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只能靠催?身經百戰後我總結了這幾條建議……

2020-12-22 有道有方育兒

昨天愛人揶揄道:我覺得你現在應該改名叫「小崔」。我說為啥,他說因為從睜眼起床到閉眼睡覺,一直在催催催的路上。

我聽了好無奈,凡事都要催,還不是因為有個事事都磨蹭的娃:起床要催、刷牙要催、吃飯也要催,連去上幼兒園都要催著不然鐵定會遲到。更別提寫作業、洗澡和穿衣服了。

為此我也思考了很多次,更將理論付諸實踐,有些方法和技巧還是蠻管用的,有些還在摸索當中。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周末,幼兒園的老師給孩子們布置了作業:要畫兩隻兔子。兒子放學回來就拿著畫筆在客廳畫,半個多小時過去了我走近一看,忍不住又開始「催」了:「磨蹭啥呢?這麼長時間了就畫了幾朵花?

做事拖拉的孩子,背後往往有一個像我這樣「監工」的家長,監視著孩子的一舉一動。靜下來想想,有時候越催促他做某件事情,他反而會更加磨蹭。心理學解釋這種效應叫做「超限效應」。

這種情況其實在大人身上也能常常見到,比如老闆老是盯著你的進度,難免讓人更加懈怠。當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思維被拉扯,事事不受自己支配卻又不敢明面上進行反抗的時候,只能不主動、不合作、不妥協,也就是磨蹭。

還有一種原因也很常見,就是啥事都替孩子包辦了:看到孩子摔倒了趕緊跑過去扶起來;上幼兒園怕遲到,就忙著幫孩子穿衣服;總是怕孩子受委屈,恨不得代替孩子做各種事情...

孩子得不到鍛鍊,失去了獨自練習的機會,結果養成了散漫和依賴的心理,心想著反正爸媽會幫忙幹嘛要自己動手做事呢?這也是我常常會不小心或者「忍不住會做的事。

心理學家阿得勒所認為的:「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後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其整理收拾的人。

更有不少爸媽為了能讓孩子更快更好的完成一件事,實行「獎勵機制」。跟孩子約定好只要達成了就能獲得獎勵,這種獎勵方式很容易激發起孩子的積極性。

可是一旦失去獎勵,做事失去了興趣和吸引力,對於不感興趣卻又被父母逼著去做的事情,就會動作懶散、做事拖延。

孩子磨蹭除了前面說的,和家庭教育方式有關,其實與孩子自身的幾個方面也有很大關係:

1.缺乏時間概念

有一次晚上兒子玩積木玩到了晚上9點,我告訴他收玩具睡覺的時間到了,他小聲說了句:「不要我還要玩一會兒。」又自顧自地搭建著手裡的積木。這個時候我經常會反問:「一會兒是多久?

他常常學著我們的口吻說,還有五分鐘,還要玩多十分鐘,但其實並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對時間的理解不夠,孩子就不會有緊迫感,更沒有準確的控制感,全都依靠爸媽的催促來完成所有事,所以才會越催越慢。

2.缺乏自信心

學齡前是孩子學習各種技能,培養發展能力的重要階段。如果出現包辦的情況多了,很容易會讓孩子變得缺乏自信。

有個媽媽跟我「吐槽」:當她兒子兩三歲,明明已經可以自己拿勺子摸索著吃飯的時候,孩子奶奶總是要一把搶過勺子,說餵著吃飯快,吃得多。搞得現在孩子都四五歲了還要別人餵飯,你一要求他自己吃,他總會說:「我不會,我會弄掉的。

過度的照顧和保護剝奪了幼兒鍛鍊的機會,不僅讓他們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缺乏活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依賴久了,一旦遇到困難就不知所措畏縮退避,造成自卑不自信的情況。

3.缺乏對事物的興趣

有時候孩子寫的字不工整,家長就會要求重寫,重寫的時間長了,孩子容易增加對寫字的挫敗感,對於把字練好就沒有什麼興趣了。

以前當幼師的時候,有不少媽媽向我反映,只要是有家庭作業,他們的孩子一晚上要去好幾趟廁所。教育界上稱之為「廁所現象」,上廁所是孩子對不感興趣事情的一種逃避。

孩子的磨蹭的原因有許許多多,有客觀的也有主觀上的影響,那麼,我們要怎樣改掉拖延的壞毛病呢?

1.培養時間管理能力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6歲之前的孩子對時間是沒有概念的,沒有時間概念是指孩子根本不知道時間是什麼,對於5分鐘、10分鐘的認識只停留在口頭上,過於抽象。

身邊有些媽媽會買計時器、沙漏來給孩子定時,親身感受時間的間隔,這是很好的方法。我周末的時候就在製作美食的過程中,讓兒子體驗了一次到底20分鐘有多久,這招對小吃貨來說似乎挺有用的。

協作揉好麵團後,我跟他說需要20分鐘醒面發麵,才能開始給饅頭造型。接著我問他:「你知道20分鐘是多久嗎?」他答不上來。

我跟他說,長長的分針指到數字12的時候,就到二十分鐘了。他趕忙說:「我知道,數字12,但是我不知道那要多久。」,我說那你就等等看唄。在接下來的每5、10、15分鐘我都會提醒他一下,讓他在直觀看到鐘錶變化的同時,還能體驗到時間的流逝。

2.鼓勵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自信心形成的過程,離不開肯定和讚揚。兒子很喜歡坐雙層巴士,但是我們家樓下的雙層巴士線路較少,很長時間才有一班。有次去上課孩子堅持要等到雙層巴士來才行,別的車他不坐,結果弄得遲到了。

第二周我提前跟他說如果要等到雙層巴士而且又不遲到,必須要提前出門,他答應了而且真的準時出門了(不得不感慨男孩子對車的執著)。

後來如願坐上了雙層巴士而且還是第一個達到課室的,為此我表揚了他一翻,「你提前看了實時交通情況,提前出門,所以我們做到了對不對?下次也要這樣哦。」他高興極了,往後的上課出門再也沒有那麼難了。

做成了一件小事而受到讚賞,他就會樂意去做更多的事,接受更多的挑戰,以獲得更多的肯定和成功的喜悅,其自信也隨之日趨強化。

3.引導發現事情的趣味性

例如孩子不喜歡整理玩具,我們可以以遊戲的方式來玩整理玩具的遊戲。不肯收拾散落一地的樂高,我把裝樂高的箱子放到遠處,用樂高向箱子裡「投球」,結果他把樂高從我手裡搶過去,自己投完了所有的樂高。

有時候在廚房做飯,兒子要求我陪他玩,我就邀請他和我一起做飯,例如洗菜、剝豆,孩子吃了自己做的飯還直呼飯菜比平常更好吃了!

發現事情的趣味性很重要,如果都要靠催和吼來完成,孩子很容易磨蹭做得還心不甘情不願。耐心想想有趣的辦法,他們就可以在自己的節奏中完成事情。

當然,即使有這樣耐心且不斷嘗試新溝通方法的老媽,兒子到現在還是會偶爾磨蹭,但是我會不斷提醒自己,要尊重他的節奏,找到原因,想一想或者跟他商量辦法,這樣也能讓自己不至於心梗。

牽著孩子的手一起去體驗,找到有趣的方法,甚至從身體發育層面理解孩子的階段特點,才是爸媽真正解決孩子磨蹭該有的態度。(gong眾號:有道有方)

相關焦點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試試這4招,專治孩子磨蹭,太管用了
    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小明媽媽說:我家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磨蹭,吃飯慢,寫作業也慢......每天一醒來我就叫孩子起床,等我早飯都做好了,發現孩子還在洗漱。好不容易等到他吃早飯,結果慢的呀,把我急得心裡發慌!每次都要在旁邊催他,「快點吃,不然來不及了,要遲到了,爸爸媽媽都吃完等你多久了。」結果他還不耐煩,還說最討厭我們說這句話,有時候飯也不吃了。
  • 孩子做事磨蹭?靠催不是辦法,這5個點改掉壞習慣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應當每天都糾結於明知不應該催,卻又忍不住催,催完又後悔的死循環裡,而是應當懂得如何去鼓勵孩子,培養他的時間觀念,讓他之後做事能夠更加高效且從容起來。孩子做事為什麼會磨蹭?日常生活中,孩子吃飯比我們慢、穿衣比我們慢、洗漱比我們慢,並不是他們故意磨蹭,而是因為他們目前的能力只能達到這個程度而已。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這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轉給家長)
    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這就是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話題:你家孩子磨蹭嗎?小明媽媽說:我家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磨蹭,吃飯慢,寫作業也慢...
  • 孩子磨蹭不用催,媽媽全靠人"狠"話不多,這三招有必要學
    我連忙向表嫂"取經":"樂樂和悅悅好乖啊,要是鏘寶也能一樣聽我的話迅速行動就好了,你有什麼秘訣啊?"表嫂笑著說:"她倆啊,原來也是小磨蹭鬼,後來我發現孩子都是越催越磨蹭。
  • 「百樹雲課堂」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試試這4招專治孩子磨蹭
    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  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  不是孩子磨蹭,而是......  小明媽媽說:我家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磨蹭,吃飯慢,寫作業也慢...  每天一醒來我就叫孩子起床,等我早飯都做好了,發現孩子還在洗漱。好不容易等到他吃早飯,結果慢的呀,把我急得心裡發慌!
  • 孩子為什麼磨蹭?因為你只會催催催
    一些家長喜歡「強制」孩子完成任務,面對強勢的父母,孩子只能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我鬥不過你,但是可以拖」。,爸爸催催催,孩子看熱鬧;……如果父母雙方當中有磨蹭行為的,孩子會學習得很快。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01提前一點提醒很多家長都是10點鐘要出門,9點58才把孩子從玩具堆裡拽出來,這時候家長已經沒時間磨蹭,就只能瘋狂催孩子。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這幾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一個孩子,到底能磨蹭到什麼程度?「每天不催他十遍,不帶坐那好好把作業寫完的。」「沒個幾十分鐘,根本起不了床。」為什麼孩子們都這麼愛磨蹭呢?其實,答案可能真跟我們想的不一樣。的確,是我們誤會了,孩子本來就是該磨蹭的。
  • 孩子總是磨蹭,父母"催催催"完全沒有用,該怎麼對付磨蹭的娃?
    所以孩子的很多行為都需要父母一直不斷的催催催,但是長時間的催催催不僅讓孩子煩,父母也特別煩,對待孩子磨蹭還有其他的好方法嗎?本來小張覺得一晚上就能把兒子的功課輔導完,但是自從小班下班後,就一直陪著兒子做功課,一直到晚上11點兒子都沒有做完,小張實在忍不住才把兒子狠狠的責罵了一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據小張表示,兒子坐在書桌面前,就像凳子上長了釘子似的,一會兒去上個廁所,一會兒跑出去喝口水,就沒有安安穩穩的坐上半個小時。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這就是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話題:你家孩子磨蹭嗎?小明媽媽說:我家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磨蹭,吃飯慢,寫作業也慢...每天一醒來我就叫孩子起床,等我早飯都做好了,發現孩子還在洗漱。好不容易等到他吃早飯,結果慢的呀,把我急得心裡發慌!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這就是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話題:你家孩子磨蹭嗎?不是孩子磨蹭,而是.小明媽媽說:我家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磨蹭,吃飯慢,寫作業也慢...每天一醒來我就叫孩子起床,等我早飯都做好了,發現孩子還在洗漱。好不容易等到他吃早飯,結果慢的呀,把我急得心裡發慌!每次都要在旁邊催他,「快點吃,不然來不及了,要遲到了,爸爸媽媽都吃完等你多久了。」
  • 為什麼大人越催,孩子越磨蹭?
    這裡我想先問一下催促的家長,是孩子真的很磨蹭,還是你認為他磨蹭呢? 因此我們在催促孩子前,應先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孩子是不是真的在磨蹭,而後再考慮催的問題。檸檬建議不要用大人的速度去要求孩子,像是在吃飯的時候,可能你很早就吃完了,但孩子還在吃,你會覺得是孩子不想吃了,才會開始磨蹭著,到現在還沒吃完,但會不會有可能孩子本來的吃飯速度就是這樣的呢?
  • 孩子磨蹭不要催!這些方法純乾貨分享
    媽媽一邊說,一邊順手把孩子的鞋子脫了,放鞋柜上,推著孩子進教室了。十個孩子九個「磨」,似乎孩子做事太磨蹭的問題,都是爸爸媽媽們心中永遠的痛。面對孩子慢吞吞的動作,爸爸媽媽們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催著孩子:「快點!快點!」可是經過日積月累的催促,除了我們的血壓飆升,額頭都長几條皺紋外,孩子的慢鏡頭貌似也沒有絲毫的快進。
  • 孫儷每天催娃800遍:孩子的磨蹭,其實是你催出來的
    何止吃飯催洗手,孩子每做一件事,似乎都需要老母親的催促。無論學過多少育兒知識,一個磨蹭的娃都能讓你敗下陣來,無數次告訴自己要淡定,脫口而出卻又成了「快點、快點」。不過,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為大部分家長只看到娃磨蹭的表層行為,並沒有真正了解背後的原因。
  • 心理學家:孩子太磨蹭?因為你總是催催催
    ,第一肯定是貪玩成績差,第二是不聽你的話,第三是就是孩子太磨蹭,遲遲不肯聽你的話。到了晚上,沒有被婆婆催著睡覺,大家也只比平時的睡覺時間晚了十幾分鐘。催與不催,只差了十幾分鐘,我在想婆婆一遍又一遍地催,到底有多大意義?婆婆的催促讓我感覺根本就是浪費時間。她催促了一輩子,其實就是不相信她的家人有自我掌控的能力,不相信他們都能管好自己——一個勁兒地催他還這樣,要是不催他,還不定磨蹭到什麼樣呢!可是,催的多了,孩子大人們就對催促產生了免疫。
  • 對付磨蹭的娃,催是下策,三步幫你培養「麻溜利索」的孩子
    孩子的哪個壞習慣最讓你抓狂?相信很多媽媽會不約而同地回答「磨蹭」!我一度懷疑,媽媽最終都難免變成一個嘮叨的女人,早晨要催孩子起床、起床後催孩子洗臉刷牙、刷完牙催孩子吃早餐。但你越催娃越慢,最讓我受不了的就是,每天作業都要磨蹭到二半夜才寫完,中途不是尿尿就喝水,我的內心是一次次崩潰,又一次次重建。想要告別磨蹭娃,我們要找到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然孩子長大了不能形成良好習慣,家長也會累個半死!
  • 孩子磨蹭,竟是家長催出來的?90%的家長都中招
    ,家長的火氣就往上躥一分,到最後,往往以吼來結束這部「催催催」交響曲。,家長在這之前收拾利索,在客廳等著孩子,不催不喊。孩子什麼時候收拾好了,就什麼時候再出門。會不會上學遲到?也許會。那孩子只能接受遲到的後果。
  • 父母越催催催,孩子越慢慢慢!孩子磨蹭?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沒有在聽啊?!快起來!然後記得疊被子!會熱嗎?會冷嗎?你就這樣穿著出門嗎?太形象了,瞬間讓我回憶起小時候被媽媽催的場景,和朋友聊起,每個人都說自己被催過。催孩子似乎是每個媽媽的必備技能,催吃飯催洗手催出門,孩子每做一件事,都伴隨著家長的催促。
  • 越催孩子越磨蹭?這個方法助你「藥到病除」
    第一種原因:不是我磨蹭,而是我不感興趣。做喜歡的事動作很快,做不喜歡的事就慢吞吞的,這是很多小孩的通病。像案例中的孩子很可能是不喜歡刷牙,但是無奈媽媽的逼迫,只能消極抵抗,一邊刷一邊玩。有些時候磨蹭是孩子偷懶的一種策略,案例中的孩子吃飯慢,催他就讓媽媽喂,如果媽媽餵他的話,那他的計謀就得逞了。以後還會用同樣的計謀在其它事情上偷懶磨蹭。在家裡,如果孩子洗臉慢,媽媽就過來幫他洗,整理玩具慢,媽媽就過來幫忙整理,這樣,孩子有什麼理由不磨蹭呢?
  • 孩子磨蹭不是病,要了親媽的「命」,想讓孩子動起來別只會催催催
    磨蹭大法之寫作業:磨蹭不是病,要了親媽的「命」要問寶寶的「拖延症」什麼情況下最明顯,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寫作業的時候。做別的事情都興致勃勃,一讓他寫作業就渾身難受。先是時不時喝點水,吃點東西,吃得差不多了開始打開書包,翻翻這,摸摸那,就是不動筆。
  • 孫儷催孩子800遍都沒用!臺灣女星1招就搞定!孩子磨蹭真愁人
    ,催了800遍,人都要催爆炸了,但是孩子們就像沒聽見一樣,越來越磨蹭,她也想不出什麼具體的解決方法,只能開啟新一輪的800遍狂催。,催了孩子更磨蹭。而葉一茜看到後越發得著急,催促的頻率開始加快,但是孩子磨蹭的動作還是照常,委屈地跟媽媽說:不知道該怎麼弄。