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少年
「媽媽,我肚子痛,不能上學了。」
「媽媽,我發燒了,全身沒力氣,去不了學校。」
聽到這些話,腦海裡是不是腦補了一下畫面,有沒有感覺似曾相識呢?
距離開學就剩一周時間,你家孩子是不是已經腦殼發昏、眼神渙散、有氣無力呢?
這是患上了「開學綜合症」了!
「開學綜合症」是由「開學」引發的不適、亢奮、恐懼等一系列症狀。生理上多表現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無原因的頭暈、噁心、腹痛、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則多表現為: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厭學、焦慮、上課走神、情緒不穩定等。
發病時間:假期即將結束時。
孩子患上「開學綜合症」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呢?
追悔莫及
暑假真的結束了嗎?還記得剛放假時給自己制定的計劃:運動、讀書、旅遊……然而,暑假馬上結束了,才發現自己除了玩遊戲、睡覺、吃吃吃,其他的竟然什麼都沒幹!如果上天再給我一個暑假,我一定不會這樣度過。
無精打採
有這麼一群人,在開學面前,整日無精打採,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甚至連吃飯的欲望都沒有,在暑假倒計時中,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吃貨
對於吃貨來說,開學便意味著:又能吃到食堂的小籠包、牛肉小砂鍋,美食街的小龍蝦了。是的,這便是吃貨專屬的「開學綜合症」。
失眠
馬上要開學了,無法控制的失眠,一閉眼,就看到即將在烈日中早起上課的自己。
不想上學
馬上開學,滿腦子只有一種想法:「不想上學,不想上學,不想上學」。是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三遍!遍!
治療「開學綜合症」就要對症下藥,家長不妨這樣做。
1
調整作息時間
假期裡,很多同學晚睡晚起,作息時間已經錯亂了,開學前必須調整,要按學校的作息時間安排飲食起居,不要因為作業欠帳開夜車而影響良好生活規律的形成。早晨起床後,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保證開學後有旺盛的精力。
2
「收心「不是急剎車
新學期到來,學生應重新把精力放在學業上,但調整狀態也需要時間。不能操之過急,家長應該科學合理地引導。幫助孩子進行自我暗示,做心理調適。讓孩子自己認識到,要開學了,必須收心了。家長還可以帶孩子去書店看看書或者一起買些學習用品,給孩子營造學習氣氛,讓孩子自然而然的喜歡上讀書。
3
轉移注意力
開學前,學生無節制地打遊戲、看電視,對電視節目和遊戲往往意猶未盡。此時,學生應該要學會主動克制自己,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查一查哪些作業需要完善的,哪些知識還模糊的,及時請教同學和老師。
4
溫故而知新
學生首先要安排時間「溫故知新」。通過複習來喚醒大腦裡儲存的記憶。提前制訂一份可行的學習計劃,預習新學期知識,這是很重要的環節。通過預習可以對自己新學期將要學習的內容有個初步了解,從而有重點、有目的地去聽課。學會正確的思維方式,對課文中關鍵的知識點、知識結構勤做筆記。預習的時間和科目可以根據當天的學習情況靈活安排,基礎薄弱的學科應堅持課前預習,這樣在聽課時就可做到有的放矢,爭取學習主動性。
5
調節自身狀態
開學綜合症並非學生的「專利」。在家長群體中也普遍存在。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開學自己比孩子還緊張。又是擔心學校飲食,又擔心孩子在校被欺凌。開學後忙碌的狀態,也是家長焦慮的原因。作為孩子的支柱,如果家長不能有良好的狀態,很容易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開學不僅是孩子們的事,也是家長的事。在孩子做好開學準備的同時,家長也要跟著一起「開學」了。
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求孩子做到的事,家長首先要做到,從而對孩子起到耳濡目染的教育和引導。同時,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讓開學後的孩子保持一份愉悅的心情,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去。家長與孩子多交流,要包容、理解、教育和引導化解孩子的困惑和鬱悶情緒。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篇文章來源於掌通校園微信公眾號(ID:zhangtongxiao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