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開學,孩子瘋狂趕作業?——3個方法治癒孩子的拖延症

2020-09-05 陸夭夭

距離開學僅剩最後兩天,我給女兒檢查暑假作業時,發現還有部分沒做完,頓時就火冒三丈!明明上周就囑咐過她完成所有的暑假作業,誰知道拖拖拉拉到現在。

我拿著作業去質問她,沒成想她撇撇嘴,滿是無所謂的態度說:「不是後天才報名嘛,明天還有一天時間寫呢。」

我一時怔住,被她堵的啞口無言,現在的小孩真是不開口則已,一開口能把人活活氣死。

想起不久前一位寶媽還在班級群裡訴苦:你們孩子都做完作業了嗎?我家的現在拼命趕作業呢。

這件事讓我不禁陷入思考:為什麼大部分孩子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拖延症狀,明明當下可以解決的問題,偏偏要留到最後一刻做。

比如:

放學回家丟了書包去看電視,臨睡前又急急忙忙拿出作業來寫;

削鉛筆的動作可以持續很久很久,削的又尖又細,好像這樣時間就能停止一般;

等等諸如此類的事件。

01 拖延是因為恐懼

對此,昨晚播出的《圓桌派》中,竇文濤老師有兩種解釋。

第一、他說人實際上是一種此在的動物,也就是活在當下,對於還未到來的事件或者挑戰,寧願選擇鴕鳥的應對政策,把自己「埋」起來。反正還沒來,就先拖著,拖到不得不做為止。

第二、有心理學家認為,拖延是自信心不強的表現,因為懼怕壓力、懼怕挑戰和競爭,不想去面對困難,所以選擇逃避。

但是,壞消息不會因為你不聽就不存在,困難也不會因為你不面對就消失。

孩子會拖延,除了平時習慣沒養成以外,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他們內心抗拒著作業,因為完成作業就代表了臨近開學,開學了就不能再隨心所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我女兒小學以前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隔代親也在他們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說的一點不誇張,可以說照顧的無微不至,以至於我女兒習慣了被安排的生活,什麼事都等著別人給她弄好,沒有自己主動的意識。

所以當她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面對我要求的今日事今日畢,下意識的選擇了逃避,因為她沒有信心能把事做好,害怕失敗,所以拖延著,潛意識希望它晚點到來。

02 為什麼要擺脫拖延症

拖延症們的口頭禪通常是:「明天開始我要......」

一個有行動力的人,秉承今日事今日畢,而有拖延症的人想的都是明天、以後,因為未來是未知的,沒有壓力。拖延症總是對自己撒謊,寬慰自己這件事也許下次做會更好,以此來減輕自己的壓力和焦慮。

那麼,拖延症會對人產生什麼樣的不好影響?

1、焦慮恐慌

試想一下,當你看到別人都完成了工作,只有你還沒開始,心中不免升起一股恐慌,焦慮恐慌的心態讓人更自暴自棄,進而繼續拖拉,進入惡性循環。

2、被人輕視

拖後腿的人總是會被責怪,就像一個團體項目獎,其他人都迅速完成了任務,只因一個人未完成,導致獎項沒拿到,那麼其他人就會自然而然地將過錯歸咎於他,被他們輕視。

3、無法實現目標

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出現意外,留有充足的時間,就能更好的應對突發的狀況,如果拖到最後一刻,一旦出現了緊急情況,目標就可能完成不了。

所以,治癒拖延症,也是刻不容緩的。

03 治癒拖延症的3個終極方法

竇文濤老師說,戒掉拖延最重要的是:嘗試不斷地告訴自己這些沒什麼了不起的。

要治癒孩子的拖延症,只需要做到這三點:

方法一:心理疏導

《讓孩子不恐懼,不焦慮,不拖延》這本書中提到,孩子拖延是為了引起注意、為了追求完美,心中沒有頭緒,對未來恐懼。

其實仔細分析,每一個原因都和父母息息相關,孩子需要家長的耐心開導,使孩子充滿自信,不懼怕困難,而不是訓斥他,讓孩子更加茫然無措。

試著多一些鼓勵的語言,常常對孩子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就更好了」,「這次比上次好太多了」,「真棒啊,繼續加油」,這些語言能讓孩子有所感觸,為了不辜負父母的期待,他會下意識的提醒自己不要拖拉。

方法二: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就是讓孩子的生活規範,規劃合理的時間安排。同樣需要父母多加指導,孩子缺乏的是細節方面的經驗,和一個榜樣的力量。

老話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善於模仿,容易受到身邊人的感化,所以我們要以身作則,把要有時間觀念的思想傳遞給孩子。

方法三:改變環境

環境的影響因素也很關鍵,你看孩子在學校老師的管理下,就能老老實實守規矩,一旦回到家中,就會變得懶散,這就是環境不同的原因。

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溫馨的環境,一個不被打擾的安靜場所,把所有幹擾的物件都放的遠遠的,比如平板、手機、漫畫書等等,這樣排除一切,就能好好靜下心來做一件事情。


總之,對待孩子的拖延症,要先找對原因,再針對性的糾正,不要操之過急。相信在家長們的耐心和愛心中,孩子會慢慢改善拖延症。

相關焦點

  • 寒假作業一拖再拖?拯救孩子的「拖延症」,家長要這樣來做
    相信許多孩子的寒假作業都會都是一動不動的,許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萬一都把作業堆在快要開學了才做該怎麼辦呢?在漫長的寒假假期過程當中,孩子拖延寫作業,其實是這個現象是十分普遍的,當你當家長去問孩子,你的寒假作業什麼時候做的時候,許多孩子都會拖延說明天做或者後天做,孩子的寒假作業一拖再拖,容易拖到開學前才會開始奮筆疾書,熬夜趕作業,想要避免孩子拖延症,家長費了許多心思。
  • 不到最後一刻絕不寫作業,拖延症「晚期」如何治癒?
    開學前點一晚燈熬油,不到最後一刻絕對不寫作業……你的孩子是否也有這個習慣?開學前的一晚甚至可以稱為他們的「煉獄」,一邊哭一邊補作業的樣子惹得旁人忍俊不禁。如果說拖延是能力的表現有些過於絕對了。以孩子為例,有時候他們不願寫作業並非不會寫,而是相比寫作業,放鬆的玩耍對他們更有吸引力。但長期的拖延症會對學習、生活、家庭、社交等造成影響,嚴重時甚至使拖延者本人焦慮、抑鬱,弊大於利。
  • 爸爸為了治好孩子作業拖延症放出大招。網友:這個方法很新穎
    啦啦啦啦啦,開學啦~~今天,你被催交暑假作業了嗎?老師是否已經發來了那一句惡魔的低語?,孩子們都曾開啟瘋狂補作業模式,拖延了一個暑假的暑假作業完成效率一度暴漲。哪個純真的孩子沒有在暑假開始時,給自己定幾個完美的計劃呢。可是好看的電視節目、好玩的手機遊戲、QQ裡跳動不停的消息都在誘惑著他們。這些活動比暑假作業好玩多了。那拖延症就真的不能治了嗎?其實也不是。
  • 想要治癒孩子的「拖延症」,你只需推遲他的「滿足感」
    導讀:想要治癒孩子的「拖延症」,你只需推遲他的「滿足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治癒孩子的「拖延症」,你只需推遲他的「滿足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開學難題之一:娃有「作業拖延症」
    神獸終於開學啦,普天同慶!「作業拖延症」發生的原因01未適應學習節奏長長的一個假期的放縱,孩子已經適應玩樂的暑假模式,重新回歸學校生活,生活節奏改變,孩子還需要時間適應。「作業拖延症」怎麼「治」01營造學習氛圍孩子需要一個用以學習的書桌,有條件可以給孩子隔出獨立的學習空間。
  • 孩子磨蹭,家長一籌莫展,5步拯救末期拖延症
    我非常生氣,已經五年級的孩子了,為什麼作業還需要家長監督、催促、檢查。而整整一個假期,作業一定要拖到最後幾天無法再拖時,才開始趕作業,這不由讓我非常生氣。但是冷靜下來後,我反思在五年級之前所有事情比如什麼時候寫作業、寫什麼作業、什麼時候睡覺、起床、吃飯都要我一直催促,否則一定會有各種遺漏、不完成或遲到。
  • 知愈心理:開學了,如何有效解決孩子作業拖延症?
    開學過後,孩子的作業拖延症又犯了,不管是私信還是群聊,總是能發現家長討論此類話題,面對這種經典又棘手的世紀難題,家長應該從何下手呢?01收到粉絲張女士的私信:剛開學沒多久,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我的女兒上小學二年級了,這個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做作業慢,拖拖拉拉的。
  • 找對孩子拖延症的原因,教會孩子,和拖延說拜拜
    其中佔比例最高的,就是大多數孩子們的「拖延症」又悄悄的嚴重起來了:寫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前一天的作業,很多孩子不能按時交作業的,而且錯誤率比較高;中午一小時的用餐時間已經快結束了,可班級裡還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沒吃完;放學時間到了,很多孩子整理書包也拖拖拉拉,總是不能按規定時間排隊到校門口。
  • 「怎麼做的,娃寫寒假作業不拖?」她3招搞定拖延症的5個危害
    蔡蔡卻說女兒也曾患有寒假作業拖延症,過年走親訪友時,雖然都會帶上作業本,但幾乎沒動過筆,回回都要等到開學前才會奮筆疾書,熬夜趕作業。為了改變女兒的拖延症,別讓拖延症害了孩子,讓女兒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懂得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蔡蔡費了很多的心思,她總結了幾個對付拖延妙招,以供我們學習。拖延症有哪些壞處?
  • 學霸有拖延症嗎?孩子寫作業拖拉,後來才發現,不是懶而是「怕」
    很快小學生們又要開學,作為一個小學老師,現在已經開始準備學校布置下來的任務,以及新一學年要教的新課文都要重新備課。最近我和家委會溝通的時候,幾位家長紛紛找我說孩子寫暑假作業太拖延,家長要上班管不了,回家一看,孩子的暑假作業還剩大半,連我布置的一周一篇作文都還有好幾篇沒寫。
  • 孩子拖延症太嚴重,媽媽到底怎麼辦
    孩子帶著哭腔回答:」我很久以前上一年級……」除了找不到教室,補不完寒假作業也讓不少臨開學的孩子急得夠嗆。好多孩子假期一直在偷懶,結果現在臨到開學,知道老師要檢查,只能加班加點地趕工。孩子拖延症不是病,但拖延起來要人命。
  • 孩子暑假作業拖延症又犯了!家長要牢記,玩樂中也不能忘了學習
    每次小松完成家庭作業都要等到晚上十點左右,這讓小松媽媽一度懷疑是不是學校留的作業太多了,所以小松媽媽特意詢問了幾個孩子同學家長,了解關於孩子們作業的情況。一問才知道,原來每天老師們給孩子留下的作業並不多,而且別人家的孩子早早的就能夠完成,只有小松才會把作業拖到晚上十點。
  • 孩子「拖延症」,不知如何教育的家長看這,讓孩子擺脫「拖延症」
    拖延症並不是一個嚴格的心理學或醫學術語,但嚴重或經常的拖延行為,通常是一些深層心理問題的表現。「拖延症」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是家長們普遍對孩子冠以的標籤。從上面的定義來看,家長們也不要擔心,它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心理疾病。文墨認為孩子們所謂的「拖延症」只是孩子對不喜歡做的事情一種抵抗而已。
  • 制定時間表 改掉孩子「拖延症」
    起床、刷牙半個鐘,吃飯兩個小時,做作業、睡覺總是磨磨蹭蹭……當面對孩子拖拉表現時,父母們是大發雷霆打罵孩子,還是冷靜下來耐心教導?近日一篇名為《和寶貝一起制定時間安排表,改掉拖拉壞習慣》的帖子出現在廣州媽媽網論壇上,引起了不少家長們的關注。
  • 孩子拖延,聰明的爸媽找方法,糊塗的爸媽找原因
    「以前下班回家,看孩子撲過來叫媽媽,覺得自己這樣累一天也值,孩子簡直是治癒的小天使;但這一個多月來的雞飛狗跳,真恨不能把他塞回肚子裡消停一會兒。」「玩起來生龍活虎,讓他收拾玩具就頭疼腦熱;一開電視就精神百倍,寫作業就磨磨唧唧。」「他爸是一瞧兒子拖拖拉拉就來氣,老子罵兒子哭,家裡簡直要翻天!」朋友在屏幕那邊翻著白眼,我在這邊聽得樂呵的很。
  • 孩子結束暑假進入新學期,治理「開學拖延症」,需要看看這四招
    孩子結束暑假進入新學期,治理「開學拖延症」,需要看看這四招暑假結束,孩子需要即刻做好開學的各項準備,但是有些孩子都沒從假期的節奏裡緩過來,做作業慢吞吞,愛磨蹭。開學初這段時間是「拖延症」高發期,沒有調整好很容易影響孩子一學期的狀態。家長該如何總結面對這些問題呢?
  • 孩子做作業拖拉?並非是孩子有拖延症,而是「看不到希望」
    導讀:孩子做作業拖拉?並非是孩子有拖延症,而是「看不到希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做作業拖拉?並非是孩子有拖延症,而是「看不到希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拖延症」很嚴重?家長不要著急,3個方法助力父母解決問題
    孩子做事拖拉的行為是一個需要改正的不良行為。這個行為有個正式的名稱,叫做拖延症。家長在此可以先了解一下拖延症的定義。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 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家長試試這3個小方法,改善他的拖延症
    想要讓孩子做事變得果斷、行動利索起來,家長們可以試試以下的這三個小辦法來改善一下孩子的「拖延症」。1、制定時間計劃做事拖拉、有拖延症就證明了孩子對於時間沒有什麼觀念。比如說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今天下午五點出門,出門前15分鐘之內需要把自己的事物收拾完畢,或者是規定暑假作業每天需要在兩小時內完成10頁。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是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完成,而完全沒有必要將短短的時間拖成兩倍長甚至三倍長。
  • 為什麼有些孩子有「拖延症」?讓我們來看看拖延症患者大腦的區別
    最後發現離交稿日期只有沒幾天了,只能在最後的時間裡通宵趕論文。 我們身邊總會有很多拖延者甚至包括我們自己,而對於拖延症患者的行為方式,總會讓身邊那些非拖延者感到不能理解。就像很多父母不能理解,為什麼別的孩子能在8點就把作業完成,我的孩子磨磨唧唧到晚上11點卻還沒做完作業…… Tim Urban作為一名拖延症患者,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講述了作為拖延症患者,他的腦子是什麼樣的,為什麼他們會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