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磨蹭愛拖延、沒時間觀念 家長最不應該做的就是這件事

2020-09-05 梓墨寶寶娘親

前幾天遇到一位寶媽,一直在吐槽自己的女兒是個慢性子:

「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說十分鐘後出門,磨磨蹭蹭半個多小時都沒有收拾好。」

「早上起床催半天,一看還賴在床上呢。」

「做什麼都磨磨蹭蹭的,讓人火冒三丈,洗臉、刷牙、吃飯。睡覺,就沒有不用催的。」

……

面對慢性子的寶寶,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家長急的不行,孩子呢?卻慢慢悠悠、不慌不忙。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調查:

「你最不滿意自己孩子的是什麼?」

結果,很多家長的第一個答案就是:磨蹭。

的確,沒有事情的時候還好,要是趕上有急事,真的分分鐘炸毛。

話說回來,寶寶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到底為哪般?

其實,導致孩子拖延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

寶寶並沒有建立起太強的時間觀念

雖然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時間是有先後次序的,也掌握了很多表示時間的詞彙,但還沒有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一個規律、固定的節奏,很容易變得拖拖拉拉、無所適從。

此外,寶寶正在經歷自我意識的快速發展,很容易變得固執,他們會時不時地去挑戰父母的底線,來驗證自己的力量。

寶寶能力不足

就拿穿衣服來說吧,寶寶起床穿衣服,折騰了半天,結果還是穿的亂七八糟,急性子的媽媽看見這一幕,火一下就上來了:穿半天衣服,就穿成這樣?

但其實,這已經是孩子非常努力的結果了。雖然穿衣服看似一個很小的事情,但對於年紀尚小的寶寶來說,也是需要經過很多次的嘗試之後才能熟練掌握的。而大人往往習慣用成年人的思維和速度去要求孩子,孩子自然會達不到要求。

為了「反抗」家長

試想一下,如果你整天被催著「快點!」「磨蹭什麼!」「你有沒有在聽我說話!」……你是什麼樣的感覺?是不是很反感,甚至想要唱反調?

孩子也是如此。

其實,越是性格強的孩子,越容易在催促聲中變得易怒、易煩躁,根本聽不進別人勸。

反而你越是讓我快點,我越是磨磨蹭蹭的,用此來反抗家長的「鎮壓」。

所以,面對孩子的磨蹭,家長最不該做的事情,就是盲目的催促。

因為,父母頻繁的催促,相當於頻繁地否定孩子,否定孩子的做事方式,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這種長期的暗示,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我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的心理,從而會放棄嘗試和努力,最後什麼也不做。

人不是一天就長大的,孩子也不是一開始就會熟練掌握技能。

每個孩子都是在不斷嘗試中成長的,他需要不斷的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建立自己的行事風格。

告別拖延,我們該做些什麼?

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規律

對於孩子來說,建立一個穩定的、規律的生活節奏,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不僅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良好的習慣,讓孩子有良好的時間觀念,還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和自信,改掉磨蹭的小毛病。

給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孩子沒有時間概念,5分鐘,10分鐘,半小時對他們來說都一樣。沒有時間上的緊迫感,孩子不覺得自己拖拉有什麼不好的。

想讓孩子感受到時間,可以藉助一些小道具,例如鬧鐘。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時間計劃表,慢慢的就能培養出孩子的時間觀念。

鼓勵多過於催促

父母應該經常對孩子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就更出色了」「你現在比過去有進步了」「做得真棒,加油!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這些真誠的鼓勵能夠很好地打動孩子,受過表揚的孩子下次會爭取做得更棒,不知不覺中也培養了孩子的自信。

除此之外,當孩子的拖延比以往要有所進步時,父母還可以適當地給予孩子一些物質獎勵,比如說:帶孩子出去玩,給孩子買玩具等。

讓孩子自己承擔磨蹭的後果

孩子只有在體會到磨蹭會給自己帶來的損失後,他才能夠自覺地快起來。既然孩子一直磨蹭,家長不妨徹底撒一次手,不再催促,讓孩子自己嘗嘗磨蹭的後果,承擔責任。

比如孩子遲到了,家長不必替孩子跟老師解釋,只有孩子自己體驗到磨蹭造成的損失後,他才能戒掉磨蹭的習慣。

他們要學會為自己的過錯負責任,做不好就要承擔後果。這樣孩子才能長記性,對自己的事情上心,而不是事事依賴父母。

最後,一味地催促孩子,命令孩子改變拖延的行為並不可取。只有找到孩子行為的真正原因,在對症下藥,包容他、引導他,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孩子太磨蹭、愛拖延、沒時間觀念?家長最不應該做的就是這件事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調查:「你最不滿意自己孩子的是什麼?」結果,很多家長的第一個答案就是:磨蹭。的確,沒有事情的時候還好,要是趕上有急事,真的分分鐘炸毛。其實,導致孩子拖延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寶寶並沒有建立起太強的時間觀念雖然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時間是有先後次序的,也掌握了很多表示時間的詞彙,但還沒有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一個規律、固定的節奏,很容易變得拖拖拉拉、無所適從。
  • 孩子愛磨蹭、拖延、沒時間觀念,這樣做比催100遍管用
    怎麼還沒穿上衣服呢?上學都快遲到了!再過5分鐘就出門了,快點吃!就兩道題,怎麼寫半天還沒寫完呢?相信這是很多媽媽的口頭禪。每天做點什麼總要催促才能完成,老是磨磨蹭蹭。光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都要花費一大半精力。其實,這就是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表現,不僅常常耽誤一些事情,家長也倍感心累。
  • 孩子做事總愛磨蹭,如何培養娃的時間觀念?家長要先找準3大原因
    作者/青青編輯/青青生活中家庭裡有小孩的經常會發現,有些孩子會出現做事總愛磨蹭,缺少時間觀念的現象。要麼就是早上去上學的時候從起床催到校門口,要麼就是晚上做作業的時候一直拖拖拉拉,原本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事情硬是越拖越久,而這些就是孩子缺少時間觀念的表現。
  • 拖延、愛磨蹭,還真不是孩子自身的問題!這件事家長們千萬別做了
    不過,拖延可真不只是孩子的問題,幾乎所有家長都會經歷這項考驗。比方說,你認真背單詞時,轉而去做數學題,做這個轉換所需要的時間越短,說明你「注意力轉換」越靈活。而孩子一邊摸摸這,一邊摸摸那,只能說明他壓根還沒進入專注狀態呢。
  • 孩子磨蹭、拖拉、沒時間觀念?試試這招,很受用
    家有牛「磨」王,身為家長的你,是不是總會因為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磨磨蹭蹭而頭疼:沒有時間觀念,動作磨蹭,說一遍不聽,說兩遍就哼唧,說三遍開始哭鬧;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磨磨蹭蹭,讓人火冒三丈,洗臉、刷牙、吃飯、睡覺,什麼都要催;
  • 孩子做事愛磨蹭,催他不管用,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告別磨蹭
    原因一:孩子沒有時間觀念 很多孩子喜歡磨蹭的一大原因,其實和他們沒有時間觀念有關。因為很多小孩,特別是剛上小學的孩子,往往對時間並沒有概念,他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看鐘表。 所以,五分鐘、十分鐘這些時間段,在孩子的眼裡,似乎並沒有太多的區別。
  • 如何能讓孩子做事情不磨蹭,有時間觀念?
    本期溧陽家校共育主題是:如何能讓孩子做事情不磨蹭,有時間觀念(上)。本期講師:呂敏,貴州師範大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畢業,中國共產黨黨員,溧陽市溧陽市燕湖小學數學教師兼心理老師,2019年獲得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證書,汪小西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成員。
  • 家長在這三件事上縱容孩子,等於毀了孩子
    如果家長在這三件事上縱容孩子,等於毀了孩子。根據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愛做家務的孩子就業率是不愛做家務孩子的15倍,犯罪率卻只有十分之一,而且不愛做家務的孩子離婚率、和心理患病的機率更高。讓孩子分擔一部分的家務活,會鍛鍊孩子「找活幹」的能力,對孩子手眼協調、手腦配合等動作技能,以及認知能力,家庭責任感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做家務這件事,千萬別縱容孩子!
  • 孩子磨蹭、拖延、沒時間觀念,只因父母沒做好這件事
    最近,有個話題上了知乎熱門:到了睡覺的時間,孩子作業還沒有完成,你會讓孩子熬夜做完作業嗎?選擇作業孩子休息不好,選擇睡眠孩子作業完成不了,第二天還會堆積更多作業!這「一盤死棋」怎麼解?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的新角度,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磨蹭,家長要從自身找原因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他們磨蹭很可能是因為根本不認識時間是個什麼東西,媽媽說十分鐘後要出門,可是十分鐘到底是什麼鬼啊?在責備孩子磨蹭的時候,你是否沒有意識到是自己還沒有教孩子認識時間。而對年紀稍長的孩子來說,雖然認識了時間卻還是習慣性拖延,這其中的原因也一定和父母脫不開關係。
  • 關於孩子的磨蹭和拖延問題致家長們的一封信
    像剛才說的這些現象呢,我們都把他稱為是孩子們的磨蹭和拖延。磨蹭和拖延實際上都是做事拖拖拉拉沒有效率。磨蹭是沒有效率,拖延就是無限制的把這件事情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很多時候家長們很頭疼,就會問為什麼我的孩子這麼的拖延,我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那麼今天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原因,然後再跟大家分享一些解決孩子的磨蹭和拖延的方法。
  • @家長,孩子磨蹭拖延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份防拖延指南請查收
    本文改編自優家教育 生活中,孩子做事動作慢、磨蹭拖延的現象非常普遍,讓家長很是頭疼。起床、睡覺、洗漱、寫作業、出門……在各種事情上孩子都喜歡磨蹭,常常令人心急如焚。例如寫作業,對於知識點概念沒掌握清楚,熟練度不夠,注意力欠缺……這些能力上的不足導致孩子缺乏學習積極性,很難高效率地完成任務,只能磨磨蹭蹭拖延時間。
  • 孩子拖拉磨蹭、時間觀念差?家長試試「3招」,比不停催促管用
    作為一個成年人,雖然知道拖延症十分的不可取,但是做事情也總是忍不住喜歡拖延。當孩子也被拖延症纏身的時候,家長才知道拖延症的利害關係會帶來多嚴重的後果,孩子學習不上進,做事情沒效率,專注力不夠……作為父母也只能是干著急。
  • 陪孩子寫作業被氣到"哽咽",孩子拖延磨蹭,用這三招"屢試不爽"
    做作業時磨磨蹭蹭,越是催促他還要磨蹭,越是和我們對著幹。真的是氣得我們沒辦法了。輔導孩子寫作業真的是我們可能繼高考後又一件讓我們抓狂和掉頭髮的事情。本應該八點就可以完成的作業愣是拖到晚上十點還寫不完,這可急壞了家長樂壞了孩子。&34;這就是孩子寫作業時活生生可以把家長氣死的原因。
  • 孩子越來越磨蹭?因為總被催催催……父母做對這3件事就好了
    爸媽催得越多,孩子可能越磨蹭在一個育兒節目裡,一個6歲女孩的媽媽求助節目組,「控訴」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育兒師拜訪後,第一時間就發現了一件事:家裡的表特別多。生活中,經常能看到這樣一種情況:越是急性子的家長,越容易培養出「磨蹭」的孩子。這是因為,一旦家長把孩子所有的時間都安排好了,孩子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時間管理是父母的責任。所以在執行計劃的時候,孩子也不會主動去配合。反之,只有逐步引導孩子自主管理時間,才能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
  • 孩子做事太磨蹭?家長巧用「3個法則」,提高孩子「執行力」
    2、錯失機會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在忙著這件事的時候,就很難分出心神把另一件事做得很好。就比如,老師給班上的孩子分配任務,其他同學早早就完成了,而自家孩子卻因為一直磨蹭始終沒完成,這時老師告訴全班說有個重要的比賽項目,那些尚未完成任務的孩子,就沒有時間再參加這個比賽,也因此失去了讓自己進步的機會。
  • 孩子拖拉是因為動作慢?錯,父母做到這4招,孩子再也不拖延
    希望孩子們早日學會自己管理時間,終身受益,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曾有研究機構投票調查,父母最不能容忍孩子的缺點是什麼?其中投票最高的一項就是:拖延。拖延的確是一個不讓人喜歡的現象,不僅孩子有,很多大人也愛拖延,這也可能是小時候沒有改正後的延續。日常生活中,10個父母中至少有8個家長都在說孩子拖拉、磨蹭,沒有時間觀念。
  • 從小鍛鍊孩子把握時間,拒絕拖延症,培養「黃金時間觀念」
    1、 長此以往變成拖延症對於一個有計劃的人 最害怕和拖延症的人共事了,當你火急火燎的需要一個文件時,你的隊友已經忘了或者還沒開始做,嘴上還說著"馬上馬上,明天一定完成"這種繼續向後拖延的話,心裡會有多氣憤。
  • 孩子越來越磨蹭?因為總被催催催......父母做對這3件事就好了
    生活中,經常能看到這樣一種情況:越是急性子的家長,越容易培養出「磨蹭」的孩子。這是因為,一旦家長把孩子所有的時間都安排好了,孩子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時間管理是父母的責任。所以在執行計劃的時候,孩子也不會主動去配合。反之,只有逐步引導孩子自主管理時間,才能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
  • 孩子做事拖延愛磨蹭?比催促更加管用的4個方法,父母要知道
    玉玉這幾天發現,孩子寫作業的狀態不是很好,因為平常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寫作業,不會先看動畫片之類的。為此,玉玉還被很多家長學習誇獎,覺得她把孩子的習慣培養的真好,難怪學習成績那麼好。後來,玉玉覺得這樣不是辦法,便要求孩子睡覺之前還沒有把作業寫完,第二天的零食就會減少一樣,如果孩子繼續這樣,孩子便沒有東西吃了。結果,孩子很快就改變了拖延寫作業的習慣。孩子做事拖延愛磨蹭,除了催孩子,家長還有很多方法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