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這種特殊的情況,很多孩子都被迫在家裡進行學習。不過由於父母工作的原因,導致很多孩子只能夠在家自己處理自己的時間。在這種緊要關頭,很多父母就發現自己的孩子似乎有非常嚴重的拖延症,原本這件事情能夠早早的處理完,但孩子就是不願意去做,一直等到時間快到的時候,再急急忙忙地去做,最終的結果也不會特別理想。其實這種拖延症並不只僅僅只是在孩子身上,成年人身上同樣也有,只不過成年人由於生活的壓力,能夠自我克制,但是孩子卻沒有這種能力。
簡單來講,拖延症其實就是將一件事情無限期地拖延,總是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找到不做事情的原因,而這正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現。拖延症對於孩子的生活是一種非常惡劣的習慣。當孩子擁有拖延症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們沒有辦法克服心中的惰性。當一個人任由自己的惰性控制著身體,那麼他的生活必然是一敗塗地。對於孩子來說,同樣是這個道理。孩子的惰性本身就比成年人更加強烈一些,父母如果不想辦法,讓孩子擺脫心中的惰性,那麼不管對於孩子的生活還是學習,都將會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
另外拖延症還會導致孩子的生活當中沒有規矩,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今年這種特殊情況下,就能夠看出有規矩和沒規矩,兩種不同孩子之間的區別。有規矩的孩子即便是自己在家裡,也能夠按照提前預定好的計劃完成相關的學習課程。但是沒有規矩的孩子在家裡如果沒有父母監督,那麼就會沉浸在手機遊戲當中。拖延症真正可怕的是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越來越自卑,當孩子受到拖延症的困惑,然後沒有辦法實現自己心中計劃時,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挫敗感。這種挫敗感會隨著次數的增加而變得越來越強烈,最終導致孩子變得非常自卑。那麼在教育過程當中,父母應該如何讓孩子克服心中的拖延症?
首先父母應該在前一天晚上與孩子一起制定第2天的相關計劃,在沒有計劃的情況下,任何拖延症都能夠肆無忌憚的發洩。相反,如果有了計劃拖延症,即便是想要發洩啊,當孩子看到這些計劃的時候,也會明白自己心中有多少事情還沒有做,從而減輕拖延症出現的次數。在制定這些計劃的時候,父母應該和孩子進行討論,孩子表達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和天性,父母根據孩子這些天性適當的修改計劃當中的內容。
另外這份計劃一定要非常的詳細,如果計劃不夠詳細,那麼在計劃與計劃之間的空隙當中,孩子依舊會陷入到拖延症裡面。然後就是要適度的獎勵,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很多事情都是按照自己的天性來做的,因此很多時候父母應該從孩子的天性出發,設置相應的獎勵制度。比如說當孩子完成某個計劃之後,就獎勵一小時的玩遊戲時間。再比如說孩子完成了某個目標之後,父母就帶孩子去買一件他一直想要的玩具。
對於成年人來說,在沒有任何回報的情況下,都不願意去做一件事情,更不要說是原本就按照自己天性的孩子。父母如果能夠設置相應的獎勵制度,那麼孩子在按照那份計劃免單,完成自己任務的時候,就能夠從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激勵他們堅定不移地朝著計劃進行。時間久了,即便是沒有獎勵制度,孩子也已經養成了自律的習慣。最後一點就是父母要正確地引導,拖延症會導致孩子的內心深處非常自卑,從而對於很多事情都不願意去嘗試。
當自己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父母應該想辦法讓孩子明白,有些事情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但有些事情卻是可以改變的。讓孩子正確認識到拖延症會給他的人生以及生活帶來多大的影響,只有孩子明白了拖延症的危害,才能夠為了避免這種危害而努力做出一些改變。最可怕的就是拖延症明明已經給孩子的生活帶來了影響,但孩子對於這一點卻絲毫不知。做父母的一定要多關注孩子在生活當中的一些習慣,如果發現孩子的身上已經有了一些拖延症的徵兆,就要採用恰當的方式幫助孩子去克服,避免讓孩子因為拖延症而給自己的人生帶來莫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