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先試試這四種方法,或許5秒法則就有效

2020-11-03 不開花的樹

拖延症是什麼?

是一種病,源自習慣,卻會讓身心都受到傷害的病。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拖延症是最具破壞性、最危險的惡習之一。

想根除拖延症,得先找到它的源頭。


拖延從哪裡來

很多朋友吐槽說孩子做事拖拉,甚至有的拖延症嚴重,那麼根源究竟在哪裡呢?

一.孩子太小,沒有時間觀念

毛毛馬上要上一年級了,做事總是拖拖拉拉,說好7點吃飯的,可總要磨蹭到7點15才坐到餐桌邊上。媽媽急得又催又吼,毛毛卻沒什麼變化。

於是,媽媽說他性子太慢了,甚至給他戴上了「不聽話」、「邋遢」、「磨嘰」等標籤。

只有五歲的毛毛真有那麼多毛病嗎?

事實上,孩子的時間觀念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父母在習慣的養成中一點點培養。比如什麼時間做什麼,十分鐘究竟是多長,把這些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有助於讓孩子懂得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重要性,這對改正拖延的毛病是很有效的。


二.越催越慢,孩子的腦袋發懵了

本來說好15分鐘之後換衣服出門的,可毛毛還在擺弄他心愛的小火車,媽媽催了兩次之後情緒爆發了,連訓帶罵,連吼帶叫,嚇得毛毛不知道怎麼做好了,只得任由媽媽拖拽著幫他換好衣服出門。

後來他問,媽媽為什麼有時候誇他玩小火車玩得好,有時候又對他吼叫,不允許玩小火車,媽媽究竟喜不喜歡他玩小火車呢?

原來,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是矛盾的,他疑惑媽媽會因為他玩小火車而生氣,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沒有遵守時間,一直在拖延時間。

這樣的催促,會導致孩子思維能力混亂,對改變拖延沒有實質的意義。


三.故意拖延,逃避不得不做的事

前兩天看到一個報導,初二年級的小安媽媽指責學校作業太多。為了完成作業,孩子不得不熬夜,休息不好,聽課效果就不會好,學習成績越來越差。惱怒的媽媽把所有的怨氣都發洩到了老師身上,以為老師過多地布置作業,影響了孩子的健康,也影響了孩子的正常學習。

後來,老師在全班調查了孩子們完成作業的時間後發現,大多數孩子在10點就完成作業睡覺了,並不像小安那樣常常熬夜。

經過調查才知道,小安故意拖延時間,是想逃避媽媽給他額外增加的練習題,等到媽媽的耗完了,也就不會再布置練習題了。

小安這種無聲的反抗,慢慢嘗到了甜頭,之後越來越難以控制,直到半夜還在寫作業。


四.執行力差,想到但做不到

最麻煩的拖延,應該是明知時間浪費的太多,多次想盡辦法克服困難拖延的毛病,卻常常不了了之。

這種難以改善的拖延問題在內心,更在執行力。下過無數次決心了,總是虎頭蛇尾,拖延症越來越嚴重,它對孩子們的影響是最大的,也是最讓父母頭疼的問題。

五.太疲勞,精力不足

無論是優等生還是普通生,抑或是差等生,每天的學習都是很辛苦的。面對如山的學業,孩子們從身體到精神,都面臨的難以說清的壓力,所以身心疲累是常事。

這時候,應該讓孩子適當休息,無效的拖延除了導致身體越來越差之外,沒任何實質性的效果。父母需要切實了解孩子的實際,不可隨意給孩子貼上拖延的標籤。

也許,不同的孩子症狀不同,拖延的原因也不盡相同,那麼拖延這種病有藥可治嗎?


如何根除拖延症

一. 發起一個儀式,向自己承諾

面對難以攻克的拖延症,娟和初一的兒子一起鄭重其事地宣稱:母子合力,要和拖延決戰三百個回合,每天自查,直到取得最終的勝利。

娟細心地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及時記錄。

比如做語文作業時專注力很好,同樣的作業,不只時間用得少,字也比前天寫得更認真。

比如做數學時遇到不懂的和媽媽討論,而不是一直擺弄鉛筆。

做比說難。

娟說孩子剛堅持了兩天,邊做作業邊玩的毛病就又犯了,她到衛生間拿冷水洗臉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之後不斷改進策略,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同時強化孩子的進步,提醒孩子需要努力的方向,允許孩子一點一點地改變。

生活中有了承諾就有了壓力,承諾是兩人一起做的,壓力也一起承擔。

生活中有了儀式就有了趣味,定期總結反思,這也是一種堅持的儀式。

不過,沒有一件事情是說說就能改變的,更沒有一件事情是通過講大道理能夠實現的。

這種承諾和儀式感,其實是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和愛,這才是根除拖延症的靈丹妙藥。


二. 從小事做起

拖延症是頑疾,不只需要有改善的動力,更需要愉悅的內心做潤滑劑。

那麼,從日常小事做起,或許一些小小的改變就能使孩子的內心升騰起價值感,助力克服拖延的決心,亟待時日,拖延症定會有所改觀。

毛毛媽媽發現孩子根本不知道五分鐘是多長,便幫助孩子認識時間,嘗試著讓孩子懂得每件事都需要時間。比如吃飯需要多少時間,上學路上需要多少時間,晚上洗漱需要多少時間……

後來,毛毛不只自己開始關注時間,有時還提醒媽媽不要拖延。

我們相信,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而那些帶著情緒的催促和吼叫只能增加解決問題的困難。

多點耐心,再多點耐心,從小事做起,拖延慢慢就會從孩子的生活中消失


三.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

留出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時間段,來完成最困難的事情。

孩子們習慣性地先挑選簡單的作業來完成,直到最後,內心仍然在逃避有難度的作業,大腦也開始迷糊,身體也疲憊加劇,完成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換一個思路,在精神集中時先完成有困難的,之後的作業越來越簡單,從內心來說是愉悅的,從身體來說是輕鬆的,從效果來說是良好的,這不只能改變拖延的毛病,久而久之,會養成樂觀地對待困難的心態,最終事半而功倍。

小安喜歡閱讀,以前都是寫作業之前閱讀,她總是把閱讀的時間延長了又延長,導致每天都不得不熬夜做作業。

小安媽媽在認真反思之後,和孩子一起列出了作業計劃。

先完成比較頭疼的數學,再完成物理練習,然後聽寫英語單詞,最後完成孩子最不發愁的背誦語文課文。

如果作業完成的順利,可以閱讀她喜歡的書。

在這期間,也曾發生的矛盾,但媽媽一改往日的急躁與催促,用自己的耐心把克服拖延的計劃堅持了下來。


四.5秒法則

從失業的家庭主婦到人生贏家的梅爾·羅賓斯曾提出了克服拖延症的決勝法寶----5秒法則,被稱為史是最簡單粗暴的戰勝拖延症的方法。

在幫助孩子戰勝拖延時,這條適用於成年人的方法如果運用得當,也將是一把利器。

她在TED演講舞臺上大講5秒法則,引起聽眾的瘋狂響應,然而 5秒法則操作卻十分簡單。

當你想做一件事時,5,4,3,2,1…開始做!!!


為什麼是5秒而不是8秒或者10秒?

梅爾說:如果你沒有在5秒內採取行動,你就會拉起緊接剎車,殺死了想要行動的想法。

所以,行動之前5秒的儀式剛剛好。

這個5秒法則幫助很多重度拖延患者擺脫了困境,取得了連梅爾本人也沒有到的神奇效果。

後來,她重新整理,出版了《5秒法則》這本書,據說很多讀者都受益匪淺。

那麼,改變拖延不只有法可循,改變的時間也是如此之快,只需要5秒就夠了,也許父母和孩子也可以試試梅爾的5秒法則。


對付拖延症,人們已經嘗試並總結出好多切實有效的好辦法,行動起來,相信明天會更好!

相關焦點

  • 用好這幾個方法,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
    (中國教育服務網 匕頁)父母們在面對做事愛拖延的孩子的時候常會感覺到束手無策,並且愛拖延是一種非常影響工作學習效率的行為,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是非常緊要的。網絡上關於擺脫拖延症的方法並不少,但是如果要真正有效的話,還是嘗試以下介紹的方法更好。
  • 讓你擺脫拖延症的5種方法,真實有效,還不趕緊收藏!
    而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方法去解決拖延症,很難完成自己的目標,今天就給大家分享5個解決拖延症的方法,開啟高效人生!第一、想到就去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句話;"收藏從未停止,行動從未開始!」這是現實中很多人的真實寫照。
  • 實用 | 戰勝你的拖延症,試試5分鐘原則
    拖延症,真的沒有辦法治了嗎?今天來聊聊「拖延症魔咒」該如何與之抗衡?先告訴你,其實五分鐘就可以搞定。一、拖延症在腦子裡是怎麼發生的?但也不是每個人都很擅長擺脫那隻猴子,比如拖延症晚期,比如沒有具體ddl的事,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我們主動去尋找辦法,解決拖延症的毛病。拖延症雖普遍,但不容小覷,嚴重的拖延症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甚至還會帶來焦慮症、抑鬱症。學習的時候學不好,玩樂的時候也玩不安心。
  • 5秒法則-史上最簡單粗暴地戰勝拖延症的方法
    5秒法則是美國TED 演講人梅爾.羅賓斯所出版的一本勵志書籍,我讀這本書只因為在觀看TED演講視頻中看到然後找到這本書, 想研究下是否5秒法則有沒有如此強大的威力能否克服我們拖延症。書中講到作者從一次電視轉播火箭發射的倒計時中獲得靈感,開始使用5秒倒計時的方法,成功形成了早期的習慣,進而又用這個方法改善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走出了窘境,還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這種簡單的啟動儀式,克服了拖延症,成為了行動派,獲得了生活的掌控感和自信。
  • 懶癌發作,總是會被拖延症纏繞?試試這3個簡單粗暴的方法
    比如換個墨盒,倒個垃圾,洗個茶杯,讀篇短文或者給父母朋友打個電話等,這樣簡單的事情,我們也常常會拖延。如果當時確實沒時間可以把它記錄在清單中,對清單進行清理時,只要考慮這些事情是兩分鐘可以解決的,馬上就去解決。你可別小看這個原則,這是美國時間管理大師戴維•艾倫在《搞定1:無壓工作的藝術》中提出的,雖然這只是書中的一個小技巧,但僅此一點就幫助很多讀者或學員清除了很多久拖未做的事。
  • 拯救孩子拖延症的四種方法!家長們快點學起來!
    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經常會遇到孩子有「拖延症」的情況。明明一個小時就能寫完的作業,總是要拖很久;舉手就可以完成的事,卻總是拖延不去做。而且不少家長會發現,隨著生活和學習節奏越來越快,孩子的拖延症就會表現得愈發強烈。
  • 還在習慣性拖延?快試試這些方法
    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是拖延症,拖延症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因無法按預期完成計劃而對自己感到懷疑,沮喪,內疚等負面情緒,甚至還可能伴隨焦慮、抑鬱以及心理扭曲等更嚴重的心理疾病。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克服拖延症呢?可以通過更簡單,更粗魯的方法,即「 5秒法則」。
  • TED演講者告訴你:只需5秒即可戰勝拖延症
    「5秒法則」,就是在你的需求出現的時候,屏蔽掉你的感受,將你的需求和行動進行直接關聯。這個步驟被稱為「奪回對你自己的控制權」。據學者研究,克服拖延症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製造一個所謂的「發起儀式」。當你開始拖延的時候,通過這個儀式,停止拖延的行為,重新奪回對自己的控制權。
  • 怎樣讓孩子擺脫拖延症,以下這四點或許對你有幫助
    孩子一做作業就要喝水,上廁所,而且次數不止一次,家長說了很多遍快點把作業做完都無濟於事,有時候明明作業不多孩子卻要做到晚上11點。這樣的場景作為家長的我們是不是經常碰到?其實這都是孩子拖延症的表現。以下這四點或許可以幫助孩子改善拖延症。第一點,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孩子做事要有計劃性。
  • 幾種有效方法幫你治癒拖延症
    絕大多數人之所以拖延,就是因為遲遲不願邁出第一步,其實凡事只要你敢於邁出第一步,你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要想擺脫拖延,如何開始邁出第一步就很關鍵。例如,看完一本書,這是一個大的目標,如果每天想著這個目標去閱讀,心裡肯定會產生抗拒感,覺得這本書什麼時候才能看完啊?如果你把這個目標拆解為一個個的小任務,變成每天只閱讀兩頁,那你做起來就會更加容易了,慢慢的當你喜歡上看書,習慣了看書的這個動作,你就可以逐漸增加看書的時間。所以說,越是簡單的事情,越會容易開始行動。
  • 克服拖延症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為了不讓我們的人生錯過很多精彩,分享一個克服拖延症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方法太難,我想也會拖延的)不想把作業留到最後一天的,不想總是鬧了鬧鐘不起來的,不想把心願留到2030年的,我們需要對拖延的習慣動手了。01.
  • 孩子拖延?試試這5招,別耽誤了孩子
    不少媽媽反映,家裡的孩子太懶了,作業經常拖拉,做到晚上9點10點鐘是常事,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睡眠時間。這點仿佛說出了大多數家長的心聲。一事拖一事,最終一事無成。拖延,讓今天原本要完成的事情一拖再拖。拖延症的人,往往想得很美好,總是想著今天能完成的,可是當要去做的時候,又會產生恐懼心理,害怕退縮,以至於事情拖到最後期限,草草完成,不盡人意。美國「時間隊長」加蘭·庫爾森《拖延症患者自救手冊》一書中,告訴我們一些時間管理的實用技巧,讓我們正視拖延症,從而擺脫拖延症,更高效的學習和生活。
  • 這3個方法教你徹底擺脫拖延症
    在這裡我們要來探討的,是真正的給你的日常生活帶來困擾的拖延症,可以通過以下3個方法進行改變。在使用【25---5】這個法則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不斷地問自己,到底什麼是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什麼事情可以讓自己感到驕傲和快樂,以此來確定自己的核心價值觀。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吼孩子不管用,5個方法幫他擺脫拖延症
    家裡有個有「拖延症」的寶寶是什麼體驗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拖延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做什麼事都很磨蹭、慢吞吞。其實,孩子的磨蹭都是有原因的。有的孩子的確做事會更慢些,孩子越小就越慢。但這絕對不是毛病。若父母常嫌孩子慢,過多催逼,或者乾脆替代,那麼問題就來了:一個真正拖沓、散漫、凡事不操心的熊孩子,往往就是這麼養成的。如果生活中的事情都由父母包辦,孩子就會形成依賴性。
  • 孩子「拖延症」,不知如何教育的家長看這,讓孩子擺脫「拖延症」
    拖延症並不是一個嚴格的心理學或醫學術語,但嚴重或經常的拖延行為,通常是一些深層心理問題的表現。「拖延症」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是家長們普遍對孩子冠以的標籤。從上面的定義來看,家長們也不要擔心,它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心理疾病。文墨認為孩子們所謂的「拖延症」只是孩子對不喜歡做的事情一種抵抗而已。
  • 父母巧用SMART法則,一樣可以幫助孩子解決拖延問題,提高行動力
    為了解決孩子拖延的毛病,多數家長採取嚴打嚴抓的方法,可到頭來不僅沒成效,反倒影響了親子感情,這都是因為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SMART法則是一劑讓孩子高效起來的「良方」,當家長了解並知道如何運用SMART法則後,就能很好的解決孩子拖延的老難題。
  • 是時候和拖延症告別了
    《拖延心理學》。完美主義型,「完美主義型拖延症」的人,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覺得做一件事情一定要一口氣做到最好,如果沒辦法做到,那還不如不做。03正念冥想幫助你擺脫拖延症如果你發現自己有了拖延症,或許可以試試心理學家驗證有效對抗拖延症的方法——
  • 告別「拖延症」:3大步驟12個操作方法,手把手教你如何破解?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從行動上擺脫焦慮。然後,輔助心理層面、以及一些高效工具,來破除焦慮並提高效率。具體操作方法如下:一、破解拖延症——行動方法1、建行動清單,遵循3秒、2分鐘原則。。 破解拖延症的核心是擺脫焦慮,擺脫焦慮的關鍵是執行行動清單。執行清單的一個核心原則就是3秒法則和2分鐘原則。
  • 學好這三步,帶你輕鬆擺脫拖延症
    據估計,超過70%的大學生存在拖延問題,其中50%的學生報告說拖延已經成了他們的習慣。在一般人群中,慢性拖延症問題影響到了25%的成年人,超過95%的拖延者希望減輕他們的拖延習性。你知道嗎,拖延症其實也是完美主義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 解決拖延症的六大技巧,看完之後讓你瞬間執行力爆棚
    ,每天晚上復盤你當日所有拖延的事兒,及時有效的復盤當日工作,不僅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總結,同時也能夠讓你找到拖延的根源所在。第二是經典的五秒法則梅爾.羅賓斯作為《5秒法則》的作者,給出了很多有拖延症的人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而且這種方法,我在很多的文章和書籍中都有看到,可見其作用,一定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