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你的孩子為何不想上學?

2020-09-05 重慶麓沁心理

這幾天最難過的群體,應該就是學生了吧。結束了暑假,重返學校,心理上各種不適應。一些學生在回到學校後慢慢緩解過來,但一些學生仍舊焦慮、不想上學。



這種焦慮小到第一次入園的孩子,大到大學裡的大學生都會出現。



他們焦慮的不僅僅是學業,還有與父母的分離、回校後的社交、害怕融入一個新的環境等等,其明顯表現為情緒上的牴觸,一想到開學了馬上要早起早睡就難受;有些學生甚至還會出現失眠、沒胃口等症狀。


都是正常的,所以不需要太擔心。


但一些孩子在上學後一段時間,症狀會自行緩解恢復。而一些孩子仍舊處於焦慮、不想上學的狀態,這個時候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對於家長來說,如果孩子不想上學,首先要意識到的就是:孩子害怕的不是上學這件事,而是一切會與上學聯繫起來的緊張想法或不愉快經歷。



所以,這個時候,家長的首要任務是需要搞清孩子不想上學的真實原因。


原因一:應激性事件,導致無法適應校園生活

對於一些孩子來說,厭學有比較明顯的應激性事件


孩子不想去學校,是為了逃避學校給他帶來的不良情緒和負性事件。


比如在學校遇到了霸凌,被同學排擠孤立、被老師體罰或其他壓力性事件,這些負性事件會極大程度上導致孩子對上學產生牴觸心理。



而對於年紀太小的孩子,他們往往又講不清楚自己遭遇的事,所以父母一時很難發現背後的原因。


而容易被霸凌的孩子,往往也跟家庭氛圍有關。有可能是父母長期忽視孩子,或者在教育模式上,總是進行說教、評判,不涵容。


在這樣的情況下,校園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安全的環境,一想到要去上學,孩子就會聯想到讓自己感到焦慮、緊張、抑鬱、低落等等不良情緒的場景。



原因二:分離焦慮引起的不想上學


分離焦慮,顧名思義:孩子與其依戀對象分離時過度的、持久的和不現實的焦慮。在嚴重程度上,持續時間上遠遠超過正常兒童的離別情緒反應,社會功能也受到明顯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離開父母時會感到害怕和恐懼。這種害怕不僅僅是發生在孩子去上學的時候,也有可能發生在孩子需要和父母分開的任何場合中。



暑假孩子一直待在家中和家人在一起,上學則意味著某種形式的分離。即使是成年人在離別時也會產生依戀、不舍的情緒,所以對於孩子而言,這種情緒更為強烈。如果孩子在小時候有分離焦慮,那麼在上學期間則會表現得更為明顯。


有時候,則是父母不能分離。比如送孩子去上幼兒園,父母則不時去教室門口看一眼,這樣的父母和孩子的關係過於緊密,那麼就會更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造成分離上的困難。


有的孩子則可能有分離創傷,比如小時候被不同的保姆帶大,或者這幾天在外婆家,過幾天又在爺爺家裡,沒有一個穩定的客體,每次分離都會給他們帶來不好的感受和體驗。


如果在孩子小時候,父母每次與他們分離的時候,即使是短暫的分離都能與孩子好好告別,也應該告訴孩子自己走開後一定會回來的道理,那麼孩子長大後能更容易接受未來的分離。


如果分離焦慮太過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生活,那麼就需要尋求心理諮詢師了。



原因三:獲得父母的關注


孩子永遠渴望獲得父母的關愛,如果平時家長工作太忙無暇顧及孩子,沒有給予足夠的陪伴和關心,有的孩子就會通過裝病來獲得父母更多的注意力,而有的孩子則會通過不想去上學的方式來獲得更多關注。



或者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太高,讓他們對於上學產生某種恐懼心理,害怕自己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於是用不想上學來逃避壓力


所以父母平時要多關愛孩子,不僅是物質方面,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精神及心理世界。



原因四:社交焦慮

有的孩子不想去上學可能是因為對社交這件事情產生了焦慮感


有社交焦慮的孩子更容易敏感、多疑和孤獨,在與人交往或者融入集體的時候內心特別忐忑,不想參與集體活動等社交活動,害怕在課堂上會點名等等一切需要在集體面前展示自我的場景。



作為父母,對於他們的「膽小」,要多一些溫暖有力的支持、理解、同情和耐心。因為他們設想的都是最差的情形,例如「別人一定會拒絕自己」,「自己一定是冒犯了別人」等等。


孩子在外的人際關係都是複製於和父母的互動,如果孩子有社交焦慮,父母就需要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經常評判、指責孩子。


比如當孩子哭的時候,有些父母會說:「你再哭,我們就不愛你了!」


這種恐嚇孩子的方式是最糟糕的。


社交焦慮是可以醫治的,若情況嚴重,建議及早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

原因五:學習動機被損傷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家長抱怨,「我家孩子什麼都不用做,只用學習就行了,這麼好的條件他們為什麼都不珍惜?」


對他們來說,竭盡全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優渥的學習條件,除了學習什麼都不讓孩子幹,但只做一件事都還做不好,是家長無法理解和接受的事。


其實正是因為管得太多太細了,反而成了孩子成長的阻力。因為家長沒有意識到,如此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已經使學習本來有的樂趣被稀釋掉了,原本該孩子做的事情,變成了為父母做的事,父母強行外包了孩子的自我功能,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也破壞了孩子自主學習的動力。




如果孩子出現不想上學的情況,父母應該首先思考原因,站在孩子的立場想想,為什麼他不願意去上學?


然後再和孩子主動討論,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在談論過程中,家長要多傾聽孩子,而且儘量避免下意識地去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情緒,否則談話只能起到反向作用。孩子的焦慮不但得不到緩解,甚至會因為自己不被理解而演化成生悶氣、哭泣、發脾氣等等。


父母儘量不要跟孩子說「你想太多了」,而是要反問孩子「你是怎麼想的?」



父母也不要擔心給不了孩子具體的解決方案,孩子能夠說出來他自己的感受,父母能夠真正認同並接納了他的感受,孩子就會感覺好很多。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同理心,也能促進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該文章為重慶麓沁心理原創,未經授權,不可轉載。

麓沁心理:重慶專業的心理機構,陪你撥開心靈迷霧,向內生長。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想上學?這個方法專治「開學綜合症」
    距離開學就剩一周時間,你家孩子是不是已經腦殼發昏、眼神渙散、有氣無力呢?失眠馬上要開學了,無法控制的失眠,一閉眼,就看到即將在烈日中早起上課的自己。不想上學馬上開學,滿腦子只有一種想法:「不想上學,不想上學,不想上學」。是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三遍!遍!治療「開學綜合症」就要對症下藥,家長不妨這樣做。
  • 孩子不想上學?這個方法專治「開學綜合症」!
    距離開學就剩一周時間,你家孩子是不是已經腦殼發昏、眼神渙散、有氣無力呢?這是患上了「開學綜合症」了!「開學綜合症」是由「開學」引發的不適、亢奮、恐懼等一系列症狀。失眠馬上要開學了,無法控制的失眠,一閉眼,就看到即將在烈日中早起上課的自己。不想上學馬上開學,滿腦子只有一種想法:「不想上學,不想上學,不想上學」。是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三遍!遍!治療「開學綜合症」就要對症下藥,家長不妨這樣做。
  • 開學在即,我家孩子卻說「不想上學」 | 視頻直播預告
    陪伴低齡孩子度(熬)過史上最漫長寒假的家長們,也開始在心裡暗暗鬆一口氣:終於快要解放啦!那麼,今日小調查來了。你敢不敢霸氣問一問自家孩子: 「要開學了,娃你高興不?」 我家那個上幼兒園中班的兒子是這麼回答的:「我一點都不想去上學!我就要在家裡玩!」這這這,簡直傷了老母親的心。
  • 你家孩子又不想上學?速成教學,讓孩子愛上學習
    隨著疫情影響的減小,各地的學校都開始上學了,很多孩子在經歷了這麼長的假期之後,內心肯定會有一些浮躁,所以再次面對熟悉的校園生活和緊張的學習會有一些不知所措和抗拒。那麼家長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讓孩子們輕輕鬆鬆的去上學?所以,我想出了一些辦法來幫助家長解決這種情況。
  • 開學收心妙招,專治孩子「不想上學」!家長必讀
    患上它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那這種又困、又累、不想上學狀態怎麼破?播播老師教你一套「收心大法」,可以幫孩子克服假日症候群,讓他快速回歸正常的學習狀態!很多孩子經常將作業拖延至正式開學前一晚,挑燈夜戰,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會草草應付。因此,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合理規劃和安排開學前期的這段時間,高質量地完成作業。 4  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新學期、新氣象。家長和孩子一起可以展望下未來,提前做做規劃和打算。
  • 「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你的態度,改變孩子一生
    「媽媽,我不想上學」進入九月中旬,浩浩蕩蕩的開學日算是告一段落了。孩子不想去上學,似乎是所有父母都頭疼不已的「老大難」,他們撒潑打滾,裝病賣萌,為了不去上學,使出了渾身的解數。於是為了將快樂保持下去,他們會不斷地試探父母的底線,為了不上學開始找理由,撒謊,甚至哭鬧,這時候家長們就要留心了,很有可能你的一個舉動,就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 初一初二開學將至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 看一下別人家的娃
    這兩天家裡的大娃一直悶悶不樂,長籲短嘆的,原來是4月27號初一初二的學生就要開學了。她一點兒都不想回到學校去,還問我「難道不能一直這樣在家上網課嗎?」
  • 孩子厭學後不願上學,新學期開學,家長為何焦慮自責?
    作者丨壹心大哥編輯丨笨拙的老狼新學期又即將來臨了,開學的日子也越來越近,很多父母都在忙著給孩子準備「上學裝備」之餘,還要詢問孩子的新學期的新計劃,要完成怎麼樣的目標。今天,我就這幾天指導『親子溝通學習圈』家長的真實案例來談談這個話題:孩子厭學後不願上學,開學臨近,父母該怎麼辦?
  • 為什麼你的孩子剛開學就病了?是他不想上學?是因為這問題在作祟
    相信這是很多家長比較困擾的地方,為什麼孩子在家好好的一上學就病了呢?難道是孩子不想上學嗎?開學季,生病季這你就冤枉孩子了,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孩子的脾虛了,可能很多媽媽覺得奇怪了,我孩子這些問題不是呼吸道的問題嗎
  • 開學在即,就是不想上學,怎麼辦?
    學水:不是吧,就開學了?不能帶手機上課就玩不了王者榮耀了!上學真無聊!更有些同學,因為在家的這幾個月玩的太開心了,一想到開學就會焦慮,感到莫名的煩躁,吃不好也睡不好的話,甚至出現胸悶、頭暈、失眠等症狀,那你可能有「開學焦慮症」。
  • 分析孩子不想上學成因,尋找"妙方",形成"我要好好學習"想法
    當前,一些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不想上學了,家長首先要分析孩子不想上學的成因,尋找孩子不想上學的&34;,解開孩子的&34;的心理&34;,忘記了&34;的念頭,代替的是&34;的想法。一、分析孩子不想上學的成因,是解決問題的根源。現在有一些孩子常常因為身邊的惡劣環境、個人情感等原因,從而產生不想上學的想法和做法。
  • 不想讓你上學了
    孩子幼升小,開學第一天,小書包大軍在家長的呵護下,陸續向學校挺進! 家長們的心都是揪著的,想想我們的六七歲和現在娃的六七歲,天差地別。孩子很奔潰,家長們心疼的同時也很崩潰—不想讓娃上學了,天啊! 朋友的孩子在幼升小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糾結,要不要讓孩子蹲一級,在幼兒園多待一年長長年齡,再上小學是不是會好點?還是環境很重要,自然而然的升入小學,環境改變能否促進成長?最後還是選擇了後者,不知道是否選對。 學海無涯苦作舟!小學只是剛起步,前路漫漫上下求索,慢慢適應環境學會獨立自律。
  • 「媽媽,我不想去學校……」終於開學了,家長頭疼:「神獸」不想上學怎麼辦?
    不用再監督上網課,不用管孩子睡懶覺、玩手機、吃什麼……總之,家長們自由了,有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做些自己的事情。然而,開學前夕家長們發現孩子突然變得「忸怩」了。「媽媽我不想去學校,不上學可以嗎?」孩子厭學了!這可怎麼辦?家長們處理的方法無外乎哄和嚇。但是,不管糖衣或者炮彈,如果找不到「病根」,並不能從源頭上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
  • 「我不想上學」,談到「開學恐懼症」,孩子究竟在怕什麼?
    有的孩子期待開學,有的孩子卻逃避開學。而怕開學的孩子們對開學的恐懼也各不相同。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恐懼也不盡相同。低年級的孩子可能是因為「分離」焦慮、未完成暑假作業,而產生拒絕開學的情緒。1,家長對孩子要有正確的期望:不要在一開學就給孩子定很高的目標,或者是任務,一開始就給孩子一種上學很痛苦,很困難的感覺。
  • 臨近開學出現厭學情緒?孩子時常不想上學?試試這兩招
    很多家長都有這種感覺,孩子在上學的各個階段中,一旦出現一些不穩定的行為,那麼家長就會產生一種無力的失控感,不知道這孩子該怎麼管。比如說明明都到了四五年級了,可以開學前期還是鬧情緒不想上學,這樣的失控行為通常會讓家長措手不及。
  •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
    首先要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不論孩子出現任何的情況,父母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才能有效的讓孩子消除不願上學的想法,讓孩子開心得進校園才是父母唯一的目的。
  • 「嗚嗚,我不想去上學……」開學季,為什麼來心理科看病的孩子卻...
    說來也怪,一提到「開學」,原本活潑可愛的他們就會突發各種症狀:有的表現為生理不適,頭暈、肚子痛;有的表現為情緒上的不穩定,吃不下、睡不好,還會哭鼻子;還有的是既往診斷過心理疾病,明明已經恢復正常,到了開學季卻又「舊疾復發」……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據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張海生介紹
  • 開學一周了,孩子賴在家裡不想上學,打也沒用,父母應該怎麼辦?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開學已經過去一周了。自從神獸回校之後,許多父母終於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曾經的暴脾氣也瞬間煙消雲散。還有動員家裡親戚長輩輪番上陣勸說,最後導致孩子不僅沒去上學,反而更加閉門不出。
  • 孩子不想上學是有心病了
    19歲女孩不想上學,問其原因,總感覺同學瞧不起自己,想害自己,家人給換學校也不行,最後只好來看心理醫生。7月31日,記者從市心理調試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單元了解到,這種厭學的孩子還真不少。為此,專家提醒,家長對孩子學習不要逼得太緊,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最後讓孩子患上心理疾病。
  • 終於開學了,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
    聰明如你可以想像一下:對於跑步鍛鍊這件事,如果一連下了好幾天雨都跑不了,天一乍晴,你會怎麼樣?有些人會迫不及待的出去跑一圈,但有些人卻仍在家裡磨蹭,遲遲沒有出去,差別在哪?沒錯,對跑步這件事的熱情不同,會出現截然不同的反應,熱情足夠的人熱切地迎向跑道,熱情不足的就可能一再找理由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