看一看。第一是機場,第二是圖書館,第三是火車站。為什麼是這三個地方呢?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很多的孩子在上學期間,都有這樣的想法:我不想學習了,學習太辛苦了!面對這樣的孩子,相信家長都會焦頭爛額,尤其是在再三勸誡之後,孩子對於學習依然是三分鐘熱度的時候,家長們更是煩惱,那麼在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麼應對 呢?
  • 孩子不想讀書,李玫瑾: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講任何大道理管用
    文/鵬爸育兒經最近挺多家長都說孩子不想念書,當家長勸他的時候,剛開始還能聽一聽,可轉頭就把你說的話拋在腦後,這樣的孩子,我們該如何管教呢?演講中,李玫瑾提出一個問題:「當孩子不想念書的時候,如何處理呢?」她的回答,讓很多家長都反思,自己平時孩子教育的方式。她這樣回答:孩子不想念書,你就帶她去3個地方看一看。第一是公交車站,第二是菜市場,第三是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