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急性子寶媽,有了一個「拖延症」的大寶是什麼體驗?可別提有多著急了,針對大寶的拖延,我也是無計可施,於是便上網取經,查了下孩子拖延的原因
拖延的成因
1.沒有計劃
隨遇而安並不是一個好的性格,這樣什麼都覺著無所謂的孩子很容易養成拖延的毛病。
月月是表哥家的女兒,由於表哥家經濟條件很優越,所以月月對什麼都很不在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讓她養成了拖延的壞毛病,
不可否認,有些孩子的做拖拉是家庭因素的影響。有些孩子的家庭條件過於優越,導致孩子做事情可以沒有計劃,不計後果。孩子會想:反正我的家庭條件好,拖一拖又怎麼樣呢?
2.遺傳因素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拖延症」可能是由基因導致的。如果父母的性格是慢性子,喜歡拖延,那麼下一代也很有可能有拖延症。
說起來我的丈夫就是個做事磨蹭的慢性子,他連吃飯都是細嚼慢咽的,真是很讓我無奈啊,老的小的都磨蹭也真是急死我了。
3.孩子沒有自理能力
一個優秀的孩子最需要具備的能力就是自理能力。朋友總是抱怨孩子做事慢,可他卻沒關心孩子每做一件事有多麼費力。太多父母經常忽略孩子生活技能的問題,總在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由於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磨練,所以做起事來時間較長,而父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是一味抱怨孩子磨蹭,這必然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可以平時多觀察孩子,看看孩子為什麼拖延,平常多注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久而久之,自然做起事來更快了。
在此給大家推薦一套《0-3歲好習慣素質培養》,行為習慣就像是人們身上的指畫針指引著我們的行動。本套圖書選取了孩子們一些常見的不良習慣,如做事不專心、挑食、說話等,通過小故事讓孩子們明白這些不好的習慣帶來的不良後果,從而加以糾正,幫助家長有技巧的教導寶寶養成好習慣。
本套圖書共十冊,採用先進印技術和精美手繪造可愛有趣的動物擬人形象,富有趣,運用動物擬人模仿寶寶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行為習慣問題,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如果處理這些生活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