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是否還在憂愁自家娃的拖延症問題?小編今天就整理了4條可以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症的小習慣。
寶媽們只是讀一讀可不行!想要讓孩子徹底根除拖延症的話,一定要長期監督,讓孩子逐步養成這樣的習慣哦!
一、利用外界的提醒。
很多時候孩子拖延的原因,往往是一些心理上的內在因素。比如害怕過程中的不愉快、害怕自己表現不佳等等。
在大部分情況下,單憑孩子的意志力很難戰勝這種對「失敗」的恐懼。因此,小編建議,可以利用外界的提醒,來促進任務的執行。"
比如,設定幾個鬧鐘;貼幾個提醒的便條;把跟學習有關的物品放在最顯眼的位置等等。
當孩子持續接收到這些「信號」時,就很難再對學習任務產生忽視。也就自然而然可以促進學習任務的展開。
二、創建一個免受幹擾的環境。
我看完這集動漫就去學習;等我看完這章小說......
就像這樣,當孩子被那些會使自己分心的事物環繞時,往往很難說服自己立即進行學習。
對此,小編認為——當孩子處於那些會干擾或使得孩子分心的事物沒那麼容易獲得或接近時,拖延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還有未完成的學習任務,就應該及時地為他創造一個免受幹擾的環境。
比如:關閉電視、電腦;移除書桌上無關的雜物;把手機靜音,放到不易拿到的地方。
像這樣,只有不受幹擾時,孩子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任務當中去。
三、養成制定計劃的習慣。
面對一天的學習任務、作業,有拖延症這個毛病的人往往會想——不急這一時半會,我只要睡前把作業做完就好了。
小編建議把要做的學習任務都寫到計劃表中,劃分好每一項任務的時間,並且盡力按計劃完成。
如果中途有突發情況,也要根據變化,及時對計劃表做出修改。在小編看來,制定計劃的過程,就是讓孩子把一天的學習任務變得「清晰可視化」的過程。家長們可以使用「小小計劃APP」這類的時間管理工具來幫助孩子制定計劃。
四、儘量一口氣把一項事情做完。
很多時候,孩子好不容易克服拖延,也並不意味著學習任務就能順利進行下去。
比如:學習一個小時了,休息一下吧;
作業已經完成一半了,刷下視頻緩一下。
可是當學習狀態被打斷後,重新投入或許會變得更難。
因此,小編建議如果是任務比較簡單、且即將完成的話,不如就一鼓作氣把它做完。
與其之後不得不再次克服惰性,重啟已經冷卻的發動機——不如趁熱打鐵來得更為輕鬆自在!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不要把今天的事情,用明天的時間完成!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少兒編程、時間管理等方面的資訊,歡迎關注「小小計劃APP」!私信我可以獲取限量兒童時間管理資料哦!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