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3大原因,找準了才能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制定慣例表

2020-11-02 梨渦媽咪

現在有很多孩子都有磨蹭和拖拉的習慣,尤其是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他們好像不知道著急是什麼,哪怕已經錯過了校車,他們也還要慢吞吞地吃飯。

然而家長們都是被工作折磨過的人,看到這樣磨蹭的孩子,難免心中會有一股怒火,恨不得把孩子罵一頓才能解氣。


最令家長不能接受的,大概就是無論自己說多少遍,孩子都依舊是那副漫不經心的樣子,著急對於他們來說好像是遙不可及的東西。

孩子之所以會有這些行為,不過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時間觀念,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意味著什麼。家長想要改掉孩子磨蹭的壞習慣,可以利用「慣例表」,輕鬆讓孩子擁有時間觀念。

01.孩子磨蹭的原因

原因之一,沒有時間觀念。尤其是幼兒園的孩子,他們都還不知道五分鐘到底是多長,又怎麼知道自己該在規定的時間內收拾好所有的東西呢?有的時候,孩子自己覺得才過了一會,實際上一個小時就已經過去了。

對於這樣的孩子來說,家長的催促會讓他們變得有些暴躁。因為他們本來就不知道自己用了多少時間,要是發現所剩時間不多,家長還在一旁催促的話,自己就會感覺無從下手,不知不覺就變得暴躁了。

原因之二,家長安排的時間不合理。很多家長在早上都會留半個小時給孩子,讓孩子換衣服、吃飯以及洗漱。這些時間對於大人來說,自然是夠用的,再短一點也無所謂。

可是對於孩子來說,半個小時可能就顯得有些不夠用了。因為孩子沒辦法像大人一樣,專注於某一件事情。換衣服的時候,他們可能看到了心愛的玩具,於是就跑去玩玩具了。家長要是不能及時注意到的話,就會發現,半個小時過去了,孩子連衣服都還沒換好。

原因之三,就是家長沒有強制性的規定。有些孩子明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知道自己再磨蹭的話就會遲到了,可他就是不肯乖乖收拾東西。這是因為他知道,哪怕自己遲到了,家長也不會懲罰他,他毫無損失。

02.「慣例表」能讓孩子變得自律

現在很多成年人都想讓自己變得自律起來,然而嘗試過才發現,原來自律是這麼困難的一件事。可是對於孩子們來說,自律是很簡單的,只要家長們加以輔導,他們就能實現真正的時間自由。

在這個過程當中,「慣例表」的作用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對於三歲到十二歲之間的孩子,這些孩子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是很簡單的。要是家長能在這個年齡段,讓孩子擁有一些良好的習慣,那麼長大之後,孩子也依舊會將這些習慣保持下去。

03.如何制定「慣例表」?

首先,家長要跟孩子一起確定每天要做的事情。在制定慣例表之前,家長要跟孩子了解他的日常,把每一件小事都寫出來。

在這裡,家長要注意,慣例表上面並不只是學習的內容規劃,還應該包括孩子玩耍的時間,畢竟勞逸結合才能效果更好。

將所有的事情列好之後,家長在計算一下每件事情所需要的時間,進行一下合理的規劃。在這個過程當中,要是孩子有什麼意見,家長可以傾聽一下,不要不尊重孩子。

其次,由易到難才是最好的選擇。有的家長在定製完這個表之後,就要求孩子百分之百按照表格行動。可是對於孩子來說,改變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他們不可能一下就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習慣。

要是家長剛開始就要求嚴格的話,那麼孩子的積極性會被打擊,可能就不想好好配合家長了。所以一開始的話,家長可以降低要求,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及時給予獎勵,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好。

最後,自然是要有一定的規則。很多時候,家長將前兩步都做得很好,但是卻沒有制定規則。要是沒有了規則,孩子會覺得自己哪怕沒按照表格行動,也不會有什麼後果。

結語:

孩子們的自制力都很差,需要規則來約束他們。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要保證尊重這些規則,要是孩子玩耍的時間結束了,那麼無論他怎麼撒嬌,家長都不可以讓他繼續玩耍。

想讓孩子變得自律,不再磨蹭和拖拉,是需要一個漫長過程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要在一旁監督和指導,這樣孩子才能徹底克服這些壞習慣。

相關焦點

  • 孩子磨蹭3大原因,找準了才能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制定慣例表
    現在有很多孩子都有磨蹭和拖拉的習慣,尤其是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他們好像不知道著急是什麼,哪怕已經錯過了校車,他們也還要慢吞吞地吃飯。然而家長們都是被工作折磨過的人,看到這樣磨蹭的孩子,難免心中會有一股怒火,恨不得把孩子罵一頓才能解氣。
  • 面對拖拉磨蹭的孩子,可和孩子制定「慣例表」,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2.時間管理離不開"慣例表"5歲開始,孩子開始向"自我控制能力"方面發展,這個時候,是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好時期。要知道,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並不意味著時間管理能力的提高,時間管理不僅需要有意識,同時也要養成習慣。家長可以結合"自我控制能力"發展的特徵來進一步培養幼兒的時間管理能力。
  • 孩子磨蹭你深究過原因嗎?給孩子制定「慣例表」,教孩子管理時間
    我們常說三歲看老,一個孩子有著良好的時間觀念,做事情會事半功倍,想要讓孩子做事情不拖泥帶水很難,但是孩子想要磨蹭做事情很簡單,懶惰是人的天性,但是無論怎樣,我們都應該深究孩子磨蹭的原因,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一、孩子為什麼總是磨蹭,你深究過原因嗎?
  • 孩子做事總愛磨蹭,如何培養娃的時間觀念?家長要先找準3大原因
    作者/青青編輯/青青生活中家庭裡有小孩的經常會發現,有些孩子會出現做事總愛磨蹭,缺少時間觀念的現象。要麼就是早上去上學的時候從起床催到校門口,要麼就是晚上做作業的時候一直拖拖拉拉,原本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事情硬是越拖越久,而這些就是孩子缺少時間觀念的表現。
  • 孩子總「遲到」?和孩子制定「慣例表」,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其實,孩子經常遲到,父母得進行反思,因為很大部分原因是在父母身上。孩子年紀小,自我控制能力也不較弱,時間觀念不強,這些都是需要父母從小幫助孩子培養的,這些能力的缺失導致孩子做事總是雜亂無章,伴隨而來的就是經常性的遲到和不守時。這個時候如果父母還不注意好好引導孩子,那麼孩子就容易養成拖拉的壞習慣。
  • 日常慣例表——讓孩子按自己制定的慣例表做事,孩子更願意執行
    家有小孩的家庭,您是不是需要花兩個小時才能讓孩子上床睡覺?您是不是要花一個小時的時間才能讓孩子起床?您是不是要一直嘮叨、提醒和叫喊才能讓孩子做作業。這些事讓您精疲力盡,並且效果非常不佳。所謂日常慣例表,就是我們制定好的步驟清晰的需要遵循的日常事務計劃表。而孩子的日常慣例表應該由孩子來制定,是由孩子自己分配自己的時間。好的日常慣例的確立,有助於發展孩子們的生活技能,孩子們可以根據建立的慣例來安排自己的時間,去做他們需要做的事,因為那是他們制定並且需要或想要去做的事,孩子們也能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感覺到自己有能力,並且與家人合作。父母也能從嘮叨、哄勸和喊叫中解脫。
  • 一張日常慣例表 解決孩子磨蹭拖拉 受益終身
    孩子很開心的經過媽媽的提醒,他想起了最後一件事。由於我每天都按這個順序重複這些事,所以儘管孩子很小,但他還是記得住。孩子記得住事情的順序是一回事,但往往就是每件事情都喜歡拖拖拉拉,慢慢吞吞。那當我們面對孩子的磨蹭拖拉時,如何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引導他樹立時間觀念,建立良好的習慣呢?
  • 孩子磨蹭、拖拉危害多,嘗試3個方法,輕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據表姐說,和很多孩子一樣,自從上了小學,才知道孩子這麼沒有時間觀念,以前孩子小,平時在家都是睡醒了就玩,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現在上了小學,孩子經常會寫不完寫作業,即使寫了效率也很慢,經常能做到晚上10點鐘。看到孩子磨蹭自己很生氣,於是前幾天就教訓了孩子,但是這招也只管用兩天,之後孩子依舊做什麼都很磨蹭。
  • 孩子做事磨蹭?智慧爸媽用這4招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孩子的時間觀念和時間管理能力,是大部分家長繞不開的大難題。如何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前文中提到,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最基礎原因就是不認識時間。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教會孩子認識時間。可以帶孩子認識鐘錶,把抽象的時間具體化,比如告訴他「鐘錶上的長針走一格以後就洗澡」,這樣即使孩子還不認識鐘錶,也能清晰的明白時間的概念。第二步,設置「慣例表」。「慣例表」就是一種生活時間管理的訓練工具。
  • 孩子作業拖延磨蹭?這幾個原因家長要了解,找準根源才能對症解決
    相信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陪孩子做作業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孩子寫作業習慣性拖拉,也不只是一個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夠對症下藥,找到真正的解決辦法,而每個孩子因為家庭環境不同,更因為周圍的環境不同,所以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原因,父母先去了解因為什麼,再去想辦法幫助如何解決。
  • 孩子做事愛磨蹭,催他不管用,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告別磨蹭
    其實小孩出現磨蹭的原因有很多,家長並不能一概而論,甚至有的小孩出現磨蹭的原因,和做父母的脫不了干係。 育兒專家左飛建議家長,想要解決孩子磨蹭的問題,首先要找到孩子出現磨蹭的真正原因。 所以家長不妨可以思考一下,孩子出現磨蹭的時間和行為,是否有外部因素的影響?
  • 孩子磨蹭、拖拉、沒時間觀念?試試這招,很受用
    小至3歲,上至80歲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拖拉。而在3-12歲這個階段是調整改善拖拉的最佳時期,許多孩子如果這個階段沒有培養好良好的習慣,將來拖拉就會轉變成「拖延症」,就有可能會陪伴孩子終身。懂得時間管理的孩子,總能把學習安排好,自願主動地把作業做完,還有時間培養興趣愛好,學習效率高的驚人。反觀不會時間管理的孩子,不僅做事慢,浪費時間,而且自制力很差,容易情緒低落,受挫。這樣一加一減之中,時間長了,差距自然會拉大。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磨蹭,家長要從自身找原因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他們磨蹭很可能是因為根本不認識時間是個什麼東西,媽媽說十分鐘後要出門,可是十分鐘到底是什麼鬼啊?在責備孩子磨蹭的時候,你是否沒有意識到是自己還沒有教孩子認識時間。而對年紀稍長的孩子來說,雖然認識了時間卻還是習慣性拖延,這其中的原因也一定和父母脫不開關係。
  • 孩子做事不守時,時間管理問題讓父母撓頭,慣例表可助一臂之力
    那麼,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呢?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點。1)感受不到時間時間是個比較抽象的東西,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孩子不知道它正在流失。對他來說,幾分鐘和十幾分鐘並沒有明確界限,只是一個短一個相對較長。
  • 如何能讓孩子做事情不磨蹭,有時間觀念?
    本期溧陽家校共育主題是:如何能讓孩子做事情不磨蹭,有時間觀念(上)。本期講師:呂敏,貴州師範大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畢業,中國共產黨黨員,溧陽市溧陽市燕湖小學數學教師兼心理老師,2019年獲得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證書,汪小西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成員。
  • 一寸光陰一寸金,想孩子擁有時間觀念,不妨用3招培養時間意識
    作為一名家長我們想要灌輸孩子一些時間意識,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但是我們應該如何進行培養呢?那麼擁有著時間觀念的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工作中都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因為他能夠很好地支配自己的時間。3.家長缺少時間觀念毫無疑問,家長是這些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說家長如果說沒有時間概念的話,那麼孩子也會缺乏這種概念,因為孩子是和家長生活在一起的,在耳濡目染中也會學習到家長的一些好的或者是不好的品質,所以家長如果真的想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的話
  • 一寸光陰一寸金,想孩子擁有時間觀念,不妨用3招培養時間意識
    作為一名家長我們想要灌輸孩子一些時間意識,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但是我們應該如何進行培養呢? 倘若家長能夠從小給孩子培養這種意識,那麼孩子以後就會很好地利用自己的時間,會把自己的時間很好地從工作生活以及娛樂中分配出來。 那麼擁有著時間觀念的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工作中都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因為他能夠很好地支配自己的時間。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父母做好這3件事,孩子才能更自律
    孩子沒有形成時間觀念,是他們做事拖拉磨蹭的原因。比如父母給孩子一個任務,原本是想他們在10分鐘內做好,但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無法理解10分鐘是多久,或者是想等一會再做,然後就變得磨蹭了。孩子才能更自律:①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 【百家】付小平:如何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告別拖拉磨蹭
    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經常會碰到一年級的新生家長向我諮詢:「我的孩子做作業總是慢吞吞。別人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他需要兩個小時。每天晚上都要很晚才能睡覺。我該怎麼辦啊?」我給家長最多的建議,就是先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對
  • 孩子作業磨蹭就是想偷懶?磨蹭有6種原因,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問題
    作業讓很多家長頭大,孩子做作業有個通病就是「磨蹭」,用個俚語來說就是「懶驢上磨屎尿多」。對低年級學生來說,作業可能十幾二十分鐘就寫完了,但寫作業之前磨蹭一個小時,遲遲不肯開始。經過了各項鬥爭,終於坐在椅子上準備寫,又來了喝水上廁所洗手一條龍,寫兩個字的間隙能把這一套動作做一遍。孩子磨蹭的方式不同,但拖時間的本領是真棒,一頁生字能從6點拖到8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