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2020-07-31 有養

孩子起床、寫作業、睡覺都拖,

拖延症嚴重,是不是沒救了?

其實,戰勝拖延症沒有那麼困難,

教你4個妙招,

幫孩子打敗拖延,

提升時間管理能力。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您的孩子可能有以下幾種拖延症症狀:

早晨起床:叫第一遍永遠不會起,叫第3遍才不情願地起來,

回到家:寫個作業拖拖拉拉,剛坐下沒5分鐘,就嚷著要喝水,一會又想上廁所。本來作業不多,非得磨蹭到八九點才寫完。

晚上睡覺:都是快10點半了,還窩在沙發上看動畫片。多催幾次,孩子倒先急眼。

拖延症是人類的世紀難題之一,孩子通常都會有拖延的毛病,這可以說是人類的本能之一。

正如《尚書·周書·周官》所言: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在孩子成功的道路上克服拖延症大有必要。

關於拖延症的治療方法,要是在網上書城搜索「拖延症」三個字,會跳出成百上千個條目,都是各種關於拖延症的書。

一般的書籍會從拖延症的基本原理講起,從心理學和生理學的角度做分析,教給你各種各樣的方法。

網上還有克服拖延症的互助小組,大家一起抱團取暖、互相監督去戰勝拖延症。

然而實際上,戰勝拖延根本沒有那麼困難,將下面幾個小技巧融入到對孩子的教育中,便可以逐漸改善孩子的拖延習慣。藉此提升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拿到通向成功的金鑰匙。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賴床也是拖延症的表現之一。

最近,好幾位朋友都跟我說起,他們的孩子在假期裡的起床時間拖拖拉拉,早上不起,晚上不睡,整日精神狀態十分萎靡。

孩子在起床問題上拖延確實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但對於這一點如何解決我們可以從一位患有拖延症的美國中年婦女梅爾·羅賓斯身上找到答案。

某天晚上睡覺之前,她突然在電視裡看到一個廣告

廣告裡有一枚火箭正準備倒數計時發射升空,然後她就聽到了電視裡傳出來的火箭發射倒計時:5、4、3、2、1,

發射!

火箭點火,發射臺上捲起了漫天煙塵,火箭一飛沖天。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她突然有了這樣一個想法:我不是經常起不來床嗎?要不我試試把自己的起床過程想像成火箭發射,強行把自己從床上發射起來?

她嘗試了這個方法,發現她居然成功早起了!

接下來幾天她一直使用這個方法起床,發現每次都成功早起。

隨後,她開始宣傳這個方法,最終還登上了TED演講臺,還出版了相關書籍《五秒法則》。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很多時候孩子同樣也想早起,表現得乖一點。將這個小技巧教授給孩子,藉助生動的想像,同時在孩子起床時進行提醒,對於幫助孩子按時起床,藉此獲得改善拖延的契機。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將既定的目標拆分為多個小部分,目標越大,拆分成的部分就應該越多。

山田本一是日本八十年代的一名馬拉松運動員,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

兩年後,義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在義大利北部城市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這一次,他又獲得了世界冠軍。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而山田本一成功的訣竅就在於拆分目標。

山田本一在他的自傳中這麼說:

「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

藉此,山田本一不斷完成一個個小目標,最終獲得勝利。

在給孩子定下一個目標時,可以將它拆分為若干個小目標,使孩子有明確的方向,先走一小步,避免孩子因不知從何入手而導致的拖延。

研究發現,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健全,記憶力和理解力都有待提升,很難消化太長太複雜的指令。

所以,家長在旁邊催了半天,孩子或許反而會不知所措。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節目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葉一茜看到凌亂不堪的房間時,一遍一遍催促著小亮仔: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快,自己收!」

「快,把這些沒用的垃圾全扔了。」

「快去把這些不要的垃圾扔了。」

葉一茜的三連「催」,完全讓小亮仔失去判斷力。他為難地說:「我不知道怎麼弄。」

拆分小目標是十分關鍵的。

舉個例子,比如計劃要去做讀書筆記,那麼家長可以讓孩子放下手機作為第一步,進書房,然後拿書,打開檯燈,也都可以成為一個小目標。

藉助這樣的目標簡化,孩子的心理壓力也會大大減輕。

同時能夠讓孩子有成就感,強化孩子的幸福感,並且真切地感受到持之以恆的力量,最終激勵孩子完成目標,克服拖延。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這一點實質是方法2的進階版,要實現這一點相對較難,但是效果卻非常好。

首先給孩子確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要足夠明確。

比如孩子要在一個月內看完兩本書,接著計劃每天一個固定的時間來安排看書活動。藉助計劃以及養成的習慣的力量來幫助孩子成長進步。

需要提醒的是這個時間必須雷打不動且無人打擾,在每天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會逐漸適應這種節奏。

童利菁在她的《讓孩子不恐懼、不焦慮、不拖延》中給出建議:

幫助孩子做一份行動計劃;

把要做的事情列一份「待辦事項」清單;

好幾件事情要同時處理時,排列優先級;

並養成習慣。

村上春樹克服拖延症的方法,就類似於此。

他要求自己每天創作10頁,每頁寫400字。不管外界發生什麼事情,他都會雷打不動地把這4000字寫完,然後該跑步就認真跑步,該聽音樂就認真聽音樂。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奧古斯丁所說:習慣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會變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

藉助習慣延續帶來的慣性可以有效克服拖延症。

最近有一句話很火:當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很多人只看到了優秀孩子這個結果。

實際上,是優秀的習慣成就了優秀,接著優秀才成為了習以為常的東西。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過——自然後果法,把孩子的一切還給孩子,自己掌控,自己左右。

與其不斷催促孩子,推著孩子走,不如換個思路,退一步,讓孩子自己承擔拖延帶來的後果。

他會切身明白拖延的壞處,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父母的用心。

就比如孩子早上賴床,導致了上學遲到的後果,那麼老師肯定會詢問他遲到的原因。

孩子挨了批評後,就會認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害處,幾次以後孩子自然就會自己加快速度。

藉此,孩子的自覺性,獨立性和意志力也會提升。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總結

從每個孩子都會有的起床拖延毛病入手,藉助習慣的力量,逐步培養起孩子克服拖延的意識,開啟美好的一天,進而開啟美好的人生。

事實上孩子的拖延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並且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亦或是比爾蓋茨都或多或少有拖延症狀。

心理學家皮爾斯·斯蒂爾在2011年出版的著作《拖延心理學2》中提到,他曾調查了遍及全球的2.4萬多人,其中95%的受訪者承認至少偶爾會犯拖延症的毛病。

而其中25%的人有慢性拖延症,這個比例比20世紀70年代時高了4倍。

可以說,拖延症不僅僅是孩子,也是現代人都會面臨的問題。

但正如貝多芬說:人擁有的東西沒有比光陰更貴重、更有價值的了,所以千萬不要把今天所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

在孩子出現拖延症狀時,家長應及時提醒,通過小技巧提升孩子效率,養成良好習慣。

同時,家長朋友自身的良好示範,對孩子積極的鼓勵對孩子克服拖延也具有積極作用。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策劃:有養 撰文:玄冥

編輯:慧愛 視覺:瑞成

圖片來源:百度、

《不可思議的媽媽》

相關焦點

  • 拖延症是學習的「攔路虎」?這三個辦法,可以快速克服拖延症!
    「拖延症」是學習的「攔路虎」,是很多人都有的病,是指在我們自身明明清楚會造成不好的結果,但是還是會去把已經計劃好的事情往後推延,說白了,就是不夠自律,就是懶。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大家如何克服拖延症吧。一、 製作時間計劃表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要在同時期處理許多事情,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選擇做一個時間計劃表了。
  • 心理學:如何克服拖延症?大多數人只是逃避,不是拖延症
    還為此付出很大的努力;生活就是有很多問題讓你下意識地想逃避哪怕只是暫時地想辦法不面對去逃避。潔懿想幫大家重新認識一下拖延這件事:首先,拖延是人類生活的常態。大部分人都會有拖延和逃避做事的心理傾向,但拖延症是完全不同的,它會伴隨著強烈的負罪感和自我否定,以致引發焦慮症或抑鬱症等心理疾病。
  • 如何克服拖延症
    本人是拖延症患者之一。尤其最近由於疫情等原因仿佛更加不妙,幾乎不想費腦子想事情 /(Q-Q)\也在尋求好的解決辦法,給大家分享下自己的想法:一、想明白你自己為什麼想拖延?按照拖延的理由自己和自己問答,往往會很有效二、問出自己拖延的理由後,設想拖延的後果,如果可以承受,可以拖延;若果不能承受,必定會有所行動,在拖延中按部就班,即使效率很低,也比不計效果好三、懶惰、享樂、畏難、自制力差、動作慢、基礎差、不專注、做事情沒有計劃等都是拖延症的原因
  • 如何克服拖延症?
    沒想到,這個突然的想法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希望和動力。沒有日曆前,所有的事情像巨石般的壓在頭腦中,難免還忘東忘西。有時間甚至在睡覺前才會想到,然而時限也過再怎麼捶胸頓足都挽救不了了。自打認真地利用日曆後,我每天都在日曆上寫上每日的計劃安排,期間還要去駕校練車、陪同遠道而來的朋友遊玩周邊;每件事情都標記在日曆上,頓時每件事情都能妥善安排和解決。
  • 拖延症不是病,犯起來真要命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說他寫《族長的秋天》時,幾乎每寫一個詞都要停頓一下,而每次一想到要坐在打字機前,他就會開始圍著打字機轉悠,或者乾脆打電話、看報紙,總之想盡辦法先拖著。反觀那些無需用腦機械的工作人員,他們就很少出現拖延的行為。他們只需日復一日按照要求和標準完成手上的工作即可。
  • 我們真的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麼?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能是每個作家的夢想。沒有國籍、種族的限制使得每個人都有資格得獎,但我們真的有資格得獎嗎?儘管諾貝爾文學獎是由完全獨立於政府的組織,也獨立於任何政治和社會集團的瑞典文學院來評選,但是瑞典文學院的每個院士當然都有自己的道義傾向以至政治傾向,所以許多人認為,評審團的政治傾向阻礙了公平的評選過程,讓真正能夠獲獎的人空手而歸。
  • 如何克服拖延症系列2:限制瞬時拖延
    如果發現自己有拖延症的傾向,無論是否嚴重,都應該設法克服。因為它來源於人性中的弱點,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動消除。 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克服拖延症這一頑疾呢?喊口號、深切反省、制訂計劃都是完全無效的。無論多麼振奮人心的口號、多麼沉痛的反省、多麼周詳的計劃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都不是一件困難的事,首先是因為它不需要我們立刻行動,其次是因為口號、反省、列計劃都是短期行為。
  • 克服「拖延症」的9個心理學方法
    這種被稱為「拖延症」的習慣,其實有很多心理內因。想要克服拖延的習慣,「重新掌控自己的感情與精神」才是對症下藥的做法。9個方法↓↓不妨試一試。 明明有必須要做的任務,卻總是不小心就打開微博微信,或去看書、刷電視劇。這種被稱為「拖延症」的習慣,其實有很多心理內因。想要克服拖延的習慣,「重新掌控自己的感情與精神」才是對症下藥的做法。9個方法↓↓不妨試一試。
  • 告訴你拖延症的6點危害,2種克服拖延症的特殊方法
    其實懶惰不等同於拖延症,但拖延症的一部分表現卻包含著懶惰,打個比方,你剛好肚子餓了,但是你不想自己走出去飯館吃飯,於是你就點了外賣,這能說明你懶,但這不能說明你有拖延症。再打個比方,你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目標,我要在一周內看完一本書,但是當你拿起書的時候,你又覺得並不是很著急,反正還有時間,於是你放下手中的書,選擇看電影,一周時間到了,你發現這本書還是一動不動,這就是由於你的懶惰,導致你有了拖延症。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自己的拖延症,讓自己成為一個行動派呢?
  • 深入骨髓的拖延症,孩子成長的第一殺手,父母應如何幫孩子克服?
    拖延症對於孩子的生活是一種非常惡劣的習慣。當孩子擁有拖延症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們沒有辦法克服心中的惰性。當一個人任由自己的惰性控制著身體,那麼他的生活必然是一敗塗地。對於孩子來說,同樣是這個道理。孩子的惰性本身就比成年人更加強烈一些,父母如果不想辦法,讓孩子擺脫心中的惰性,那麼不管對於孩子的生活還是學習,都將會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
  • 會制定目標就能克服拖延症?你對拖延症一無所知
    大多數人常用另一種說法,就是自己被拖延症拖了後腿。說到拖延症,這可是個背鍋俠。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按照計劃完成任務,就會把它掛在嘴邊,急著用它來頂一頂自己能力欠缺的鍋。而說到克服拖延症的解決方法,通常的建議都是分解目標,把關鍵任務分解為更容易完成的小任務,以減少執行難度,從而克服拖延。然而制定合適的目標並不能解決拖延症的根本問題。
  • 克服拖延症,做到這兩點就夠了
    大家都說客服拖延症很難,其實我也是一個嚴重的拖延症患者,如果想克服拖延症,我認為直接手術式切掉,對於凡人來說是不可能的,我們大多數人都非聖賢。其實,客服拖延,用一個方法就可以了:先開始,再完善。我是一個比較嚴重的拖延症患者,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如此。
  • 克服拖延症
    我們為何拖延?我們的思維總是期望不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就能獲得獎勵。但是這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為了完成目標,會對自己非常嚴格。人類是由魚類進化而來,這個期間經歷了2億年。那個時候,人類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當下。飢餓的時候,就狩獵。疲倦的時候,就睡覺。
  • 拖延症一定要看!9個克服拖延症小妙招
    應該很多人多少都有點拖延症吧!拖延症就像一個逐漸擴大的黑洞,不叫停,會把整個人生都拖進去!我認識的那些慢性拖延症患者,多年來一直在這個循環中度過。拖延、懈怠、逃避工作、只在不可避免的時候才面對工作,然後再重複這個循環。
  • 4個層面深刻解析,幫你克服拖延症
    那麼該如何拯救拖延症患者呢? 如果你總想著再等等我就把拖延症改了,或者幻想著讓別人來拯救你,那麼你必定會病入膏肓,無藥可救。能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下面從4個方面深刻解析,能幫你認識拖延症的原因並克服拖延症。
  • 克服不了複習「拖延症」?你可以這樣做
    我相信有很多學生討厭他們的「拖延症」,並一直試圖解決它,但總是做不到。哲匠君本人就是一個拖拉患者,而且帶著無數的痛苦!在「治療」期間,哲匠君閱讀了各種有關克服拖延症的書籍。什麼7天教你克服拖延,什麼和拖延再見,但即使是寫拖延症的心理學家也在拖延。。。
  • 如何克服「懶癌」和「拖延症」?
    拖延症並不是絕對的壞事,有些浪費生命的事情就是需要拖延。
  • 如何克服拖延症提高辦事效率?
    人生來就會享受能坐著不站著,能躺著坐著這個懶的表現,但是有時候為能多休息或者是多玩一會什麼招數都使出了就是為了能多拖延一會,比如大冬天的時候起床困難戶,鬧鐘關閉了再睡一會,心理想著就再多睡一分鐘,毫無意義的拖延下去,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克服拖延症,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 克服拖延症的最佳良方:立即行動起來
    醫學上把這種行為,稱為拖延症。按照醫學上的解釋,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3 克服拖延症 正是因為拖延,多少人在步入社會之後,依然原地踏步?多少人在做夢和幻想中,渾渾噩噩度過一生?多少人天生富貴,卻不思進取,敗光了家業? 克服拖延症,最大的障礙,不是別人,只是自己。克服拖延症,唯一的途徑,不是等待,而是行動。
  • 計劃一拖再拖、深陷拖延症無法自拔?5招教你高效戰勝拖延症
    積極的拖延者相信自己達成目標的能力,他們應對一項任務時,最終表現通常都不錯。03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拖延症?對我們個人來說也同樣如此,沒有什麼比立即行動更能有效克服拖延症的了。很多時候,我們遇事都習慣了「等一等」、「再想一想,看一看」或者「等會兒再去做」,而正是這些拖延心理,才是導致我們的各項計劃難以有效執行下去、獲得成功的罪魁禍首,也是導致執行力低下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