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漫長且充滿曲折的過程,同時也是父母不斷地學習、充電的過程,為了能夠讓孩子未來能夠出人頭地,父母們是想盡各種辦法,只是為了給子女們最好的教育。
從小到大,身邊的人都在說著:「女孩要富養,男孩要窮養」,但是樂樂媽認為,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的教育方式其實沒有必要分得太過清楚。
最近,經常會有家長向我反映,自己家孩子不想讀書怎麼辦?甚至還說過自己討厭學習,這讓家長感到十分頭疼,並向我諮詢有沒有正確的處理方法。
其實,現在有很多家長都喜歡以歐美教育為典範,學習人家如何「快樂」教育,給孩子尊重和一定的自由,這樣他們能夠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家長們有這個想法是很好的,但是有一些家長在實行「快樂」教育時出現了弊端,那麼就是從尊重放在自由,變成了對孩子的放縱。
龍應臺寫給兒子的那段話說的: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吃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曾經在網上做出的講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同時,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
第一個地方:機場
我們當家長的都知道,機場內大多數聚集的都是有錢有身份的人,而且坐飛機的同時還會分不同等級,家長們可以告訴孩子,飛機頭等艙無論是檢票還是服務都是一流的,如果你是經濟艙的話,就要等到人家上完後才能輪到你。
所以,告訴孩子這個社會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你不讀書就沒有選擇未來的路,這些人小時候學習付出了努力,那麼將來肯定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如果你不喜歡讀書學習,未來肯定會看別人眼色而活著。
第二個地方:火車站
火車站算是所有交通中人員流動最大的地方了,在車站中你會發現各種各樣的人,特別是在節假日時,火車站人山人海,有的人背著麻袋,有的人提著行李箱,不過,最值得注意的是,這裡大部分都是工人,平均收入有限,平時只有節假日才有機會回到家中團聚。
在火車站中你會看看很多疲憊的身影,滿身深灰的衣服,而這種現象正好可以用來教育孩子,你可以告訴他們,這些人大多數是因為放棄了學習的機會,導致未來非常迷茫,只能靠著自己的身軀來維持生活,當然,這不是歧視普通工人,而是讓孩子通過觀察,知道學習的意義。
第三個地方:高鐵車站。
跟火車站相比較,高鐵站可能整體的檔次提升了一階,這裡的人差不多都是收入較高的人,打扮得體穿著西裝,特別是拿著電腦包的人隨處可見,對於這些人來說,時間是很寶貴的,他們會利用坐車的時間去工作,因為這些人在學習上付出了努力,正所謂時間就是金錢,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除了以上的地方,當孩子不願意學習時,父母可以帶他們去醫院或大學校園看看。當他們去醫院的時候,他們能深切地感受到生活是多麼的脆弱,尤其是當人們身患重病,沒有錢去治療,他們的家人是多麼的絕望。雖然一個人的健康和學習沒有絕對的關係,但是有一定的聯繫。
當然,除了以上的3個地方之外,當孩子不想讀書時,你可以帶著他會醫院或者大學看看,讓孩子明白你自己不努力的話,將來就不會有好的生活。
父母更要知道,教育孩子從來就不是快樂的事情,也可以說,它是痛苦的。因為教育需要付出大量艱苦智識的挑戰!
學習從來就不是輕鬆的事情,它不僅需要孩子刻苦努力,更需要家長的引導。如果不想讓孩子長大後悔,家長就要承擔起教育的責任,讓孩子明白,如果不好好讀書,未來的路會更加的難走。在孩子想要放棄學習時,父母要用適當的方式引導孩子,鼓勵孩子堅持下去。
優秀的孩子必定都是見過世面的,他們的背後也一定站著一對有遠見、有見識的父母
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李玫瑾教授就像各位家長推薦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全套共10冊,中英文雙語,在培養孩子情商的同時,也對孩子的英語啟蒙有很大的幫助。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作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好習慣決定好未來,家長要抓住孩子3-6歲的黃金期,好好培養孩子的情商、習慣和情緒管理,讓孩子受益終生。
10冊不過是69元,平均一本不到7塊錢,也就是一頓早餐的錢,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同時培養閱讀好習慣,一舉多得!怎麼算怎麼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