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太慢怎麼辦?父母做好這三點,孩子告別拖延

2020-12-22 秀秀育兒筆記

作為一個急性子寶媽,有了一個「拖延症」的大寶是什麼體驗?可別提有多著急了,針對大寶的拖延,我也是無計可施,於是便上網取經,查了下孩子拖延的原因

拖延的成因

1.沒有計劃

隨遇而安並不是一個好的性格,這樣什麼都覺著無所謂的孩子很容易養成拖延的毛病。

月月是表哥家的女兒,由於表哥家經濟條件很優越,所以月月對什麼都很不在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讓她養成了拖延的壞毛病,

不可否認,有些孩子的做拖拉是家庭因素的影響。有些孩子的家庭條件過於優越,導致孩子做事情可以沒有計劃,不計後果。孩子會想:反正我的家庭條件好,拖一拖又怎麼樣呢?

2.遺傳因素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拖延症」可能是由基因導致的。如果父母的性格是慢性子,喜歡拖延,那麼下一代也很有可能有拖延症。

說起來我的丈夫就是個做事磨蹭的慢性子,他連吃飯都是細嚼慢咽的,真是很讓我無奈啊,老的小的都磨蹭也真是急死我了。

3.孩子沒有自理能力

一個優秀的孩子最需要具備的能力就是自理能力。朋友總是抱怨孩子做事慢,可他卻沒關心孩子每做一件事有多麼費力。太多父母經常忽略孩子生活技能的問題,總在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由於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磨練,所以做起事來時間較長,而父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是一味抱怨孩子磨蹭,這必然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可以平時多觀察孩子,看看孩子為什麼拖延,平常多注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久而久之,自然做起事來更快了。

在此給大家推薦一套《0-3歲好習慣素質培養》,行為習慣就像是人們身上的指畫針指引著我們的行動。本套圖書選取了孩子們一些常見的不良習慣,如做事不專心、挑食、說話等,通過小故事讓孩子們明白這些不好的習慣帶來的不良後果,從而加以糾正,幫助家長有技巧的教導寶寶養成好習慣。

本套圖書共十冊,採用先進印技術和精美手繪造可愛有趣的動物擬人形象,富有趣,運用動物擬人模仿寶寶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行為習慣問題,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如果處理這些生活習問題。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總是慢吞吞?幫娃告別「拖延症」,這幾種做法效果很好
    拖拖拉拉的習慣其實是孩子小時候就養成的,並不是說長大了才變成這樣的,而如果孩子經常做事情慢吞吞的就很容易養成「拖延症」的習慣,這樣對孩子以後的成長非常不利。鄰居家的一個小孩晨晨,平時看著也是怪可愛的一個小孩,但就是做事太慢吞吞了。什麼事都得父母推著做,就像那個木魚似的,敲一敲響一響,不敲就不會響。晨晨媽媽對孩子拖延的這個毛病也是非常頭疼。
  • 孩子做事喜歡拖延,如何讓孩子變得主動利索?
    孩子有拖延症怎麼辦?孩子已經七歲,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拖延。孩子越長大做事越磨蹭,有很嚴重的拖延症,每次做事情都拖拖拉拉的,那麼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他的拖延症呢?以往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父母可能督促的多,要求的多,特別是否定的比較多,你這樣做不行,那樣做不對,你咋總是這樣磨磨蹭蹭的?你為什麼老是這樣子?你能不能利利索索的把事情做完?等等。孩子往往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和高度,達不到就乾脆放下不做了,或者延遲去做。慢慢的就形成了這種逃避的心理和惰性性心理,這就是拖延症。
  • 自律能力對孩子很重要,父母要幫孩子告別拖延,提高做事效率
    其實這都是孩子不自律的表現,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可以自律。其原因有三個:讓孩子主動學習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所學的課程是非常簡單的,但是父母需要在這個時候讓孩子培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這樣有助於以後的發展。
  • 孩子做事喜歡磨蹭,三招告別孩子拖拉磨蹭,就看父母會不會教育
    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會存在一些硬性的問題,不過在這些問題當中,也有一些問題是讓很多父母表示比較困擾的。譬如孩子在做事的過程當中總會出現磨蹭的狀態,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沒有辦法。吳女士其實覺得自己的孩子還是挺優秀的,但是孩子身上的確存在一個非常大的隱患,那就是做事磨蹭。
  • 孩子做事總愛拖延,一再催促無動於衷,父母掌握這4點輕鬆搞定
    媽媽暴躁的語氣下孩子卻懶洋洋的行動,對時間的認知含糊不清,不知道該做什麼。孩子做事情總是慢吞吞的,有些孩子暑假作業總能在最後一天完成,這種高效率的完成是家長想要的嗎?還是老師希望的,不,都是拖延症害的。
  • 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家長試試這3個小方法,改善他的拖延症
    想要讓孩子做事變得果斷、行動利索起來,家長們可以試試以下的這三個小辦法來改善一下孩子的「拖延症」。1、制定時間計劃做事拖拉、有拖延症就證明了孩子對於時間沒有什麼觀念。比如說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今天下午五點出門,出門前15分鐘之內需要把自己的事物收拾完畢,或者是規定暑假作業每天需要在兩小時內完成10頁。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是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完成,而完全沒有必要將短短的時間拖成兩倍長甚至三倍長。
  • 做事總拖延,可能是陷入「帕金森定律」之中,認識3點告別拖延症
    文丨圖圖爸爸小桃子媽媽:「我家孩子怎麼這麼磨蹭,我跟你說,差不多晚上8點多的時候開始寫作業,現在都已經12點的作業還是沒有寫完,我都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管教他了。每次寫作業的時候會在一旁督促他,但是沒有任何的作用,總是喜歡拖延磨蹭,為什麼小小年紀就會有這樣的問題呢?長大之後再磨蹭,看他怎麼辦?」
  • 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聰明的父母巧用3招,讓孩子告別「拖延症」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已經是很多家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這當然讓父母無比焦慮,因為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他們都會慢人一拍。父母對孩子當然是有期待的,從孕育一個小生命開始,他們就已經為孩子的發展做好了規劃,孩子出生之後,更是竭盡所能給他們更好的一切,凡事替他們包辦,只是為了孩子能夠快樂成長。但是父母對孩子的這種愛反而在無形中剝奪了孩子自己成長的機會,他們當然是合格的父母,是最愛孩子的父母。
  •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父母做好這三點,讓孩子不輕易說「不」
    文/囧囧媽育兒(專注於原創優質文章,歡迎大家轉發分享)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新鮮三分鐘,沒有耐心,不懂得堅持。父母做到這三點,讓孩子學會堅持,不輕易放棄。一、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有哪些不良影響1、沒有耐心,沒有自控能力李玫瑾教授說,三到六歲階段是培養孩子性格,培養孩子耐心和自控能力的關鍵階段
  • 孩子做事愛拖延,做到這幾點,戒掉拖延症
    於是,我開啟了拖延模式,乖乖的坐在桌子旁,邊做作業邊神遊。這個場景是不是非常熟悉,你責怪孩子做作業越來越慢,效率越來越低,殊不知孩子的這些習慣是被你逼出來的。當然拖延症的原因有很多,這只是其中一種。只有找到孩子拖延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有效的解決孩子拖延症的問題。孩子拖延症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 孩子做事總「拖延」,可能有三個原因,3個小方法讓孩子變積極
    關於拖延,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玩手機或者玩具的時候,孩子身上幾乎看不到拖拉的情況。但若是在學習作業時,各種拖延的現象立馬就會現象,感覺學習這件事就像「照妖鏡」一樣。但是,正是因為這種愛,讓孩子失去了積極性,尤其是在學習這件原本就較為枯燥的事情上。所以說,家長得要先去檢討自己,明白孩子拖延的根源在哪裡才行。
  • 孩子做事太「拖延」?多半是這「3大原因」,父母別只會催
    ,父母很頭疼小美的侄子今年4歲了,是個機靈的寶寶,但有做事愛拖延的壞習慣。每次早上起床小美的表姐都要催促三四次孩子才能穿好衣服,侄子好像已經對父母的話免疫了,不論怎麼催都會按照自己的心情去做事情。不論遇到多著急的事,他都會不緊不慢的完成。
  • 孩子「拖延症」,父母問題是關鍵!清楚這三點才能改變
    比如,父母讓孩子去收拾一下凌亂的屋子,只是單純的下達了指令,孩子被動的接受。當這種現象發生時,家長可能會認為這是孩子在拖延。這種對於失敗的恐懼會導致拖延,嚴重時則會發展為根本 「不做事」。父母想的是讓孩子更進一步,但其實這種做法就是在培養完美型人格的孩子。
  • 孩子磨磨蹭蹭怎麼辦?試試「三隻青蛙」法則,提升孩子做事效率
    其實很多孩子身上都有磨磨蹭蹭的習慣,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這難免讓孩子會覺得有一些挫敗感,時間長了也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影響孩子的自我評價,這時的孩子會更加猶豫不決,磨磨蹭蹭。4.缺乏興趣如果孩子對於所做的事缺乏興趣時,孩子便會想方設法的有所拖延。孩子自我驅動力力較差,使得他們在行為表達上較為被動,更多時候處於一種被「推著走」的狀態,孩子不感興趣,牴觸厭煩的心理拖住了孩子的行動力。
  • 孩子做事愛拖延?找準原因是關鍵,父母要清楚孩子的拖延動機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現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有拖拉的症狀,父母喊孩子的時候,孩子不會及時的應答,父母吩咐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總是懶得去動,或者是他們自己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情不是寫作業,而是將作業拖拉到晚上很晚才能做完,其實這都是孩子拖延的表現。
  • 孩子喜歡磨蹭、拖延怎麼辦?這是我聽過最好的解決方法,百試不爽
    孩子喜歡磨蹭、拖延,做事情缺乏效率,嚴重影響成長其實,我們都知道,有的孩子做事情可能會慢一點,這情有可原的,因為每個孩子做事情的節奏不同,再加上有的孩子限於身體發育的原因,年齡越小他就越慢,但是這絕對不是毛病。
  • 孩子拖延並不可怕,父母巧用SMART法則,幫孩子提高行動力
    此詩一出,立即在群裡得到家長們的積極點讚支持,這首詩道出無數家長的心聲,詩中既有對孩子拖延的無奈,也有對孩子改掉拖延習慣的期望,家長們紛紛表示,自家也有同款熊孩子,經常因寫作業磨蹭,鬧得家裡雞犬不寧,親子關係岌岌可危。
  • 孩子拖延成習慣,家長屢教不改怎麼辦?做好這四點跟拖延說拜拜
    孩子在生活上的懶散表現讓家長很抓狂,功課做不完經常被老師約談;考試考不好,一起焦躁;做事沒有積極性缺乏責任感。婷婷已經因為妮妮最近的表現得焦躁起來了。拖延症在小孩子之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壞毛病,它對孩子有許多危害,會讓孩子不自信、急躁、精神萎靡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焦慮的現象。
  • 孩子拖拉是因為動作慢?錯,父母做到這4招,孩子再也不拖延
    曾有研究機構投票調查,父母最不能容忍孩子的缺點是什麼?其中投票最高的一項就是:拖延。拖延的確是一個不讓人喜歡的現象,不僅孩子有,很多大人也愛拖延,這也可能是小時候沒有改正後的延續。日常生活中,10個父母中至少有8個家長都在說孩子拖拉、磨蹭,沒有時間觀念。所以,每天「快點」這句話在有孩子的家庭中成為頻率最多的一句話。
  • 孩子養成「愛磨蹭」的習慣怎麼辦?做好這三點,有利於孩子成長
    其實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平時做事磨蹭,父母一著急就容易對著孩子吼叫,但往往是越催越慢,而且下次再遇到類似的事情,孩子一樣會拖延,難以得到實質性的改變。為什麼孩子做事愛磨蹭呢?1、缺乏興趣其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孩子對某類事情缺乏興趣。比如小樂上學磨蹭,可能從心底就不喜歡去幼兒園這件事。如果換成是去動物園,說不定他三下五除二立馬就能自己穿好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