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青
編輯/青青
生活中家庭裡有小孩的經常會發現,有些孩子會出現做事總愛磨蹭,缺少時間觀念的現象。要麼就是早上去上學的時候從起床催到校門口,要麼就是晚上做作業的時候一直拖拖拉拉,原本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事情硬是越拖越久,而這些就是孩子缺少時間觀念的表現。
小朱的兒子今年上四年級了,據她所說,每天晚上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就是她最崩潰的時候,孩子的爸爸根本不理這些事乾脆就躲得遠遠的。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總是磨磨唧唧的,一點都不專心,玩這玩那的,剛開始還能忍著,有時候實在忍不住了就吼孩子,一吼孩子就開始哭,哭了小朱更加心煩有時候直接就動手了。老師也會反映孩子上課經常分神不夠專心經常開小差,成績也是上不去。
所以孩子拖拉的現象就是因為孩子的時間觀念還未得到正確的認識,要想改正孩子身上的這些毛病,家長要先找準3大原因。
原因一:不認識時間,無法認清時間觀念
有時候孩子磨蹭真的不能怪他們,他們是真的分不清具體的時間數字,不管是一分鐘還是一小時對他們來說只是數字而已。特別是還未得到正式教育的孩子,更加不知道時間觀念了,對於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更是懵懵懂懂。
原因二:孩子故意磨蹭是為了博得大人的關注
有些孩子磨蹭其實只是為了博得大人的關注,孩子感覺自己被忽略了,於是為了讓自己得到大人的關心和關注,他們會故意的做出破壞性的一些舉動,其中就包括故意磨蹭。家裡要是孩子每次都磨磨蹭蹭的,可以先想想自己對孩子是不是缺少了關心,對孩子的進步視而不見,看到孩子的一點錯誤就直接開罵。或者是家庭裡有了二胎之後缺少了對另一個孩子的關心,這也是造成孩子故意磨蹭的原因。
原因三:家長自己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孩子另一部分拖延的原因就是他們知道即使拖延,家長也不會做出什麼懲罰性的措施,這樣自己無論有沒有拖延都不會有所損害,所以在做事情時,就算已經知道拖延不好,但是因為沒有強制的束縛,還是會一直拖延下去。
綜上所述,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僅可以改善孩子磨蹭的毛病,對孩子自身的發展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第一步:家長自身要保持平常心,不要焦慮
大部分家長一遇到孩子磨蹭情不自禁就要去嘮叨催促幾句,短時間內這種催促對孩子可能有效果,但是在長時間的嘮叨下,孩子漸漸就會開始產生厭煩的情緒,對一件事情失去耐心,甚至會出現心理上的偏差。
第二步:幫助孩子分清事情的主次
對於一些比較大的孩子,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列出清單,分清事情的主次關係和輕重緩急,什麼事情應該馬上做什麼事情可以再緩一緩。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規律的習慣,有了計劃之後孩子的時間觀念也會相對有所增強。
第三步:不要讓孩子同時做多件事
孩子磨蹭拖拉除了自身性格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可能家長同時要求孩子做幾件事,孩子覺得自己做不到乾脆就慢慢地磨著。家長可以想想家裡是否存在著這種情況,孩子放學一回來就催促孩子趕緊去洗手,洗手的時候又要讓孩子趕快點心吃一吃,孩子剛吃第一口就讓孩子抓緊吃完去做作業。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沒有辦法一次性應付這麼多事,而且這樣的效率也不會高。
第四步:讓孩子有自己的時間選擇權
家長可以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管理選擇時間的安排,但是首先就得形成一個規定,比如學習的時間就只能用來學習和做作業,周末放假的時間,在完成必需的事情之後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讓孩子自己管理玩耍和學習的時間。
家長可以在旁邊幫忙制定一個時間計劃表,適時地提出建議和想法。要想培養起孩子的時間觀念,孩子就得有機會掌握自己的時間,這樣時間觀念才會被慢慢培養起來。
要想培養起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成為一個自律的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更要從自身做起,在平常生活中持續有意識地提醒孩子關注時間,時刻喚醒孩子的時間節奏,讓孩子漸漸學會管理時間,形成穩定的時間觀念。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