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延症」,不知如何教育的家長看這,讓孩子擺脫「拖延症」

2020-08-27 文墨居士

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將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症並不是一個嚴格的心理學或醫學術語,但嚴重或經常的拖延行為,通常是一些深層心理問題的表現。

「拖延症」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是家長們普遍對孩子冠以的標籤。從上面的定義來看,家長們也不要擔心,它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心理疾病。文墨認為孩子們所謂的「拖延症」只是孩子對不喜歡做的事情一種抵抗而已。

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拖延症」現象有很多,比如該做作業了,孩子要拖,要起床了孩子要拖,要刷牙洗臉了,孩子也要拖。經常是家長催促了無數次,孩子還是在那裡一動不動,最終將家長氣的要直接動手。

文墨將這些情況歸為兩類:一類是要做某件事情了而遲遲未做,一類是正在做某件事情卻停不下來。第一類,就如我前面所說的,該做作業卻拖著遲遲未做。第二類就如孩子正在玩著手機,你要他停下來,他卻遲遲不能放下手中的手機。

那麼我們從這兩類情況來分析怎麼去消除「拖延症」:

第一類,該做的事情遲遲未做。

1、循循善誘,付諸行動。當我們的孩子需要做一些固定性工作時,比如每天要完成作業。那麼我們的家長應該準確的給孩子講述及時完成作業的重要性。及時完成作業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及時完成作業,會使我們的生活井井有條,不至於手忙腳亂;及時完成作業,我們可以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出去玩樂,等等及時完成作業的好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之後,就是付諸行動。剛開始孩子自覺性不高的情況下,家長可以進行監督,讓孩子能夠及時的去完成。到一定的時候孩子養成了做作業的習慣之後,家長就可以放鬆讓孩子發揮自己積極性,自行去完成。我這裡只是舉完成作業的例子,觸類旁通,其他事項也可參照執行。

2、制定計劃,逐步完成。當我們的孩子需要完成一項大工程時,孩子一再拖延,到最後想要去完成,或者說被迫要去完成的時候,卻發現時間已經不夠了。所以我們的家長在這方面能做的,就是為孩子制定計劃。我們可以將這一大工程分解成若干項內容,每一項內容需要多久去完成,最終需要多久去完成。制定計劃之後,我們可以讓孩子去逐項的完成。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全程陪同,但我不建議全程陪同孩子完成。我們可以分項檢查的方式進行,當某一項快要到時間截點的時候,檢查其完成情況,沒有完成的再督促他完成。

3、克服困難,積極投入。其實很多孩子不能去完成一件事,是一開始對這件事抱有恐懼的心理,認為這件事困難,乏味,沒興趣去做。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往往這些事情一旦投入去做了,我們會發現這些事情也是很有趣的,也是能讓人投入精力去認真完成的。因此各位家長,各位同學,不管你一開始對你要做的事情抱有什麼樣的態度,文墨請你先去嘗試一下,你嘗試了之後,你會對這件事的態度有所改觀,甚至會產生興趣。

4、獎懲分明,不斷激勵。孩子們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永遠不會完美到讓家長滿意的,所以我們對孩子的行動要有一些激勵手段。當按預期完成了,或者超預期完成了,給予孩子適當的獎勵,讓孩子今後做事情更加有勁。但如果按計劃沒有完成的話,卻是要給予一定的懲罰的,不能讓孩子覺得不完成也沒什麼不良後果。視嚴重程度給予一定的懲罰,也是為了讓孩子對計劃的尊重。陟罰臧否,以敬效尤!

第二類是正在做某件事情卻停不下來

1、約法三章,有言在先。當孩子需要做什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為了不至於沉溺其中,我們家長可以在做這件事情之前對他約法三章。比如說我們的孩子要玩手機,那麼我們可以跟他有言在先,給個規定的時間期限,到了這個期限就要主動交還手機,不能再玩了。這樣子孩子也會有個準備,時間差不多了,就會有意識的去少玩或者不玩了。

2、提前警示,到期驗收。在完成第一種措施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在時間快要到的時候提醒孩子,還有多久就要到時間了,讓孩子注意時間。然後到了時間點,就可以讓孩子完成事項了。我們繼續以孩子玩手機為例,當離孩子規定交還手機的時間還有五分鐘的時候,我們可以提醒孩子,只有五分鐘了,注意時間。他肯定會答應的,這樣到了時間截點,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收回手機了,孩子也不會有牴觸情緒,皆大歡喜。

3、適當調整,逐步推進。當孩子對某件事情確實情有獨鍾,傾心去完成的時候,以上兩種措施家長就是酌情進行調整了。假如能再給孩子更多一點時間,他能很好的去完成,那就不要拘泥於這規定的時間了。可以適當的放寬時間。我們還是以玩手機為例,比如孩子正在玩一個遊戲,但在規定時間內這個遊戲是結束不了的,可是再多給他幾分鐘,他就能完成,那麼我們多給他幾分鐘也是無妨的。這樣子,孩子也得到了滿足,家長也控制了孩子玩手機時間。何樂而不為呢。

各位家長是否還在為孩子的「拖延症」而苦惱,不妨試試文墨的方法,我相信一定會讓你得到不錯的效果。

以上是關於如何解決「拖延症」的一些個人觀點,喜歡文墨的可以加關注,互相交流,歡迎常回來看看。

相關焦點

  • 孩子時間觀念差,大多有拖延症,家長如何帶領孩子擺脫拖延的困擾
    時間觀念越來越被現代人所看重了,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就要教育孩子擁有正確的時間觀念,但是很多家長卻會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懶散拖延,一點時間規劃都沒有,事實上這是大部分孩子對待時間的外在表現。美國心理學家曾表示,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差,多半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走向。
  • 如何讓孩子擺脫「拖延症」?四招徹底讓孩子告別「拖延症」
    要想讓孩子告別拖延症,大家必須從娃娃抓起。最先先討論一下,導致孩子拖延症的根本原因是啥?一.先天性產生拖延症的確不是好的習慣,但一些孩子的確是與生俱來的「拖延症」。人腦有一個區塊鏈,主管計劃、操縱、專注力和實行,當那一部分的大腦額葉作用損傷或是不活躍的情況下,便會造成 孩子的專注力和協調性遭受危害,反應慢一拍,當然就主要表現出了一副磨磨蹭蹭的模樣。
  •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導讀: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想讓孩子擺脫「拖延症」?聰明的家長會用這4招
    要想讓孩子告別拖延症,我們需要從娃娃抓起。首先先來看看,造成孩子拖延症的根源是什麼?先天形成拖延症確實是不好的習慣,但有些孩子確實是天生的「拖延症」。後天養成孩子拖延症的形成,其實和他所處的環境是分不開的,如果孩子因為生理的原因表現出了拖延症的,但家長卻置之不理,那麼他們的拖延症就會愈加嚴重;但如果家長過度處理,不停地向孩子抱怨,「你怎麼這麼慢」、「做事情一點都沒有規劃
  • 拖延症媽媽,如何教育同樣磨蹭拖延的孩子?
    拖延症媽媽,如何教育同樣磨蹭拖延的孩子?所以其實大部分人所謂的「拖延症」並沒有這麼嚴重,而是一種壞習慣而已。一般拖延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1.事情比較難,不知道如何做,就會選擇暫時逃避不做。成年人是如此,孩子學習做作業等等、也是如此。
  • 用好這幾個方法,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
    (中國教育服務網 匕頁)父母們在面對做事愛拖延的孩子的時候常會感覺到束手無策,並且愛拖延是一種非常影響工作學習效率的行為,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是非常緊要的。網絡上關於擺脫拖延症的方法並不少,但是如果要真正有效的話,還是嘗試以下介紹的方法更好。
  • 孩子有拖延症?家長更需看到孩子拖延背後的心理問題
    1.生理基礎和外部環境的影響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採取命令式的語氣去讓孩子做某件事情。他們姐初中孩子是否做了這件事情而不去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行為。家長們習慣性的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的各種行為,自然也就很難了解到孩子的真實想法。
  • 孩子有拖延症?父母這樣做,讓孩子改掉「拖延症」提高辦事效率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的拖延症要有耐心,要用科學的、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改正拖延的壞習慣。01.拖延症是如何形成的呢?心理學家斯蒂爾解釋:人的腦子有兩個系統,一個是邊緣系統,另一個是前額葉皮層。我們還可以找一個不拖沓的人一起合作,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遇到無從下手的任務時,可以試著把它和喜歡的事情一起做,比如邊聽音樂邊做事情。約翰佩裡提出的「結構化拖延法」對於成人來說具有實用性,但是對於孩子來說著實有難度,那麼讓孩子改正拖延症需要我們大人去幫助。
  •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拖延症?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不只是孩子,我相信要說幾乎人人都有拖延症的話,應該多數人都支持這個觀點吧,畢竟這是我們人性的一部分。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作為家長最重要的是正確看待這件事。現在孩子的學業壓力太大了,還要面對各種競爭、興趣班等等,所以他們出現拖延是很正常的。 所謂拖延症,不是天大的事情,也不是沒辦法解決的。
  • 孩子有拖延症怎麼辦?可利用「結構性拖延」,以「拖」治「拖」
    我找來其中一位認為自己孩子&34;的寶媽,請她給大家介紹一下教育孩子的方法。這個寶媽微微一笑,說:&34;一、 孩子拖延症的背後,是自我調節的失敗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明知拖延會導致任務失敗或者造成與預期效果不符的事實時,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延後做的一種行為。
  • 孩子出現拖延症多半都有三種表現,三步走,有效糾正孩子拖延症
    可能很多家長,在聽說孩子存在拖延症的可能後,會感到非常驚訝。因為自己的性子是比較急躁或者雷厲風行的,但為什麼孩子卻會出現拖延症呢?這主要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①家長太過勤快在《兒童人格教育》中,作者曾經提到拖延症孩子的背後,總是有一個替他們將所有事情都打理好的人。這也是很多家長非常勤快,但孩子卻出現拖延症的原因。
  • 孩子有拖延症,家長看著很著急,3招幫他戒掉拖延的壞毛病
    不知從什麼時候人們開始流行「拖延症」這一說法,越來越多的孩子有了這種症狀,他們做事拖拉,讓家長看在眼裡急在心中,然而要想改正這個習慣,就要知道孩子拖延的原因,比如在學習時,孩子對一些科目不感興趣,或者習題太難不會做,又或者是被手機、電腦等一些電子產品幹擾,都是孩子拖延的原因;再比如生活中,孩子因為玩遊戲晚上不睡早晨不起,或者吃飯時總是說話等等,孩子拖延的原因千奇百怪,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應該怎樣解決拖延症的問題
  • 找對孩子拖延症的原因,教會孩子,和拖延說拜拜
    放學回家很多小朋友們也是先看電視、玩手機,回家作業要麼敷衍爸爸媽媽說做完了,要麼就是要等父母帶著一起做;收拾整理學習用品就更別提了,很多父母都會看不下去孩子的書桌或者書包很亂,就幫孩子把這項工作給完成了。
  • 深入骨髓的拖延症,孩子成長的第一殺手,父母應如何幫孩子克服?
    在今年這種特殊的情況,很多孩子都被迫在家裡進行學習。不過由於父母工作的原因,導致很多孩子只能夠在家自己處理自己的時間。在這種緊要關頭,很多父母就發現自己的孩子似乎有非常嚴重的拖延症,原本這件事情能夠早早的處理完,但孩子就是不願意去做,一直等到時間快到的時候,再急急忙忙地去做,最終的結果也不會特別理想。
  • 拯救孩子拖延症的四種方法!家長們快點學起來!
    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經常會遇到孩子有「拖延症」的情況。明明一個小時就能寫完的作業,總是要拖很久;舉手就可以完成的事,卻總是拖延不去做。而且不少家長會發現,隨著生活和學習節奏越來越快,孩子的拖延症就會表現得愈發強烈。
  • 制定時間表 改掉孩子「拖延症」
    親子教育專家建議,其實要改掉孩子的不良習慣,家長們最重要的是和孩子有效溝通,同時家長們也要自省,用孩子能接受的一種方式教育孩子才是改掉孩子拖延症的「良藥」。孩子做事拖拉家長頭痛不已「每天放學回來,很不情願地拿出作業本,慢慢做了起來,可是不到十五分鐘,一會說喝水、一會說去廁所、一會又說肚子痛,每天如此,很生氣。」
  • 孩子「拖延症」,後果很嚴重!得治
    孩子&34;,後果很嚴重!得治!現在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有&34;的情況。實際上,拖延症在孩子中比較常見,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更是多發事件。拖延症在學習上表現為寫作業時,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一會又餓了。一般一小時能完成的家庭作業,可以拖成兩個多小時還完成不了。在生活中,拖延症也很常見。
  • 如何擺脫拖延症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拖延症,而且現在各種各樣的手機app,都在盡其所能地幫助用戶使用好碎片化時間,現在很多人已經到了只會使用碎片化時間,還經不住手機的誘惑,結果導致自己手上應該去做的事情一直往後推,拖延症也就越來越嚴重。
  • 如何拯救孩子的拖延症?寶寶:學會這幾招,爸媽再也不用嘮叨我了
    許多孩子都有拖延症,我家寶寶也不例外,每天不論做什麼事情無時無刻的不在拖延時間,可以說沒有一次能在指定的時間完成指定的任務。小時候還好,可能也沒太多要完成的任務,但這一上學,拖延症所帶來的危害就極大的表現了出來。課內作業完不成,課外作業做不了,每天都要熬夜到很晚才能睡。這真的是孩子累,家長更累。
  • 孩子自制力差,誘惑太多!如何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擺脫拖延症?
    當今社會對於「拖延症」不單是很多成年人會出現的一種現象,似乎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孩子們的身上了。從字面上來看,「拖延症」就是拖拉,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出現:等會兒再說、明天再做、改天再想。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拖延症呢?大部分人只是對某些任務拖延,而非所有任務。任務的價值、難度、延遲時間以及任務延誤等,都對是否拖延有直接影響。而在單純的孩子們身上這些情況表現的尤為明顯和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