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磨蹭?靠催不是辦法,這5個點改掉壞習慣

2020-09-15 小馬快跑國際早教

「快點吃飯,飯都要涼了」

「快上床睡覺去,明天又起不來了」

「快起床啦!再不起床遲到了」

「快點做作業,都半個小時過去了,才做了這幾道題」

……

這些類似的催促

是不是經常發生呢?

不管孩子做什麼

家長們都要催上幾句

然而,這樣的催促真的有用嗎?

事實上,我們應該尊重孩子,允許孩子「慢慢來」,而不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但要讓孩子有一定的時間觀念,不能將一件事情無限制地拖延下去。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應當每天都糾結於明知不應該催,卻又忍不住催,催完又後悔的死循環裡,而是應當懂得如何去鼓勵孩子,培養他的時間觀念,讓他之後做事能夠更加高效且從容起來。

孩子做事為什麼會磨蹭?

1.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

如果家長對孩子包辦的事情過多,長期會導致孩子動手能力的不足,做起事情來肯定又慢又磨蹭;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一些小錯誤就批評吼罵,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做事畏手畏腳,自然也會形成磨蹭的壞習慣。

此外,如果父母佔據孩子太多的個人空間,父母便會幹預監督得更多,使孩子的做事效率降低,也就成為了父母眼中的「磨蹭」。

2.以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

很多時候家長認為孩子做事磨蹭,是因為家長總覺得孩子做事跟不上自己的節奏,就給孩子貼上了「磨蹭」的標籤。

其實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和大人並不一樣。日常生活中,孩子吃飯比我們慢、穿衣比我們慢、洗漱比我們慢,並不是他們故意磨蹭,而是因為他們目前的能力只能達到這個程度而已。

因此,請家長們不要以「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高效完成生活中的小任務,而應以同齡孩子的速度來判斷孩子是否真的「磨蹭」。

3.孩子的專注力不足

有人說,真正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專注力。比如當孩子做作業拖拉、用時太久時,家長們會覺得孩子磨蹭,其實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不足。

良好的專注力是學習的基礎,是孩子今後學習的保障。一個人的專注力直接影響學習效率與質量。

對於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如果家長不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孩子的學習會更加拖拉,導致學習效率更差,更別說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了。

因此,在孩子做作業時,家長如果看到孩子做錯時不要立即指出,以免打斷孩子的節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此外,家長們也可以多帶孩子進行專注力的培養,比如一起練習書法、一起下下棋等。

4.孩子沒有時間觀念

有研究表明,孩子對短時間的估計是不準確、多變且不穩定的,並且他們會常常利用磨蹭來表達對即將要做的事情的不滿或不感興趣。

比如,每次吃飯前要求孩子只能看5分鐘的動畫片,結果30分鐘過去了,孩子還繼續看著動畫片不肯吃飯……

因此,家長與孩子溝通時要清晰明了地告訴孩子磨蹭行為後會產生的後果,並讓他們明白自己需要承擔這些後果,同時也要向孩子強調時間觀念的重要性。

時間觀念並非人生來就會有的,而是需要後天逐漸形成和強化的,家長越早幫助孩子培養較強的時間觀念,可以讓孩子越早獲得高效的行動力。

如何有效地緩解孩子的磨蹭

1.讓孩子擁有時間觀念

家長可以在家裡顯眼的位置安置一個時鐘,給孩子購買一個隨身攜帶的手錶,時不時問問孩子當下的時間,讓孩子有明確的時間觀念。

家長也可以通過制定任務表,與孩子商量好做作業的時間,讓孩子有一定的緊迫感,明白時間的重要性,懂得已經計劃好的事情必須按時完成,不然後面的計劃就無法完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從而解決磨蹭的問題。

2.少催促多鼓勵

相比於批評與指責,有效的表揚與鼓勵更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家長往往喜歡不斷地催促,而家長越催促,孩子動作就越慢,家長也會更加生氣。一般來說,孩子更看重外界的認可與肯定。

因此,要想孩子改變磨蹭的習慣,家長需要正確地表揚與鼓勵孩子,比如,當發現孩子做事情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一點,家長的一句「我看到你的進步了!如果能夠更快一點就更棒了」,會更加打動孩子,使他們更加積極,有意識地去改變自己的磨蹭。

3.讓孩子承擔磨蹭的後果

孩子只有體會到磨蹭給他自己帶來的損失之後,他才能自覺地快起來。因此,家長要讓孩子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價,讓孩子品嘗到磨蹭的後果。

比如,當孩子起床磨磨蹭蹭的時候,家長不要著急,可以提醒孩子「再不快點就要遲到了」,如果孩子依然磨蹭,就讓他遲到一次,讓他感受遲到後老師的批評、學習的耽誤,就會認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壞處,自然改變起床磨蹭等壞習慣。

4.讓孩子學會先後處理事情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做起事情來肯定會混亂且沒有條理,這時候家長們會缺乏耐心,認為與其讓孩子做事,拖拖拉拉,還不如直接幫孩子做更加省時省力。

實際上,如果家長把所有事情都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就被父母剝奪了,不僅孩子的潛力被抑制,孩子也會形成依賴父母、做事磨蹭的習慣。

心理學上說的100%理論就是這個道理,世界上很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論,如果我們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們有80%不做,孩子就能做80%。

因此,家長要教會孩子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讓孩子自己動手安排自己的事情,甚至還可以讓孩子幫忙做家務,慢慢學會規劃和條理。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孩子做事的過程中,家長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而不是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對孩子的事情一手包辦。

5.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處於各種作業之中,學校的作業完成了,還有「父母的作業」,因此,他們以「磨蹭」進行反抗,「為什麼要我快點做作業,作業做完了我也不能去玩、去看動畫片,還是要做作業,那還不如慢慢做呢」……

因此,孩子的這一種「故意磨蹭」來源於家長,家長不妨給孩子留下自由支配的時間,讓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餘下的時間就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此一來,孩子就會慢慢改變做作業磨蹭的習慣,還能在自由支配的時間內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發現自己的興趣。


沒有天生就喜歡拖延磨蹭的孩子,也沒有生來就懂得自律高效的孩子。

孩子磨蹭這個壞習慣需要改正,但家長不應該輕易打破孩子內心的時間規律,也不要隨意就給孩子貼上「磨蹭」的標籤,保持耐心與細心,少催促多鼓勵,讓孩子漸漸改掉磨蹭的壞習慣。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孩子改掉磨蹭的壞習慣?
    「你能不能快點,再磨蹭下去上學就吃到了!」「你怎麼這麼慢,這麼點作業寫了3個小時還沒寫完?」…………你是不是每天都在碎碎念念的嘮叨中度過?孩子為什麼磨蹭?怎樣才能讓他改掉磨蹭的壞習慣呢?造成孩子磨蹭的原因通常有兩個:一是孩子的時間觀念差。在他的思想中還沒有形成時間觀念,不知道什麼時間該幹什麼,做事情缺乏緊迫感!二是因為孩子對當前自己所做的事情興趣不夠。比如寫作業磨蹭的孩子,是因為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不夠,寫作業只是為了應付老師而已。那麼,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壞習慣呢?
  • 孩子磨蹭拖拉,家長越催越慢:3個方法改變孩子磨蹭的壞習慣
    這一句,很形象地描述出了家長在催孩子寫作業時的場面。孩子磨蹭是所有家長的痛,孫儷作為育兒典範也忍受不了孩子的磨蹭,曾經在微博上吐槽孩子吸收磨蹭:「我叫了八百遍先去洗手,沒人理我......「,」我又叫了八百遍催他們去洗手了。」
  • 班主任給家長的5個黃金建議,幫孩子改掉磨蹭習慣,建議收藏
    說起教育中的難題,孩子做事拖延磨蹭肯定能排在前三:使勁催吧,孩子很不情願去做,不是馬虎就是敷衍;不催吧,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自覺,他們只會更放肆地往後拖。、磨蹭壞習慣的實用技巧,趕緊往下看吧!>要想改掉孩子的拖延症,光靠外界約束並非長久之計。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聰明父母不打不罵,3招讓孩子做事效率翻倍
    前幾天,我去學校接孩子,碰到了孩子同學萱萱的媽媽。萱萱媽媽跟我一陣吐槽:「可算是開學了,這段時間快被我家的「神獸」氣死了。」原來,萱萱是個做事拖拉、磨蹭的孩子。就比如寫作業,每次都會要拖到晚上10點以後,而且還邊寫邊玩,一會上廁所,一會喝水。這讓萱萱媽媽頭痛不已。「快點起床了!」「趕緊寫作業!」
  • 孩子磨蹭只能靠催?身經百戰後我總結了這幾條建議……
    我說為啥,他說因為從睜眼起床到閉眼睡覺,一直在催催催的路上。我聽了好無奈,凡事都要催,還不是因為有個事事都磨蹭的娃:起床要催、刷牙要催、吃飯也要催,連去上幼兒園都要催著不然鐵定會遲到。更別提寫作業、洗澡和穿衣服了。
  •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這3個建議,比催100遍還管用
    文|一凡朋友的兒子5歲,她說自己快要被孩子逼瘋了:擠個牙膏用了五分鐘,又過了五分鐘,還沒開始刷牙!問他在幹什麼呢?他說在刷牙,可又是十分鐘過去了,他還是沒有開始刷牙……學習寫數字,不盯著他,能寫3個小時,盯著他寫,也是一邊玩一邊寫,至少要寫1個小時……她崩潰地問大家:別人家小孩做事也都這樣子磨蹭嗎?!其實,小孩子做事情拖拉磨蹭,真的是讓很多父母都非常頭疼的事,連明星也不例外。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催促不管用,5個實用妙招幫他「快」起來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催也催不動。一有正經的事就無精打採的模樣,一說起玩又比誰都精神!其實,孩子磨蹭並不是有意的行為,而是因為許多原因,造成孩子愛磨蹭的性格。家長如果及時的教育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孩子自然就會很靈活,很聰明。
  • 孩子做事太「拖延」?多半是這「3大原因」,父母別只會催
    做事磨蹭是很多孩子都有的缺點,各位家長見到此情況會很心急,恨不得直接幫孩子去做。不過家長急也無用,必須要找對方法引導孩子去改掉此習慣。,父母很頭疼小美的侄子今年4歲了,是個機靈的寶寶,但有做事愛拖延的壞習慣。
  • 【婦聯講堂】第十六講:如何讓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的壞習慣
    【婦聯講堂】第十六講:如何讓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的壞習慣 2020-08-10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面對孩子的磨蹭,家長不要只在一旁催,要找出養成壞習慣的原因
    面對孩子的磨蹭,家長不要只在一旁催,要找出養成壞習慣的原因說起那些令家長們頭疼的事情,「孩子老是磨磨蹭蹭」一定能上榜。家長們一般對孩子的磨蹭所採取的行為都是一些「吼」、「催」、「呵斥」、「數123」之類的方法,但實際上效果都不是很好,可能這次快了,下次還是一樣的磨蹭。
  • 孩子做事磨蹭的背後究竟隱藏這什麼?
    對於我這個急性子的寶媽來說,恨不得衝過去踹他一腳,好好的治治寶貝們做事磨磨蹭蹭的壞習慣。其實,細細想來,孩子年齡還小,還沒有時間觀念,不會自我管理,我們這些做父母的潛意識裡給孩子灌輸了做事磨蹭的壞習慣,看看你中招了沒有。
  • 生活中愛磨蹭的孩子,父母應該如何糾正孩子這一不良習慣呢?
    孩子磨蹭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行為方式決定行為能力,孩子磨磨蹭蹭一旦形成習慣,補救非常困難。並且生活上磨磨蹭蹭的壞習慣,會遷延到學習、交往等多方面,引起一系列不良後果。不過父母若能夠合理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從點滴小事做起,教育孩子,提高做事效率,就能幫助孩子克服磨蹭的壞習慣。 事實上,磨蹭只是一個習慣,並不是一個人的個性特徵,也不是性格缺陷。
  • 孩子做事磨蹭,寫作業拖拉,家長越催越慢,不妨試試這5個方法
    小趙的這一轉變,也讓人覺得奇異無比。原來,小趙有一個已經上學的孩子,做事慢慢騰騰地像蝸牛,吃個飯磨磨蹭蹭,寫作業拖拖拉拉,每次都得人催著趕著才能完成。遇到孩子,小趙每次都像變了個人似的,嘮叨聲和催促聲弄得整層樓的人都以為她脾氣暴躁。
  • 孩子為什麼磨蹭?因為你只會催催催
    ,爸爸催催催,孩子看熱鬧;……如果父母雙方當中有磨蹭行為的,孩子會學習得很快。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01提前一點提醒很多家長都是10點鐘要出門,9點58才把孩子從玩具堆裡拽出來,這時候家長已經沒時間磨蹭,就只能瘋狂催孩子。
  • 優家說 孩子拖拉愛磨蹭?試試這4招,不吼不吵養出好孩子
    回家催作業:聽個英語磨耳朵拖拖拉拉,剛坐下沒5分鐘,就嚷著要喝水,一會又想吃水果,一會又想上廁所。本來音頻不多,非得磨蹭到八九點才寫完。晚上催睡覺:都是快10點半了,女兒還窩在沙發上看動畫片。催一聲沒動靜,再催她就急眼。這一天三遍催從來沒停過,整天跟催命似得,到頭來孩子卻一點改變都沒有,到底該怎麼辦呀?
  • 孩子做事拖拉的根源是什麼?這幾招比催100遍還管用
    孩子老是做事磨磨蹭蹭,讓爸爸媽媽著急上火。拖拉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因為磨蹭,也就意味著效率低下,對時間的利用率很低。怎樣能夠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正確的時間觀念,改掉拖拉磨蹭的壞習慣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的話題。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這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轉給家長)
    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這就是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話題:你家孩子磨蹭嗎?小明媽媽說:我家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磨蹭,吃飯慢,寫作業也慢...
  • 孩子的10個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儘早糾正,尤其是第五個
    影響這其中規律的因素之一,就是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不論好習慣,還是壞習慣,兒時一旦形成,往往會伴隨一生。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要發現並及時改掉孩子的壞習慣。當孩子有攻擊性行為的時候,爸媽一定要第一時間制止,並告訴孩子打人的後果。告訴孩子打人並不是發洩脾氣的手段,才能幫助改掉打人的壞習慣!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全靠催?知道這6個原因,才能輕鬆解決!
    有時家長吼完以後看到孩子一副不安、害怕的樣子,又覺得於心不忍,有些後悔。怎麼辦呢?先別焦慮,任何行為背後都有它們存在的原因,那孩子到底為什麼會愛拖拉磨蹭呢?具體需要從孩子和家長兩方面的特徵來分析。比如說,孩子拿不好筷子,你就讓他快點兒吃飯;孩子繫鞋帶不熟練,你就嫌他穿鞋太慢。這就是一種不合理的要求。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這就是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話題:你家孩子磨蹭嗎?每次都要在旁邊催他,「快點吃,不然來不及了,要遲到了,爸爸媽媽都吃完等你多久了。」結果他還不耐煩,還說最討厭我們說這句話,有時候飯也不吃了。長這麼大,也沒見他哪次吃飯快點,每天早上,真的跟打仗一樣,我真的是沒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