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這幾個方法,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

2020-12-14 中國教育服務網

(中國教育服務網 匕頁)父母們在面對做事愛拖延的孩子的時候常會感覺到束手無策,並且愛拖延是一種非常影響工作學習效率的行為,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是非常緊要的。網絡上關於擺脫拖延症的方法並不少,但是如果要真正有效的話,還是嘗試以下介紹的方法更好。

首先,孩子之所以會有拖延的毛病,一般來說與父母的「包辦」脫不了關係,也就是說,孩子的拖延來自於對父母的過度依賴。在孩子有足夠的處理部分事情的能力之後,父母在這方面就不需要再多做幫扶了,要讓孩子明白,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只有他們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處理事情只有由自己親自動手完成了才會變成人生的經驗,而不是多等一會兒父母就會來幫自己處理好一切事情,這種行為從觀念上就要改變。

其次,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時間觀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事情」,孩子之所以會磨磨蹭蹭,也就是對於時間界限太過模糊,也不知道時間的可貴,因此才會做事拖拉不利索。家長在生活中要培養孩子的正確時間觀念,讓孩子知道,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東西,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某件事也非常重要,以免給之後的行為造成不便。

此外,家長也要多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完成某件事。孩子一開始並不一定有勇氣或者足夠的能力去做完面前的事,家長這個時候可以多鼓勵孩子獨立完成某件事情,並在這其中鼓舞孩子,給孩子打氣,適時幫上一把,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可以完成的。並且讓孩子去做沒有做過的任務的話,還有助於發掘他們新的潛能,對於未來也有很大益處。

拖延症的行為對孩子的發展存在非常大的阻礙影響,也會限制孩子的探索和進步,這樣的習慣必須及早改正。不過在改掉孩子拖延習慣的同時,家長也要多加耐心指導,一步步達到讓他們「今日事今日畢」的狀態。

(中國教育服務網-家庭教育頻道)

1,孩子寫作業慢不一定是自身問題,也許跟父母的「關心」有關

2,超97%大學生被拖延症困擾

相關焦點

  • 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先試試這四種方法,或許5秒法則就有效
    從小事做起拖延症是頑疾,不只需要有改善的動力,更需要愉悅的內心做潤滑劑。那麼,從日常小事做起,或許一些小小的改變就能使孩子的內心升騰起價值感,助力克服拖延的決心,亟待時日,拖延症定會有所改觀。毛毛媽媽發現孩子根本不知道五分鐘是多長,便幫助孩子認識時間,嘗試著讓孩子懂得每件事都需要時間。
  • 想讓孩子擺脫「拖延症」?聰明的家長會用這4招
    要想讓孩子告別拖延症,我們需要從娃娃抓起。首先先來看看,造成孩子拖延症的根源是什麼?先天形成拖延症確實是不好的習慣,但有些孩子確實是天生的「拖延症」。後天養成孩子拖延症的形成,其實和他所處的環境是分不開的,如果孩子因為生理的原因表現出了拖延症的,但家長卻置之不理,那麼他們的拖延症就會愈加嚴重;但如果家長過度處理,不停地向孩子抱怨,「你怎麼這麼慢」、「做事情一點都沒有規劃
  •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導讀: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磨蹭拖拉,時間管理訓練沒有效果?巧用4招幫助娃克服拖延症
    而父母們在改掉孩子拖延症的時候,往往都使用訓斥和吵罵的方法,其實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們來說根本不管用,有的甚至適得其反。不過也有一些父母會給孩子制定一些小規矩,比方說用時間管理訓練的方法,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某件事情,如果孩子能夠完成就會給予一定的獎勵。
  • 孩子時間觀念差,大多有拖延症,家長如何帶領孩子擺脫拖延的困擾
    其實小孟兒子出現的這些行為很明顯就是有了拖延症,不能妥善地管理自己的時間,沒有一定的生活安排和學習計劃。相信這樣的孩子並不是少數,他們一直都在琢磨著父母的神經。大部分孩子都有拖延症,那麼孩子為什麼會產生拖延症呢?
  • 《拖延心理學》:家長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要避免陷入相互挫敗
    02 適得其反的方法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拖延問題時,往往會選擇幫助他們,但是卻採取了適得其反的方法。無端地指責智慧讓孩子的自尊心受挫,與家長的隔閡越來越遠,為了擺脫家長,在更多的事情上拖延,破罐子破摔。這種場景我們並不陌生,當家長輔導孩子不耐煩的時候,有的家長會直接代替孩子上陣。這只會讓孩子的拖延更加嚴重,拖延會造成怎樣的不良後果,孩子看不到。如果家長經常代替孩子上陣,孩子會誤認為,當他陷入困境的時候,家長會幫助他、拯救他,自己根本不需要擔心。
  • 教你怎麼擺脫自己的拖延症
    所以我認為所有人都有拖延症,只是有些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現象,表現的不太明顯而已,另一些人則被拖延症深深的困擾著。拖延症是什麼?就是你自己明明知道某一件事是對自己有意義的,但是就是拖著不去做這件事,拖著不幹的同時心裡還有強烈的焦慮感和負罪感。拖延症不是懶,如果是單純的懶得話,就不會覺得焦慮和有負罪感了,懶是我根本懶得去做這件事。
  • 這幾個技巧,讓娃輕鬆擺脫拖延症
    那麼,是不是面對拖延的孩子,作為父母的我們就只能這樣無力了呢。其實不然。事實上,用對這幾種方法是可以讓孩子擺脫拖延症的。1.也就是說,孩子之所以會拖延,是因為他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有一個"天人交戰"的複雜心理問題。關於這一問題,tim urban在TED演講,再見!拖延症中,給大家展示了兩幅圖——拖延者和非拖延者的腦部掃描圖。
  • 孩子「拖延症」,不知如何教育的家長看這,讓孩子擺脫「拖延症」
    拖延症並不是一個嚴格的心理學或醫學術語,但嚴重或經常的拖延行為,通常是一些深層心理問題的表現。「拖延症」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是家長們普遍對孩子冠以的標籤。從上面的定義來看,家長們也不要擔心,它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心理疾病。文墨認為孩子們所謂的「拖延症」只是孩子對不喜歡做的事情一種抵抗而已。
  • 如何擺脫拖延症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拖延症,而且現在各種各樣的手機app,都在盡其所能地幫助用戶使用好碎片化時間,現在很多人已經到了只會使用碎片化時間,還經不住手機的誘惑,結果導致自己手上應該去做的事情一直往後推,拖延症也就越來越嚴重。
  • 50個實用的時間管理方法,擺脫拖延症,提升工作效率
    ①高效:效能最高的時間段,做最重要的任務;②製作清單:把要做的每件事都列出來,並進行目標切割;③20:80定律:80%時間用來做20%最重要的事情;④管理幹擾:學會剔除幹擾……實用的時間管理方法,擺脫拖延症,提升工作效率,50個方法請往下看,建議收藏,隨時查看
  • 如何讓孩子擺脫「拖延症」?四招徹底讓孩子告別「拖延症」
    實際上,拖延症是現代社會人們的身上一種很普遍的「症狀」,有很多人 自小就這樣,醒來時磨磨蹭蹭,吃個飯慢慢吞吞,外出念書必須花上個三十分鐘。到長大了成人後,拖延的習慣性自然還是無法改正,有的乃至越來越嚴重,不管針對生活還是工作中,沒有時間概念、做事情沒有方案,下意識拖延,全是一件很不太好的事情,非常容易誤人誤事誤己。
  • 怎樣讓孩子擺脫拖延症,以下這四點或許對你有幫助
    孩子一做作業就要喝水,上廁所,而且次數不止一次,家長說了很多遍快點把作業做完都無濟於事,有時候明明作業不多孩子卻要做到晚上11點。這樣的場景作為家長的我們是不是經常碰到?其實這都是孩子拖延症的表現。以下這四點或許可以幫助孩子改善拖延症。第一點,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孩子做事要有計劃性。
  • 孩子有拖延症怎麼辦?可利用「結構性拖延」,以「拖」治「拖」
    我找來其中一位認為自己孩子&34;的寶媽,請她給大家介紹一下教育孩子的方法。這個寶媽微微一笑,說:&34;一、 孩子拖延症的背後,是自我調節的失敗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明知拖延會導致任務失敗或者造成與預期效果不符的事實時,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延後做的一種行為。
  • 孩子有拖延症?父母這樣做,讓孩子改掉「拖延症」提高辦事效率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的拖延症要有耐心,要用科學的、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改正拖延的壞習慣。01.拖延症是如何形成的呢?心理學家斯蒂爾解釋:人的腦子有兩個系統,一個是邊緣系統,另一個是前額葉皮層。我們還可以找一個不拖沓的人一起合作,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遇到無從下手的任務時,可以試著把它和喜歡的事情一起做,比如邊聽音樂邊做事情。約翰佩裡提出的「結構化拖延法」對於成人來說具有實用性,但是對於孩子來說著實有難度,那麼讓孩子改正拖延症需要我們大人去幫助。
  • 你在職場中的拖延症怎麼改掉呢?這幾個方法可以試一下
    可是自己又有拖延症怎麼辦呢?小編今天來給大家介紹幾種改掉自己的拖延症的方法,讓你成為一個高效、雷厲風行的職場人。第一種方法:規劃自己的日程表我們在職場中把每天的工作制定一個日程表,什麼時間要完成什麼工作,沒有完成了,怎麼補救,這些都規劃好。然後,我們按照日程表進行安排自己的工作。
  • 讓孩子養成這10個好習慣,告別拖延症
    寶媽們是否還在憂愁自家娃的拖延症問題?小編今天就整理了4條可以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症的小習慣。寶媽們只是讀一讀可不行!想要讓孩子徹底根除拖延症的話,一定要長期監督,讓孩子逐步養成這樣的習慣哦!一、利用外界的提醒。很多時候孩子拖延的原因,往往是一些心理上的內在因素。比如害怕過程中的不愉快、害怕自己表現不佳等等。
  • 學好這三步,帶你輕鬆擺脫拖延症
    據估計,超過70%的大學生存在拖延問題,其中50%的學生報告說拖延已經成了他們的習慣。在一般人群中,慢性拖延症問題影響到了25%的成年人,超過95%的拖延者希望減輕他們的拖延習性。你知道嗎,拖延症其實也是完美主義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吼孩子不管用,5個方法幫他擺脫拖延症
    家裡有個有「拖延症」的寶寶是什麼體驗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拖延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做什麼事都很磨蹭、慢吞吞。其實,孩子的磨蹭都是有原因的。有的孩子的確做事會更慢些,孩子越小就越慢。但這絕對不是毛病。若父母常嫌孩子慢,過多催逼,或者乾脆替代,那麼問題就來了:一個真正拖沓、散漫、凡事不操心的熊孩子,往往就是這麼養成的。如果生活中的事情都由父母包辦,孩子就會形成依賴性。
  • 三種方法,讓你徹底擺脫拖延症
    生活中,一些人常常會有這樣的經歷:第二天要交作業了,前一天晚上一直寫到凌晨;下周一要匯報工作總結,這周日晚上才熬油點燈拼命把事情做完。也許,有些人並不覺得拖延症有很不好的影響,因為任務始終是完成了。既然結果一樣,為什麼要那麼在意過程呢? 但結果恰恰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