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拖延愛磨蹭?比催促更加管用的4個方法,父母要知道

2020-12-11 朗朗育兒課堂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這段時間頻繁在網上看見有的孩子從小學就開始拖延,習慣非常不好,不僅影響自己的效率,還會對整體的提升產生不好的影響。

比如一項作業,假期的時候不完成,非得等到最後一天甚至最後一晚了,才開始動手,讓人難以理解。

孩子拖延的習慣很普遍,但是對於家長來說,這種普遍並不支持,有效解決孩子的拖延症很重要,家長該上心。

玉玉這幾天發現,孩子寫作業的狀態不是很好,因為平常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寫作業,不會先看動畫片之類的。為此,玉玉還被很多家長學習誇獎,覺得她把孩子的習慣培養的真好,難怪學習成績那麼好。

本以為,這樣的好習慣會一直持續,可是沒想到,剛剛結束周末,孩子寫作業就開始偷懶了。放學回家的時候不想寫,晚上吃完飯了也不想寫。

等到快到睡覺的時間,孩子才開始緊張,進而慢慢地開始磨作業,一點點寫完,早就超過了睡覺的時間。

後來,玉玉覺得這樣不是辦法,便要求孩子睡覺之前還沒有把作業寫完,第二天的零食就會減少一樣,如果孩子繼續這樣,孩子便沒有東西吃了。結果,孩子很快就改變了拖延寫作業的習慣

孩子做事拖延愛磨蹭,除了催孩子,家長還有很多方法可以做。

一、為什麼孩子做事總是拖延磨蹭?

1、習慣沒有成形

對於那些只有幾歲,習慣還沒有形成的孩子來說,家長沒有監督到位,他們便很容易鬆懈,變得拖延愛磨蹭。

2、家長縱容

孩子愛拖延有他自身的原因,但是這也離不開各位父母的影響,家長每一次的縱容,覺得「算了」,都會對此有所影響。

二、「拖延症」會對孩子產生什麼不良的影響?

小普本來是班上的尖子生,因為最近喜歡上了玩遊戲,經常拖延著作業不寫,成績直線下降。拖延症的影響很大,家長們是否知道?

1、影響短期學習效率

就像小普一樣,因為一時不注意,他成績掉的很快。拖延帶來的重要影響之一,就是孩子眼前的學習,會因此而受到負面的影響,比如成績下降,學習效率降低。

2、影響長期習慣養成

21天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每一天的堅持以及以後的努力。拖延給孩子帶去了長期的習慣養成不利,久而久之,他們會變得喜歡磨蹭,沒有效率,行動力低。

三、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

家長提出問題

孩子拖延時,家長的態度會分為三種

一種是嚴令禁止,很嚴格的告訴孩子,這不行;

一種是得過且過,家長自己也堅持不下去了,無法督促孩子完成;

最後一種是放任,既然孩子不喜歡,那就算了吧。

後面兩種情況經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得不說,面對孩子的拖延,家長的縱容是最關鍵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提出問題,給孩子很直接的提醒。

父母督促到位

孩子習慣還沒有養成,因為各種小事而影響了原本堅持的事情,而爸爸媽媽又因為工作忙,每次都是簡單地囑咐,沒有管太多,造成孩子退步,考試成績不理想的結果。顯然,在孩子的拖延裡,父母的督促很重要。

不論是在學習中,還是生活裡,家長可以多和孩子聊聊,用微動作提醒孩子,及時督促,幫助孩子形成外界的心理境界。

學會堅持,把堅持變成「習慣」

比如寫作業這件事,如果是已經堅持了十幾年的學生,不會因為一次的放縱而改變自己所有的習慣。但是孩子們不一樣,他們還沒有「定型」,需要家長不斷的打磨。

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需要學會堅持,當行為變成習慣後,便不容易磨蹭,不在意了

定目標

定目標的意義在於,孩子有實際需要完成的任務提醒,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任務的指導,比如自己考試只有100分鐘,在這個時間內,他們便不會鬆懈。所以建議家長們給孩子定目標,立要求,不再放任孩子。

在這裡提醒大家,拖延的影響是從短期到長期的一個過程,一味地催促孩子而沒有實際的行動,並不能很好地幫助孩子改變習慣。愛磨蹭習慣需要及時改正,這些方法可用,對此,家長們要上心了。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於「拖延」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大家又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吼孩子不管用,5個方法幫他擺脫拖延症
    家裡有個有「拖延症」的寶寶是什麼體驗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拖延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做什麼事都很磨蹭、慢吞吞。其實,孩子的磨蹭都是有原因的。有的孩子的確做事會更慢些,孩子越小就越慢。但這絕對不是毛病。若父母常嫌孩子慢,過多催逼,或者乾脆替代,那麼問題就來了:一個真正拖沓、散漫、凡事不操心的熊孩子,往往就是這麼養成的。如果生活中的事情都由父母包辦,孩子就會形成依賴性。
  • 孩子做事總愛拖延,一再催促無動於衷,父母掌握這4點輕鬆搞定
    媽媽暴躁的語氣下孩子卻懶洋洋的行動,對時間的認知含糊不清,不知道該做什麼。孩子做事情總是慢吞吞的,有些孩子暑假作業總能在最後一天完成,這種高效率的完成是家長想要的嗎?還是老師希望的,不,都是拖延症害的。
  • 孩子做事愛磨蹭,催他不管用,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告別磨蹭
    其實小孩出現磨蹭的原因有很多,家長並不能一概而論,甚至有的小孩出現磨蹭的原因,和做父母的脫不了干係。 育兒專家左飛建議家長,想要解決孩子磨蹭的問題,首先要找到孩子出現磨蹭的真正原因。 所以家長不妨可以思考一下,孩子出現磨蹭的時間和行為,是否有外部因素的影響?
  • 孩子拖拉磨蹭、時間觀念差?家長試試「3招」,比不停催促管用
    作為一個成年人,雖然知道拖延症十分的不可取,但是做事情也總是忍不住喜歡拖延。當孩子也被拖延症纏身的時候,家長才知道拖延症的利害關係會帶來多嚴重的後果,孩子學習不上進,做事情沒效率,專注力不夠……作為父母也只能是干著急。
  • 孩子喜歡磨蹭、拖延怎麼辦?這是我聽過最好的解決方法,百試不爽
    孩子喜歡磨蹭、拖延,做事情缺乏效率,嚴重影響成長其實,我們都知道,有的孩子做事情可能會慢一點,這情有可原的,因為每個孩子做事情的節奏不同,再加上有的孩子限於身體發育的原因,年齡越小他就越慢,但是這絕對不是毛病。
  • 孩子愛磨蹭、拖延、沒時間觀念,這樣做比催100遍管用
    每天做點什麼總要催促才能完成,老是磨磨蹭蹭。光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都要花費一大半精力。其實,這就是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表現,不僅常常耽誤一些事情,家長也倍感心累。孩子很難能體會到時間的重要性。2、孩子日常學習、作息時間隨意、混亂,做事沒有章法、缺乏條理,養成了不良習慣。3、家長過度包辦替代,所有事情都幫孩子安排好,孩子沒有自主權,久而久之會變得機械麻木。4、父母催太多,擾亂孩子節奏。有些父母老喜歡催促,孩子一件事沒辦完,催著幹下一件事。
  • 耳邊催促總不見效?父母學會用"三隻青蛙",讓孩子改掉做事拖拉
    文章/鳳弈編輯/鳳弈有些孩子做事總是慢半拍,拖拖拉拉的做事,不管父母怎麼催促都還是慢慢悠悠一點都不著急,早上賴床,吃飯也磨蹭,穿鞋也慢吞吞,最後上課遲到,時間白白浪費。花花媽媽因為花花的這些毛病十分苦惱,幾乎每天都要因為孩子做事拖拉跟孩子產生衝突。
  •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這3個建議,比催100遍還管用
    他說在刷牙,可又是十分鐘過去了,他還是沒有開始刷牙……學習寫數字,不盯著他,能寫3個小時,盯著他寫,也是一邊玩一邊寫,至少要寫1個小時……她崩潰地問大家:別人家小孩做事也都這樣子磨蹭嗎?!其實,小孩子做事情拖拉磨蹭,真的是讓很多父母都非常頭疼的事,連明星也不例外。
  • 孩子做事情磨蹭,父母到底該不該催促?
    很多家長都非常希望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卻苦於沒有具體方法。今天我們分享的這篇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分析:小明媽媽一直抱怨孩子做事慢,覺得孩子做事跟不上自己要求的節奏,就給孩子貼上了「磨蹭」的標籤,卻沒有弄清楚:到底是孩子磨蹭,還是你覺得他比較慢?
  • 孩子做事愛磨蹭?別再嫌棄孩子慢了,聰明的父母不做愚蠢的騎象人
    比如說,父母們覺得孩子做事懈怠,喜歡拖拉磨蹭。當父母發現自己手裡的地圖沒有發揮作用,眼下「大象」一心只想要玩樂時,父母們便會對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磨蹭懈怠極為反感和無奈。顯然想要當個讓大象乖乖聽話的「騎象人」並不容易。為什麼大部分孩子身上都有「愛磨蹭」的特質?1.
  • 孩子做事太「拖延」?多半是這「3大原因」,父母別只會催
    做事磨蹭是很多孩子都有的缺點,各位家長見到此情況會很心急,恨不得直接幫孩子去做。不過家長急也無用,必須要找對方法引導孩子去改掉此習慣。,父母很頭疼小美的侄子今年4歲了,是個機靈的寶寶,但有做事愛拖延的壞習慣。
  • 為什麼孩子的拖延症屢教不改?父母「催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你的孩子平時有拖延症嗎?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每天自己早早起床,為孩子做好早餐,打點好一切,可是孩子卻磨磨蹭蹭,穿衣服都要二十分鐘,而且自己「催得越多」,孩子越磨蹭,本來自己精心算計好的時間,卻耽誤來耽誤去最後還差點遲到。
  • 孩子總愛磨蹭拖拉,越催促後果越嚴重,自律從來都不是被逼出來的
    馬上要遲到了,你還在那裡磨磨蹭蹭!」「你知道自己動作慢就不能早點起床嗎?」「你吃個飯能不能不要一小口一小口吃,你不知道時間有多寶貴嗎?」但是相信各位父母能夠發現,自己越發催促孩子,孩子反而動作變得更加緩慢了,而且自己越催,孩子的出錯率反而越高。
  • 孩子做事愛拖延,急脾氣媽媽被氣到住院,甦醒後直言:不是我生的
    對於低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愛拖延的生活習慣非常常見,孩子們身上的自律能力差,這使得他們做事的效率大打折扣。當拖延已然成為大多數孩子的生活常態時,家長們又應該以怎樣的方式來應對呢?有的家長會不斷地催促,有的家長會把期望寄託於孩子長大了就好,顯然,這兩種方法都不能夠很好地改善孩子愛拖延的習慣,真正想要改善孩子身上的拖延症,父母們還需要更加有針對性的應對。
  • 孩子拖拉磨蹭幾個原因,除了催促還有更好的辦法
    孩子越催越磨蹭,幾個方法讓他們主動積極做事不拖拉上學之後家長一天之中感覺時間最緊張的就是孩子上學前和放學後,早晨起床到出門,可能要催好多遍。放學回家從吃飯開始,就恨不得孩子能有個一鍵加速的按鈕,這樣就能快點吃,快點寫作業早點睡覺。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聰明父母不打不罵,3招讓孩子做事效率翻倍
    5、父母的包辦,增加了孩子的依賴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兒童人格教育》一書中提到: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後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其整理收拾的人。有些孩子的拖拉、磨蹭大多是家長慣出來的。有些急性子的家長見孩子做事慢吞吞,乾脆親自披掛上陣。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做好。
  • 拖延不是孩子的錯,催促的媽媽最可怕
    *4歲的孩子已經能說出在幼兒園幹了什麼,但具體在什麼時間做時候事,這需要到5歲。*6歲的孩子喜歡追問過去,但對於具體的時間段還是不清楚,如半個小時有多久,40分鐘內怎麼算。*7歲孩子,可以說到了磨蹭的高峰期,在大腦沒意識到,在特定時間需要做特定事。如放學後就要完成作業,早中晚餐時間就要吃飯。
  • 孩子做事總愛磨蹭,如何培養娃的時間觀念?家長要先找準3大原因
    作者/青青編輯/青青生活中家庭裡有小孩的經常會發現,有些孩子會出現做事總愛磨蹭,缺少時間觀念的現象。要麼就是早上去上學的時候從起床催到校門口,要麼就是晚上做作業的時候一直拖拖拉拉,原本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事情硬是越拖越久,而這些就是孩子缺少時間觀念的表現。
  • 請尊重孩子的磨蹭,90%的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拖延,如同頑固的腫瘤,讓很多家長傷透腦筋,卻又找不到一把鋒利的手術刀,摘了它。家長肯定在心裡怒吼:究竟有什麼方法才能「治」孩子的拖延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愛磨蹭,生理能力不足,因而做事的動力不足。2、孩子故意磨蹭,只為求關注。
  • 說再多也改不掉孩子磨蹭拖延?要治好孩子拖延症,只需父母別插手
    在孩子這樣令人哭笑不得行為的背後,家長要小心了,可能是孩子的拖延症在搞鬼!在大人眼裡,孩子做事總是磨磨蹭蹭的,很難按著令人滿意的節奏來,做作業時要慢慢吞吞的寫上兩個小時,吃飯的時候總是一點一點的慢慢吃,穿衣服時系上一顆扣子要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