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愛磨蹭,催他不管用,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告別磨蹭

2020-12-13 騰訊網

文丨飯飯媽

想必很多性子比較急的家長,面對家裡孩子的磨蹭,常常會感到非常苦惱。因為有些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喜歡磨磨蹭蹭的,無論是早上起床、穿衣,還是出門上學,永遠都需要家長在後面催促。

鄰居老李家的孩子就是這樣,每天早上的時候,都能聽到老李和他老婆扯著嗓門催促著孩子,但到了最後孩子還是會踩著點出門。

老李夫妻因為孩子磨蹭的問題,沒少對孩子發火,但孩子卻依舊非常磨蹭,因此讓老李感到非常惱火。

其實,生活中和老李家孩子一樣的小孩並不少,每天在學校門口,往往就能聽到家長指責孩子磨蹭的話語。

特別是一些媽媽們,對於孩子的磨蹭行為感到非常不解,因為很多媽媽都感到非常奇怪,明明家人做事從來都不磨蹭,但為什麼孩子卻非常喜歡磨蹭呢?

01孩子為什麼喜歡磨蹭?

其實小孩出現磨蹭的原因有很多,家長並不能一概而論,甚至有的小孩出現磨蹭的原因,和做父母的脫不了干係。

育兒專家左飛建議家長,想要解決孩子磨蹭的問題,首先要找到孩子出現磨蹭的真正原因。

所以家長不妨可以思考一下,孩子出現磨蹭的時間和行為,是否有外部因素的影響?

原因一:孩子沒有時間觀念

很多孩子喜歡磨蹭的一大原因,其實和他們沒有時間觀念有關。因為很多小孩,特別是剛上小學的孩子,往往對時間並沒有概念,他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看鐘表。

所以,五分鐘、十分鐘這些時間段,在孩子的眼裡,似乎並沒有太多的區別。

這也就容易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家長因為孩子的磨蹭,著急的焦頭爛額。

但孩子因為沒有時間概念,所以會覺得家長的著急很無釐頭,甚至認為家長是故意催促自己。

原因二:孩子做事比較細緻

那麼有些小孩之所以比較磨蹭,其實和孩子做事情比較細緻有關。

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發現有近四成的完美主義者,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拖延症狀。

所以家長不妨可以觀察一下自家孩子,看看孩子出現拖延的時候,是否有在認真做其他的事情。

例如家長早上催促孩子趕快出門的時候,不妨可以觀察一下孩子,看看孩子是不是因為在認真收拾書包或者整理衣服,使得他們出現拖延?

孩子如果是因為做事比較細緻,有著一定完美主義導致拖延的出現,家長最好不要對孩子過多的催促,不然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問題。

原因三:孩子的做事能力較弱

很多家長對於輔導孩子寫作業,會感到非常頭痛,甚至認為輔導作業這件事,不亞於上刀山下火海。

特別是當孩子開始磨蹭後,作業輔導的難度會直線上升。

那麼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或者在做其他一些事情的時候,如果出現了磨蹭的表現,家長不妨可以思考一下,孩子的能力是否達到他們正在做的事情?

例如孩子正在寫的作業,有可能非常的難,已經超出了孩子的正常水平,那麼孩子出現磨磨蹭蹭的行為,也是能夠被理解的。

特別是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很多家長為了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會讓孩子獨自穿衣洗漱。

但是孩子的實際水平,也許並不能讓他們很快地做好,所以家長在這個時候進行催促,是非常沒有意義的一件事。

02孩子磨蹭,家長為什麼不能催?

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磨磨蹭蹭後,都會習慣性地對孩子進行催促。

但是這種做法,並不是特別合適,因為有可能會帶來其他一些問題,甚至會讓孩子的性格以及做事方法出現改變,甚至會影響到彼此間的關係。

1)孩子可能會變得叛逆

家長如果過分催促孩子,換來的結果不一定是孩子能夠加快速度,反而容易讓孩子變得非常叛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也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在做事情的時候,旁邊一直有個人在催促,是不是會感到非常的煩躁?

所以家長不斷地催促孩子,只會讓孩子的內心產生牴觸感。時間久了後,即使孩子認識到了磨蹭帶來的不良後果,但是因為產生了牴觸心理,所以會故意磨蹭,變得非常叛逆。

鄰居老李家的小孩就是這樣,他家孩子之所以磨磨蹭蹭的,其實是孩子故意這麼做的。

因為孩子覺得,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被催促著,所以索性就慢慢來,讓家長在一旁干著急。長時間如此的話,家長和小孩之間的矛盾,也會變得越來越深。

2)孩子做事容易粗枝大葉

因為有的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可能是因為他們性子比較慢,又或者是因為做事偏向完美主義。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家長如果頻繁地催促孩子,那麼只會打亂孩子做事的節奏,時間久了的話,孩子甚至會發生一些改變。

例如孩子為了應付家長的催促,可能會將還沒有做完的事情,就草草地了結,又或者養成粗心的習慣,認為只要能不被家長催促就行。

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家長的催促只會讓孩子做事變得非常粗心,失去了孩子原本做事的節奏與習慣,這是非常不好的。

3)孩子性格容易變得急躁

有些孩子的性格,原本是非常慢吞的,但是父母的性格卻非常急躁,所以看不得孩子做事磨磨蹭蹭。

特別是一些媽媽,做事情總是雷厲風行的,一副女強人的模樣。因此在看到自家孩子做事墨跡的時候,常常會催促著孩子,讓孩子加快速度,甚至會用一些不太好的語氣。

那麼孩子在家長的這般影響之下,很有可能也會出現有樣學樣的情況,他們甚至會模仿家長對自己的催促。這就容易使得孩子的性格也發生轉變,甚至會變得和家長一樣急躁,所以家長們需要引起注意。

03父母如何糾正孩子的磨蹭?

那麼當孩子出現磨磨蹭蹭的行為後,家長應該停下自己的催促,選擇其他一些方式,這其實能夠更好地糾正孩子磨蹭的行為。

因為很多時候,家長在看到孩子一些行為時,總是會用成人的思維進行思考,但卻忽視了孩子的年齡。

因此家長應該多給予孩子一些寬容,選擇一些能夠讓孩子更好接受的方法,這樣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

◆為孩子制定時間計劃

因為很多孩子出現磨蹭的行為,與他們沒有時間概念有關係。所以家長首先要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可以通過一些小道具,讓孩子理解時間這一概念。

同時也可以利用小遊戲,加深孩子對於時間的理解,例如可以和孩子在一分鐘內做一些事情,讓孩子感受不同時間段的長短,這能讓孩子有更多的概念。

之後,家長就可以與孩子制定一些時間計劃,例如在每天的幾點做什麼事情。這種計劃的制定,可能在初期執行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問題,因為孩子可能不是太適應。

但是通過時間計劃的執行,能夠讓孩子更好的理解時間這一概念,也能讓孩子擁有緊迫感,以至於孩子不再出現磨蹭的行為。

◆將催促轉為引導

孩子在出現磨蹭的行為後,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相應地催促,但更需要將這種催促,轉化為引導。

簡單來說,家長可以用鼓勵的方式代替催促,這樣能避免孩子出現牴觸情緒。

例如家長可以在孩子每天早上上學的時候,看一下時間,如果孩子今天比昨天要早一點,那麼就可以對孩子進行表揚:「你今天比昨天要進步了呢」!

通過這種方式的引導,能夠消除孩子內心的叛逆,同時也會讓他們能夠獲得家長的鼓勵,所以每天都要比之前做的更好一些。家長也可以採取一些獎勵,這樣能夠更好地激勵孩子。

◆讓孩子承擔磨蹭的後果

絕大多數孩子在磨蹭後,其後果都是家長幫他們承擔。例如孩子早上太過磨蹭後,有可能會出現遲到的風險。

但絕大多數家長為了避免孩子被批評,所以會幫孩子承擔磨蹭的後果,替他們擦屁股。

但是家長的這種做法,並不能讓孩子意識到,一直磨蹭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

因此家長可以適當地放手,不要總是替孩子掃尾,那麼孩子在一次兩次地遲到後,往往就能意識到太過磨蹭,可能會帶來一些比較嚴重的後果。

通過這種做法,孩子對於磨蹭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這遠比家長盯在孩子屁股後面進行催促要好,也不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孩子在出現磨蹭的行為後,家長一定要通過一些有效地方法進行解決,而不是一味地對孩子進行催促,這並不能起到好的效果。

家長只有找到孩子出現磨蹭的原因,並且對症下藥,才能真正地解決這一問題。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愛磨蹭、拖延、沒時間觀念,這樣做比催100遍管用
    3、家長過度包辦替代,所有事情都幫孩子安排好,孩子沒有自主權,久而久之會變得機械麻木。4、父母催太多,擾亂孩子節奏。有些父母老喜歡催促,孩子一件事沒辦完,催著幹下一件事。完全擾亂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做事的節奏。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巧用「4象限法則」,幫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莎士比亞曾說,「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很多家長表示,自己家孩子做事太愛磨蹭,往往都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監」,這讓自己很是頭疼。其實,想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並不是一件難事。巧用「4象限法則」,能夠幫孩子輕鬆樹立時間觀。為什麼越催,孩子越磨蹭?1、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時間是抽象的,對於孩子來說一分鐘和十分鐘可能是一樣的。孩子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所以,在做事情時,才會慢條斯理,不計後果,毫無條理。
  • 孩子磨蹭、拖拉、沒時間觀念?試試這招,很受用
    家有牛「磨」王,身為家長的你,是不是總會因為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磨磨蹭蹭而頭疼:沒有時間觀念,動作磨蹭,說一遍不聽,說兩遍就哼唧,說三遍開始哭鬧;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磨磨蹭蹭,讓人火冒三丈,洗臉、刷牙、吃飯、睡覺,什麼都要催;
  • 孩子總是磨蹭,父母"催催催"完全沒有用,該怎麼對付磨蹭的娃?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總會有某些時刻讓家長特別抓狂,如果現在統計一下最讓家長抓狂的某個瞬間,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回答是孩子磨蹭的時候。每當孩子磨磨蹭蹭不積極做事情的時候,家長都恨不得替他去做,這樣孩子也就不用再拖延了。孩子拖延時都會浪費大把的時間,而且還會連累父母,有些父母表示本來可以5分鐘就能做好的事兒,孩子硬是拖成了一個小時。
  • 如何能讓孩子做事情不磨蹭,有時間觀念?
    本期溧陽家校共育主題是:如何能讓孩子做事情不磨蹭,有時間觀念(上)。本期講師:呂敏,貴州師範大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畢業,中國共產黨黨員,溧陽市溧陽市燕湖小學數學教師兼心理老師,2019年獲得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證書,汪小西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成員。
  • 對付磨蹭的娃,催是下策,三步幫你培養「麻溜利索」的孩子
    孩子的哪個壞習慣最讓你抓狂?相信很多媽媽會不約而同地回答「磨蹭」!我一度懷疑,媽媽最終都難免變成一個嘮叨的女人,早晨要催孩子起床、起床後催孩子洗臉刷牙、刷完牙催孩子吃早餐。缺乏時間觀念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時間知覺,意思是說對於時間順序、持續性的直覺反應。這種時間知覺在孩子3歲以後才開始慢慢建立。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試試這4招,專治孩子磨蹭,太管用了
    小明媽媽說:我家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磨蹭,吃飯慢,寫作業也慢......每天一醒來我就叫孩子起床,等我早飯都做好了,發現孩子還在洗漱。好不容易等到他吃早飯,結果慢的呀,把我急得心裡發慌!每次都要在旁邊催他,「快點吃,不然來不及了,要遲到了,爸爸媽媽都吃完等你多久了。」結果他還不耐煩,還說最討厭我們說這句話,有時候飯也不吃了。
  • 孩子做事喜歡磨蹭,三招告別孩子拖拉磨蹭,就看父母會不會教育
    其實孩子在做事的時候變得磨蹭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這往往是因為這三個原因。1.缺少時間觀念孩子之所以在做事的過程當中磨磨蹭蹭,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們缺少時間觀念。所以這類孩子他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出色,這全是因為時間觀念差而導致的。
  • 孩子做事磨蹭?靠催不是辦法,這5個點改掉壞習慣
    ,但要讓孩子有一定的時間觀念,不能將一件事情無限制地拖延下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應當每天都糾結於明知不應該催,卻又忍不住催,催完又後悔的死循環裡,而是應當懂得如何去鼓勵孩子,培養他的時間觀念,讓他之後做事能夠更加高效且從容起來。孩子做事為什麼會磨蹭?
  • 孩子磨蹭催不動,家長心急怎麼辦?
    估計很多大人心裡都有疑問,為什麼孩子總要墨跡? 是啊,為什麼孩子出門總拖拉,收拾玩具很墨跡,洗澡睡覺愛磨蹭。 既然搞不明白孩子為什麼要磨蹭,不如我們先想想自己為什麼要催促孩子吧。 如果此時讓你回想催促孩子的事,原因都會是什麼呢? 1.
  • 父母越催催催,孩子越慢慢慢!孩子磨蹭?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催孩子除了可能導致孩子變得越來越磨蹭,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甚至因為家長的過度幹涉導致孩子形成依賴心理,不愛思考。1.常被催促的孩子很容易脾氣急。孩子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有哪些特性多半會反應在孩子身上。如果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發火催促,孩子也容易變得性格暴躁,經常發火。一位朋友說自己說由於小時候總被父母催,長大後即使脫離了那個環境,做事情的時候依然覺得有人在後面催,點滑鼠總是連點幾次,心態容易崩,,一點小事就會讓他煩躁鬧心。
  •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這3個建議,比催100遍還管用
    他說在刷牙,可又是十分鐘過去了,他還是沒有開始刷牙……學習寫數字,不盯著他,能寫3個小時,盯著他寫,也是一邊玩一邊寫,至少要寫1個小時……她崩潰地問大家:別人家小孩做事也都這樣子磨蹭嗎?!其實,小孩子做事情拖拉磨蹭,真的是讓很多父母都非常頭疼的事,連明星也不例外。
  • 孩子做事愛磨蹭,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糾正?
    一早上這樣磨蹭下來,又得趕著時間去學校,不然又得遲到。幼兒期是孩子動作發展的關健時期,做事磨蹭、動作遲緩得孩子往往在肢體動作的控制能力上發展緩慢,有不靈活、不協調的表現,且生活自理能力差。 孩子如果從小就習慣了磨蹭,不僅辦事效率低下,而且還會影響今後的身心發展。
  • 孩子做事愛磨蹭?「比馬龍效應」,幫助孩子變成「時間掌控者」
    像蘭蘭這樣「我馬上就好」的孩子,在校園中普遍存在。孩子本質上都希望作業能夠寫好,能夠按時完成,可是因為時間有限,再加上有時候學習上走神,學習任務常常完不成。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會出現像蘭蘭一樣的問題,那麼讓孩子形成拖拉、磨蹭這種不良習慣的原因是什麼呢?一、孩子愛磨蹭的原因1. 注意力缺少穩定性注意的穩定性是什麼?
  • 孩子太磨蹭愛拖延、沒時間觀念 家長最不應該做的就是這件事
    前幾天遇到一位寶媽,一直在吐槽自己的女兒是個慢性子:「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說十分鐘後出門,磨磨蹭蹭半個多小時都沒有收拾好。」「早上起床催半天,一看還賴在床上呢。」「做什麼都磨磨蹭蹭的,讓人火冒三丈,洗臉、刷牙、吃飯。睡覺,就沒有不用催的。」……面對慢性子的寶寶,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家長急的不行,孩子呢?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聰明父母不打不罵,3招讓孩子做事效率翻倍
    或者是老師催著交作業了,才開始忙著寫。3、做起來不知道停這種類型的孩子,不會合理的安排時間,缺乏時間觀念。往往有些事情因為自己喜歡,可以一直做下去。沒人提醒不懂得自己停下來。如:看動畫片沒完沒了,看了一集又一集。或者是出去外面玩不回家。
  • 孩子太磨蹭、愛拖延、沒時間觀念?家長最不應該做的就是這件事
    前幾天遇到一位寶媽,一直在吐槽自己的女兒是個慢性子:「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說十分鐘後出門,磨磨蹭蹭半個多小時都沒有收拾好。」「早上起床催半天,一看還賴在床上呢。」「做什麼都磨磨蹭蹭的,讓人火冒三丈,洗臉、刷牙、吃飯。睡覺,就沒有不用催的。」……面對慢性子的寶寶,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家長急的不行,孩子呢?
  • 孫儷每天催娃800遍:孩子的磨蹭,其實是你催出來的
    ,沒有時間觀念,皆因為他們真的不認識時間。大人嘴裡的1分鐘、5分鐘、10分鐘,孩子根本不知道有多長,也就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要做的事。所以,要想孩子有效率、有時間觀念,正向鼓勵比惡語打壓更管用。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完善,無法一次性接收兩個以上的要求指令,否則思維就會被打亂,手忙腳亂,容易出錯,更何談計劃性、條理性和時間觀念。其實,哪裡是孩子的問題呢,明明是大人督促太多,操心太多,完全擾亂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做事的節奏。
  • 磨蹭,是孩子的毛病嗎?孩子磨蹭怎麼辦?
    是因為孩子的頭腦中,並沒有建立起時間的概念,並不懂得時間意味著什麼,是真正的「活在當下」。而且父母沒有給孩子建立時間概念的機會,沒有進行感受時間的鍛鍊,父母無論怎麼催,都是在做無用功。孩子建立時間概念,對時間有認識,是有一個漫長的過程的。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磨蹭,家長要從自身找原因
    今天就讓我們重新一起再來認識一下時間,找到更智慧的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的方法:一.從小你教會孩子認識時間了嗎?很多家長常常抱怨孩子做事磨蹭拖延症嚴重,根本沒有時間觀念。可是你是否曾經認真教過孩子如何認識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