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家長試試這3個小方法,改善他的拖延症

2020-08-26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家長們可以觀察一下自家孩子,看看他們有沒有做事拖拉的情況。

  • 比如出門都要磨磨蹭蹭準備十幾、二十分鐘;
  • 做暑假作業需要父母一直催,催一點才寫一點,到了最後關頭才完成;
  • 或者是一項任務有10天的時間,但是卻拖到了截止日期那一天才開始慢悠悠的完成。

這種情況就說明了孩子做事比較拖拉了。

如果從小就養成了這樣做事拖拉、磨蹭的習慣,那麼成年之後孩子們拖延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嚴重,越來越沒有時間概念,對於生活和工作來說都是不利的。

想要讓孩子做事變得果斷、行動利索起來,家長們可以試試以下的這三個小辦法來改善一下孩子的「拖延症」。

1、制定時間計劃

做事拖拉、有拖延症就證明了孩子對於時間沒有什麼觀念

而如果為他們制定了時間計劃,就能讓他們清楚的知道,時間是在一刻不停的流逝,需要抓緊時間,慢慢的孩子們就能學會做事利索起來。

比如說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今天下午五點出門,出門前15分鐘之內需要把自己的事物收拾完畢,或者是規定暑假作業每天需要在兩小時內完成10頁。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是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完成,而完全沒有必要將短短的時間拖成兩倍長甚至三倍長。

制定計劃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涵蓋時間以及任務量。

如果家長們光設定了30分鐘的時間,卻不設定需要完成多少任務量,那麼孩子們還是不清楚在三十分鐘內能做成多少事。

如果只規定了任務量不限制時間,那麼孩子們仍然是不會有時間的觀念的。

2、增加緊迫感

孩子們做事拖延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知道時間還足夠,並且即使自己拖延了也不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

那麼家長們就可以針對這一點來適當的增加一些緊迫感。

比如下午五點出門,孩子已經收拾了20多分鐘,還沒準備好,還在磨磨蹭蹭的找東西,那麼這時候家長們就可以對他說「在5分鐘不出來,我們就先走了,不等你嘍」。

或者是在完成作業時,孩子拖了兩個小時才寫了三四頁,父母就可以說,「如果今天不完成任務,那麼明天就不能出去玩,而是留在家做作業了」。

這樣就讓他們產生了一種事情非常緊迫,急需去完成的感覺,就會對這些事情上心,立馬去完成起來了。

家長們可以通過增加緊迫感,讓孩子們能夠清楚的明白拖延造成的後果,從而讓他們慢慢的改正。

3、父母起帶頭作用

父母是小朋友們的榜樣,通常如果家長自己有拖延症,那麼孩子有拖延症的機率就會成倍的增長。

因此,如果想要讓孩子做事利索、不拖拉,那麼家長一定也要不拖延。而如果家長本身沒有拖延症,孩子做事卻很拖拉該怎麼辦呢?

那麼就可以像這樣做。比如家長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就可以對孩子闡明自己的計劃,說:「媽媽接下來要去做菜,馬上就去洗菜,10分鐘之後開始燒,30分鐘之後就可以完成」。

並且在燒菜這件事情結束後,寶媽還可以跟寶寶對一下時間點,對孩子說,「嗯,30分鐘之內完成了全部任務」。

這樣做就可以讓孩子有一個清楚的時間觀念,讓他們耳濡目染,有樣學樣的做起來。

孩子們有拖延症,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他們沒有時間觀念。

因此,家長們如果想要改善孩子們做事拖拉這個壞習慣的話,就要將時間觀念慢慢的滲透進孩子們的腦海中。

讓他們知道時間一刻不停的在流逝,以及珍惜時間的重要性,那麼孩子們自然而然就會做事利索起來了。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吼孩子不管用,5個方法幫他擺脫拖延症
    家裡有個有「拖延症」的寶寶是什麼體驗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拖延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做什麼事都很磨蹭、慢吞吞。其實,孩子的磨蹭都是有原因的。有的孩子的確做事會更慢些,孩子越小就越慢。但這絕對不是毛病。若父母常嫌孩子慢,過多催逼,或者乾脆替代,那麼問題就來了:一個真正拖沓、散漫、凡事不操心的熊孩子,往往就是這麼養成的。如果生活中的事情都由父母包辦,孩子就會形成依賴性。
  • 家有「小磨蹭」,簡直要了親娘「命」,試試這幾招專治孩子拖延症!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 在河南,有一種「拖延症」叫——「你這孩咋恁肉嘞!」嘖嘖嘖,懂的都懂。當「肉」這個字從暴走老母親們的口中說出,無論是被窩裡掙扎的小懶蟲,還是書桌前奮戰的小影帝,都免不了要打個激靈吧。最讓寶媽們崩潰的是,娃淘氣起來那是一個花樣百出,可為啥磨蹭起來卻能做到全國統一?這不,一提到「磨蹭」,寶媽們可坐不住了,十個怎麼得有八個都是來吐苦水的!這頭,催催催催......
  • 孩子有拖延症咋辦?聰明的家長用這三種方法
    但凡家裡有個「拖延症」的孩子,父母都有深切體會:你越急孩子越慢,任憑你河東獅吼,孩子依然故我。,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把事幹完,這種「慢吞吞」的性格和做事方式當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讓孩子養成做事磨蹭、沒有時間觀念的習慣。
  • 孩子做事拖延愛磨蹭?比催促更加管用的4個方法,父母要知道
    孩子拖延的習慣很普遍,但是對於家長來說,這種普遍並不支持,有效解決孩子的拖延症很重要,家長該上心。玉玉這幾天發現,孩子寫作業的狀態不是很好,因為平常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寫作業,不會先看動畫片之類的。
  •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這3個建議,比催100遍還管用
    他說在刷牙,可又是十分鐘過去了,他還是沒有開始刷牙……學習寫數字,不盯著他,能寫3個小時,盯著他寫,也是一邊玩一邊寫,至少要寫1個小時……她崩潰地問大家:別人家小孩做事也都這樣子磨蹭嗎?!其實,小孩子做事情拖拉磨蹭,真的是讓很多父母都非常頭疼的事,連明星也不例外。
  • 拖延症不是病,磨蹭起來真要命,孩子做事拖拉,巧用3步走改善
    可是小麗的兒子卻是個拖延症重度患者,可以放學了6點開始寫作業,卻硬生生要耽誤到晚上8點才開始。期間還需要小麗不停的反覆的催促,不然兒子根本就不關心什麼時候開始寫作業。小麗無比的頭疼這個問題,只能向兒子的班主任求救。班主任給了小麗三個簡單有效,還能輕鬆實施的小建議。
  • 別再怪孩子磨蹭了,揭秘拖延症背後的真相!幫孩子解決這一問題
    朋友說她最近要被孩子氣壞了,明明可以很快寫完的作業,他偏偏要一會去個洗手間,一會到客廳裡吃個水果,磨磨蹭蹭,結果要多花一倍的時間才能做完。讓孩子10點前睡覺,他就要一會刷個抖音,一會刷個微博,拖拖拉拉,到了11點還沒睡。
  • 孩子有拖延症怎麼辦?
    試想,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是個急脾氣的人,生了一個有「拖延症」的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 「拖延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做什麼事都很磨蹭、慢吞吞、不著急。
  • 孩子拖拉磨蹭、時間觀念差?家長試試「3招」,比不停催促管用
    作為一個成年人,雖然知道拖延症十分的不可取,但是做事情也總是忍不住喜歡拖延。當孩子也被拖延症纏身的時候,家長才知道拖延症的利害關係會帶來多嚴重的後果,孩子學習不上進,做事情沒效率,專注力不夠……作為父母也只能是干著急。
  • 拖延症媽媽,如何教育同樣磨蹭拖延的孩子?
    拖延症媽媽,如何教育同樣磨蹭拖延的孩子?如果因為能力沒達到、不知道如何做而經常拖延,那麼就要給孩子提供幫助,或者請老師、或者家長自己上。總而言之,解決能力上的問題,就可以改善拖延的情況。2.事情知道如何做,但是內心不喜歡、抗拒,所以暫時不想做。
  • 孩子做事磨蹭,寫作業拖拉,家長越催越慢,不妨試試這5個方法
    小趙的這一轉變,也讓人覺得奇異無比。原來,小趙有一個已經上學的孩子,做事慢慢騰騰地像蝸牛,吃個飯磨磨蹭蹭,寫作業拖拖拉拉,每次都得人催著趕著才能完成。遇到孩子,小趙每次都像變了個人似的,嘮叨聲和催促聲弄得整層樓的人都以為她脾氣暴躁。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怎麼辦?4招幫你應對孩子「拖延症」問題
    發現孩子有進步,做事效率有所提升後,家長要給孩子表揚和肯定;若沒有進步,家長也不要斥責孩子,應該幫孩子找出原因,再考慮用其他方法來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2.讓孩子自己承擔做事拖拉造成的後果。孩子早晨起床磨蹭、穿衣服、整理書包慢,如果這時家長上手去幫孩子做這些事情,還著急八火地送他去學校,孩子會覺得磨蹭沒有什麼不好,反正有爸爸媽媽幫我。
  • 孩子喜歡磨蹭、拖延怎麼辦?這是我聽過最好的解決方法,百試不爽
    文|秘籍君孩子有一種行為,非常容易激怒父母,就是:做事情磨蹭、拖延。生活中,我見過許多父母哪怕是耐心極好的人,但是一遇到磨蹭、拖延的娃,也能分分鐘抓狂。以我的小侄子為例,他每天寫作業,都讓哥哥嫂嫂頭疼不已。
  • 孩子做事太磨蹭?家長巧用「3個法則」,提高孩子「執行力」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首小學就學過的《明日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拖延、磨蹭的弊端。很多孩子都有做事拖拉的毛病,經常要家長再三催促,讓家長心累不已。還有的孩子更嚴重,該做事的時候磨磨蹭蹭,導致效率大大降低,他們心裡明白這樣不好,可下次還會重蹈覆轍。
  • 為什麼孩子的拖延症屢教不改?父母「催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你的孩子平時有拖延症嗎?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每天自己早早起床,為孩子做好早餐,打點好一切,可是孩子卻磨磨蹭蹭,穿衣服都要二十分鐘,而且自己「催得越多」,孩子越磨蹭,本來自己精心算計好的時間,卻耽誤來耽誤去最後還差點遲到。
  • 孩子做事太慢怎麼辦?父母做好這三點,孩子告別拖延
    作為一個急性子寶媽,有了一個「拖延症」的大寶是什麼體驗?2.遺傳因素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拖延症」可能是由基因導致的。如果父母的性格是慢性子,喜歡拖延,那麼下一代也很有可能有拖延症。說起來我的丈夫就是個做事磨蹭的慢性子,他連吃飯都是細嚼慢咽的,真是很讓我無奈啊,老的小的都磨蹭也真是急死我了。
  • 孩子做事拖拉不積極?這是拖延症的表現,4個小妙招或能改善情況
    父母問小明,你為什麼沒有完成作業,小明說他想要先玩耍,然後再去寫作業,但是玩耍的時間太長了,所以沒有時間寫作業,孩子的這種行為就叫做拖延症。很多孩子包括大人都會有做事拖拉的毛病,也就是傳說中的「拖延症」。
  • 孩子做事總是拖拉,可能是因為出現了拖延症,用對方法糾正並不難
    然而性格慢吞吞的孩子,只是在做事情的時候非常慢,但不會出現懶散、消極的態度。 他們做事雖然比較慢,卻常常能將事情做得非常完美,但這在拖延症孩子身上很難看到。
  • 孩子有拖延症?父母這樣做,讓孩子改掉「拖延症」提高辦事效率
    文|芭比聊育兒小童今年七歲了,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親朋好友都誇讚小童媽媽管教有方。但是小童有個做事喜歡磨蹭的壞習慣,這讓小童媽很是頭疼。最近在家上網課,常人起床吃飯也就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可小童不一樣,每天單起床都要半個小時,吃飯半個小時,吃完不緊不慢地打開電腦上網課,很多時候,要不是小童媽在一旁催促,等小童磨蹭完都到下課時間了。
  • 做事總拖延,可能是陷入「帕金森定律」之中,認識3點告別拖延症
    文丨圖圖爸爸小桃子媽媽:「我家孩子怎麼這麼磨蹭,我跟你說,差不多晚上8點多的時候開始寫作業,現在都已經12點的作業還是沒有寫完,我都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管教他了。每次寫作業的時候會在一旁督促他,但是沒有任何的作用,總是喜歡拖延磨蹭,為什麼小小年紀就會有這樣的問題呢?長大之後再磨蹭,看他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